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二 1. 简释下列概念: 需求 答: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数量。 需求规律 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 答: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 化。 供给 答: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 的数量。 供给规律 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 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 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 答: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答: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 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答: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 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的交叉弹性 答: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 动的百分比之比。 供给弹性 答: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 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均衡价格 答: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 场价格。 供求规律 答:指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 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2. 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 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 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 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 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 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 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 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 话。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 线则不发生影响。 3. 假设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 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 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 (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 如上图, 、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 B、D,与纵轴 分别相交于点 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 E。这里,之斜率绝对值,之斜率绝对值,显然, ,即斜率绝对值较大。 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 E 处,之弹性系数,之弹性系数。 因 EFOC,故,则显然,故。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的 弹性系数值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的弹性系数。两条曲线型的需求 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 如上图, 、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点 E。在 E 点的切线为的切线为。显然, 切线的斜率小于切线的斜率。而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在、交点 E,虽然它们具 有相同的坐标位置,即有相同与的数值,但由于切线的斜率小于切线的斜率,因此的 弹性大于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 4. 下图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 5.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轿车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 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轿车这类高级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根据需 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 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 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 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 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轿车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6. 什么是蛛网模型?蛛网模型的形式和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 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蛛网模型现象在现实生产中是很少存在的? 答:一些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在长期中常会表现出周期性的循环波 动。用动态分析方法说明这一现象并考察其最终均衡状态实现情况的理论被称为“蛛网模型” ,因为在“价格产量”坐标系中,这些商品的价格产量波动的轨迹象蛛网形状。 蛛网模型的形式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系数有关: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 供给价格弹性的系数相等,则市场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偏离均衡后价格和产量将按同一幅度 不断波动,永远达不到均衡状态。由于这种波动始终沿一个封闭环路循环不已,所以这种 蛛网模型被称为“封闭式蛛网”;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则价格和产量会以越来越小幅度波动,直到均衡时为止。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收敛式蛛网” ;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在时间序 列中会越来越偏离均衡位置而呈发散图形状,故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发散式蛛网”。 蛛网模型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很严格,包括产品不易储存,市场信息极不灵通,生产者对 产品的预期价格和需求一无所知,只能把目前价格作为下期产量的依据,但这种非理性预 期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这种蛛网模型所描述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 7. 某君对消费品 X 的需求函数为,分别计算价格 P=60 和产量 Q=900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 数。 