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理论力学_第1页
第04章--理论力学_第2页
第04章--理论力学_第3页
第04章--理论力学_第4页
第04章--理论力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平面任意力系四、平面任意力系 4 1 简明回答下列问题; 试用力系向已知点简化的方法说明图所示的力 F 和力偶(F1,F2)对于轮的作用有何不 同?在轮轴支撑 A 和 B 处的约束反力有何不同?设 F1=F2=F/2,轮的半径为 r。 答答:考虑约束,则力和力偶对轮的作用相同;而 A 处的约束反力大小等于 F, B 处的约束反力大小等于 0。 怎样判定静定和静不定问题?图中所示的六种情况那些是静定问题,那些是静不定 问题?为什么? 静定问题: (c)、(e)静不定问题:(a)、(b)、(d)、(f) P PP (a)(b)(c) BABAB A FF F (d)(e)(f) BA FF1 F2 A F M=Fr B M=Fr RA 10cm20cm 1 1 1 2 P3 P2 3 1 P1 y x F F 4 2 图示平面力系,其中P1=150N,P2=200N,P3=300N, 。力偶的臂等于 8cm,力偶的 力F =200N。试将平面力系向O点简化,并求力系合力的大小及其与原点O的距离d。 解解 N XXXXRX 6 . 437300 5 2 200 10 1 150 2 2 321 N YYYYRY 6 . 161300 5 1 200 10 3 150 2 2 321 合力R大小为:NRRR YX 5 . 466) 6 . 161() 6 . 437( 2222 方向: 3 . 2037 . 0 arctg R R arctg X Y 合力偶矩大小为: NmFMM OO 44.2108 . 0 2002 . 0 5 1 3001 . 0 2 2 150)( 与原点距离为: cm R M d O 96.45 4 3 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系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 解解(a) 对A点之矩为: (b) 对A点之矩为: (c) 对A点之矩为: 2 2 1 2 1 qa aqaM A 2 3 1 3 2 2 1 qL LqLM A 2 21 12 2 1 )2( 6 1 )( 3 1 2 1 Lqq LqqLqMA L A q a (a) q L (b) AB q1 q2 AB L (c)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3 4 4 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 m。 解解(a)AB梁受力如图(a)所示: 045cos2:0 A XX 045sin2:0 BA NYY 0645sin245 . 1:0 BA NM 联立方程组可解得: ;KN50 . 2 ;KN09 . 1 ;KN41 . 1 BAA NYX (b)AB 梁受力如图(b)所示: 0:0 A XX 031 2 1 2:0 BA NYY 0131 2 1 212:0 BA NM 解得: ;KN25 . 0 ;KN75 . 3 ;KN0 BAA NYX (C)AC 梁受力如图(c)所示: 0:0 A XX 0534:0 A YY 05 . 13435:0 AA MM 由上述方程可解得: ;KNm33;KN17;KN0 AAA MYX 4 5 重物悬挂如图,已知 G=1.8KN,其它重量 不计,求铰链 A 的约束反力和杆 BC 所受的力。 解解 整体受力如图: F = G 60cm 10cm F G A B YA XA r 45 TBC D 20cm YA 1.5KNm 2KN 45 XA NB A B 4cm 2cm (a) 4KN/m 5KN C 3m A YA XA MA 4m (C ) 2KN 1KN/m A YA XA NB B (b) 1m2m1m 045cos:0 BCA TFXX 045sin:0 BCA TGYY 03 . 06 . 045sin:0)(GTrFFM BCA 解得:;848;2 . 1;4 . 2NTKNYKNX BCAA 4 6 图示小型回转式起重机,已知 P=10KN,自重 G=3.5KN,求轴承 A、B 处 的 约束反力。 解解起重机受力如图所示, 平衡方程: 0:0 BA XXX 0:0PGYY B 0135:0)(GPXFM AB 联立方程组可解得: ; 5 . 13;7 . 6;7 . 6KNYKNXKNX BBA 4 7 图示铁路起重机除平衡重 W 外的全部重量为 500KN,重心在两铁轨的对称平 面内,最大起重量为 200KN。为保证起重机在空载和最大载荷时都不至于倾倒,求平衡 重 W 及其距离 x。 解解 起重机受力如图:分析两种状态: (1).满载时:有, 0 A R :0)(FMB 065 . 1 2 1 500)5 . 1(PxW (2) 空载时:有, 0 B R :0)(FM A 05 . 1 2 1 500 xW 联立解得:W300KN,x1.25m。 所以,为了保证起重机在空载和最大荷载时都不至于倾倒, XB P G YB XA A B 5m 3m 1m x P W G RARB AB 6m 15m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5 A 40KNm 20KN/m BC 6m3m 30 r A P B C E D F N R P N C B C X C Y D T 必须满足 W300KN,x1.25m。 