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分子概念及介绍_第1页
粘附分子概念及介绍_第2页
粘附分子概念及介绍_第3页
粘附分子概念及介绍_第4页
粘附分子概念及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第一节 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粘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目前按粘附分子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1)粘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的粘附分子;(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的 粘附分子;(3)凝集素家族(selectin family);(4)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家庭 (Ca2+-depend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family)的粘附分子或称 Cadherin。此外还 有一些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一、粘合素超家族一、粘合素超家族 国内将 integrin 译为粘合素、整合素等,本书暂命名为粘合素。integrin 是最初在 1986 年提出的概念,描述一个膜受体家族,此家族的粘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 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integration),故得名。此外,粘合素家族的 粘附分子还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图 2-1 integrin 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注:a .integrin 分子电镜下所见(模式图),黑区部分显示 integrin 分子 、 亚单位所 组成的球部,为配体结合域; egrin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显示出 亚单位的二价阳离子(Mg2+)结合区和 、 亚单位的重复序列。 (一)粘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一)粘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粘合素家族的粘附分子都是由 、 两条链由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源双体 (heterodimer),、 链均为类穿膜蛋白。 链的分子量为 120210kKa, 链的 分子量为 90130kDa,个别 链(如 4)分子量为 220kDa。不同的 链(或称 亚 单位)或 链(或称 亚单位)氨基酸序列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在结构上有其共同 的特点。 和 亚单位均由胞膜外区、胞浆区、穿膜区三部分组成。胞浆区一般较短, 可能和细胞骨架相联。空膜区富含疏水氨基酸。 亚单位的胞膜外区含有 4 个富含半胱 氨酸的重复序列,靠近外侧 N 端的 4050kDa 的氨基酸残基通过链内二硫键紧密折叠在 一起; 亚单位的胞膜外部分有 7 个同源重复序列,靠近外侧 N 端的 3 个或 4 个重复序 列中含有 Asp-X-Asp-X-Asp-Gly-X-X-Asp 或类似结构,与 integrin 分子结合二价阳离子 (Mg2+)有关,并与 亚单位共同构成粘合素分子的配体结合部位,其中 亚单位的二 价阳离子结合区与 integrin 分子配体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有关。某些 integrin 分子 的 亚单位在转录后被剪接为两段,一段为劳作膜部分,较小,约 2030kDa;另一段 为胞膜外部分,较大,两者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图 2-1)。电镜下可见 integrin 分子 有一个球状头部,向下伸展有两条杆状结构穿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层。 (二)粘合素超家族的组成(二)粘合素超家族的组成 目前已知至少有 14 种 亚单位和 8 种 亚单位,除 7 和 IEL 外,其它粘合素 分子亚单位均已基因克隆成功。 亚单位和 亚单位组合构成粘合素分子并不是随机的, 多数 亚单位只能与一种 亚单位结合构成异源双体,但也有的 亚单位可与几种不 同的 亚单位组合,如 V(CD51)可分别同 1、3、5、6 和 8 亚单位组成 integrin 分子,而大部分 单位则可以结合数种不同的 亚单位。目前按 亚单位的 不同可将粘合素家族分为 8 个不同的组,在同一组中的粘合素分子不同成员 链相同, 链不同。已知 链和 链有 20 种组合形式(表 2-1),1、3、4、3 和 6 等亚单位的 mRNA 分子可有不同的剪接形式,更增加了粘合素分子的多样性。 (三)粘合素分子的分布(三)粘合素分子的分布 粘合素分子的体内分布很广泛,多数粘合素分子可以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如 VLA 组 的粘合素分子在体内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细胞;而多数细胞可同时表达数种不同的粘合 素分子,对体外哺乳动物来源的细胞系粘合素分子表达研究发现,每一种细胞系可同时 一有达 210 种不同的粘合素分子,但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粘合素分子的种类是不同的。 