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与策略多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作文是最富个性化的创作活动,是一种情感和语言的表达欲望。培养孩子们创造性思维 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以情境教学论、斯卡特金的情感教学思想等教学理论为依 据,以“发展性学力”为突破口,以“创意”为核心,以“想像”为纽带,以“作文训练”为途径,以 “生活世界”为源泉,以“生活情境” 、 “社会情境” 、 “模拟情境” 、 “虚拟情境”为视点,激活学生作文 时的想像、灵感、迁移、变通思维,努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确立创作意识,在发现中体现创作灵感,在 求异中学习创作方法,在想像中丰富创作内涵。 关键词关键词: 情境情境 思维思维 想像想像 视点视点 创造力创造力 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 写作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是一种情感和语言的表达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很 少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他们常常有畏难情绪,觉得无事可写,常有类似“作文作文,好似捉魂”的苦衷, 因而在每单元的习作训练中,许多学生的作文在发展性学力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素材雷同,构思不 够新颖,结构过于程式化,想像力不够丰富,儿童情趣不足,表达矫揉造作,平淡单调,感受苍白,感 情贫乏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时“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的困惑?如何使学生对生活世界萌生惊异感、向往 感、自由感,产生喜、怒、哀、乐、爱等多种情绪体验?如何使学生感知的敏捷性带来情感的丰富性及 对事物认识的悟性、灵性?这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日 常作文训练中,笔者以多视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所谓的“以多视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是指在创 设具有“有形” 、 “有情”且“意境广远”而“理寓其中”的情境教学的基础上,以情境教学论、直观教 学原理、暗示教学理论、情感驱动原理为理论依据,遵循作文情境教学的四大基本规律(强度律、差异 律、对比律、活动律) ,以“生活情境” 、 “社会情境” 、 “模拟情境” 、 “虚拟情境”为视点,以“发展性 学力”为突破口,以“创意”为核心,以“想像”为纽带,以“作文训练”为途径,以“生活世界”为 源泉,激活学生作文时的想像、灵感、迁移、变通思维,力求引导学生既敢于大胆想像,异想天开,又 能合乎情理,自圆其说,从而想别人之未想,言别人之未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作文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 二、多视点培养作文能力的途径和策略二、多视点培养作文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想像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神奇的想像为人们提供了创造的契机,想像包含着、孕育 着创造性。 的确,正如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韦志成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想像的民族。他们的想像超地域,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他们的想像超时间, “思接千载,祝通万里” ;他们凭借想像, “思风发于胸臆, 言泉流于唇齿” ;他们依靠想像, “夕阳芳草寻常物,化作笔下皆是诗” (袁牧诗句) ,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锡禹诗句) 。想像出才子,想像出诗人,想像孕育了一代诗魂屈原,一代诗仙李白, 一代诗圣杜甫,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郭沫若、鲁迅等。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如果不培养他们的 想像力,我们的民族将何以“贻厥未来”3!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可以尝试着以“想像”为纽带,以“创意”为核心,以“作文训练”为途径, 以“生活世界”为源泉,以多视点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一)以生活情境为视点,激活形象思维(一)以生活情境为视点,激活形象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大脑功能健全的孩子蕴藏着丰富的甚至无法估量的资源,那就是人的潜在 智慧, “沉睡着”的力量4。而小学阶段是人的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想像和梦幻是孩子们 的专利。他们的心灵会因梦想而得以充分的舒展,他们的精神获得极大的自由。对新异事物充满探究的 渴望与热情如同创新的翅膀,让学生潜在的智慧、悟性迸发出令人欣喜的光亮。 1 1、 情境内容情境内容 朱熹曾说:“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的确,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只有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才能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 学生虽然年少,生活阅历也不丰富,但毕竟他们也有一个生活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他们对生活 2 都有所认识,有所了解,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同时也从家庭、学校等方面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生活经验。 (1 1)家庭生活情境)家庭生活情境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各具特色。如有学生写到,退休的奶奶很想赶时代 潮流,却又怕家人笑话。她趁子孙上班上学之时,在家里对着镜子学跳迪斯科。这一天, “我”临时回 家拿“六、一”节演出的道具,从门缝中偷看到奶奶竟然头顶上架着一副太阳镜,腰系一件鲜艳的红上 衣,合着音乐节奏在房间里摇摇摆摆, “真是酷毙了!”有学生写到,以前全家人年年到饭店吃年夜饭, 今年他们家来个“辞旧迎新”的创新法:举行“除夕家庭自助餐” 、 “除夕家庭篝火晚会” 。小舅在篝火 晚会上表演“空穴来风” , “简直帅呆了!” (2 2)学校生活情境)学校生活情境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校生活很让学生心动:“六、一”儿童节的“玩具超市” 、 “赛车王国”一 直到现在还是孩子们心中念念不忘的主题:玩具超市内,波比娃娃“鹤立鸡群” 。她用各种“手段”展 示自己的魅力:一会儿甜甜地笑,吸引许多小朋友的目光;一会儿娇娇地哭,引起许多小顾客的关 注游园会上的那一幕幕镜头孩子们一直“舍不得”忘记:“瞧那小胖,正在玩小熊凑尾巴节目。他 那胖乎乎的脸上戴着小熊的面具,手上举着一条小熊尾巴,举棋不定,不知该往哪凑。哎,对了,小胖, 就差一点,再往右移一厘米就对了。哎呀,往右呀,你怎么老往左呀?嗨,方向性错误!眼看着小胖那 双目的性不明确的手,我心里急得直想大喝一声:小胖,听我指挥,往右 10 厘米!可我能急 不能言啊!哎呀,我的妈呀,小胖竟然在这最后一秒钟内果断决定再往左 10 厘米,把尾巴凑在小 熊的嘴巴上, 惨不忍睹啊” 家庭和学校生活情境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扪其形,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 2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运用“直观教学理论”和“情境教学论”中“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材料的真切感” 、 “以广远 意境激发学生的拓展想像力”的原理,针对学生作文素材雷同、想像力不够丰富、缺乏儿童情趣等薄弱 环节,以发展性学力为突破口,密切联系生活,捕捉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触景生情,从而激活他们的形 象思维。 (1 1)感知情境)感知情境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品位, “关注环保”已被提到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中。在 “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口号响彻杭城各个角落时,如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利用便利的地理 条件,带领学生到运河公园欣赏古运河美丽的风光。两岸纤柔、翠绿的柳枝,河中缓缓驶过的小舟,使 学生赞叹不已。 “运河”这一鲜明的形象强化了学生感知材料的真切性。 (2 2)丰富情境)丰富情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心物交融”说,所谓“物色之心,心亦摇焉” 、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等观点,说明客观外物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 在学生感知情境基础上,向学生讲述古运河的历史。当讲到近几年来古运河的巨大变化时,学生纷 纷接过话茬:“对,对,几年前,我家就住在运河边的破房里。一到夏天,运河里就发出那股臭味,真 难闻啊!” “记得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江涨桥又窄又旧,运河的东岸上垃圾成堆” “听爷爷说,他 小时侯经常在河里钓鱼、游泳。要是我们现在也可以在运河中钓鱼、游泳,那该有多好!” “今年九月 初,清理运河工程一开始,挖土机把河里的淤泥一车一车地吊上来” “对,对,上次我在报纸上看 到,杭州人多年不见的水鸟又回来了!”因为有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所以学生饶有兴趣。 (3 3)感悟情境)感悟情境 在唤起学生的回忆之后,可以趁机引出“环保”这个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这绿树成荫的 运河公园里,看着身边这一片片绿色的树叶,一棵棵绿色的小草,真是心旷神怡啊!这时候你们在想些 什么呢?”因为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我提供他们一些材料展开想像。学生受到 启迪,找到了生活情境与想像的结合点,如同给想象装上翅膀,思路畅通,各抒己见:“如果不关注环 3 保,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肮脏的世界中。 ” “如果不关注环保,西湖将会逐渐失去它的魅力,杭州将会失 去很多游客。 ” “如果不关注环保,至少北京申办奥运会难以成功。 ” “有一句话说得好:谁毁弃了家园, 谁就失去了未来;谁保护好环境,谁就赢得了明天。 ”学生们激动得脸都涨红了,讨论更热烈了。笔者 欣喜地看到,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拓宽了广远的意境,激活了形象思维。再让学生利用休息天作一些社 会调查,收集各种有关环保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想像,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以童话、 小小说、寓言、诗歌等不同形式完成习作。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人人有所感悟。 又如金秋十月的西博会,已成为新杭州的一个象征。它让杭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杭州。