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_第1页
第四章    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_第2页
第四章    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_第3页
第四章    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_第4页
第四章    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四章 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救助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 第一条近年来,为了加强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建设,解决经 济增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海活动与水上安全和救助能力不足 的矛盾,着力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 了有效履行国际公约,我国有责任通过加强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的 建设,提高水上安全和救助能力,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这也是我国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救助专业技术 业务用房指日常办公用房以外的其它救助应急业务管理和放置专业 设备所需用房。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指挥区、SSB 电台、VHF 电台、 潜水器材室、救助医疗处置区、减压舱、获救人员处置区、船员保 障业务用房、图像资料编辑用房、内部专业通信管理业务用房、专 业档案用房等。 第二条应急救助指挥区应急救助指挥区的功能区包括救助船舶指挥区,飞行 协调区,海图室,DSC、警告接收仪、船舶报告终端、传真机、复 印机等设备区,救助方案决策室、救助案例室、值班人员休息室、 配餐室等。 救助指挥区使用面积为 80100; 飞行协调区使用面积为直属局为 50,救助基地为 3050; 海图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1520计算,救助基地为 1015 ; 设备区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 计算; 救助方案决策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4050,救助基地为 2 2030; 救助案例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3040,救助基地为 2030; 值班人员休息室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10计算; 配餐室使用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1.5计算。 第三条SSB 电台、VHF 电台参照本规定第二十九条执行。 SSB 电台与 VHF 电台位于同一地点应合建,各功能区使用面积根据 设备的增加作相应调整。 第四条潜水器材室潜水器材室包括潜水装具器材存放室、潜水器材检测 维修室、特种潜水服装清洗室等三个部分。 潜水装具器材存放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5060 ,救助基地 为 2030; 潜水器材检测维修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2030 ,救助基地 为 1015; 特种潜水服装清洗室使用面积为 20。 第五条救助医疗处置区救助医疗处置区用房包括诊疗室、药房、医疗室、消 毒间、医疗污物暂存室等五部分。 诊疗室使用面积为 2030; 药房使用面积为 2030; 医疗室使用面积为 4050; 消毒间使用面积为 58; 医疗污物暂存室使用面积为 24。 3 第六条减压舱用房减压舱用房包括诊断室、治疗室、监控室、设备存放 室、气体存放间、高压氧舱空气机房、高压氧空压机房等。 诊断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15,救助基地为 10; 治疗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15,救助基地为 10; 监控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30,救助基地为 20; 设备存放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80 ,救助基地为 50; 气体存放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高压氧舱空气机房使用面积应按设备设计规范及安全要求确定 具体数值; 高压氧空压机房使用面积按照每组设备 20计算。 第七条获救人员处置区获救人员处置区包括获救人员安置区、获救人员消耗 品库(食物) 、获救人员消耗品库(物品)等三部分。 获救人员安置区使用面积为 3060; 获救人员消耗品库(食物)使用面积为 1520; 获救人员消耗品库(物品)使用面积为 2030; 第八条船员保障业务用房船员保障业务用房包括工作区、接待大厅、船艺技术 讲解教室、心理辅导站、备品备件库、资料室、文印室等七部分。 