答:由.,得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一般地表述为 当 P=60 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8. 甲公司生产皮鞋,现价每双美元,某年的销售量每月大约双,但其竞争 者乙公司在该年 1 月份把皮鞋价格从每双美元降到美 元,甲公司月份销售量跌到双。试问: 这两个公司皮鞋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皮鞋价格不变)? 若甲公司皮鞋弧弹性是-,乙公司把皮鞋价格保持在美元,甲 公司想把销售量恢复到每月双的水平,问每双要降价到多少? 答:由题设, ,则 甲公司和乙公司皮鞋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9. 假设: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与的需求 曲线在的那一点相交;在的那个交点上,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的需求弹性之绝 对值的。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的需求函数。 10.在商品 X 市场中,有 10000 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同时又有 1000 个 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 推导商品 X 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商品 X 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 2 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 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假设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 40 个单位, 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 X 征收 2 美元的销售税,而且对 1000 名销售者一视同仁, 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何影响?实际上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多 少? 假设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 X 给予 1 美元的补贴,而且对 1000 名商 品 X 的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什么影响?商品 X 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即这一征税措施使均衡价格由 3 美元上升为 4 美元,均衡销售量由 60000 单位减少到 40000 单位。 尽管政府是向销售者征收税款,但该商品的消费者也分担了税额的支付。在政府向销售者 征税后,消费者购买每单位商品 X 要支付 4 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 3 美元,单位产品实际 支付价格比征税前多了 1 美元。同时每单位时期仅消费 40000 单位的商品 X,而不是税前 的 60000 单位。销售者出售每单位商品 X 从消费者手上收到 4 美元销售款,但仅留下 2 美 元,其余的 2 美元作为税金交给了政府,单位产品实际得到价格比征税前少了 1 美元。因 此在政府征收的这 2 美元销售税中,消费者和销售者实际各支付了一半。在这种情况下, 税额的负担由消费者和销售者平均承担的。政府征收的总税额每单位时期为 240000=80000 美元。 1 美元补贴会引起每一生产者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且移动的垂直距离为 1 美元。 即这一补贴措施使均衡价格由 3 美元降到 2.5 美元,均衡产销量由 60000 单位增加到 70000 单位。 尽管这一补贴是直接付给了商品 X 的生产者,但是该商品的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好处。消 费者现在购买每单位商品 X 只需支付 2.5 美元,而不是补贴前的 3 美元,并且他们现在每 单位时期消费 70000 单位而不是 60000 单位的商品 X,其消费者剩余增加情况如下:在给 补贴前即价格是 3 美元,产量是 60000 时,消费者剩余是:(63)600002=90000 元; 在给补贴后即价格是 2.5 元,产量是 70000 时,消费者剩余是:(62.5)700002=122500 元,故消费者剩余增加:122500-90000=32500 美元。 习题三 1. 简释下列概念: 效用 答: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 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 答: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 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 答: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 答: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 1 单位 X 物品就必须放弃一 定数量的 Y 物品,这两者之比率,即 X 对 Y 的边际替代率。 2.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 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会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 减规律? 答: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 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数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 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 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 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 用。因此,这里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 3. 假定某消费者只买 X、Y 两种商品,试用文字和图形说明当他购买时情况为超过,而总 支出水平和 PX、PY 又既定不变,则他应当多买些 X 而少买些 Y 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答:因为总支出水平和价格既定不变,为分析方便计可假定,预算线 AB 也就随之确定, 并且 AB 与 Y 轴、X 轴都成是 45角。如下图所示。 AB 总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设为。另外,无差异曲线的效用小于的效用,的效 用小于的效用。AB 与交于 C 点,与交于 D 点。C 点的 X 商品量为,D 点的 X 商品量 为,E 点的 X 商品量为。Y 商品的量在 C、D、E 各点依次为、 在 E 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亦即 在 C、D 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大于预算线的斜率,即 在的情况下,C 点处在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如果多购单位 X 商品,少购单位 Y 商品, 消费者就处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上 D 点。如果再购买单位商品,少购买单位 Y 商品, 消费者将达到最大满足,并处于既定预算支出和价格水平下效用最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的 E 点。 从经济意义上,也可以简答如下:由于假定,因此, ,这时消费者若将一部分用于购买 Y 的 货币转向购买 X,则由于多买 X 而增加的效用会大于由于少买 Y 而损失的效用,从而使总 效用增加。 4. 某消费者购买 X 和 Y 两种商品,其消费形式已满足下述条件:。若 PX 下降,PY 保持不 变,又假定 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则 Y 的购买情况如何变化? 