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文范文(九篇)_第1页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九篇)_第2页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九篇)_第3页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九篇)_第4页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九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学会、学会“ “照镜子照镜子“ “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 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 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 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 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 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 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 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 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 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 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 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 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 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 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 子“,做到“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 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 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 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 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 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 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 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 “,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 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 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 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 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 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 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 子,“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 2 2、羡鱼与结网、羡鱼与结网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只是 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 结张网来捕鱼。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想使我们的祖国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必须实干、苦干,清谈只能误国,实干方可兴邦。 只有结网捕鱼,才能尝到鱼的美味。世界上不论什么事,如果只是脱离实 际的空想,或者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实干,就像只站在河 边,对鱼兴叹,而不去结网捕鱼一样,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反之,如果踏踏实 实地去干,即使在实践中失败,也还能得到教训,接近“成功“一步。假如一个 学生,整天只是坐在那儿空谈长大要当作家、科学家、医生,而不抓紧宝贵的 光阴学习,那他的理想则不可能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就只能是空想。所以说, 只说不做,一事无成。 纵观世界,兴旺发达者皆出于实干、苦干。我们常常羡慕发达国家人民物 质生活的现代化,什么宽敞的住宅,高级小轿车等等,当然,羡慕美好的生活, 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更应看到,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实干的结果。就拿 日本来说吧,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经济濒于崩溃,人民生活贫苦不堪。 有的人因饥饿而向美国军人讨要残羹冷炙而受到侮辱。当时,许多日本人含泪 发誓,一定要竭尽全力,吃尽千辛万苦而使日本发达起来,赶超美国,使日本 人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扬眉吐气。今天,我们看到了日本的发达、兴盛,殊不 知这些繁荣的背后,有多少人实干的汗水!这不是实干兴邦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吗? 日本的发达、兴盛,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实干家。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 将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 斗。展望未来,我们深切感到:不能空谈,只能实干。有了农民的实干,才能 解决十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了工人的实干,才能生产更多的钢铁、石油、 机器;有了科技工作者的实干,才能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了文艺工作者的实 干,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戏剧、电影、文学作品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建设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们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将从老一辈手中接过建设祖国的重 担,如果在今天清谈,就学不到知识和本领,将来必然贻误国家的建设大业。 