工作区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接待大厅使用面积为 6080; 船艺技术讲解教室使用面积按照每设计座位数 3计算; 心理辅导站使用面积为 80100; 备品备件库使用面积为 50100; 4 资料室使用面积为 1520; 文印室使用面积为 15。 第九条图像资料编辑用房图像资料编辑用房包括图像编辑间、摄像器材间、资 料室等三部分。 图像编辑间使用面积按每台设备 8计算; 摄像器材间使用面积为 1520; 资料室使用面积为 1015。 第十条专业档案用房专业档案用房包括船员专业档案室、船舶专业档案室 等两部分。 船员专业档案室使用面积为 2050; 船舶专业档案室使用面积为 2050。 第十一条 内部专业通信管理业务用房内部专业通信管理业务用房参照本规定第三十二条执 行。 第五章第五章 打捞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打捞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 第十二条打捞工作是交通运输部坚持四个服务的具体体 现,即为人服务,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水上安全和救捞系统建 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经济服务,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发 展大局;为安全服务,包括人命安全、环境安全、财产安全和 国家安全;为环境服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清洁。打捞业务用 房是为了保障打捞抢险业务顺利开展,进行指挥管理并安装专用设 备的场所。主要包括抢险打捞指挥中心、SSB 电台、VHF 电台、潜 水器材室、技术支持服务中心、潜水员生命保障系统、船员保障业 5 务用房、潜水员考试发证中心、图像资料编辑用房、内部专业通信 管理业务用房、专业档案用房等。 第十三条抢险救捞指挥中心抢险救捞指挥中心包括抢险救捞指挥区、海图室、设 备区、方案决策室、打捞案例资料室、值班人员休息室、配餐室等 七部分。 抢险救捞指挥区的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80100,下设单位为 4050; 海图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1520; 设备区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方案决策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4050,下设单位为 2030; 救助案例室使用面积直属局为 3040,下设单位为 2030; 值班人员休息室使用面积按照设计执勤人数 10计算; 配餐室使用使用面积按照设计执勤人数 1.5计算。 第十四条SSB 电台、VHF 电台参照本规定第三十五条执行。 第十五条潜水器材室潜水器材室参照本规定第三十六条执行。 第十六条技术支持服务中心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包括技术情报收集室、技术情报编 辑室、技术方案模拟分析室、潜水装具技术研发室等四部分。 技术情报收集室使用面积为 1520; 技术情报编辑室使用面积为 1520; 技术方案模拟分析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6 潜水装具技术研发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第十七条潜水员生命保障系统潜水员生命保障系统包括休息等候区、诊断室、医疗 设备间、治疗室、药品室、消毒间、医疗污物暂存室、观察室、高 压氧舱室、监控室、储气罐室、特种气储存室、高压氧值班人员休 息室、高压氧管道机房、高压氧空压机房和潜水员健康档案存放室 等。 休息等候区使用面积按照每设计座位数 3计算; 诊断室使用面积为 15; 医疗设备间使用面积为 1030; 治疗室使用面积为 4050; 药品室使用面积为 2030; 消毒间使用面积为 58; 医疗污物暂存室使用面积为 24; 观察室使用面积按照每设计床位数 5计算; 高压氧舱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100300计算; 监控室使用面积为 2030; 储气罐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25计算; 特种气储存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3计算; 高压氧值班人员休息室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10计算; 高压氧舱空气机房使用面积应按设备设计规范及安全要求确定; 高压氧空压机房使用面积按照每组设备 20计算; 7 潜水员健康档案存放室使用面积为 1520。 第十八条船员保障业务用房船员保障业务用房参照本规定第四十条执行。 第十九条潜水员考试发证中心潜水员考试发证中心用房包括理论考场(兼多媒体教 室) 、实操潜水池考场(兼潜水实操训练池) 、保密室、资料室、证 件制作室、证件发放室等六部分。 理论考场(兼多媒体教室)使用面积按照每设计座位数 3计 算; 实操潜水池考场(兼潜水实操训练池)使用面积为 80100; 保密室使用面积为 1520; 资料室使用面积为 2050; 证件制作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证件发放室使用面积为 1520。 