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腰椎间盘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厦门光亮骨伤科(颈肩腰腿痛)医院 摘要摘要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迅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损伤小、疗 效满意的优势。本文分成经皮针类穿刺微创技术和经皮置管类微创技术两类,总结各种微创手术方法临 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关键词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微创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深 入和检查治疗设备的发展,微创外科手术方式应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明显增多。微创外科 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医学影像设备、内 镜和显微镜等特殊手术器械和仪器对疾病进行诊 断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1,2。微创脊柱外科主要 包括经皮穿刺技术和内镜辅助技术。从 1964 年 Smith 首先报告3经皮椎间盘髓核溶解术,开创了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先河,到 1975 年日本 Hijikata 首次报道4应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成功,很多学者进行了勇 敢的探索,特别是近 20 年来,由于神经生物学、 脊柱外科学、影像学、疼痛学和材料学的发展, 内镜技术和微创介入治疗的应用,使我们诊治 LDH 有了更多的微创手术方式供选择。本文就其 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经皮针类穿刺微创技术经皮针类穿刺微创技术 经皮髓核化学溶解术经皮髓核化学溶解术 基本原理是木瓜凝乳 蛋白酶或胶原酶可将髓核内的蛋白多糖解聚,使 髓核溶解脱水,从而实现椎间盘的间接减压,达 到解除神经根压迫的目的。经过一系列实验与临 床研究,证实木瓜凝乳蛋白酶溶核技术具有较确 切的疗效,1982 年批准其在临床上应用,其临床 优良率达 70%80%。主要并发症为过敏反应(0.5%) 、 脑与脊髓损伤(0.03%) 、灼性神经痛、椎间盘炎 等,并发症虽少见但常产生严重后果5。目前采 用较多的是胶原蛋白酶,此酶能溶解髓核和纤维 环中的胶原蛋白,而不损伤邻近结构中的酶,且 过敏反应更低,现今已取代木瓜凝乳蛋白酶。目 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 5 种方法:(1)经皮斜刺或 后方直刺椎间盘(盘内)注射法;(2)经皮椎间 孔应膜外侧隐窝突出物局部(局外)注射法; (3)经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缘行硬膜外侧隐窝 穿刺法,此法系盘外注射的改进法,由宋文阁等 提出并应用于临床;(4)经皮棘突旁硬膜外注射 法;(5)经皮切吸与胶原酶注射联合法。目前国 外均有使用。近年发展以胶原酶靶点注射来提高 疗效和用来治疗脱出型椎间盘突出, “药达病所, 酶达底物”成为胶原酶化学溶核术治疗的基本要 求。CT 引导、C 型臂 X 线影像监视也是唯一的安 全保障手段7。牟桂玲等8调查 6 家协作单位, 截止 2004 年底共完成约 3000 例胶原酶化学溶解 术,共发生严重并发症 31 例,包括胶原酶误入蛛 网膜下腔、神经根损伤、硬膜外间隙感染、溶解 期腹压增加导致髓核再脱出引起马尾神经综合征、 截瘫等。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性操作可以减少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穿刺三氧溶核术经皮穿刺三氧溶核术 此是近年来在欧洲国 家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认为其机制是,三 氧氧化髓核中蛋白多糖,破坏髓核细胞,抑制免 疫反应,且有抗炎镇痛作用。Bonetti 等9通过 研究认为,将 O2-O3 的混合气体注射到神经根周 围也可以缓解疼痛,中期随访有效率为 77.9%。何 庆10等采用浓度为 5060g/ml 的三氧在每间 盘注射 1018ml 治疗 179 例 LDH 患者,随访 312 月,优良率为 88.3%。MutoM11等对 2200 例经保守治疗至少 2 月无效,伴下腰痛或坐骨神 经痛的 LDH 患者行 O2-O3 间盘内或椎间孔内注射 治疗,依据 McNab 评定标准,随访 6 个月时有效 率为 80%,18 个月时有效率为 75%,未发现近、远 期并发症。并对其中 420 位患者行 CT 检查,结果 显示突出间盘体积回缩为 63%,同时认为导致该治 疗方法失败的原因有突出间盘的钙化、椎管狭窄、 硬膜外间隙纤维化。何晓峰等12认为其最佳适 应证是腰椎间盘膨出及轻、中度突出合并根性症 状者,对突出程度较重及合并脱垂者疗效欠佳, 同时认为二次治疗可提高疗效。三氧溶核术国内 外报道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后果,但有 23%的患者术 后症状和体征“反跳” ,认为与椎间盘内压力暂时 性升高关系密切,部分患者无需任何治疗,症状 严重者可对症。三氧与胶原酶联合应用,王达建 13报道的效果优于单用,CT 引导可提高穿刺准 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椎间盘内三 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且安全的方 法,总有效率达 93.2%。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此法的原理是通过热量 使胶原组织发生固缩,凝固纤维环上的病变部位 及肉芽组织,灭活病变部位的痛觉感受器以阻止 痛觉传入14。椎间盘是一个相对无血管分布的 组织,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对其不间断施加热能, 通过椎间盘外的脑脊液循环及锥体血循环带走多 余的热量,以避免损伤外侧的神经根及韧带等正 常组织,使治疗的选择性较好,并发症减少15。 同时,胶原组织的固缩及纤维环的封闭可增强椎 间盘的牢固性及腰椎的稳定性,缓解病变椎间盘 所受到的压力,有助于消除疼痛症状。Cohen 等 16报道 32 例,术后 9 个月随访疼痛明显缓解。 由于这项技术开展时间不长,其远期疗效还在进 一步观察研究之中。IDFT 的适应证是退变性的椎 间盘源性下腰痛,明显腰痛持续 3 个月以上并经 保守治疗无效者,排除病例是游离型突出、超过 两节段的突出,以及合并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例。 