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_第1页
第10讲:“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_第2页
第10讲:“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_第3页
第10讲:“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三农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中国经济专题中国经济专题教学影音资料第教学影音资料第 12 讲上、下)讲上、下) 一前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a.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年均增长 6.4%, 7884, 7.7%; 85-2001, 6.0%; 95-01, 5.75 b. 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引起各方重视。 782.4:1;851.7:1; 99-2.5:1 c.农民负担重 d. 城乡差距和农民负担,反映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e.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 稳定、持续发展农业。 f.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农民就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向 非农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调整。 i. 传统思路对世界银行发展战略的评论 1. 基础设施 2. 科技、教育 3. 产业结构 g. 农业增长很快,但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小,谷贱伤农 h. 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靠就业结构调整 i. 美国,187051;日本1870,70%, 1950-48% ii. 我国,80 年代,乡镇企业;90 年代农民工 iii. 我国,98,99 年农民净增加 1000 万 i.江主席在 16 大报告中,也把减少农村人口作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的战略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启动农村市场,打破农 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困境: a.通货紧缩是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98,2。6; 99, -3.0; 00, -1.5; 01, -0.9; 02, -0.8 b. 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有何不好? 2 c.通货紧缩必然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离土离乡和离土不离乡的就 业结构调整堵塞及逆调整=农民回流农业=产业结构逆调整 =农业增产=价格弹性小=谷贱伤农。 这个就业机会少, 想到农民回村很好啊 d. 生产能力过剩,竞争增加,乡镇企业破产 e.生产能力过剩=恶性循环=启动市场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是解 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 f.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货币政策和价格政策失效 g. 启动存量消费时迅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没 有存量消费所以旷日持久;我国的存量需求 i. 外资 ii. 民间投资 iii. 城市消费信贷 iv. 农村消费 20011991 城市 农村城市 彩电12154 (45%)68 (79%) 冰箱8214 (17%)49 (29%) 洗衣机 9230 (33%)81 (37%) 收入6860,2366(34%) 2025 (117%) h. 我国农村有一个很大的存量消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 农村存量消费是消化当前过剩生产能力最重要的关键 i. 1。间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电费降低 0.1 元,彩电的作用 为增加收入 370 元,冰箱,667 元,洗衣机,909 元 ii. 2。直接创造投资需求; iii. 3。增加农民收入。 i.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在各国现代化过程 中的普遍意义。 j.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专题-2003 年春-第十讲 3 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缩小地区和 城乡收入差距: a.地区优势不同=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各地产业结构才能按比 较优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一个地区的发展才会成为拉动另外一个 地区发展的动力,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才会随着经济发展逐步缩 小。 b. “要素价格均衡理论” c.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缩小地区 差距 d. WTO 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急迫性: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大 市场,东部和国际市场接轨,东部发展以后让出的市场,中西部 就不能受益 e.发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建议。 i. 消除农产品流通的各种障碍、干预和地区保护主义 ii. 加强在交通、运输、通讯、互联网的建设 iii. 鼓励民间进入流通领域 iv. 取消农民进城的各种歧视性待遇 四加速科技创新,增加竞争力,稳定、持续发展农业: a.农业持续增长不可忽视 i. 需求增加 1. 人口增长,2001 年 12.76 亿,2030 年 16 亿,上升 25%,年均增长 0.8%=粮食需求增长 2. GDP 年均增长 7%,人均收入年均增长 6%,=膳 食结构改变=粮食需求增长和品种、质量的要求提 高 3. 耕地下降,农业农动力下降=基本自足? b. 粮食增产潜力? i. 1991-93,29 省 336 地区普查,大米、小麦、玉米,最高单 4 产是平均单产的 1.53.0 倍 ii. 408 个科研单位调查,有一半的潜力可用育种科研挖掘 c.建议:农业科研需要政府的投入 i. 周期长 ii. 不容易市场化 iii. 好处主要在于消费者 d. 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需求结构改变。加入 WTO,劳 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使我国的优势,外国优良农产品可以进口=只 有依靠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才能不断依靠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 并利用加入 WTO 以后农业发展的有利机遇。 e.我国粮食的科研能力强,但农产品品种质量的科研能力差 f.政策建议: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鼓励引进 台资和外资 五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加速经济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 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a.改革前赶超战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少,劳动 力滞留农村。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有赖于劳动力密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