我利用 双休日时间带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进西博会,了解西博会,宣传西博会。回校后,我让学生说 西博会的见闻,谈西博会的感受,然后,让学生遐想孙悟空翱游西博会 。因为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 日益发达的社会,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很多高科技产品,如电话、电脑、智能防盗门等。学生所接受的文 化也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的。学生的想像力真是让人惊叹。在文中借孙悟空之口抒发感受:“不看不知 道,一看吓俺老孙一跳!嗨,俺老孙得快快回花果山召开紧急会议,通知小猴们赶紧报名参加科技培 训” “西博会让这个古老的美丽城市变得更年轻,让那个天堂一样的湖泊更美丽,让越来越多的人 为它自豪为它骄傲。看来,俺老孙也该另眼看世界,不该再留恋花果山了!” 想像使学生的心理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欣赏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学生身上常涌 动着一种天然的颖悟、纯真质朴,这是成人刻意追求也无法达到的。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注重作文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拓宽学生 作文训练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以生活情境为视点,激活学生形象思维,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激发 思考,启发学生,极大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二)以社会情境为视点,激活灵感思维(二)以社会情境为视点,激活灵感思维 博大的宏观世界,深邃的微观世界,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信息发展无极 限,创新创造无止境。 1 1、情境内容、情境内容 现代社会的信息面广量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主动收集有关信息,丰富自己 的信息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1 1)国内社会情境)国内社会情境 如军民齐心与洪魔作斗争的历史让每一个中国人铭心刻骨,那种“人在堤在”的精神与气势震撼着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的报道使学生获得了有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我把抗 洪内容编成剧本再见了,亲人 ,让学生表演,然后让学生以不同的思路写感想。钱江观潮、西博会、 中国男足进入十强赛、中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 APEC 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人飞船“神州二号” 发射成功都是学生关注的主题。 (2 2)国际社会情境)国际社会情境 在关注国内社会情境的同时,国际社会情境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中央电视台的国际时事是学生每 日必看的节目: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菲律宾绑架中国人质事件、日本首相小泉来华道歉、美国 “9.11”事件、本拉登其人其事、美国对阿富汗战争 社会情境给学生展开广阔的智力背景,使他们爱憎分明,褒贬恰当,道德文章,情操高尚,有助 于激活灵感思维。 2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这一内在因素和信息社会这一外在因素为契机,运用情境教学论中 “以蕴涵的理念诱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力”的原理,针对学生在发展性学力方面构思不够新颖这一 薄弱环节,为了实现信息时代的作文教学由平面向立体,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为了开阔学生的视眼, 为了给学生的创新提供新的空间,在作文教学中,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将目前影视中受学生欢迎的系列 栏目巧妙移植到学生的日常作文训练中,设法沟通作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关心的 焦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充分激活学生的身心系统,激活学生的灵感思维,活跃学生的内 在语言5。 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 、 “焦点访谈”等栏目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4 我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对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进行选取,捕捉情景中的某些特写镜头。引导学 生尝试着当一回栏目记者,透过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用自己的言语去描绘。 (1 1)提供情境)提供情境 如有学生在写作指导课上提供新闻线索:某饭店门口发生一起因骑车违章而引起的车祸。肇事司机 逃离现场,伤者向路人求救,路人纷纷围观却无人相救。饭店老板因人群影响自家生意而出来疏散围观 者:“哎,让一让,让一让,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撞了个人吗,来,让一让”针对这则新闻,我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各抒己见:“那司机也太不像话了!” “打电话报警,抓住那个司机!” “我痛恨那 个肇事司机,把人撞成这样,却逃之夭夭,真是太没有责任心和道义感了!