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扁版本比较论文_第1页
禁扁版本比较论文_第2页
禁扁版本比较论文_第3页
禁扁版本比较论文_第4页
禁扁版本比较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料目录学史料目录学课程论文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禁扁源流及版本分析 指导老师: 吴海兰 姓 名: 方圆 学 号: 10320122202237 学院系别:人文学院历史系 20132013 年年 1212 月月 一、一、 禁扁禁扁版本及源流比较版本及源流比较 禁扁共五卷,元代王士点所撰。王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 人。王构之子,王士熙之弟。官著作郎。至顺元年(1330)为通事舍人,历翰 林修撰;至正二年(1342)迁秘书监管勾,出为淮西廉访司佥事、四川行省郎 中,升四川廉访副使。与入川刘福通部将李喜喜战,被擒,绝食死。1其所作 禁扁五卷,详考中国历代宫殿门观,有助于考证中国历代宫殿庙宇等的兴 衰发展,对建筑史和历史学均有所帮助。 禁扁一书在中国古籍总目中归 为地理类专志宫殿类,今存四个版本,分别为明抄本,现存于上海图书馆; 清康熙四十五年扬州诗局刻栋亭藏书十二种本,现存于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 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等地;清四库全书本(文渊阁)本,现存于全国各大 图书馆以及清抄本,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甘肃图书馆以及浙江大学图书馆。2根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记录, 禁扁的善本为明抄本及三本清抄本,3由 于记载较为模糊,我认为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目前收藏在三个地方的清抄 本,二是指三个来自清代的版本都为善本。其次,由于厦大图书馆只存有四库 全书的版本,另从中国基本古籍库搜索到清栋亭藏书十二种本的刻本原文,因 此虽然不确定这两个版本是否均为善本,但是以下的版本对照只能从这两个版 本中比较,敬请谅解。 对禁扁书目的记载,最早来源于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之六(四 部丛刊景明景泰翻元小字本) ,在这本书中记载了禁扁的序,此序与文渊阁 书目和清栋亭十二种本的序一致。接下来是明代杨士奇在文渊阁书目卷三 盈字号第五厨书目(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记载“禁扁一部一册” ,对于它的 版本和卷数并没有很详细的说明,所以基本看不出什么东西。那么清代目录学 书籍中对于本书的记载就相对多一点,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为:清代钱谦益在 绛云楼书目卷二(清嘉慶鈔本)中记载“禁扁”并将其归于杂艺类;清代 钱曾在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卷三(清钱氏述古堂抄本)中记载“王士点 禁扁五卷一本抄”并将其归于史部营造类;清代黄虞稷在千頃堂书目卷九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记载“王士点 禁扁五卷”并将其归于史部典故类;清 1 资料来自网络 2 中国古籍总目 ,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 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4 月 1 代毛扆汲古阁珍藏秘本書目 (士礼居丛書景明鈔本)中记载“禁扁二本旧抄 六钱” ,这里的说法不是很确切,本数是否和上述五卷相同并且旧抄是什么版本 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从六钱这个数目来看,应该并不是非常稀有的版本;清代 嵇璜在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一经籍考(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记载“元 王士点禁扁五卷”并将其归于杂记类;清代刘锦藻在清续文献通考卷二百 七十经籍考十四(民國景十通本)记载了栋亭十二种本曹寅编部分,在其下便 有“禁扁五卷王士点”的记载;清代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十五(清光 绪十三年吴县灵芬阁集字版校印本)中记载“禁扁五卷旧抄本”并记载附有 “欧阳元序至順元年、虞集序至順癸酉及自序” ;清代丁仁在八千卷楼书目 卷八(民国本)记载“禁扁五卷元王士點撰楝亭十二種本”并归在史部地理部 一类。1从以上的目录书籍记载的变化可以看出, 禁扁一书类目的变化还是 比较大的,有杂艺类、史部营造类、史部典故类、杂记类、史部地理类等等, 总的来说,如果是按照四分法的目录书籍,大致是分在史部,具体的类目多是 关于地理、建筑这一类;而如果不是四分法的目录书籍,基本是归于杂项,有 杂艺和杂记这两种分法。虽然关于禁扁的记载不少,但遗憾的是以上书目均未 有解题,因此对于版本源流很难考辨,而有解题的四库全书也基本未提及其版 本源流,重在考辨其内容的真伪,并提出其与三辅黄图可以互相补充的说 法。然而本书还有近现代为其做的解题,如湖南近现代藏书家题跋选第一 册中记载“禁扁五卷旧钞本元王士点禁扁五卷”并有少许对其源流的说明, 原文为:“禁扁五卷旧钞本元王士点禁扁五卷,世所传者,为曹寅楝亭 十二种本。近日楝亭本亦罕遘,何况旧钞。此经秀水朱氏曝书亭旧藏, 前有“竹坨藏本”四字朱文篆书长小方印。