第二十条图像资料编辑用房图像资料编辑用房参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执行。 第二十一条 专业档案用房专业档案用房参照本规定第四十二条执行。 第二十二条 内部专业通信管理业务用房内部专业通信管理业务用房参照本规定第三十二条 执行。 第六章第六章 飞行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飞行业务用房建设等级和面积指标 第二十三条 我国海上通航和作业量大增,海上大型集装箱船、 石油液化气船等专业船舶运输日益频繁,海上事故不断 上升,执 行海上搜寻人命、救生、救助、环境监控等任务越来越重。尤其在 海上事故发生时,气候条件相当恶劣, 仅靠救助船单一手段进行 8 施救,会延误救助时间。因此配备海上救助直升机,对进行快速 有效的海空立体救助,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履行国际海事公约,是 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救助直升飞机还参加驻地政府 下达的各项 应急救援工作,积极发挥国家专业救助力量的作用 。飞行专业技术 业务用房是指除日常办公以外的救助飞行值班管理指挥用房和专业 设备放置工作所需用房。按照目前救助飞行队的运行模式,专业技 术业务用房分为救助直升机机场(简称机场) 、飞行队队部直升机起 降点(简称直升机基地)及飞行队派驻起降点(简称起降点)三类 不同情况。除国家已经规划批准建设的救助直升机机场外,建设直 升机起降配套设施时,应原则和当地民用机场合建,根据是队部所 在地还是派出机构,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根据需要补充建设的功能 要求,明确需建设的专业技术业务用房种类。各类业务用房主要包 括机库,机务保障系统、航材保障系统,飞行管理系统,飞行指挥 中心(塔台) ,航务保障系统、航空安全保障系统,安检工作区,搜 救事务处置区,航医保障,消防保障系统,场务保障系统,救生员、 绞车手考试发证中心等。 第二十四条 机库机库有停放机库,维护机库,维修机库三类,并 附设维修设备存放仓库。 停放机库的使用面积根据存放飞机的大小和数量确定,单架飞 机存放面积为 1.5 倍飞机全长1.5 倍飞机主旋翼(或直翼展) ; 维护机库的使用面积根据维护最大飞机的大小确定,单架飞机 维修面积为飞机全长 1.5 倍平方与飞机主旋翼(或直翼展)1.5 倍平 9 方中的大值; 维修机库使用面积与维护机库相同,并可兼顾维护机库使用。 维修机库一般设置在直升机机场;维护机库与维修机库在同一 场地不重复设置;起降点设置停放机库。 维修、维护设备存放仓库的使用面积为 100200。 第二十五条 机务保障系统机务保障系统因为机务人员的工作区和办公区按照 规范需要分开,需要设机务生产计划室、机务维修手册保存室、机 务质量控制室、飞机健康使用监测系统存放室、飞机记录保存室、 机务人员工作技术情况记录保存室、机务人员装具室、机务人员更 衣室、维修工具间、机械工作室和车间、电子工作室和车间、电气 车间、碱性充电站、酸性充电站、高压气瓶存放间、作业后冲洗室、 配餐室等。 机务生产计划室的使用面积为 4050; 机务质量控制室的使用面积为 3050; 飞机健康使用监测系统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为 2030; 机务维修手册保存室的使用面积为 3050; 飞机记录存放室的使用面积机场为 3050; 机务人员工作技术情况记录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为 4050; 机务人员装具室的使用面积按每人 2计算; 机务人员更衣室的使用面积按每人 2计算; 维修工具间的使用面积为 3050; 机械工作室的使用面积为 3050; 10 机械车间的使用面积为 80100; 电子工作室的使用面积为 1520; 电子车间的使用面积为 80100; 电气车间的使用面积为 5060; 碱性电池充电站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12计算; 酸性电池充电站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20计算; 高压气瓶存放间使用面积按每个气瓶 3计算; 作业后冲洗室的使用面积为 20; 配餐室的使用面积按每人 1.5计算。 第二十六条 航材管理系统航材管理系统包括航材周转件库、航材消耗件库、 航材疑问件和待报废件库、航材待处理库、航材报废库、航材油脂 库、航材危险品库、航材说明书保存室、工具库、航材教具存放室、 配餐室等。 航材周转件库的使用面积机场为 1000,直升机基为 500, 起降点为 200; 航材消耗件库的使用面积机场为 200,基地为 150,起降 点为 80; 航材疑问件和待报废件库的使用面积为 4060; 航材待处理库的使用面积为 4060; 航材报废库的使用面积为 4060; 航材油脂库的使用面积为 4060; 航材危险品库的使用面积为 20; 11 航材说明书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为 20; 工具库的使用面积为 20; 航材教具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为机场 3050; 配餐室的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1.5。 