答: 由题设知,原来该消费者的消费已处于均衡状态。可设预算方程为。 根据需求的价 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 弹性小于 1 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 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因此现在商品 X 价格下降(设为) ,虽然 X 商品的购 买量会增加(设为) ,但由于 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消费者用于 X 商品的支出还是减少 了,即。这样,在收入(M)不变的情况下,由预算方程易知用于购买 Y 商品的支出() 应该增加了,同时又保持不变,Y 商品的购买量也就会增加。 5. 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 120 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代。现在煤气 价格上涨 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消费者得到 120 元作因煤气涨价的补贴,试问他 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示。 答:该消费者处境改善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 120 元补贴后,可以多消费电来替代煤气消 费,由于电价不变,他完全可以用多消费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如果煤气价上涨 100%,电 价也上涨 100%,他处境就不会改善,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AB 代表原来的预算线,AB代表煤气涨价 100%但未给补贴的预算线,该预算线在 横轴的截距应该正好是原预算线 AB 横轴截距的一半。代表煤气涨价并给了 120 元补贴后 的预算线,由于煤气涨价 100%,这样该消费者仍要消费数量的煤气,就必须支出 240 元, 而现在给 120 元补贴,与原来自己用于煤气的支出 120 元加在一起正好是 240 元,因而仍 可以消费数量为的煤气。故必和 AB 相交于原均衡点,又由于电价未变,因而必和 AB 平行, 在预算线上,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均衡点,在点上,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为,大于在原来均衡 点得到的效用,从图中可见,该消费者会用多消费电来代替煤气的消费,煤气消费量由减 少到,而电的消费量由增加到 6. 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原来他消费 9 单位 X,8 单位 Y,现在 X 减到 4 单位,问需要消 费多少单位 Y 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答:当 X=9,Y=8 时, ,当 U=20,X=4 时,由得, ,进而可得,Y=12 ,可见,当 X 减到 4 单 位时,需消费 12 单位 Y 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 7.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 Y 上?答:设商品 X 的价格为, 商品 Y 的价格为,收入为 M。 , 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 4/5 用于购买商品 Y。 8. X、Y 的均衡消费量; 效用等于时的最小支出。 9. 已知某君消费两种商品 X 与 Y 的效用函数为,商品价格分别为 PX 和 PY,收入为 M,试 求该君对 X 和 Y 的需求函数。 10. 行政配给制是计划经济一大特色,试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这种制度会减少消 费者效用。 答:行政配给制之所以会减少消费者效用,是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消费者无法在既定的预 算约束下按自己偏好自由选购消费品。举个例说,假定某单位给其职工分发价值 100 元人 民币的年货,一种办法是给每个职工发 5 斤油,10 斤猪肉(共值 100 元),另一种办法是把 100 元钱发给每个职工,让他们根据自己需要选购商品,显然,后一种办法能给消费者带 来更大效用。向前一种行政配给制就无法使职工更大满足,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偏好不一样。 这种情况用无差异曲线图形表示,就是无差异曲线未能和预算线相切。 11. 某消费者今年收入 11000 元,明年收入 12600 元,他可以以 5%的市场利率借贷款进行 消费。 (1)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 (2)若利率上升至 6%,画出新的预算约束线。 (3)若他不能以任何利率借款,但可以以 5%的利率放贷,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 (4)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上升后储蓄会增加的现象。 答:(1)根据题意,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今年消费,则消费金额共有 ,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明年消费,则消费金额共有,这样,就可画出下列跨时期预算约 束线。 在图中,OM=24150,ON=23000,MN 是预算约束线。 (2)若利率上升至 6%,新的预算约束线为 MN,OM=12600+110001.06=24260, ON=11000+12600/1.0622886.79 (3)若他不能借款,但可以以 5%的利率放贷,则跨期预算约束线为 MN”,其中 OM=24150,ON”=11000。 (4)利率是资金借贷的价格,利率上升表示现期(假定是今年)消费相对于下期(假定是明 年)消费来说,其代价或成本上升了。因此,消费者会减少现期消费,增加下期消费,即 用明年消费来替代今年消费,这样储蓄便会增加。这就是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同时,利 率上升,会使消费者实际财富增加,因此消费也会增加,但现期储蓄相应减少。这就是利 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利率上升对现期消费与下期消费的影响即价格效应是前述两种效应的 合成。一般说来,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国家,实际利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利率 上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是说,储蓄会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多数消费者会以期 待未来更多的消费而减少当前消费以增加储蓄。 12. 一个消费者在考虑要不要花一笔 2000 元的钱去买股票。如果他一年中估计有 25%的概 率赚进 1000 元,有 75%的概率亏损 200 元。再假定这笔钱存银行的话,年利率是 5%,试 问该消费者如果是风险规避者、风险爱好者或风险中立者,对购买股票会作何决策? 答:该消费者在有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和无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是相等的, 即 0.2510000.75200=100 元等于 20000.05=100 元。但当他是风险规避者时,会认为在 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股票收益的期望效用,因 而不会去买股票。相反,当他是风险爱好者时,他会去买股票。如是风险中立者,则可能 去买也可能不去买股票。 习题四 1. 简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 答:指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答:一种典型的齐次生产函数,由柯布和道格拉斯在 1928 年研 究美国 1899 年到 1922 年间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时提出的生产函数, 其形式是 QAKL=,这里 A 代表技术水平,K、L 分别代表资本与劳动,、 是系数。 