每半叶十行,行十六字。中有朱笔 校改处,审是竹坨翁笔。楝亭从之借刻,此即其原本也。 ”2从以上所罗列的记 载来看, 禁扁的原书今应已失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明抄本,另清代的刻本 和抄本都是存在的,但是我现在无法分辨哪个是比较早的。另外可以看出, 禁 扁一书并非十分稀有的书籍,因此首先它的流通性应该还是不错的,因此在 流通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抄写错误的行为,这在接下来的版本比较中有很明 显的体现。 1 资料来自基本古籍库 2 资料来自读秀网站 二、二、 禁扁禁扁版本比较版本比较 1 1 鉴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选择的是清代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台湾商务 印书馆)以及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来自基本古籍库的刻本) 1.1.总体比较总体比较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的禁扁分为上下两部分,属于影印本,撰写者为王 士点,总繤官为纪昀,但是四库全书所有书目的编纂者都是一致的,所以没有 什么可比性;校对者为费樨,校对官主事为陈文枢,誊录者为监生朱上林。而 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为影刻本,编纂者同为王士点,辑佚者为曹寅,校对 者应为“陈弓(?)昌” 。 2.2.图书版式图书版式 版心牌记: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禁扁,卷一,右下方标明每卷页数,以此 类推;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为:禁扁,甲,右下方标明每卷页数,以此类 推。 书口: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细黑口,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由于只能看到 电子版,所以无法判断具体的形式 鱼尾: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单鱼尾,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为双鱼尾 栏框样式相同,均为四边单栏 行格: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半页*8 行*字数不等;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 为半页*11 行*字数不等,小字注部分两个版本相同,均为:小字双行*字数不 等 3.3.收藏收藏 收藏提拔:两个版本均为看到收藏提拔 收藏印章:清代四库全书版本由于分为上下两部分,因此在每一部分的最后 有“乾隆御览大宝”六个字的印章;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分为五卷,因此 每卷的最后有“栋亭藏本丙戌九日繤(?)刻于扬州诗院”十五字印章,另外 1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中国基本古籍库 3 在卷一开始部分有“南陆陈弓(?)昌审定阁本”九字印章以及“陈弓(?) 昌藏书记”六字印章,因此应可以判断为“陈弓(?)昌”所藏。 4.4.装帧装帧 由于两个版本一个为电子版一个是四库全书整套的版本其中一部分,所以 不能确定具体的装帧情况,但从版心有书口和鱼尾来看,原本应该是线装书的 可能性比较大。 5.5.牌记牌记 两个版本均未找到 6.6.内容内容 序跋 两个版本的书名均未有跋,可见本书应是原本就没有跋。在序言方面:清代四 库全书版本有两个序言,分别为“欧阳元序至順元年”和“虞集序至順癸酉年” ; 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仅有“虞集序至順癸酉年”这一个序,另有作者叙目 一篇。 目录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没有附上目录,在序言之前仅有四库全书提要一则;清康熙 栋亭藏书十二种本在叙目和目录后还有参考书目、凡例、历代都城、杂部等部 分,应该说更为完整和更像一本书籍。 具体内容 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本书篇幅较大,我只比较到丙卷堂部分,敬请谅解。 从以对比的部分来看,这两个版本在内容上的差别有宫殿或堂苑等名称不同, 小字注不同,以及顺序的不同这三种。 A.首先比较明显的是宫殿或堂苑等名称的不同,如甲卷宫部分,秦代一宫殿,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长作,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为长信;同一部分清康熙 栋亭藏书十二种本比清代四库全书版本多了“兰池”这一个宫殿;甲卷宫殿部 分前汉一宫殿,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阳灵,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为杨灵; 乙卷殿部分,五代一殿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崇与勲,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 则少了“与”字;乙卷殿部分,唐代一殿五代一殿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为流盃, 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则少了“盃”字等,诸如此类不同。 