第二十七条 飞行管理系统飞行管理系统包括飞行准备、技术讲评室、飞行员 装备室、空勤人员更衣室、飞行履历、救生资料保存室、救生装具 器材存放室、救生器材检测维修室、救生员卫浴间、特种救生服装 清洗室、特种救生服装烘干室、绞车手装具室、配餐室等。 飞行准备、技术讲评室使用面积 50计算; 飞行履历、救生资料保存室使用面积为 30; 飞行员装备室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1.5计算; 空勤人员更衣室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3计算; 救生装具器材室使用面积机场为 80,基地为 60,起降点为 40; 救生器材检测维修室使用面积为 30; 救生员消毒室使用面积为 20; 救生特种服装清洗区使用面积为 20; 救生特种服装烘干室使用面积为 20; 绞车手装具室使用面积为 2030; 配餐室按照每人 1.52计算。 第二十八条 飞行指挥中心(塔台)飞行指挥中心(塔台)用房包括飞行指挥区、飞行 监控室等。 12 飞行指挥区使用面积机场为 100 ,基地为 80,起降点为 60; 飞行监控室使用面积按每台设备 8计算。 基地和起降点的飞行指挥中心应尽量利用合建基地的原有设施。 第二十九条 航务保障系统航务保障系统包括航务指挥部、航务管理部、气象 部、通信导航部配餐室等。 航务指挥部用房包括航务指挥区和航务监控室,航务指挥区的 使用面积机场为 100,基地为 80,起降点为 60,航务监控室 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航务管理部用房包括航务管制室、航务签派室、航务情报室, 航务管制室的使用面积为 1520 ,航务签派室的使用面积为 1520 ,航空情报室的使用面积为 1520 ; 气象部包括用房航空气象观测室、航空气象预报室和航空气象 设备间,航空气象观测室使用面积为 1520,航空气象预报室的 使用面积为 30,航空气象设备间的使用面积按每台设备 8计算; 通信导航部用房包括航空电台设备间、机场导航设备间、机场 有线电话设备间,航空电台设备间的使用面积按每台设备 8计算, 机场导航设备间的使用面积按每台设备 10计算,机场有线电话设 备间的使用面积按每柜组设备 8计算; 配餐室的使用面积按每人 1.5计算。 13 基地和起降点建设航务保障系统用房应尽量利用合建机场原有 设施。 第三十条航空安全保障系统航空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航安情报室、航安记录保存室、 飞行质检室等。 航安情报室的使用面积为 1520; 航安记录保存室的使用面积为 1525; 飞行质检室的使用面积为 30。 基地和起降点建设航空安全保障系统用房应尽量利用合建机场 原有设施。 第三十一条 安检工作区安检工作区包括安检控制中心和称重区。 安检控制中心的使用面积为机场 60,基地 50,起降点 40; 称重区的使用面积为 510。 基地和起降点建设安检工作区应尽量利用合建机场原有设施。 第三十二条 搜救事务处置区搜救事务处置区包括搜救事物处理区(兼候机厅) 、 获救人员安置区、获救人员消耗品库(食品) 、获救人员消耗品库 (物品)等。 搜救事物处理区(兼候机厅)的使用面积为 2025; 获救人员安置区使用面积机场为 80,基地为 60,起降点为 40; 获救人员消耗品库(食品)的使用面积为 1520; 获救人员消耗品库(物品)使用面积为 2030。 14 第三十三条 航医保障系统航医保障系统包括航前体检室、诊断室、治疗室、 药品存放室、消毒室、医疗污物暂存室、空地勤人员身体资料保存 室等,该系统仅设在机场和基地。 航前体检室的使用面积为机场 30,基地 20; 诊断室的使用面积为机场 30,基地 20; 治疗室的使用面积为为机场 30,基地 20; 药物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为 810; 消毒室的使用面积为 58; 医疗污物暂存室的使用面积为 24; 空地勤人员身体资料保存室的使用面积为机场 20,基地 15。 第三十四条 消防保障系统消防保障系统包括消防执勤室、消防监控室、消防 车停放库、清洗烘干室、消防泵站、消防器材维修间、灭火剂存放 室、蓄电池室、消防器材室、消防人员卫浴间、消防执勤人员休息 室等。该设施仅设在机场。 消防执勤室的使用面积按照每人 8计算; 消防监控室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消防车停放库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车辆 60计算; 清洗烘干室的使用面积为 810; 消防泵站的使用面积为 810; 消防器材维修间的使用面积为 1020; 灭火剂存放室的使用面积为 1020; 15 蓄电池室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为 8计算; 消防器材室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为 8计算; 消防人员卫浴间的使用面积为 20; 第三十五条 场务保障系统场务保障系统包括机场安全监控室、油库、配电站、 充气站、油库管理室、充电管理室、充气管理室、水电处理室、特 种车辆车库、场道管理设备库、绿化和驱鸟设备库等,该系统仅设 在机场。 机场安全监控室的使用面积为 60; 油库的使用面积为 200350; 配电站的使用面积按照相关设计规范确定; 充气站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12计算; 水电处理室的使用面积为 2030; 特种车辆车库的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车辆 40计算; 场道管理设备库的使用面积为 80; 绿化和驱鸟设备库的使用面积为 80。 