祖国富强的希望就会成为泡影!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管肥皂泡的色彩是多么 绚丽,吹得多么大,它终究是要破裂的。 历史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我们不要做清谈者,我们 要做实干家。只有实干,才能兴邦;只有实干,才能富国! 让我们卷起袖子,振奋精神,刻苦学习,增长才干,以便明天能更好地为 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3 3、微笑地面对挫折、微笑地面对挫折 艾青在其礁石一诗中写到: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打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 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诗,会自然令人想到浩翰的大海,它永远不停地翻着巨浪。海上 的任何一只航船,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受风暴与巨浪的洗礼。这不正像一个人一 生的路上,无论如何都不会一帆风顺,而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挫折吗?朋友, 当挫折来临时,你会如何面对它呢?告诉你,面对挫折一定不要愁眉不展,而 应勇敢无畏地含着笑容去面对! 应该认识到,古往今来,伟大成就的殿堂前无不以挫折为台阶。电灯的诞 生,是爱迪生用几千次实验的失败换取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双耳失 聪后的产物;我们最熟悉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是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 坎坎坷坷才获得最后的成功。可以说,没有挫折这块坚实的基石,就不会有今 天人类的科技、文艺乃至社会历史进程的这一座座丰碑。我们要想树立起自己 的成功之碑,也必须用挫折为它奠基。那么,怎样才能奠好这一块基石呢?这 就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挫折。 挫折只不过是强者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这是因为,他们在面对挫折时, 并不畏缩,而是微笑地迎接这一切。这微笑并不是漫不经心的,相反地,它恰 恰反映了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这样,他们才能清醒地审视挫 折,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然后想方设法在今后去修 正与弥补。同时, 在努力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他们锻炼出更顽强的意志,铸就了更坚利的精神之 剑,更有助于在今后的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摘取成功的桂冠。这就 是古人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意。 而对于弱者,挫折成了他们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在这条沟旁边徘徊、 唉声叹气。却没有想到这条沟正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的。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挫 折,因而也无法去继续闯荡,自己放弃了很多本能得到的东西。曾经有一位日 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得到的消息是没有被录取。他在绝望中准备自 杀,自杀未遂后才得知“没被录取“是由于计算机故障带来的误报。正当他接到 聘书喜形于色之时,一纸解聘书又飞到他手中,说他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必 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想想看,这位青年的成功机会就在他识字己手中,他却 因为承受不了挫折,而让这机会从他指缝间溜走了。没有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 本已积累起的成功的筹码都会失去它的份量,而新的筹码你又不能拿到,那么 怎么能达到成功的顶峰呢? 有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和在双腿残废、双目失明 后仍坚持以写作进行斗争的保尔柯察金比一比,和身患绝症却依然乐观面对 生活的抗癌明星们比一比,和在腥风血雨的革命年代义无反顾地赴汤蹈火的先 烈们比一比,我们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微笑地 面对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战么? 所以,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是勇敢地、微笑地迎接它。如果你鼓起勇 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战胜挫折,那么你就会发现,挫折的阴云被驱散后, 头上是一片多么美的天空。反之,如果你面对挫折只会叹息,失掉了前行的勇 气,那么你必将被困顿于此,被天空中逐渐浓密的黑云所吞没。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含笑地面对人生道路上每一个挫折吧! 4 4、大胆创新,敢辟新路、大胆创新,敢辟新路 切苹果历来都是竖着切,人们从来都如此,谁也不曾想过横着切,而且还 会认为横着切是错的。可是一个 6 岁的孩子却横着把苹果切开了,因为他脑子 里没有“横着切是错的“这样的框框。于是人们就看到了苹果的横断面上的那个 由果核组成的五角星。 可见,如果不改个切法,人们永远也发现不了这个五角星的,所以,这个 小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被固有的思维定式所束缚,另辟蹊径,别有洞天。 故事中的这位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切法大喊“切错了“,这不正是当今一 些被固有的思维定式所束缚的代表吗?他们不知道另辟蹊径,别有洞天,因此, 不能创新有所进步。所以,改革者就一定要抛弃旧观念,旧做法,大胆创新, 另辟新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敢于从新的角度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出现新的 结果,才能有所进步。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做事方法经过人们多年的重复, 在人们头脑中固定下来,大家墨守成规,不再想着另选一种方法,因而事情永 远是老样子。其实这些旧有的方法,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只不过大家都这么做 而已。在这种时候,想要发展进步,这种旧有的观念就成了绊脚石,它会阻碍 我们的前进。 举个圆珠笔的例子说吧。圆珠笔刚发明的时候,芯里面装的油较多,往往 油还没用完,小圆珠就被磨坏了,弄得使用者满手都是油,很狼狈。于是很多 人开始想办法延长圆珠的使用寿命,用过不少特殊材料来制造圆珠,但是珠子 仍然在笔芯中的油没用完时就坏掉了。因而很多人认为圆珠笔将被淘汰。就在 这时候,有人抛弃了改进圆珠的作法,改换思路,把笔芯变小,让它少装些油, 使油在珠子没坏之前就用完了。于是,问题解决了,圆珠笔大行于世。由此可 见,在某些时候,旧的思维定式不能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改换想法,另辟路径。 