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肠外营养_第1页
第二节 肠外营养_第2页
第二节 肠外营养_第3页
第二节 肠外营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第二节 肠外营养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 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 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 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 证。 【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一)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小肠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 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 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 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 养。 外科病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见表 4-2-1。 (二)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 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 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 行营养支持 7-10 天;预计大手术后 5-7 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 48h 内开始肠外 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 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 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3炎性肠道疾病:Crohn 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并 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 营养,使肠道休息,利于肠粘膜修复。 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 710 天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改用肠内营养或恢复进食为止。 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致营养负平衡,肝硬 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 12 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应给予肠 外营养支持(表 4-2-1)。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 并急性肾衰竭(表 4-2-2)、慢性肾衰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而 需肠外营养支持(表 4-2-3)。慢性肾衰透析期间可由静脉回输血时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 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养不良。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可能有利于心衰病人(尚缺乏证据)。COPD 病人理想的葡萄 糖与脂肪比例尚未定论,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 氨基酸(至少 lgkgd),对于危重肺病病人应用足量谷氨酰胺,有利于保护肺泡内皮及肠 道相关淋巴组织、减少肺部并发症。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 46 周, 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梗阻。 【肠外营养的禁忌证】 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 5 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3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4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选择合适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取决于病人的血管穿刺史、静脉解剖条件、凝血状态、 预期使用肠外营养的时间、护理的环境(住院与否)以及原发疾病的性质等因素。住院病人 最常选择短暂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插管;非住院环境的长期治疗病人,以经外周静 脉或中心静脉置管,或植入皮下的输液盒最为常用。 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适应证:短期肠外营养(2 周)、营养液渗透压低于 1200mOsmLH2O 者;中心静 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 优缺点: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机械、感染),且容易早 期发现静脉炎的发生。缺点是输液渗透压不能过高,需反复穿刺,易发生静脉炎。故不宜 长期使用。 2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1)适应证:肠外营养超过 2 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 1200mOsmLH2O 者。 (2)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周静脉达上腔静脉。 优缺点: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易于活动和护理,主要并发症是气胸。经颈内静脉置管使 转颈活动和贴敷料稍受限,局部血肿、动脉损伤及置管感染并发症稍多。经外周静脉至中 心静脉置管(PICC):贵要静脉较头静脉宽、易置入,可避免气胸等严重并发症,但增加了 血栓性静脉炎和插管错位发生率及操作难度。不宜采用的肠外营养途径为颈外静脉及股静 脉,前者的置管错位率高,后者的感染性并发症高。 3经中心静脉置管皮下埋置导管输液(Catherter-Port)。 【肠外营养系统】 1不同系统的肠外营养(多瓶串输、全合一与隔膜袋):多瓶串输:多瓶营养液可通 过“三通”或 Y 型输液接管混合串输。虽简便易行,但弊端多,不宜提倡。全营养混合 液(TNA)或全合一(AIl-in-One):全营养液无菌混合技术是将所有肠外营养日需成分(葡萄糖、 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先混合在一个袋内,然后输注。此法使肠 外营养液输入更方便,而且各种营养素的同时输入对合成代谢更合理。由于聚氯乙烯(PVC)袋 的脂溶性增塑剂可致一定的毒性反应,聚乙烯醋酸酯(EVA)已作为目前肠外营养袋的主要 原料。为保证 TNA 液内各成分的稳定性,配制时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详见第五章)。隔 膜袋:近年来新技术、新型材质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合物)已用于肠外营养液成品袋生 产。新型全营养液产品(两腔袋、三腔袋)可在常温下保存 24 个月,避免了医院内配制营养液 的污染问题。能够更安全便捷用于不同营养需求病人经中心静脉或经周围静脉的肠外营养 液输注。缺点是无法做到配方的个体化。 2肠外营养配液的成分 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及代谢能力,制定营养制剂组成。见表 4-2-4。 3肠外营养的特殊基质 现代临床营养采用了新的措施,进一步改进营养制剂以提高病人耐受性。为适应营养 治疗的需求,对特殊病人提供特殊营养基质,以提高病人免疫功能、改善肠屏障功能、提 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新型特殊营养制剂有:脂肪乳剂:包括结构脂肪乳剂、长链、中链 脂肪乳剂及富含 -3 脂肪酸的脂肪乳剂等,氨基酸制剂:包括精氨酸、谷氨酰胺双肽和 牛磺酸等。 表 4-2-1 外科病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病人条件能量 Kcal/(kg.d)蛋白质 g/(kg.d)NPC:N 正常-中度营养不 良 20250.61.0150:1 中度应激25301.01.5120:1 高代谢应激30351.52.090120:1 烧伤35402.02.590120:1 NPC:N 非蛋白热卡与氮量比值 表 4-2-2 慢性肝病、肝移植肠外营养支持 非蛋白能量 Kcal/(kg.d)蛋白质或氨基酸 g/(kg.d) 代偿性肝硬化25350.61.2 失代偿性肝硬化25351.0 肝性脑病25350.51.0(增加支链氨基酸比例) 肝移植术后25351.01.5 注意事项:通常首选口服或肠内营养途径;如不能耐受,则选用肠外营养:能量由葡 萄糖2g/(kg.d)及中-长链脂肪乳剂1g/(kg.d提供,脂肪占 3550%热卡;氮源由复合氨基酸 提供,肝性脑病增加支链氨基酸比例。 表 4-2-3 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合并急性肾衰竭的肠外营养支持 非蛋白质能量 Kcal/(kg.d)蛋白质或氨基酸 g/(kg.d) 20300.81.2 1.21.5(每日透析者) 注意事项:通常首选口服或肠内营养途径;如不能耐受,则选用肠外营养:能量由葡 萄糖35g/(kg.d)及脂肪乳剂0.81.0g/(kg.d)提供;健康人的非必需氨基酸(酪氨酸、精氨 酸、半胱胺酸、丝氨酸)此时则成为条件必需氨基酸。应监测血糖、甘油三酯。 表 4-2-4 总结肠外营养每日推荐量 能量 2030Kcal/(kg.d)每 1Kcal/(kg.d) 给水量 11.5ml 葡萄糖 24g/(kg.d) 脂肪 11.5g/(kg.d) 氮量 0.10.25g/(kg.d) 氨基酸 0.61.5g/(kg.d) 电解质(肠外营养成人平均日需量) 钠 80100mmol 钾 60150mmol 氯 80100mmol 钙 510mmol 镁 812mmol 磷 1030mmol 脂溶性维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