边际产量 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平均产量 答: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 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 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等产量曲线 答: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 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 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等成本线 答: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 轨迹。 扩展线(扩展轨道) 答:是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 答: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 变化情况。 2.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 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 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 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 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 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 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 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 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 相应的产量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 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 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 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 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 商也会同时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现象。 3. 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假定生产某产品要用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价格相等,则该生产者最好就是要用同 等数量的这两种要素投入。 两种要素 A 和 B 的价格如果相等,则产出量一定时,最低成本支出的要素投入组合将决 定于等产量曲线斜率为1 之点。 假定生产 X 产品使用 A、B 两要素,则 A 的价格下降必导致 B 的使用量增加。 在要素 A 和 B 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 的边际产量是 3,B 的边际产量是 2,每单位要素 A 的价格是 5,B 的价格是 4,由于 B 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如减少 A 的使用量而增加 B 的使 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量。 (5)扩大企业规模,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答:不对。厂商生产一定产量使总成本最小的条件是花费每元钱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 所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即,当等于时,均衡条件变为,而这不等同于 A=B。例如对于生 产函数 对。产出既定时使成本最小的条件可以写成,如果,.,此均衡点即为等产量曲线上斜率 为1 的点。 不对。当要素 A 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厂商会多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 A,少使用 相对昂贵的要素 B,即用要素 A 来替代要素 B。同时由于产量效应,厂商对各种要素使用 量都将较前增加。基于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的综合作用,要素 B 的使用量并不一定增加。 不对。由题设,知。这意味着多花 1 元钱买进要素 B 所能增加的产量,小于少花 1 元钱 使用要素 A 所减少的产量,也就是说,为了补偿 1 元钱买进 A 所损失的产量,所需增加使 用的 B 所费将大于 1 元钱,因而增加要素 B 使用量而同时减少要素 A 使用量将会使总成本 增加而产量不变,而并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的产量。 (5)不对。扩大企业规模,固然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各个企业的生产究竟要多大规模, 才有规模经济效益,要由产品本身性质决定。如一个钢铁厂,几百名职工规模,通常难有 规模经济效益,但一个理发店,也许几十名职工就够大了,可见,不是任何企业的规模越 大越好,规模过大,企业管理成本会上升,也可以抵消扩大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 4.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有何区别? 答: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而范围经济是指有的企 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的优势。可见, 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同;前者指利用相同的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 成的经济,而后者指大规模生产相同产品而形成的经济。 5. 某厂商使用要素投入为,其产量函数为,求 求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6.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又设,试求: 产量 Q=10 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的 L 与 K 的数值。 总成本为 160 元时厂商均衡的 Q、L 与 K 之值。 答:厂商生产既定产量使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满足,对于生产函数,有, ,代 入均衡条件,得 简化得,K=L , ,代入产量 Q=10 时的生产函数,求得 L=K=10 此时最低成本支出为 TC=3L+5K=80 厂商花费既定成本使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要求满足, ,上小题已求得,K=L , ,将其总成本为 160 元时的成本方程 3516LK+=,求得 L=K=20 此时最大产量为 7. 设生产函数为,为的价格,试求该产品的扩展线。 , , , 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 L 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 量是递减的。同样,可证明资本边际产量也是递减的。 可见,该生产函数表明的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支配。 9. 设生产函数为,试问:该生产函数是否为齐次函数?次数为多少? 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假如 L 与 K 均按其边际产量取得报酬,当 L 与 K 取得报偿后有多少价值剩余? 答 习题五 1.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 时间长短;可否调整产量;可否调整产品价格;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答:D 2. 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 固定成本;平均成本;机会成本;隐含成本。 答:A 3. 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 虑为( ) 。