某些粘合素分子的表达则具有明显的细胞类型特性,如 gpb/a(b/3)主要表在宾 巨核细胞和血小板;LAF-1、Mac-1、P150/95 只表达在白细胞表面;64 特异性表达 在上皮细胞。每一种细胞粘合素分子的表达可随其分化与生长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四)粘合素分子识别配体的短肽序列(四)粘合素分子识别配体的短肽序列 粘合素分子在与配体结合时所识别的只是配体分子中由数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序列。 不同的粘合素分子可能识别相同的短肽序列或同一个配体中不同的短肽序列。由于同一 短肽序列可以存在于几种不同的配体中,因此,每一种粘合素分子可能有几种细胞外间 质成分做为配体,而每一种细胞外间质中的配体也可能被几种不同的粘合素分子所识别。 1.识别 RGD 序列的粘合素分子 51、v1、b3、v3、v5、v6 都可以识别配体分子中的 RGD 序 列,多种细胞外间质成分(包括 FN、VN、FB、vWF)都含有 RGD 序列,它们在体内的分布 极为广泛。含有 RGD 序列的人工合成肽可以抑制上述粘合素分子与配体的结合。 2.识别非 RGD 序列的粘合素分子 21、41、x2、b3、47 可 分别识别其配体分子中 DGEA、EILDV、GPRP、KQAGDV、EILDV 等短肽序列,其中 KQAGDV 具有与 RGD 类似的结构。上述短肽序列可以与 RGD 序列在于同一个配体分子中,如 FN 分 子中同时存在 RGD 和 EILDN 序列。 表 2 -1 integrin 家族及其相应配体 分组成员 / 亚单位分子 量(kDa) 亚单位结 构 分布配体 结合位 点 VLA-1 210/130(CD49a/C D29) 11 广泛CA,LM VLA-2 165/130 (CD49b/CD29) 21 广泛CA,LM DGEA VLA-3 135+25/130 (CD49c/CD29) 31 广泛 FN,LM,C A RGD? VLA-4 150/130 (CD49d/CD29) 41 白细胞 Mo FN,VCAM- 1 EILDV VLA- 5(FNR) 135+25/130 (CD49e/CD29 51 广泛 FNRGD VLA- 6(LNR) 120+30/130 (CD49f/CD29 61 广泛 LM 71 71 LM 81 81 ? VLA 组 (1 组) VNR-1 150/130 (CD51/CD29 v1 VN,FN RGD LFA-1 180/95 (CD11a/CD18) L2 白细胞 ICAM-1 ICAM-2 ICAM-3 Mac-1 165/95 (CD11b/CD18) M2 吞噬细胞 大颗粒细 胞 C3bi,FB X 因子, ICAM-1 白细胞 粘 附受体 组 (2 组) P150,95 150/95 (CD11c/CD18 X2 吞噬细胞 大颗粒细 胞 FB,C3bi GPRP gpba 120+24/105 (CD41/CD61) b3 血小板 En,Mo, PMN FB,FN,v WF Thr, RGD KQAGDV 血小板 糖 (3 组) VNR-3 125+24/105 (CD51/CD61) v3 广泛 VN,FB, vWE,Thr FN,CA RGD 4 组 64 120+30/105 (CD49f/CD104) 64 表皮细胞 LM 5 组 VNR-5125+25/110v5 广泛 VN,FNRGD (CD51/-) 6 组 v6 125+25/106 (CD51/-) v6 FNRGD 7 组 47 (LPAM-1) 150/- (CD49d/-) 47 IEL7 FN,VCAM-1 ? EILDV 8 组 v8 150/- (CD51/-) v8 ? 注:FN(fibronectin,纤粘连蛋白) LM(lamnin,层粘连蛋白) Thr(thrombospondin,血栓海绵蛋白) VLA(very alte appearingantigen,很晚出现的抗原) CA(collagen,胶原蛋白) VN(vitronectin,玻璃粘连蛋白) FB(fibronogen,血纤维蛋白)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von Willebrand 因子) RGD:Arg-Gly-Asp(精-甘-天冬) KQAGDV:Lys-Gln-Ala-Gsp-Val(赖-谷氨酰胺-丙-甘-天冬-缬) DGEA:Asp-Gly-Glu-Ala(天冬-甘-谷-丙) GPRP:Gly-Pro-Arg-Pro(甘-脯-精-脯) EILDV:Glu-Ile-Leu-Asp-Val(谷-异亮-亮-天冬-缬) 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2: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2,细胞间粘附分子-2 ICAM-3: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细胞间粘附分子-3 VCAM-1:vasc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IEL: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上皮内淋巴细胞 LPAM-1:leukocyte platelet adhesion molecule-1,白细胞血小板粘附分子-1 3.识别序列尚未明确的粘合素分子 包括 11、61、71、81、L2、M2、64、IEL7、v8 等。 (五)纤维粘连蛋白(五)纤维粘连蛋白 integrin 分子的配体包括多种细胞外基质成份,其中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 与 1、3、5、6 和 7 等多组 integrin 分子受体结合,对细胞的生长、分化、 活化、移动等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FN 的分子量约为 550kDa,由 、 两条多肽链构成,两条链在羧基端以二硫键相连。 