难道他的良心不会受到谴责 吗?!” (2 2)关注情境)关注情境 当学生的思维都局限在同一个角度时,我适时点拨:“除了司机该受到强烈的谴责外,还有谁也 该受到谴责?”学生一经点拨, ,茅塞顿开:“对,还有路人和饭店老板也该受到谴责!” “还有这骑车 人本身也该受到批评。如果他不违章骑车,那就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3 3)深化情境)深化情境 当学生的思维由平面转为立体时,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我让他们往不同的层面挖掘。如对学有困 难的学生,我让他们结合仇保兴市长救人、社会各界给希望工程捐款等事件展开联想和想像。因为有了 社会生活这一客观基础,这些学生有感而发:“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每个生命都是同样重要的。不管 谁遇到了困难,我们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伸手帮助。 ” “今天我们不肯帮助别人,万一明天我们遇到困 难,谁来帮助我们?”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我让他们再往深处挖掘。 古人云:“文之思也,其神远也。 ”鲜明的形象伴随着抒发的真挚的情感以及所开拓的广远的意境, 使得理寓其中,从而使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这样的作文训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社会化,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激活了学生的灵感思维能 力。学生能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理解,整体判断,从而迸发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 (三)以模拟情境为视点,激活迁移思维(三)以模拟情境为视点,激活迁移思维 1 1、情境内容、情境内容 (1 1)模拟现实情境)模拟现实情境 如学校提倡学生轻声慢步,可有学生常忘记。在语文活动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小品今天我当中 队长 ,让学生模拟现实情境,从而使大家受到教育。 (2 2)模拟剧中情境)模拟剧中情境 如在上笋芽儿时,可结合一个训练点进行片段作文训练。先让几个孩子分别扮成春姑娘、笋 芽儿、竹妈妈、雷公公,然后上台表演。文中没有雷公公的语言描写,只是写道:“轰隆隆!轰隆隆! 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也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因为有了精彩而富有童 趣的表演,学生的兴趣陡然大增,纷纷运用迁移功能,上台表演起雷公公 2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心理学家指出:“小学生厌恶模式化,喜欢多样化;厌恶呆板、静止,喜欢变化、发展6。 ”而大 多数学生在写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之类的文章时,往往套用程式化的结构,在表达上给人以矫揉 造作之感,很难写出新意。针对学生在发展性学力方面的这些弱点,我在作文教学时,运用情感驱动原 理和情境教学论中“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主动性”的原理,根据习作要求创设情境, 仿照“人生 AB 剧”形式,让学生续写。 (1 1)再现情境)再现情境 如因现在的孩子家庭中,父母离异的较多,父母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和影响也各有不同。针对这种 现实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堂作文训练课。我先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电视连续剧单亲家庭的片 段:小主人公的爸爸和妈妈由于种种原因闹矛盾了,小主人心里很担忧一个个活动而又连续的画面 再现了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很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2 2)体会情境)体会情境 随着剧情的发展,主人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矛盾紧扣学生心弦,我引导学生体验主人公内 5 心的感受。因为情感具有迁移功能,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镜头:“丁华自父母离异后一直随奶奶生活。 父母各自重组家庭。一天,丁华突遇车祸,医院开出病危通知单并请父母马上到医院”剧情将会如 何发展?我请学生续写。 (3 3)拓展情境)拓展情境 因每个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不一样,父母关爱的程度也不一样。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有着切深的 情感体验,于是,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通过观看、体验、思考把这种已有的经验、情感积累迁移到 剧情中,从而激活了迁移思维,使表达具有真情实感。因此,各个不同的版本的结局出现:A、父亲立 即取出存款送到医院并请医生全力以赴治好儿子的病。出院这天,父母同时来接,父亲递给母亲一张费 用清单和一张条子:“请支付一半费用。 ”B、为救儿子,为寻求名医,父母向新闻媒体求助(热线 寻呼、媒体报道、网上求医) ,竭尽全力;为筹集医药费,父母相互瞒着对方和儿子到献血中心去献血, 结果在那儿相遇。看着对方因担忧和疲惫而红肿的眼睛,他们的眼眶湿润了C、父母赶到医院,从 血液报告中得知丁华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如同晴天霹雳,父母都被惊得差点晕倒,但十年的养育之情 难以割舍,父母瞒住实情,精心照顾丁华。同时,父母找到当年负责接生的医院,要求院方帮助查寻自 己的亲骨肉 我欣赏于学生理解的多义化、灵感的闪现、情感的迸发。