B.其次是小字注的不同,这是本书中较多的不同之处,如甲卷宫部分,秦代朝 宫的小字注中,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为“于上林苑中立” ,清代四库全书版 本则少了“上”字;甲卷宫部分,辽兴平宫中,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有小 字注“庆州即大安”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则没有;甲卷苑部分的西苑清康熙栋亭 藏书十二种本有小字注“太初宫”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则没有;丙卷殿部分,六 朝太殿东西,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有小字注“傍殿”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则 没有等,可以看出在小字注方面,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会比清代四库全书 版本更完整。 C.最后是排列顺序上的不同,如甲卷宫部分,秦代云阳在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中 在萯阳之后,而在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中则在阿房之后,较之版本 1 前进 了三个宫名;甲卷坊部分,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出现了顺序上的错误,将 唐代部分放在五代和宋之后;丙卷堂部分,清康熙栋亭藏书十二种本将原本在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中是六朝部分的“宣武” 、 “武帐”放到了元魏部分等,可以 看出在排列顺序方面,清代四库全书版本比清康熙栋亭十二种本更为好一点。 7.7.总体评价总体评价 从以上的版本对照可以看出,这两个版本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清代四库全 书版本主要是在小字注上有不少缺失,而清康熙栋亭十二种本则主要是在排列 顺序上有一些错误,所以就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版本应该都不是善本,如果一 定要鉴定这两个版本的优略,我认为是清康熙栋亭十二种本会较好一点,因为 清代四库全书版本在制作时,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可能删掉了不少比较重要的 注解,而清康熙栋亭十二种本重要信息还是没有缺失,而且作者的叙目和目录 也记录地比较详细,对于研究历史上的帮助会更大一些。 3、附录附录 1.四库全书提要四库全书提要 1 1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商务印书馆 5 元王士點撰士黠字繼志東平人是書凡為目百一十有六篇一十有五釐爲甲乙丙丁 戊五卷考何晏景福殿賦云爰有禁楄勒分翼張註引說文扁從戶冊者署門戶也扁與 楄同此書詳載歷代宮殿門觀池館苑籞等名故取義於此卷首有歐陽元至順庚酉序 虞集至順癸酉序皆以詳贍推之其中如釋東西箱以西清附之蓋本前漢司馬相如傳 註謂西清即西箱也而其釋東西序則與東西箱別為一類不知景福殿賦西箱踟 躕以開宴東序重深而秘奧註西箱西序也東序東箱也本屬互文而析為两地,則於 宫室之制殊未能詳考又如釋秦雲陽宫一名林光一名甘泉考程大昌雍録漢之甘泉 在渭北之雲陽秦之甘泉在渭南之鄠縣謂秦甘泉一名雲陽殊誤又孟康郊祀志註漢 甘泉一名林光師古謂漢於秦林光宫旁别起甘泉宫謂漢甘泉一名林光亦非則於地 理之學亦不免偶疎至於秦祈年宫三輔黄圖以為穆公作此書獨本漢書及水經注之 説以為作於惠公似非無見又若曲臺宫之類兼採雍録以補黄圖之所遺頗可藉 以參考末附名釋一篇訓詁亦極典核雖時有疏密要於史學不為無補矣 2.2.四库全书版本四库全书版本虞集序至順癸酉年序虞集序至順癸酉年序 1 1 继志故翰林學士承百中書叅議魯國王文康公之次子也世祖皇帝旣取宋淮南忠武 王還奏留董忠獻公鎮綏江南時文康公以翰林應奉文字使董公軍中因謂董公曰宋 氏經史圗籍文書略備不及今上送朝廷懼將散軼不可復得関係甚重也董公奇其言 悉録中秘外府圖書運舸致之京師而属文康公護之今舘閣所藏多當時故物有識者 甚韙二公所爲也于後文康公揚歷省賔客門人一時文學之選皆在是以继志兄弟 見聞異於常人又以彊記博學稱於時自紈綺之習固無與斯事而寒雋視之更興寡陋 之嘆矣禁扁之書在史舘暇日所編號爲詳贍而他著述尚多也继志年富力彊好親師 友則所學又當不止如著此書者 3.3.四库全书版本四库全书版本欧阳元序至順元年序欧阳元序至順元年序 2 2 禁扁一书通事舍人须句王君继志之所作也继志蚤弃举业慨然有志著述而职在九 宾尝撰侍仪仪注若干卷送上官其余力又搜考历代宫殿门观池馆苑?等名辑为是 编岂示特该洽而已哉为人君者得是书因名号之文质思制度之奢俭又有以观后世? 祥避忌之习务择令美滋不如古人之仍事实存鉴戒之意矣为人臣者得是书其在朝 廷设顾问则可以无召对寡陋之虞退而闲居偶有题榜则可以无重复?疑之犯其所 1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商务印书馆 2 同 以资见闻明等威亦岂小补哉近世传者博古自临江刘氏番易洪氏没无闻宋末西蜀 虞氏栢心四明王氏厚斋犹能儗之继志年学方富嗣此其有作也余故甚嘉叹之而为 之序 4.4.清康熙栋亭十二种本作者自序清康熙栋亭十二种本作者自序 王者以天下为家会同方建土中宫以邃宇蓋所以尊天辟抗神威也世降制隆繁扁署 而嘉以名治忽于时著焉辄稽载言汇次禁扁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