链和 链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相似, 链略长。FN 由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等合成和分泌,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1)血浆 FN,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含量 可高达 300g/ml;(2)存在于结缔组织有关的基底膜及多种细胞表面,为多聚体。两 种形式的 FN 结构有所差异。不同种属的 FN 具有高度同源性,分子中均含有三类同源重 复序列,每类重复序列有其特定的肽链折叠方式。型重复序列(type I repeat):由 约 45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分布于 FN 分子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型重复序列(type repeat):由约 60 个氨基酸组成,插入氨基端型重复序列之间;型重复序列(type repeat):由约 90 个氨基酸构成,分布于肽链的中间部分(图 2-2)。 不同细胞来源的 FN 分子结构亦略有差异,这是由于 mRNA 水平上不同的剪接方式造成 的,表现为(1)分子中两个特定位置上型重复序列的存在或缺如;(2)位于 FN 分子 羧基端的可变片段,全长为 120 个氨基酸残基;不同细胞来源的 FN 分子多肽链中具有此 片段的全部或其中某一部分(图 2-2)。在人体内其它分子中也可发现 FN 分子 、型重复序列的同源序列,如凝血因子分子中有型同源重复序列,凝血酶 原中有型同源重复序列,IL-6 受体胞外部分含有型同源重复序列。 图 2-2 纤粘连蛋白分子结构模式图 纤维粘连蛋白分子可以结合多种分子,如胶原蛋白、肝素、血纤维蛋白及细胞表面受 体,其中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主要是通过纤粘连蛋白分子中的 RGD 序列。 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在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中,有许多分子具有与 IgV 区或 C 区相 似的折叠结构,其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的同源性,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的成员。有关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的结构特点 和基因结构参见第三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及其配体见表 2-2。免 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配体多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或粘合素家族的分子。 有关 CD2、CD4、CD8、CD28 和 CD58 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参见第一章“人白细胞分化抗 原”,MHC类抗原和类抗原参见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本节将简要介绍 ICAM 和 VCAM-1 分子的结构。 1.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是最早发现的免疫蛋白超 家族粘附分子之一,以后又相继发殃了 ICAM-2 和 ICAM-3,它们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氨基 酸序列具有同源性,且都可以结合 LFA-1 分子。不同的 ICAM 分子在体内的分布范围有较 大差异,ICAM-1 分子分布广泛,如淋巴结和扁桃体血管内皮细胞,胸腺树突状细胞,扁 桃体和肾小球上皮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IL-1、TNF-、IFN 和 LPS 可促进 ICAM-1 分子的表达;ICAM-2 则分布较局限,主要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而 ICAM- 3 只表达在血细胞。ICAM-1 分子为单链跨膜糖蛋白,核心多肽为 55kDa,由于不同种类细 胞上 ICAM-1 分子所含寡糖分子数有所差别,ICAM-1 分子量可在 8011kDa 范围。ICAM-1 分子胞膜外部分具有 5 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第 2 和第 3 结构域之间有一段连接序列, 富含脯氨酸,类似免疫球蛋白的绞链区,可发生扭曲。以此连接区为界,氨基端的 D1 和 D2 结构域可结合 LFA1 分子和鼻病毒,而羧基端侧的 D3 结构域可以结合 Mac-1 分子 (图 2-3)。ICAM-2 和 ICAM-3 胞膜外部分分别有 2 个和 5 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ICAM-2 分子 2 个结构域与 ICAM-1N 端 2 个结构域有 34%同源性,ICAM-1D1 结构域中结合 LFA-1 分子具有关键作用。 