改革开放的现实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总抱着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这 样的陈腐观念,坚持搞计划经济,行吗?总认为集体企业不能兼并国有企业, 行吗?正因为我们敢于冲破旧的思维定式,大胆改革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才使我国的经济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 俗话说“别一条道跑到黑“,应该给我们些启发。它虽说通俗,却一样在告 诉我们:另辟路径,别有洞天。 让我们向孩子学习,敢于冲破条条框框,做个会另辟路径的革新者! 5 5、尊重给人自尊、尊重给人自尊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 他塞给拿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返回来,从卖笔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 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末了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几个月后, 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纽约商,“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 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崇高道德的一种表现。 故事很感人,那位纽约商人是的确令人敬佩的,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尊 重别人,不仅可使自己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可使他人拥有自尊与自信。 铅笔推销员事业的成功的起点,仅仅是纽约商人简短的几句话,但正是这买笔 的尊重让推销员从乞丐的自卑中解脱出来,自信地踏上崭新的经商之路。可见, 尊重他人是重要的,它可以让失望的人们看到光明,自卑的人们找到自信,甚 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英国著名女作家舒拉布鲁姆的成功得益于作 文教师对她的尊重。她曾回忆老师给她的鼓舞:“永远不要后悔你所做过的任 何事,它们全是经验。甚至让你出过丑,那也是宝贵的经验,你因发生在你身 上的每件事而更加富有。“ 尊重他人犹如明灯,为陷入自卑的黑暗中的人们照亮前行的路,犹如蜡烛, 点燃失意人的希望之火。相反,不尊重别人,轻则伤害他人的自尊,重则埋没 有用之材。油画家凡高不就是生前作品得不到尊重与肯定,郁郁寡欢而死的吗? 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应互相尊重。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拥有自 己的主权与尊严,强国与弱国应友好相处,平等相待。各国在维护本国国格的 同时,也应尊重别国。 尊重他人,也要尊重自己。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不少人拜倒于金钱,忘记 了自尊。为了钱,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这种人理所当 然难以得到他人尊重。同时,一些人因为有几个钱,便目中无人,自认为“有 钱便是爷“,他们同不自尊的人一样,无法体会到受人尊重的快乐。因为他们 不明白: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总之,对自己,对他人,人与人,国与国,都应学会尊重,正如普希金的 一句话:“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 我们一齐来努力,让世界充满尊重! 6 6、擦出生命的火花、擦出生命的火花 有这样一则寓言:虹看到弧形的桥,向它说,它的生命比自己长久。而桥 却说:“你那么美丽,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桥的话提示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所创造的价值。 七彩的虹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她的光彩却引来天下人的瞩望和惊奇,给人 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令人永远想到虹的光辉。古人说的“气贯长虹“,今人 形容的“谁持彩练当空舞“,都是对虹的真情赞美。可见,生命纵使短暂,假若 能用这短暂的生命擦出火花,那这生命就是永存的。 生命不仅仅属于每个人自己,还属于他所处的社会。所以,人应该在有限 的岁月中创造多一些的价值。夏完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少年,最后慷慨 就义,其生命虽短,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英国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30 多岁就离开了我们,可是那部世界著名的简爱却永远流传在人们心中, 放着光彩。 肉体是短暂的,精神是永存的。生命之美在于创造、奉献。以你的生命去 投入吧,磨擦出生命的火花。像英勇牺牲的董存端,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张秉贵, 像呕心沥血的孔繁森,这些人正是在不同的时代里,利用有限的生命,全心奉 献社会,擦出了生命中最美的火花。 像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像外国的歌德、但丁、普希金,全都创造 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美,他们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超越了生命形式,给后人带 来了最美的记忆。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生命之美,在于你的社会价值 的实现的程度。努力投入吧,努力奋斗吧,去创造出生命中最亮的火花。人的 一生不可能成为一颗恒星,那就让我们在“岁月银河“中做一颗灿烂的流星;人 不可能美好永驻,那就让我们做一支红烛,用光芒照亮别人。 愿人们都能擦出生命中最美的火花! 7 7、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宝贵的,他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人究竞怎样活着才有价值 呢? 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地混日子吗?是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过那公 子哥儿的生活吗? 还是日夜打着小算盘,不顾他人,只想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 更好一点吗? 都不是!我们说:能够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的生命才是最有 价值的。 “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 志的名言。是啊,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是生命有无价值的分水岭。