答:C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上述任意一种。 4.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 ) 。平均成本上升;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 能下降;总成本下降;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答:B 5.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 。 最低成本点的轨迹;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答:A 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 TC 曲线的切点上,AC( ) 。 是最小;等于 MC;等于 AVC+AFC;上述都正确。 答:D 7. 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 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那么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怎样 的?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成本曲线的又是怎样的? 答: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 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这就是所谓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当要素报 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 下降再上升的 U 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举个例说,假 定生产某产品使用一定资本设备,其固定成本为 120 元,使用 1 单位劳动时的成本假定为 60 元,生产量为 4 件,则每件产品平均成本 AC=AFC+AVC= FC/Q+VC/Q=120/4+60/4=45 元。 使用 2 单位劳动时假定成本为 120 元(单位劳动价格不变) ,产量假定为 10 件,则劳动的 边际产量 MPL=104=6 件。产品平均成本为 AC= AFC+AVC=120/10+120/10=24 元, MC=C/Q=(240180)/(104)=10 元。再假定使用 3 单位劳动的成本为 180 元,并假定产 量为 12 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MPL=1210=2 件,这时产品平均成本为 AC=120/12+180/12=10+15=25 元, 这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 MC=C/Q=(300240)/(1210)=30 元。可见,如果投入的可变要 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都会先降后升。如 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一开始就向右上倾斜(即上升) 。 8. 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可假定是 U 形?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仅有一点才和短期平均成本相等? 答: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所以会呈 U 形,是因为,根据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 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 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 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 U 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 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所以也会呈 U 形,是因为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 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 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 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 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的不断增加, 再增加产量会使长期平均成本最终转入递增。 作为包络线的 LAC 曲线上的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 SAC 曲线相切,但 LAC 并非全是由所 有各条 SAC 曲线之最低点构成的。事实上,在整个 LAC 曲线上,只有一点才是某一特定的 SAC 的最低点。具体说(见上图):只有 LAC 曲线本身的最低点(即 LAC 从递减转入递 增之转折点)与相应的相切之点才是之最低点,因点是呈 U 形的 LAC 曲线之最低点,故过 点作 LAC 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与 LAC 相切于,故在点的切线的斜率也为零,故也 是呈 U 形的的最低点。当 LAC 处于递减阶段时,即的左边部分,LAC 曲线各点与各 SAC 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 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 SAC 曲线之最低点必 然位于切点的右边和下面。LAC 与切于,因点位于之最低点 B 的左边,即该产品的生产处 于规模报酬递增(平均成本递减)阶段,因而 LAC 曲线上的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负数,故曲 线在点的斜率也是负数,故位于点(LAC 之最低点)左边之 LAC 上的各个点都不是有关各 SAC 曲线之最低点。当 LAC 处于递增阶段时,即的右边部分,LAC 曲线各点与各 SAC 曲 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 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A曲线之最低点必 然位于切点之左边和下面。位于右边的 LAC 与的切点,因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平均成本递 增)阶段,故 LAC 曲线上的 T4 点的斜率为正,故也是上的一点的斜率也是正数,由此可知 点不是的最低点。 综上所述,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 长期平均成本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 9. 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 AC 与平均可变成本 AVC 越来越接近? 答:因为平均成本系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之和,即 AC=AVC+AFC,故平均成本与 平均可变成本之差为平均固定成本,即 AVC=AC-AFC。而当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量分摊到 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即 AFC 越来越小,因此,AC 与 AVC 之差越来越小,表现在图形上 这两条曲线越来越接近。 10. 在本章图 5-6 中,为什么 S、A 和 A都在同一垂直线上? 答:(a)图中 S 点是所对应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的相切之点, 这样在对应产量下,该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相等,即 STC1=LTC。 同时,在产量 Q1 时,可知该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亦相等,表现为在(b)图 中的 A 点,再次,在产量时,该生产规模的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也相等,表现为 在(b)图中的 A点, 实际上,在(b)图 A 点上,和 LAC 之值都是(a)图中原点 O 与点 S 所联成的直线的斜率;在(b)图 A点上,和 LMC 之值又只是(a)图中过公切点 S 所作和 LTC 这二条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11. 