图 2-3 ICAM-1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 表 2-2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粘附分子的种类、分布和识别配体 IGSF 粘附分子 分 布 分子量 (kDa) 配 体 LFA-2(CD2) T 细胞,胸腺细胞,大颗粒淋巴 细胞 50 LFA-3(IHSF) LFA-3(CD58) 广泛4065LFA-2(IHSF) ICAM- 1(CD54) 广泛80114 LFA- 1(integrin) ICAM- 2(CD102) 内皮细胞 60 LFA- 1(integrin) ICAM- 3(CD50) 外周血静止白细胞 140/108 LFA- 1(integrin) CD4 抑制细胞诱导亚群,辅助细胞诱 导亚群 55 MHC-(IGSF) CD8 抑制性 T 细胞,杀伤性 T 细胞 32/36 MHC-(IGSF) MHC- 广泛 44/12 CD8(IGSF) MHC- B 细胞,活化 T 细胞,活化内皮 细胞,巨噬细胞 3234/29 32 CD4(IGSF) CD28 T 细胞 44 B7/BB1(IGSF) B7/BB1(CD80 ) 活化 B 细胞,活化单核细胞 60 CD28(IGSF) NCAM- 神经元,胚胎细胞,NK120,140,1 NCAM-1(IGSF) 1(CD56) 80 VCAM- 1(CD106) 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树突细胞, 巨噬细胞 100,110 VLA- 4(integrin) PECAM- 1(CD31) 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 140PECAM-1(IGSF) 注:LF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VC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 PECAM: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的氨基酸序列,并同样具有结合 LFA-1 分子的功能。 其它部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的结构将在本书有关章节中介绍。 2.VCAM-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又称诱导性细 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INCAM),意指在 IL-1、TNF- 等细胞因子活化 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分子量 100kDa 或 110kDa,最近命名为 CD106,VCAM-1 的配体是 分布在白细胞表面的 VLA-4 分子。 三、三、selectinselectin 家族家族 selectin 家族最初被称为外源凝集素细胞粘附分子家族(lect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family,LEC-CAM family).selectin 是由 select 和 lectin 两词合并而来,目前 国内尚无统一译法,选择凝集素一词似较为妥当。 (一)(一)selectinselectin 分子的基本结构分子的基本结构 selectin 分子为型穿膜的糖蛋白,可分为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selectin 家族各成员胞膜外部分有较高的同源性,结构类似,均由三个结构域构成。(1)其外侧 氨基端(约 120 个氨基酸残基)为钙离子依赖的 C 型外源凝集素结构域(calcium dependent lectin domain),可以结合碳水化合物基团,是 selectin 分子的配体结合部 位;(2)紧邻外源凝集素结构域是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ike domain),约含 35 个氨基酸残基,EGF 样结构域虽不直接参加配体的结合,但对维持 selectin 分子的构型是必需的;(3)近胞膜部分是数个由约 60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补 体调节蛋白(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重复序列或称为补体结合蛋白 (complementbinding protein)重复序列,它们与补体受体(如 CR1、CR2 等)和 C4 结 合蛋白(C4bp)等结构同源。各种 selectin 分子的穿膜区和胞浆区没有同源性(见图 2- 4)。selectin 分子的胞浆区与细胞内骨架相联,去除胞浆部分的 selectin 分子虽仍可 结合相应配体,却失去其介导细胞间粘附的作用。 (二)(二)selectinselectin 家族的组成家族的组成 目前已发现 selectin 家族中有三个成员:L-selectin、P-selectin 和 E- selectin,L、P 和 E 分别表示 leukocyte,platelet 和 endothelium,是最初发现相应 selectin 分子的三种细胞,故得名。selectin 家族成员的细胞分布和相应配体见表 2- 3。 