4 8 均质球重为 P,半径为 r,放在墙与杆 CB 之间,杆长为,其与墙的夹角为, B 端用水平绳 BA 拉住,不计杆重,求绳索的拉力,并求为何值时绳的拉力为最小? 解解以球为研究对象, 0sin, 0PNY sin P N BC杆的受力如图所示 CDNTFMCcos:0 解得 (*) cos CDN T 由几何关系知, 2 cot rCD 可得 cos1 sin r CD 将和 CD 代入(*)式,得:N cos 2 sin2 Pr cos cos1 sin sin 2 rP T 令, )cos1 (coscos 2 sin2 2 F 则由得: 0F 0sincos)cos1 (sin 即0) 1cos2(sin 解得(舍去);当时, 0 60 60 Pr4 min T 4 9 求下列各梁的支座反力和中间铰处的约束反力。长度单位为 m。 解解(a) 首先取 BC 梁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 03620:0 BC YM ;60KNYB 2.5KN/m XC YC C 5KNm ND D A BC D 5KN 2.5KN/m 5KNm 1m1m 2m2m2m C A XA YA 5KN B 2.5KN/m NB YC XC 20KN/m NC CB YB XB 60 060cos:0 CB NXX 062060sin:0 CB NYY 解得: ;64.34;28.69KNXKNN BC 再取 AB 为研究对象,AB 杆受力如图: 0:0 BA XXX 0:0 BA YYY 0340:0 BAA YMM 解得: ;220;60;64.34KNmMKNYKNX AAA (b) 首先取 CD 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05125 . 24:0 DC NM ;5 . 2 KNND 0:0 C XX 025 . 2:0 DC NYY KNYC5 . 2 再取 AC 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0:0 A XX 025 . 25:0 CBA YNYY 04325 . 2215:0 CBA YNM 解得:;15;5 . 2KNNKNY BA XA B YB XB 40KNm A YA MA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7 4 10 已知:结构及受力如图。 求:A、B、C 处约束反力。 解解对整体受力如图,有 050, 0 BA XXX 0520, 0 BA YYY 010)5 . 25(520 550, 0)( B A Y FM 对 AC 部分,受力如图,有 050, 0 CA XXX 0, 0 CA YYY 055550, 0)( CCA YXFM 解得 0,kN50,kN100,kN50, 0, 0 CCBBAA YXYXYX 4 11 已知:结构及受力如图。 求:A 处约束反力及销钉 B 对 BC、AB 杆 的作用力。 解解CD、BC、AB 三根杆及销钉 B 受力 分别如图所示。 对 CD 杆,有 0 2 , 0)( a qaaFFM CxD 解得 qaFCx 2 1 对 BC 杆(含销钉 B) ,有 0, 0)( 0, 0 aPaFMFM FFX BAyC CxBAx 解得销钉 B 对弯杆 AB 的作用力为 50kN A X A Y A C C X C Y 3a 50kN 20kN/m 5m5m 5m A X A Y B X B Y B A C BCx F A M BAy F BAx F P B M C Cx F Cy F Aq B BAx F BAy F Ay F Ax F B BCy F BAy F BAx F P Dy F Dx F Cy F a aa A q P B M q D C q D C Cx F qaPFF qaFF BAyBAy BAxBAx 2 1 对弯杆 AB(不含有销钉 B) ,有 03 2 1 , 0 BAxAx FaqFX 0, 0 BAyAy FFY 解得 A 处约束反力 033 2 1 , 0)( BAxBAyAA aFaaqaFMFM aqaPMqaPFqaF AAyAx )(, 对销钉 B,有 0, 0 BCxBAx FFX 0, 0PFFY BCyBAy 解得 qaFqaF BCyBCx , 2 1 负号表示该力的实际方向与图设的方向相反。销钉对 BC 杆的作用力与大小相 BCyBCx FF, 等,方向相反,作用于 BC 杆的 B 点。 4 12 已知:结构及受力 P 如图。 求:用节点法各杆件的内力。 解解分别取 E、D、C 三节点为对象, 分析受力如图所示,设各杆件受拉。 对节点 E: 0cos, 0 21 SSX 0sin, 0 2 SPY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有 5 52 cos, 5 5 sin 1 S 1 3 4 5 2 6 E D C B A P a a a/2 a/2 E S1 S2 P D 2 S S3 S4 C 3 S S5 S6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9 解得杆 1,2 受力为: (拉) ,(压)PS2 1 PS236 . 2 2 对节点 D: 0cos, 0 4 2 SSX 0sin, 0 3 2 SSY 由解得杆 3,4 受力为:(压) ,(拉) 2 2 SS PS2 4 PS 3 对节点 C: 0coscos, 0 56 1 SSSX 0sinsin, 0 5 6 3 SSSY 由,解得杆 5,6 受力为:,(压) 1 1 SS 3 3 SS 0 5 SPS236 . 2 6 4 13 已知:结构尺寸及受力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