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_第1页
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_第2页
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_第3页
积极创新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积极极创创新新新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设推推进进方式方式 近年来,郧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利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地理优 势等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产业引领型、移民安置型、生态旅 游型、扶贫开发型”等几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并成功培育了一批先进 典型示范村。 1、 、产业产业引引领领型:增型:增强优势农业强优势农业,建,建设设特色新村特色新村 郧县是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县人口的 80%,我县紧紧抓住特色农 业,突出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加大“一村一品”发展力度,通过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培植产业新村。通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全 县建成特色农业基地 70 万亩,特色产业专业新村 65 个。每个村各具 特色,各有千秋。在推进特色新村建设中我们坚持做好“推、带、促”三 篇文章。一是政策推一是政策推动动。出台支持特色专业村建设政策,在人力、资金 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近年来,全县每年用于扶持特色产业村各项资 金上千万元,在政策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二是典型二是典型带动带动。 。为了抓好 特色产业新村建设,通过积极支持,全县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产业新村: 杨溪镇刘湾柑桔专业村,胡家营镇土地沟桑蚕专业村,青山镇九里岗 茶叶专业村、全村农民仅茶叶一项年纯收入近万元;三是基三是基础设础设施建施建 设设促促动动。 。为了切实把特色专业村建设工作做实、做精,我县把大量产 业建设配套项目放到产业村中,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 全县累计向 20 个重点特色村投入资金超过 3000 万元,对村级水、电、 路、沼和村庄环境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2、移民安置型:通、移民安置型:通过实过实施重点施重点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移民新村移民新村 2 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郧房高速、十白高速等工程移民安置大县, 全县规划安置移民涉 9500 多户安置人口 2500 多人,其中需要搬迁集 中安置 5000 多户。为了把各类移民安置工作做好做出特色,郧县坚 持把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行“一个集中、二种机制、三个一个集中、二种机制、三个 把关、四个把关、四个统统一、四个一、四个结结合合”的建设机制,即:对搬迁移民实行集中安 置,实行县领导联系村、县直单位一线督办机制,严把建筑材料、工程 质量、施工安全、时间节点关,统一规划社区房型、统一工程队施工、 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四周绿化,现实与长远相结合、规划设计与 新农村建求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移民内安的资源配置相结合、群众 参与和重点引导相结合。共规划南水北调移民集中安置点 79 个,其 中:500 人的中型点 13 个、800 人的大型点 4 个、1000 人以上特大型 点 2 个。通过对柳陂镇舒家沟、刘家桥,谭家湾镇十方院,青曲镇董家 湾、曲远河店、巷子口等示范安置创建,白桑关镇白桑关村、鲍峡镇姚 家湾村等十白、郧房高速集中安置创建,成功打造了一批“山上花果 园,居住生态园,田间特色园,集镇工业园,一个山洼一片景,一处农 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院,整洁的街道,便捷的交通,文明 的乡风”的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3、生、生态态旅游型:旅游型:发挥发挥区位区位优势优势,建,建设设生生态态休休闲观闲观光村光村 自然造就的青山绿水,人工营造的生态家园,都是现代人的最爱。 为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发展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 设的一种新兴模式。郧县樱桃沟村地处“郧十”结合部,属典型的城郊 村。近年来,借助全县“一区两带”综合开发战略实施,全村大种水果, 山林果林逐渐连绵成片,山清水秀成为生态家园。在县政府扶持下, 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现已拥有家居与旅店合一的“农家乐”13 户,初 3 步形成集吃、住、游、采、购、娱为一体的新兴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 推进生态旅游新村建设中我们狠抓了“五改一建两提高五改一建两提高”建设,并逐步 实现“五化五化”。 。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好沼气池,提高村级 组织战斗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序,实现农户庭园美化、经济结构优化、 农民增收多样化、村组道路标准化、农民生活城镇化。通过多年不懈 努力,全县嬉建成生态旅游新村 12 个。在这些村,呈现出农村环境面 貌大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农民文明素养大提高,基层组织建 设大加强的局面。 4、扶、扶贫贫开开发发型:型:实实施搬迁安置,建施搬迁安置,建设设扶扶贫贫新村新村 郧县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实现脱贫为目标,连续 4 年把扶 贫搬迁作为全县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创新机 制,扎实推进,成效十分明显。十一五年期间,全县共落实扶贫搬迁 2458 户 10325 人。在推进扶贫安置工作中,我县精心组织、全面动员, 积极探索创新安置方法,提倡梯度搬迁、插花搬迁和外迁安置等方式, 同时兼顾集中搬迁,以示范试点引导带动。确保迁移户“搬得出、稳得 住、能致富”。如典型的贫困户鲍峡镇东沟村村民赵国信,曾住在 红山林场半山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娶不到媳妇,通过国家扶贫搬 迁政策,梯度搬迁到公路边,如今媳妇也娶了,还有了发家致富的小 加工项目。安阳镇冷水庙村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该村抢抓整村 推进重点村建设的机遇,鼓励农户利用投亲靠友的方式外迁。目前已 有 8 户 33 人通过投亲靠友,摆脱了贫困。青曲镇洪门铺、南化塘镇黄 柿坪等一批扶贫搬迁亮点突出,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彰显整村推 进新农村建设风貌。 5、园区、园区驱动驱动型:培育型:培育产业产业集群,集群,发发展工展工业经济兴业经济兴村村 4 近年来,郧县充分发挥十堰市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汽配、农 产品等加工产业集群,稳步推进产业园区开发。重点从“产业、项目、 基础”三个方面抓好起,做大园区,做强经济,增强带动新农村建设能 力。一是做大产业。依托全县资源优势和已形成的产业平台,重点发 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兼顾发展附加值高、休闲观光项目和农产品 加工流通领域的关联产业;二是做足项目。进一步强化招商引企,提 高园区准入门槛,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 强”的项目入园开发建设,实现高新技术项目聚集园区,创造品牌形 象和规模效应;三是做强基础。重点强抓园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 施,拉动周边路网、商贸、城镇化等建设,把园区建成重要的加工集散 地、商贸中心和就业基地。通过园区建设与发展,园区自身优势得到 良好发展,达到产业优势明显、配套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技术资 金人才保障有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全县已初步建成三大产业集群或园区:谭家湾镇建成了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