第三十六条 救生员、绞车手考试发证中心救生员、绞车手考试发证中心包括理论考试考场 (兼多媒体教室) 、实操考场(兼救生员日常训练室) 、监控室、保 密室、资料室、证件制作室、证件发放室等。该中心仅设在交通运 输部指定的机场。 理论考试考场(兼多媒体教室)使用面积按照每个座位 3 计 算; 实操考场(兼救生员日常训练室)使用面积为 80100; 16 监控室使用面积为 80100; 保密室使用面积为 1520; 资料室使用面积为 2050; 证件制作室使用面积按照每台设备 8计算; 证件发放室使用面积为 1520。 第三十四条 救助指挥区是当发生重大救助事件时搜救值班人 员、上级主管领导、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共同参与救助指 挥的场所,其面积测算参考搜救中心指挥区面积测算方法; 飞行协调区在重大救助事件发生时需要通过专用设备协调救助 飞机配合救助船协同执行应急救助任务的场所; 海图室是存放和研究电子海图与纸质海图的场所,对海图存放 的要求是重点水域细化到航道图; 设备区主要设有遇险信息接收设备,DSC、NAVTAX、警告接 收仪、气象传真机、船舶报告终端、打印机、普通传真机、终端等 设备; 救助方案决策室是在重大救助事件发生时,制定救助现场实施 方案的场所; 救助案例室存放以往救助案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讲评,并设 置查阅区,安置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供救助指挥人员进行资料收 集、分析等。 第三十六条 特种潜水服装清洗室是清洗潜水服,以免被海水 侵蚀后,降低潜水服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 17 第三十七条 救助医疗处置区是针对被救人员的紧急处置区。 第三十八条 减压舱是针对潜水员执行任务后或定期需进行减 压治疗的医疗场所。 第三十九条 获救人员处置区是临时安置海难获救人员的场所, 并提供获救人员必要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第四十条 船员保障业务用房是船员在岸上期间事务处理的场 所,如领取资格证书,上船前动员、培训,工服、劳保用品发放, 工具领取等。 船艺技术讲解室是船员上船工作前船艺技术、理论讲解的场所; 成立心理辅导站是由于船员长时间待在船上工作生活,环境封 闭、无法与外界交流沟通,需定期对船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压力疏解 等心理辅导,心理辅导需要安静、独立的环境,并且配备一定的设 备和设施; 备品备件库是船员工服、工具库,按季节存放。 资料室主要是存放为船员服务的工作资料,以及船员常用的技 术资料。 第四十一条 图像资料编辑用房是存放电视、采访机、影像编 辑机、摄像机、录像机、电脑、混音设备等多媒体设备,对救助案 例图像资料进行编辑,为社会媒体提供宣传资料;为案例分析评估 提供素材,对以后的救助实施起指导作用,提高救助技术水平。 第四十二条 船员专业档案是存放救助船员身份档案资料的专 18 业场所,船舶专业档案是存放救助船舶档案资料的专业场所。 第四十八条 技术支持服务中心用房是集技术情报收集、编辑 和重大打捞方案可行性模拟实施的场所。 第四十九条 打捞机构的潜水员常常要进行饱和潜水作业,患 病的风险较高,为了全面了解和正确诊断潜水员的身体状况,必须 有相关设备对潜水员的身体情况进行监控,同时也是救捞系统潜水 员执行任务后或定期需进行减压治疗的医疗场所。 第五十六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民用 航空器维修标准 MH/T 3145-200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 业标准 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 MH/T 3011-2006的规定,大型、 中型直升机及小型固定机翼停放机库,使用面积不小于飞机全长的 1.5 倍飞机旋翼或翼展的 1.5 倍;大型、中型直升机及小型固定机 翼维护和维修机库,使用面积不小于飞机最大直径的 2.25 倍 第五十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 空器维修管理规范 MH/T 3010-2006 ,为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相应 机务维修手册需分门别类保存,机务人员需对机务检查、维护、维 修全过程实施质量检查控制,健康飞行系统监测飞机使用的各项数 据,并传送至飞行基地,飞机飞行期间的有关技术记录,机务维修 人员技术档案均应予存放相当时期。 机械车间内为机械修理车床等器械,电子工作室,为维修人员 确定电子器件维修方案使用,电子车间为维修电子器件的机械等, 电气车间为需屏蔽修理电子器件的屏蔽间等,充电间为供直升机电 19 瓶充电用,按照规范要求,酸性和碱性充电间应分开。作业后冲洗 室,为机务修理人员作业后冲洗油污等。 第五十八条 按照民航有关标准规范,航材分为可重复使用的周 转件、小件及易耗的消耗件、疑问件和待报废件、报废件、待处理 件(来件待处理及去件待处理) ,并需将各类航材置于不同仓库分别 存放,航材说明书也需分门别类保存。航材油库中保存各种润滑油 脂;航材危险品库存放氨气、氮气、氧气等气瓶及化工用品, 每品 种均需单独存放。考虑培训机务维修和航材管理人员需要,部分报 废的航材可制成教具,以提高教学有效应用性。 救助机场和起降点内的资料室和各类存放资料的场所应尽量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