假定其企业将生产一件售价为 10 美元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5000 美元, 该产品每件可变成本为 5 美元。试向该产品生产多少时正好无盈亏? 答:由于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正好无盈亏,可设该产量为 Q,则:10=5+5000/Q, 得 10Q=5Q+5000,因此,Q=1000。 即产量这 1000 单位时正好无盈亏。 12. 对于生产函数,在短期中令,请: 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其一阶导数值为零,即 , , , 可见,短期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14. 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若生产 5 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 595,求总成本函数、 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 , , 15. 已知某厂商长期生产函数为,Q 为每期产量,A、B 为每期投入要素,要素价格 PA=1 美元,PB=9 美元。试求该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即该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5LTCQ=。由此求得长期平均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为 LAC=LMC=5。 习题六 1. 简释下列概念: 完全竞争 答: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类型,它需要具备下列四个特征:该产 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产品同质无差异。投 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信息充分。 总收益 答: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单价销 售数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 答: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产销量,也 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收益 答: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会计利润 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 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正常利润 答: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 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额。 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 答: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 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 MR=MC。 垄断 答:指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 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自然垄断 答:指由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引起的垄断。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和污水处理 等行业都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们的成本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即供应量的增加而 减少。在这些行业,很容易形成自然垄断。 垄断势力 答: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也是垄断企业 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 价格歧视 答: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厂商短期均衡 答:指在短期生产规模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变动可变要素实现利润极大或亏 损极小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 MR=MC。 厂商长期均衡 答:指在长期厂商通过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实现利润极大的均衡状态,要求 满足 MR=SMC=LMC。 行业长期均衡 答:指在长期通过每个厂商对其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不再扩大或收缩生产 规模)以及整个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充分调整(不再有新厂商进入或原有厂商退出)后的行 业均衡状态,对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行业来讲此时所有厂商都不盈不亏,超额利润为零。 2. 利润最大、亏损最小的原则为什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理?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 件下,该定理可表述为 MC=P? 答:边际收益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收益,而边际成本是增加或减少 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因此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可以增 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而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会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减 少生产就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才能最大或亏损 才能最小。 MR=MC 定理还可用微分法证明: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就是给定价格, 即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理可以表述为 MC=P。 3.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且有 P=AR=MR? 答:按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每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接受者,他改变销售量不会引起市场 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按既定市场价格可出售任何数量商品,既不要降价,也不能提价, 如果稍有提价,销售量便降为零。因此,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 需求曲线,并且由于产品价格不随销售量而变化,因此,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 得的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即平均收益。 4. 厂商的 MC 曲线在产量增加时常可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向上倾斜。市场供给曲线是在单个 厂商的 MC 曲线基础上作出的,为什么当产量增加时,市场供给曲线从不画成向下倾斜然 后再向上倾斜? 