我在上此类作文训练课时,尝试运用斯卡 特金的情感教学理论,奉信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以一个信息为中心,结合它的原型及相关 事物,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抒发自己独到的见解,让真实的生活在虚拟的镜头 中延展升华,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四)以虚拟情境为视点,激活变通思维(四)以虚拟情境为视点,激活变通思维 作文教学,应力求唤醒、激励学生去“自我体悟” ,让学生在“悟”中提高自己,挖掘和发展自己 独立的观察并在心灵中得以蕴藏,生发为敏感性,并能以虚拟情境为视点,激活变通思维,作变换角度 思考,表现出新观念、新题材,从而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 1 1、情境内容、情境内容 学生都爱看动画片,虚构与科幻的世界让他们着迷。他们爱看也爱想,于是,我让他们作了一些尝 试:左手和右手 、 UFO 与小河 、 电脑与恐龙 (一)教学谋略教学谋略 学完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我让学生写西游记的故事新编时,学生苦恼的不是“怎么 写”而是“没啥写” 。我不急于让学生动笔,因为我知道:写作心理学认为动笔之前是写作过程中思维 最活跃的阶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期,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之前的思考。而思考就 要跳出既定的框框和模式,它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思维空间。教师应充当一个点火者,让学 生自己燃烧起思想的火焰。 既然是情境,就不可能是平面的,它就有一定的广度,由许多不同的侧面构成,是多维的。我引导 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写?写哪些内容?”学生讨论后,再动笔,就有话可写了。 (2 2)拓宽情境)拓宽情境 变通思路是指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思考问题,将思维飞快地发散,又迅速 地变通,能进行正向、逆向、纵向、横向的思维活动。从已知的经验中抉择,挑选适合解决问题的多种 途径和方案7。 当学生的思维都沿着正向发展时,我举了个例子:“如果让我们写武松打虎新编 ,我们可以怎 么写?”学生都按武松打虎的思路续编。我在肯定了他们的长处之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武松举起拳头,正要挥手的时候,突然看到老虎头上戴着一顶小黄帽,帽上写着保护国家一级动 物八个大字”一经启迪,学生豁然顿悟:“老师,我会编” (3 3)驾驭情境)驾驭情境 在激活了学生的变通思维之后,我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写西游记的故事新编并鼓励学生求异,倡 导学生作文时的“心灵自由”和“思维自由” 。学生的想像奇特而新颖:“凡事要讲效率,孙悟空既然 那么聪明,又会七十二变,那他就应该有超前意识,想到变电话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以免师父既 费精力又费财力去西天取经。 ” “唐僧” “大家都谴责猪八戒好吃懒做。我却欣赏他的健康心态。 6 虽然学生有些想法还比较幼稚,但字里行间却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他们能用自己的手写下有新意的 东西,在标新立异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四个方面,我们还可以设置以下情境为视点,进行思维训练。 1 1、直观情境、直观情境 它可通过实物、物象、语言直观。 如在结合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片段作文训练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催人泪下的画面,激 动人心的言语,低旋哀鸣的乐曲,震撼着学生的灵魂。在这样的氛围中,身着深色西服、胸前佩带着白 花的我开始诵读课文。我用言语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深受感染。当我读完课文时,我发现许多 孩子的眼里噙着泪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抓住文中的那一串省略号开始提问:“此时此刻,你会想些 什么?”许多手从不同方向举起 2 2、推理情境、推理情境 推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户合作联盟协议书
- 品牌中介合伙协议书
- 企业如何构建适合数字化的组织文化体系
- 商场意外赔偿协议书
- 云服务提供商的数保服务与市场竞争力分析
- 历年真题分析2025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冷漠现象的背后因素探索试题及答案
- 深度聚焦财务管理的课程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考试的系统讲解与试题及答案
- 迈向工程法规考试成功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浙江开放大学2025年《社区治理》形考任务1-3答案
- 广告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脑梗死三基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钱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 含答案
- 【课件】巴西(课件)(第2课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
- 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四川成都实验外国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数学与金融工程结合-全面剖析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数学试题 含解析
- 武汉一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两癌防治知识宣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