图 2-4 selectin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 表 2-3 selectin 家族的组成、分布及其相应配体 selectin 家族成员分布 分子量 (kDa) 配体 L-selectin(CD62L,LECAM-1)白细胞 7580 PNAd LAM Mel14(小鼠) S-Lewisx P-selectin 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 140S-Lewisx (CD62P,GMP-140,PADGEM) (凝血酶、组胺、白三烯刺激 后从 颗粒内与质膜融合而 表达在细胞表面) CD15 E-selectin(CD62E,ELAM-1) 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在毛细血 管后静脉,IL-1,TNF 活化后 表达) 115 S-Lewisx S-Lewisx CLA 注:LECAM:leukocyte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分 子 PNAd:peripheral lymphonode vascular addressin,外周淋巴结血管地址素 LAM:leukocyte adhesion molecule,白细胞粘附分子 GMP-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颗粒膜蛋白-140 PADGEM:plateletactivation-dependent granule external membrane,血小板活化 依 赖性颗粒外膜 ELAM-1:endothelial leukocyteadhesion molecule-1,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 CLA:cutaneous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三)(三)selectinselectin 分子识别的配体分子识别的配体 与其它粘附分子不同,selectin 分子识别的配体都是一些寡糖基团。目前对于这种 特殊的受体一配体结合的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抗寡糖决定簇特异性单克隆 抗体阻断试验;(2)外源性寡糖分子阻断试验;(3)纯化的内源性寡糖结合试验; (4)特异糖基转移酶改变相应寡糖结构后其结合能力的改变。在研究中可同时采用不同 的实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以期获得正确的结论。迄今为止发现的 selectin 分子的配 体都是具有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Sialyl-Lewis)或类似结构的分子(图 2-5)。与蛋 白质分子抗原不同,直接决定细胞表面某种寡糖表达的因素是与某些特定的糖基转移酶 或碳水化合物修饰酶的作用有关,这些酶的作用可能与细胞的生长与代谢状态有着密切 的关联。一种寡糖基团可以存在于多种糖蛋白或糖脂分子上,并分布于多种细胞表面, 因此 selectin 分子的配体在体内的分布较为广泛。如 CD15 分子可存在于 LFA-1、Mac-1 、CR1 等不同的糖蛋白分子上,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及血清中某些 糖蛋白分子上都存在有 selectin 分子识别的碳水化合物基团。 图 2-5 路易斯寡糖的结构 注:Gal:半乳糖 Fuc:岩藻糖 Glc:葡萄糖 NAc:N 乙酰基 NeuAc:唾液酸 selectin 分子对寡糖结构识别的特异性是相对的,它往往可以结合与其特异配体结 构类似的寡糖,只是结合的亲和力较低。如 P-selectin 不仅可以结合 CD15 分子 (lacto-N-fucopen-taose,LNF的一种异构体 LNF。 四、四、CadherinCadherin 家族家族 Takeichi 最早发现一种介导细胞间相互聚集的粘附分子,在有 Ca2+存在时可以抵抗 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以后又发现两种作用和特性均与其类似的粘附分子,它们的氨基酸 序列也有同源性,遂将其命名为 Cadherin(Ca2+depend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family)家族。Cadherin 家族的粘附分了对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选择性聚集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 (一)(一)CadherinCadherin 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构 Cadherin 分子均为单链糖蛋白,约由 723748 个氨基酸构成,不同的 Cadherin 分 子在氨基酸水平上有 4358%的同源性。Cadherin 分子为型膜蛋白,由胞膜外区、穿 膜区和胞浆区三部分组成。胞膜外区有数个重复结构域,并含有由 45 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的重复序列,近膜部位另有 4 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分子外侧 N 端的 113 个氨基酸 残基构成 Cadherin 分子的配体结合部位。此外胞膜外部分具有结合钙离子的作用(图 2- 6)。Cadherin 分子的胞浆区高度保守,并与细胞内骨架相连,靠近 C 端的一半对于 Cadherin 分子介导的细胞粘附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去除此部分的 Cadherin 分子虽可与配 体结合却丧失介导细胞间粘附的作用。推测是由于 Cadherin 分子与细胞内骨架相连,当 Cadherin 分子胞膜外区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向胞浆内部分传递信号,导致胞浆区与细胞 骨架相接,稳定胞膜外区与配体的结合,发挥细胞粘附功能。 图 2-6 Cadherin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 注:图中黑区部分显示 Cadherin 分子内重复结构域;LDRE 及 DXNDN 为重复序列。 (二)(二)CadherinCadherin 家族的组成和分布家族的组成和分布 目前已知 Cadherin 家族共有 3 个成员:E-Cadherin、N-Cadherin 和 P-Cadherin。