答:市场供给量是由该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而成的。而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或者 说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这条供给曲线由该厂商边际成本 (MC)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段构成。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 均衡的条件是 P=MC,可是,当 P?, b?,g?。 (2) 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哪几个不等式必须满足? (3) 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为什么? 答:(1) 上策均衡要求,不管其他参与者如何决策,他总采取惟一最优策略,因此,如果 (上,左)是上策均衡,则 ae,b d , ch。例如,当乙采取左时,甲认为 ae;乙采取右时,甲仍认为 cg,即不管乙采取左不是右,甲总认为上比下好。反之,甲 采取上时,乙认为 bd,甲采取下时,乙认为 fh。即不管甲采取上还是下,乙总认为左比 右好。 (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不等式中 ae, b d 必须满足。因为 即使,g e,b d 就可构成纳什均衡了。 (3)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它满足了纳什均衡条件,但不能 反过来说纳什均衡一定就是上策均衡。 5. 设两厂商 A、B 间博弈的收益矩阵是: (1) AB 间有无上策均衡? (2) AB 间有无纳什均衡? (3) 如果 A、B 间不是静态博弈,而是动态博弈,且 B 先行一步,试画出博弈的扩展形式, 并找出该序列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为什么静态博弈中不存在纳什均衡而在序列博弈中存在 纳什均衡? 答:(1) AB 间无上策均衡,因为不存在 AB 在不管对方作何决策时自己总有一最优决策的策 略组合,例如,A 选 1 时,B 选 2 好(5040),A 先 2 时,B 选 1 好(9080)。 (2) AB 间无纳什均衡,因为不存在 AB 在给定对方策略的条件下选择最优决策的策略组合。 例如,A 选 1 时,B 选 2 好(5040),而 B 选 2 时,A 又选 1 好(7060)。 (3) 博弈的扩展形式是 如果 B 先行一步,他会采取什么策略,关键要看他采取某一行动后,A 会作何反应,然后 反过来想应作出什么选择最有利。如果 B 选策略 1,A 肯定也选策略 1,这样,B 的收益就 是 40;如果 B 选策略 2,A 肯定也选策略 1,这样,B 的收益就是 50。40 与 50 相比,B 肯 定会先行一步时选策略 2,A 则在 B 先行一步后选策略 1,于是(70,50)是一个纳什均衡。 在静态博弈中之所以不存在纳什均衡,是因为双方是同时决策的,而在动态博弈中,A 只 能在 B 先作决策后再作决策,否则的话,A 选 100 和 80 都比 70 强,但一旦当 B 选 2 后, A 就只能在 70 和 60 中比较并作选择 3。 6. 下面是两个厂商选择的策略所依据的收益矩阵: 试问:(1)哪一种策略使 A 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B 的是哪一种? (2)如果你是 A,你会选择哪一种策略?为什么?如果 A 采取欺骗手段,B 会做什么?如果 B 采取欺骗手段,A 会做什么? (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答:(1)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是违约,至少可保证有利润 200,如果守约,有可 能损失 200。同样,B 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也是违约,也可以至少保证有 200 的 利润,这是极大化极小的策略。 (2)如果我是,会选择违约,因为不管 B 是守约还是违约,选择违约都是最优的,因而 选择违约是的上策。同样,B 也会选择违约,如果选择违约,B 也一定选择违约,否 则,就会有200 的损失。如果 B 选择违约,也会选择违约。 (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B 都选择违约,从而都得 200 的利润,因为这是上策 均衡。事实上,这就是囚犯的困境的纳什均衡模型。 习题八 1. 简释下列概念: 要素需求 答: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要素的各种价格,厂商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是厂商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并从中获益而对要素产生的需求,它是由消费者对消费物品的 需求派生出来的,因而是一种派生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联合需求。 边际物质产品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 边际收益产品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 质产品与相应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边际产品价值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它等于该要素的 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价格的乘积。 边际要素成本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向后弯曲劳动供给曲线 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之间关 系的曲线,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即随着劳动价格即工 资率的提高,起初劳动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劳动供给量反而 会逐渐减少(具体解释可参考下面的习题 4) ,在图形上便呈现为向后弯曲的曲线。但就整 个市场而言,劳动供给曲线基本上是向右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讲解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15篇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效能提升与产业应用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氢能源产业链中加氢站建设成本优化与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云计算资源动态分配在智能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流量整形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能力提升中的应用报告001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第48课 お荷物は私がお持ちします教学设计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新版标准日本语
- 2025浙江温州交运集团选聘温州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7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手术室质控体系构建与管理
- 喷涂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驻外内聘考试题库
- 中铁四局工作汇报与战略规划
- 矿山测量基础知识课件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 企业融资培训课件
- 2025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 杜仲种植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
- 2025年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报告: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规划与实施研究
- 2025-2030中国在线总有机碳(TOC)分析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