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历史部分)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历史部分)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历史部分)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历史部分)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查文综试题(历史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 20132013 届高三下学期届高三下学期 3 3 月质量检查月质量检查 文综试题(历史部分)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 4042 题为选 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举例”和“注意事项” 。 第 1 卷 13.在论述古代某朝中央机构时,著名史学家钱穆说:“有卿而无公,成了一个多头政 府。 ”其所指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明朝的闽大记载:“(闽地)善药悉自川、广、辽、陕至若绵布,悉自他至 若宫绵色笺,皆自江浙至。 ”这说明 A.福建经济落后、商品匮乏 B区域问长途贩运贸易相当活跃 C.政府实行农商并重政策 D全国专门性的经济生产开始形成 15.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 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 ”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 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16.图 7 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华货” 、 “中国出品” 、 “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泊 来货”的汪洋大海上前行。该图 A.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恶劣行径 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C.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17.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日革心” 。在此,他对新文 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 D文化复兴 18表 2 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 周年的纪念 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A突出了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D强调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9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 的 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20英国上议院(贵族院)自 19 世纪以来,其权势已远不如由选举产生的下议院。1999 年 相 关法案废除了世袭贵族的席位,上议院议员改由选举产生。2009 年,英国人又把最高司 法权从上议院中分离了出来。这一结果反映了此前的英国 上议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三权分立并不明确 民主政治的渐进发展 尚未实现权力的有效制衡 A B c D。 21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 “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 ,造物主就是那个“第一推动者” 。下列理论思想最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美国史学家 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 “在口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 济的最高指挥权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 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材料中口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23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 是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24图 8 为某学者所描绘的 1700 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 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 第 3 页 共 6 页 A B. c. D 第卷(共 156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73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0 一 42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15 分) 38.(3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海上探索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 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糸为基础的,依照“薄来厚往” 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利益单向输出,而不是建立殖民统治。只有当王朝 处于上升期或鼎盛时,其经济足够强大且文明相对发达时,朝贡体系才能运转良好。 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海洋观的落后使中国对于 海洋的认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近代海权的高度。 摘编自刘小军关于中国当代海权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摘编自约瑟夫奈处于十字路口的美国巨人 、 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 材料三 在战后初期,美国处于海上单极独霸的地位,随着苏联海军力量的发展和苏 联 对美国海洋霸权挑战的出现,美国独霸海洋的局面开始消失,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苏联则以发展军事力量来补救其经济和财政上的弱点,拼命争夺世界霸权。苏联经济已蜕 变成战争经济,军工生产占工业生产的 60。 李亚敏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四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对于海权与国家崛起关系的认识,尤其要摆脱那种强 调 大国崛起离不开海权支撑,而忽视海权背后一系列复杂社会因素的简单化思维。必须 清 醒地意识到发展军力是为达成国家的战略目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海上强国梦。 唐世平塑造中国理想的安全环境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洋活动的缺陷,并分析其经济、文化根源。(10 分)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英国海洋活动的目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二,分析英国海上 崛 起对近代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10 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苏海上争霸格局的演变,并从苏联方面分析 其最终结果的原因。(1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4 分) 4l.(16 分)历史 请在第 A、B、C 三题中任选-m 做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o A.【选修 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殴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 下 不敢辞者,何也?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疆不得凌弱故也。今富 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 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材料二“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 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恤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 入)之不足。 ”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8 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 敛散”的?(8 分) B.【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 腐 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 5 页 共 6 页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 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两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 会 议。凡属积极公民, ,必须:在城市或区内具有为法律所指定的一定时期的住所; 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收据; 不处于奴仆的地位,亦即不处于被雇佣的奴役地位。所有积极公民,不问其社会地位、 职业或赋税如何,均得当选为国民代表。 法国(1791 年宪法(第三篇第一章) (1)据材料一,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关于人权和公民权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 有 怎样的进步意义?(8 分) (2)对比材料一,(1791 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 定 这些规定的根本意图。(8 分) c.【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652 年 11 月他(克伦威尔)发表讲话说,由于在国会议员们之上“没有更高的 或者平行的政权来审查和指导他们的行动,因而他们就不可能使自己处在正义、法律和深 思 熟虑的范围之内。所以,必须建立另外的政权,其权力之大和地位之高,足以克服这些弊 端, 并把事情管理好。否则我们的失败就是无可挽回的” 。 一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他的权力不象正统君主那样是世袭的、 “神授”的,而是靠他在革命中的战功而 取得的。因此,这一权力主要依靠他个人的威信来维持,当克伦威尔于 1658 年死去之 后。高级军官们争权夺势,无法建立新政权。共和主义者、平等派的残余力量也重新 活动起来,农民运动也再重新掀起。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当时怎样的政局?为此,克伦威尔采取了什么措施?(8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掌权的特点。对此,应如何客观评价?(8 分) 第 1 卷共 36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4 分。 13.D 14B 15.A 16C 17A 18D 19C 20B 2l.B 22.B 23D 24C 第 1I 卷共六大题,共 156 分。第 37 题 37 分,第 38 题 36 分,第 39 题 42 分,第 40 题 15 分,第 41 题 16 分,第 42 题 10 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必考部分】(115 分) 38.(36 分) (1)缺陷: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实行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国的正常海洋 活动;海洋观念落后,没有充分重视和利用海洋。(6 分) 经济:农耕经济(自然经济):文化:儒家思想(重义轻利)。(4 分) (2)目的:殖民争霸;重视资本原始积累(获取经济利益);控制海权。(4 分,答其 中两点即可) 影响:通过海上侵略中国,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将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传播西方先进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使中国工业化启动:使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6 分, 答其中三点即可) (3)演变:二战后初期美国独霸海上,后逐渐形成美苏争夺海洋的格局,最后苏联解体, 美国获胜。(6 分)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过度发展军事,与美国争霸,使经济发展更加失衡;戈尔巴乔 夫改革的失败。(6 分) (4)认识:海权与国家崛起紧密关联(重视海权):发展海权应不以争霸为目的;海权 并非是大国崛起的唯一条件(应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多方并举)。(4 分,答其中 两点即可) 41(16 分)历史 A(1)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大地主、大商人势力过大。(4 分,答其中两 点即可)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政府不抑兼并;官僚、地主、商人的 压榨;商品经济的发展。(4 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2)问题:政府的财政危机。(2 分)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4 分)打击了富商对物 资和物价的操纵垄断,大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掌控。(2 分) B.(1)主张:天赋人权;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 分,答其中两点即可)意义:否定封建等级和君主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革 命的思想武器;鼓舞人民群众革命热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