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原因_第1页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原因_第2页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原因_第3页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原因_第4页
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原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造成了这个现象。因此,是社会问题。 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存在弊端:盲目扩大学校规模,而不是强身健体练内功一、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存在弊端:盲目扩大学校规模,而不是强身健体练内功,造成人 均师资、人均教学设施严重失衡,有限的实验室、实训设备成了可供参观的摆设(不够用 干脆都别用) ,学生只能靠老师在黑板上画饼充饥。一个本科生,几年下来根本谈不上学识 渊博,只能算具备了自学成材的能力,达到了学徒的水平;大学推广西方教育模式大学推广西方教育模式,热 衷人性化管理,结果导致谈恋爱成风、男女学生公开同居,不少学生像小燕子一样轻松愉 快地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毕业时仍然是个高中学生的水平。 其次,社会原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企业股 份制、私有化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大学生派遣机制,使计划分配一说成为历史。取消学徒期、 降低用人风险和成本,淡化学历、看重能力的理性用人原则,使得掌握一技之长、上岗就 能工作的技校毕业生成为抢手人才,有理论无技能、有证书无水平的大学生们被当成负担, 有些企业宁愿花上 5000 元请技工,也不愿接受大学生学徒。我国生产工艺落后、大学生与我国生产工艺落后、大学生与 初中生一样能用的现状和企业缺乏长远打算,看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使得知识的地位初中生一样能用的现状和企业缺乏长远打算,看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使得知识的地位 得不到体现,从而使大学生严重贬值。得不到体现,从而使大学生严重贬值。 二、文科教育质量低下二、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 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形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形 同虚设,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个个志存高远就是不能脚踏实地同虚设,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个个志存高远就是不能脚踏实地,渴望一步登天,不愿从 头做起,这山望着那山高、找到工作也不安心,朝三暮四、频繁跳槽,使全社会都感觉刚 毕业的大学生不好用、不敢用,只好强调要有工作经验,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拒之门外。大 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三、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三、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 加快,部分传统生产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产品过剩,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 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新兴部门和企业则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 迅速增加。当然,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社会的现实社会需求结构 有一定的畸形性, “各领风骚数几月”的各种“热”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产业结构的巨大 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 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 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 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 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结构性待业。 三、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三、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主要指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 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缺乏及时准确的 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 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 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 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限制机制,削弱了用人 单位吸纳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国家允许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多的用人自主权,自 主决定是否接受大学毕业生。但同时国家又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又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 励保障机制,宏观引导这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理性地用人励保障机制,宏观引导这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理性地用人。例如,基层企事业单位一般进行 承包任期制、经费包干制等改革,而任期目标中往往缺乏单位人力发展目标要求,这就导 致了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上的短期行为。他们拼设备、拼资源、压缩成本,不愿在 承包期内接受见效迟而支付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宁愿受见效迟而支付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宁愿“竭泽而渔竭泽而渔”或采取短平快的在职或采取短平快的在职 培训,何况这还能解决企事业既有人员的学历升级和稳住既有岗位的隐性需求。培训,何况这还能解决企事业既有人员的学历升级和稳住既有岗位的隐性需求。这就在很 大程度上掩盖弱化了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阻塞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入口。 四、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四、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 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 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四、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念,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四、用人单位的错误用人观念,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在人才引进上要求十分苛刻,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 重要原因。 、用人、用人“高消费高消费” ,追求高学历。,追求高学历。用人单位在用人上的“高消费”是一种普遍现象。中专 生可以做的宁要专科生,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觅研究生。这就 造成学历层次低的中专生和专科生就业困难程度大。 、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竞购名牌产品,不屑大众产品。用人单位在注重学历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名牌高校毕业 生,对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屑一顾。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 9o 以上,而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 20 到 30 。校际档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的价值不同。 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 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 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 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数年工作经 验验” 。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 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 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六、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六、社会地域发展不均衡 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会创造 100 万个就业空间,我国近 年 gdp 增长一直都保持在 8%以上。可实际情况是地区发展差据明显。绝大多数大学毕业 生的择业意愿是大城市,基层和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较少有人愿意去。 原因一原因一 高校扩招影响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 115 万,2002 年 145 万,2003 年 212 万,2004 年 280 万,2005 年 380 万,4 年内增加了 223 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 年高校毕业生为 13.2 万人,2005 年为 16.5 万人,今年广 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 20 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 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 30 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 年 34 万大学生待业,2002 年 37 万,2003 年 52 万, 2004 年 69 万,2005 年达到 79 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原因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 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 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 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四原因四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 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 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 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 的要求。 