E- Cadherin 也被称作 Uvomorulin、L-CAM 或 Cell-CAM120/80。不同的 Cadherin 分子在体 内有其独特的组织分布,它们的表达随细胞生长、发育状态不同而改变。 表 2-4 Cadherin 家族的组成、分布及其配体 Cadherin 家族成员 分子量(kDa) 主要分布组织配体 E-Cadherin124 上皮组织 E-Cadherin N-Cadherin127 神经组织、横纹肌、心肌 N-Cadherin P-Cadherin118 胎盘、间皮组织、上皮细胞P-Cadherin (三)(三)CadherinCadherin 分子识别的配体分子识别的配体 Cadherin 分子以其独特的方式相互作用,其配体是与自身相同 Cadherin 分子(图 2- 7)。以这种方式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除 Cadherin 家族的粘附分子外,还有属于免疫球 蛋白超家族的 CD31(PECAM)和 CD56(NCAM)。 图 2-7 Cadherin 分子相互作用的模式图 五、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五、其它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除了上述四类粘附分子外,还有一些粘附分子目前尚未归类,包括一组做为 selectin 分子配体的寡糖决定簇或载有这类寡糖决定簇的糖蛋白,如 CD15、S- Lewisx、S-Lewisa;此外还有 CD44、MAd、MLA 等粘附分子。 (一)(一)selectinselectin 分子结合的配体分子结合的配体 1.CD15 CD15 主要分布在粒细胞表面,是 Lewis 寡糖的异构体。在第五届白细胞分化 抗原国际会议上,将唾液酸化的 CD15 命名为 CD15s。S-Lewisx和 S-Lewisa是唾液酸化的 路易斯寡糖,两者互为异构体,S-Lewisx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某些肿瘤 表面,S-Lewisa主要表达的某些肿瘤细胞。上述寡糖决定簇与多肽连接形成多种糖蛋白 存在于某些细胞表面。 2.PNAd 和 CLA selectin 分子的配体还包括有另外一些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包括 PNAd 和 CLA。PNAd(peripheral lymphonode addressin)是表达在外周淋巴结高静脉内皮细胞 表面的一组糖蛋白,可与特异性抗 L-selectin 分子配体的单克隆抗体 MECA-79 发生反应, 分子量在 50200kDa 之间,分子上载有唾液酸化的寡糖决定簇。CLA(cutaneous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是表达在定向归位于皮肤炎症部位的记忆 T 细胞表面 的一种糖蛋白,分子上存在类似 S-Lewisx结构的寡糖决定簇,可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 E-selectin 分子相结合。唾液酸酶处理可以去除 PNAd、CLA 与 selectin 分子的结合活性。 (二)(二)CD44CD44 1.CD44 分子的结构和分布 CD44 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又称 Pgp-1、Ly-24、细胞外 基质受体(ECM-R)和 Hermes。CD44 分子的基因在转录时可取用不同的外显子使在 mRNA 水平上有不同的拼接方式,翻译后糖基化的方式和程度也可以不同,导致成熟的 CD44 分子有多种变异体,按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大致分为 8090kDa、110160kDa 和 180215kDa 三类,每种变异体有其相应的组织分布。仅由组成性外显子编码的氨基酸序 列组成的 CD44 分子称为标准 CD44 分子(CD44S),有 314 个氨基酸,其中胞膜外区 248 个氨基酸,跨膜区 21 个氨基酸,胞浆区 72 个氨基酸,核心蛋白分子量为 37.2kDa,经糖 基化后为 8090kDa,与硫酸软骨素结合后分子量可达 180200kDa。CD44 分子胞膜外区 靠近 N 端约 100 氨基酸范围内有 6 个 Cys,组成三个二硫键,形成一个球形结构,能被 Hermes-1、KM-201 单抗所识别,可能具有与透明质酸结合的功能。胞膜外有 6 个 N-连接 糖基化位点和 7 个 O 连接糖基化位点,此外还有 4 个硫酸软骨素连接位点。Hermes- 3McAb 识别 CD44152235 间的 84 氨基酸肽段,此区域含有许多亲水氨基酸,折叠后暴露 于分子的外侧,Hermes-3McAb 能阻断 CD44(淋巴细胞)与粘膜 HEV 上的地址素结合。 CD44 分子上的硫酸软骨素介导 CD44 与纤维连蛋白结合。CD44 还可与细胞外基质胶原蛋 白和及层粘蛋白结合。 CD44 分子分布十分广泛,如 T 细胞、胸腺细胞、B 细胞、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成 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等。 图 2-8 CD44 分子的结构 注:- 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 - -连接的糖基化位点 * 硫酸软骨素连接位点 2.CD44 分子的变异体 CD44 多种变异体主要是由于 CD44 分子基因的不同拼接方式和 翻译后不同修饰所造成的。 (1)CD44 分子基因的不同拼接方式:人 CD44 基因定位于 11 号染色体短臂上,CD44 基因有 20 个高度保守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