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词“气”论_第1页
翁山词“气”论_第2页
翁山词“气”论_第3页
翁山词“气”论_第4页
翁山词“气”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翁山词翁山词“气气”论论 摘 要:明遗民屈大均, “以气入词” ,其人其词颇承稼轩遗风。 词人的英雄豪气和愤懑不平之气在词作中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 在明末清初词坛风气转换之际,翁山词确实有其不可忽视之地位 与影响。 关键词:翁山词 “气” 屈大均 一、翁山词“气”的渊源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本初的含义是使 人之为人的一种生命元素,即精气。张岱年说:“在中国哲学中, 注重物质,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 ”1孟子 将“气”的概念加以引申扩大为人的精神、气质“浩然之气” 。 魏晋时期曹丕把这种认识引入文学批评之中,在其典论论文 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 曹丕的“文气说”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范 畴,被后人所认可和引用。至于后来的“以气入词” ,其开创者当 推辛弃疾,范开在稼轩词序中就论及这一点。近人陈洵海 绡说词也说:“尝论词有真气,有盛气。真气内充,盛气外著, 此稼轩也。学稼轩者无其真气,而欲袭其盛气,鲜有不败者矣。 能者则真气内含,盛气外敛。 ” 而明遗民屈大均,可谓真气盛气兼备,他“以气入词” ,其人其 词颇承稼轩遗风。张德瀛词徴卷六“屈翁山词”条曰:“观 其潼关感旧、榆林镇吊诸忠烈诸阕,激昂慷慨,如蒯通读乐毅传 而涕泣,其遇亦可悲矣。 ”2严迪昌先生在其清词史中甚至认 为,翁山词的风格面貌可借陈维崧“读屈翁山诗有作” 念奴娇 中的“豪气轶生马”之句作“概评”3。总体来看,屈大均的 骚屑词风与明词淫哇之习遽然有别,其豪放之作更是在内容 与风格上直追稼轩,气势磅礴,为清初词坛注入了虎虎生气。在 其豪放词里,轻歌收,艳舞歇,一切靡靡之音无立锥之地,他 “以气入词”的特点,也在此体现得最为明显。试看其长亭 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 添尽香煤,紫貂相 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 炉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 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 拾秦弓归去。4二册,1388 此词历来被评为翁山词的代表作。词人不受束缚,直抒胸臆, 情感顺势而下滔滔而发。严迪昌先生认为此词“有大漠风云之势” 、 “纯以气韵运转” 、 “生气活力,触纸振飞”5,此评当称精准。 二、翁山词“气”的内容及表现 翁山词“气”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英雄豪气。作为一 个侠气万丈的爱国志士,他的词必然与传统缠绵的婉约词异调, 其英雄豪气浸注笔端。如上文提到的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 雁门关作和双头莲:须发愤,向首飞扬,争雄一天鹰隼。 如摸鱼儿与友人别:君莫取,鸿鹄在、他时自有凌霄羽。 与其说他在劝勉友人,不如说他在激励自己,此乃词人自我的充 分肯定与张扬,是其豪侠性情的自然流露。 二是愤懑不平之气。明遗民屈大均命运多舛,国难师仇离恨, 怎一个“死”字了得!当词人遭受到难以想象的苦痛时,往往诉 诸于词,一泄其不平之气。如定风波:白头未遇,怎英雄、 事业多衰暮。如声声慢闻城上吹螺:那管得,一军中、人 尽白头!词人壮怀激烈,恨英雄生不逢时,虽上穷碧落下黄泉, 却白头未遇,漂泊无依,只能空留遗恨,沉吟一曲英雄悲歌。 另外,翁山词“气”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或直接表白,毫不 隐讳,或反诘句,或短句,或叠字句。 三、翁山词“气”的价值 词本是在“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手,按拍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妖娆之态”的环 境背景下发展成熟起来的,这种特定的状况,一方面成为后世主 导词风偏于婉约的创作积淀,令一方面也限制了词在内容、境界 等方面的发展。延至两宋,词有苏辛,其境始壮始大,词有周姜, 其体始尊始雅。然元明以降,词坛一蹶不振,淫词鄙词游词充斥 其间。朱彝尊在静惕堂词序就指出:“往者明三百年祀,词 学失传。 ”6湖海楼词序中也说到:“词始于唐,衍于五代, 盛于宋,沿于元,而榛芜于明。明词佳者不数家,余悉踵草堂 之习,鄙俚亵狎,风雅荡然矣。 ”7 明清之际,天崩地解,激烈的社会变幻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 契机。 “于是有以陈维崧为领袖的推举苏辛的阳羡词派,和以朱彝 尊为班主的尊崇姜张的浙西词派。可是陈维崧朱彝尊诸人臣事二 朝,于气节不免有亏,其词或放而不豪,外强中干;或委靡苟且, 自命清高,与其所标举的旗帜貌合神离。 ”8然而,屈大均的 “以气入词” ,使翁山词雄奇而基之于沉著深厚,委曲而贯之以浩 气。翁山词中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读者禁不住被其间元气淋漓 的翁山先生所感染。总体来看,翁山词从内容到格调上都可以与 东坡稼轩相媲美,至其沉郁亦不减白石碧山。朱祖谋将屈大均词 与明词殿军陈子龙相比,他在望江南一词说:“湘真老,断 代殿朱明。不信明珠生海峤,江南辞赋总难平。愁绝庾兰成。 ”在 明末清初词坛风气转换之际,翁山词确实有其不可忽视之地位与 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65. 2 唐圭璋.词话丛编 m.北京:中华书局 ,2005:4177. 3 严迪昌.清词史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108. 4 欧初,王贵忱.屈大均全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5 严迪昌.金元明清词精选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130. 6 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543. 7 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