在 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优秀人物,如夏禹为了治水,在外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李时珍为了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情愿餐风饮露,出没于深山老林之中,花了 四十年功夫,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们都名垂千古,博得人民的称 赞。在现代,更有无数革命志士把个人的生命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紧紧联系 在一起,把自己的全部和宝贵的生命都贡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为我们创造了 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可以说,他们的生命的价值,达到了正数的极限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言。确 实,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是临危不苟,舍生取义,还是奴颜婢膝,畏死偷生, 这是检验生命有无价值的又一重要标尺。文天祥以他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的名 言,殊死抗元,九死不悔,最后被捕,囚禁三年,拒绝大元宰相的诱惑,慷慨 就义,连敌人也叹服不止。这样的生命,真可说是永垂不朽呢!近代无产阶级 革命史上,更是英雄辈出,远远胜过古人,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 罗盛教、蔡永祥、欧阳海真是举不胜举。他们为人类的幸福而死,虽死犹 生。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光照史册,砥砺后人。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数 字来计算的,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他停止生命以后,还能以他创造的一切 为人民服务” ,这是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的确,死后还能以他创 造的一切继续为人民服务,这等于生命在延续,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事实上, 如果一个人是为着人类的幸福去奋斗的,其生命的价值一定不仅表现在生前, 而且表现在死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双目失明、周身瘫痪的极端困难条件 下,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写成纲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直到现在,这本书还 鼓舞激励着全世界的进步青年蓬勃向上。他贡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何等巨 大呀!我国古代的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地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 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毕生为了提高印刷效率,经过多次试 验,冲破重重组挠,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多少年后,中外各国人民尚受其 惠。他们贡献给人类的物质财富,同样使后人讴歌不已。可以说,这些人的生 命,一直活到今天,乃至今后。在当代,更是不乏其例,用不着一一列举。反 之,有些人只是贪图享受,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与草木同腐朽,这个世界上 有他不多,无他不少。这种人的生命价值,可以说等于零。还有一些人,为了 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把个人的“幸福”建筑在多数人痛苦 的基础上,甚至丧心病狂地卖国求荣,或者鱼肉人民,谗害正直。这些人的存 在,对于人类只是一种灾难。他们的死使人民拍手称快。这种人的生命价值, 该如何说呢?只能说是达到负数的极限。 当然,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世界观对生命的价值的理解是不同的。资 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世界观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跟他们谈“生 命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 ,那无异于对牛弹琴。我们是无产阶 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以雷锋为榜样,把有限的 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让青春闪耀着灿烂的火花,让生命有真 正的价值。 8 8、说、说“机遇机遇” 莎士比亚在凯撒大帝这篇名著中留下了这样的名言:“行动要看时机, 就像开船要看涨潮。 ”这里所说的“时机” ,也就是“机遇”或“机会” 。 “机遇” ,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还包括政治气候、经济条件、社会环境 等多重要素。 “机遇”的显著特点,一是难得,二是易逝。邓小平南巡时反复 提醒人们:“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 过去了” ;“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今世界,可谓是千帆竞 发,百舸争流,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讲的竞争,关键是“机遇”的竞争。胜利 乃是“机遇”的影子,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是胜利者,谁失去了“机遇” , 谁就失去了速度,就失去了效益,就失去了财富,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和 被动的地位。 “机遇”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 都是平等的,这是它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然而, “机遇”给人们所带来的结果 又是不平等的,这是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因为在“机遇”面前,任何观望者、 彷徨者、徘徊者,都只能是坐失良机、磋跎岁月。当“机遇”向我们呼唤和招 手的时候,那些只是耸一下肩膀的人是跃不起来的,那些只是扇一下翅膀的人 也是飞不起来的。怕“风险”就永远到达不了彼岸,怕“挫折”就永远成就不 了大业。因而, “机遇”只属于那些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的人,只属于那些超 前决策、适时决胜的人,只属于那些勇于实践、敢于闯关的人。古人言:“一 日难再晨,一年难再春,岁月不等人” 。在难得的“机遇”面前,我们这些炎 黄子孙,都应当怀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去追求它、 拥抱它,利用它,为华夏的振兴和崛起而奋争,为祖国的昌盛和腾飞而拼搏! 9 9、说、说“勤勤”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 “业精于勤”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 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