论点首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不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需求是客观存在,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学生择业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客观前提,而不是别的。 1、社会需求决定人才需求,作为重要人力资源的大学生社会需求对其就业其决定因素; 2、社会需求决定专业需求,专业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主攻方向,专业技能,职业素质, 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例子,近年高校新专业层出不穷、新兴专业较好就业证明社会 需求对大学生择业的重要作用。 3、社会需求决定企业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生从前就业和如今就业的观念更多 的社会因素,也是更重要的社会因素来自社会需求; 当今大学所培养的不仅仅是专业性知识人才,更是综合应用型的人才。这样大学生才不至当今大学所培养的不仅仅是专业性知识人才,更是综合应用型的人才。这样大学生才不至 于受环境太大的影响去选择工作,而是锤炼成一块金子,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去工作奉献。于受环境太大的影响去选择工作,而是锤炼成一块金子,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去工作奉献。 并不是削尖了头脑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去挤,而是站起来对西部开发公司说一声:我要去。 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在黑按,特别需要他的地方,将会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供过于求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就业高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 年就 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 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年城镇需 要安排就业总量约 2500 万人,劳动力资源增量达 1700 多万人,而今年城镇可新增岗位预 计仅有 1100 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 1400 万人,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 100 万人。 在新增的劳动力供给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 413 万人,比上年增加 75 万人,毕业总数 为 2001 年的 3 倍多,估计今后每年增量都在 60 万左右。根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本科毕业 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 年 34 万人;2002 年 37 万人;2003 年 52 万人;2004 年 69 万人;2005 年达到了 79 万人;2006 年预计将突破百万大关。与此相呼应,大学毕业 生的薪酬也逐年走低,2003 年以来的年平均降幅达 20-30%,2006 年已降至平均 1000 元/ 月左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正呈现出日益严峻趋势。作为知识阶层的大学生是否 在我国已经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局面能否尽快得到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 哪里?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的深思! 其实,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只是社会的表象。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 是少了。是少了。关于这一点,只要作一些简单的国际类比就足够说明问题。 一是从高校的毛入学率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一是从高校的毛入学率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目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 19%,而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 年世界教育报告 ,1995 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 了 30%,其中有法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挪威等 7 个国家超过了 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 学生失业。 二是从每万居民中大学生数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每二是从每万居民中大学生数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每 10 万居民中的大学生数,是万居民中的大学生数,是 反映一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反映一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教育部的统计, 1996 年,每 10 万居民中的高校学生人数,大多数发达国家本指标值超过 3000 人,其中, 加拿大为 5997 人,美国 5339 人,韩国 5609 人;当时的国际平均水平为 2000 人。而我国 到 2000 年也才有 723 人;即使经过大规模扩招,目前也仅达到 2000 人的水平,仍只接近 世界平均水平。从总量上看,大学生并不供过于求。 三是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三是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 据统计,到 2001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 3877 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 5.5%,相当于 发达国家的 1/3-1/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7.5%;高级人 才仅占 5.5%。到 2005 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虽然达到 4200 万人左右,但具有大学本 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和高级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并未得到明显提高。这说明,提 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四是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四是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看,我国的大学生并不多。现今大多 数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在企业工作,譬如在美国,企业中从事研究开发的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其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 80%,而我国在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 不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40%,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供职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直接 技术创新的企业和部门缺少所需人才。 所以,从体制上看,解决企业人才缺口的主要办法仍是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从体制上看,解决企业人才缺口的主要办法仍是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 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才实学的大学生。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才实学的大学生。 我认为,落后的制度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落后的制度环境首先是企业所面临的硬制度环境企业所面临的硬制度环境。先行的企业硬制度环境既耗散人们的创 业激情又销蚀企业的生命力,严重制肘了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的 吸纳力,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何谓企业硬制度环境?即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涉及的外部刚性规则,譬如约束企业的文本 性法律法规、行政规制、方针政策,具有权力象征的管理企业的红头文件,执法和行政部 门的所具有针对企业的自由量裁权行为等等。从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一般规律看, 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是劳动力从业的主要载体。我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公有制经济依然 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虽然宪法明确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 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 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处于公有制经济之下的低等级经济 主体,国家在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引导”并“依法实行 监督和管理” 。正是这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所谓“引导”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宪法 条文,不但使我国的涉及公民财产权利保护的物权法和破除经济和行政垄断的反垄 断法等有利于公民创业和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正式规则迟迟不能出台,而且使我国的 法律法规、行政规制、方针政策、红头文件和自由量裁权行为等等充满了对非公有制经济 的各种特别限制甚至歧视,并构成了既耗散人们创业激情又销蚀企业生命力的企业硬制度 环境,从而严重制肘了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的吸纳力,造成了大 学生就业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企业面临经济领域的巨大进入障碍。一是民营企业面临经济领域的巨大进入障碍。 譬如,现在的金融、烟草、电信、电力、铁路、航空、石油等传统垄断行业基本上将民营 企业挡在门外。据估计,如果放开这些垄断行业,至少可以为社会提供 3000 万个增量就业 机会,其中,仅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就可以逐步新增 1000 万个以上的知识型劳动岗位,容容 纳未来几十年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增量纳未来几十年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增量。二是民营企业面临社会事业服务领域的巨二是民营企业面临社会事业服务领域的巨 大进入障碍。大进入障碍。目前,如果允许民营企业公平进入教育、医疗卫生、传媒文化等社会事业服 务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