IDET 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有较好疗效,并发症发 生率很低、恢复快,可以作为拒绝接受腰椎融合 手术的替代疗法。2004 年 1 月上海瑞金医院的童 国海等在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技术,获得了良好的 治疗效果。由于材料电热发生器是美国施乐辉公 司产品,价格昂贵,目前只是大城市或沿海发达 地区在使用。IDET 目前研究报道较少,尚无具有 说服力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其应用价值有待进 一步验证。 经皮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经皮激光颈椎间盘减压术 该技术是以激光 代替上述的经皮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中的手动或自 动切割器械,通过置入椎间盘的工件套管放入激 光光导纤维,利用激光的能量使髓核组织烧灼汽 化,以有效地减低椎间盘内的压力,减轻椎间盘 髓核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该技术由 Choy 等17于 1987 年首先描述,并在奥地利的 Grai 进 行了第 1 例手术。1998 年他总结 12 年治疗 518 例 752 个椎间盘的经验,总有效率为 75%89%, 并发症少于 1%。在激光气化髓核组织过程中,产 生热量,椎间盘内压力会一过性升高,因此需要 持续冲洗,这在有纤维环破裂的病例会有大量液 体漏至硬膜外间隙。激光在治疗椎间盘疾患方面 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且技术发展相当迅速。由 于该技术亦非直观下进行,其缺点显而易见。临 床治疗效果与其他技术无明显差异,且需要较昂 贵的激光设备,国内孟庆水等18报告 26 例,经 随访 12 年,优良率为 88%。目前在国际上单纯 采用此项技术的医院不多,一般与内镜联合应用。 将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用于治疗颈、腰椎间盘 突出症,此法是继颈椎间盘开刀手术的又一次医 学技术革命。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作用机制是利用冷融 切的低温(约 40)汽化技术,切除部分髓核组 织,并利用加温(70)技术使髓核内的胶原纤 维汽化、收缩和固化,使椎间盘总体积缩小,从 而使椎间盘内压降低并使椎间盘髓核组织重塑, 以达到治疗目的。早期的射频技术是通过阻断和 损毁感觉神经支配而使疼痛达到长期或永久缓解, 1999 年 Yeung19报告在经皮内镜引导下,应用 双极电极射频消融技术对 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 86.4%。Chen 等20通 过对不同退变程度的尸体椎间盘进行射频消融, 发现引起的变化仅限于髓核内,终板和椎体不受 影响。肖少雄等21采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 疗 97 例 LDH 患者,结果不同年龄组疗效优良率不 一: 40 岁组为 90.9%,4160 岁组 88.7%,6170 岁组 41.5%,71 岁组 12.7%。认 为该法主要适用于 60 岁以下中青年患者,以包容 性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最佳,而临床症状以腰痛伴 下肢放射痛患者较单纯下腰痛者疗效好。龙亨国 等22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近期有效率超过 80%,术后即时效果满意,但中期 随访疗效回退较为显著;王晓宁等23分析无效 原因可能腰椎负荷较大,有限消融不易维持疗效。 相对于激光汽化减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减 压作用相对有限,动物实验证实消融后的髓核无 法观察到肉眼可见的椎间盘后缘回缩。联合应用 三氧或胶原酶是近年微创综合利用的趋势。2007 年寇久社报道在 CT 和 C 型臂的引导下根据 CT、MRI 确定治疗靶点,治疗优良率达 80%,有效 率达 96%24。 经皮置管微创技术经皮置管微创技术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自动经皮腰椎间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自动经皮腰椎间 盘切吸术盘切吸术 1975 年,Hijikata 首先采用 PLD,开 辟了一条介于手术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新途径,C 型臂监视下先用导针通过后外侧入路进 入椎间盘,插入逐级扩张导管达 4mm 大小,然后 在纤维环上钻孔、开窗,摘除部分髓核,降低椎 间盘内压力,缓解对神经根及椎间盘周围痛觉感 受器的刺激达到治疗目的。但临床结果显示大多 数突出椎间盘并无明显回缩,部分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不明显25。1985 年,Onik 研制切割、冲洗 和抽吸于一体的气动式自动摘除器,将 PLD 改进 为 APLD。治疗机制是将部分髓核切割、吸出,降 低椎间盘内压力,减轻对神经根及椎间盘痛觉感 受器的刺激,其适应证较窄,只适合于治疗单纯 性和急性腰椎间盘突出。Degobbis 等26报道 APLD 治疗 50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疗效。 Haaker 报道27采用此项技术进行腰椎间盘炎的 病灶清创及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培养,治疗效果满 意。此项技术对器械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 较高。尽管如此,该技术的出现有 2 个重要的贡 献,一是适宜的特殊小型器械的开发,为现代微 创脊柱器械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三 角工作区”概念的描述,即神经根、上关节突及 锥体上缘之间的区域,目前后外侧型椎间盘镜亦 在该区进行28。陈施展等29报道改良 APLD 在 工作导管前端开一 1.5cm 长 1/3 圈管壁口来治疗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有效,且无神经损伤并发 症。 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后外侧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随着内镜技术设备的发展,美国学者 Kambin 等 30将关节镜成功引入脊柱外科。逐渐发展成脊 柱内镜外科技术也称 YESS 技术。此手术特点是在 PLD 相同的经皮穿刺的基础上,应用椎间盘观察, 用环形钳切取髓核组织,术中用生理盐水持续冲 洗,使切除范围及手术视野显示清晰,同时冲吸 掉切吸过程中椎间盘的碎屑。椎间盘镜下可见到 明显的减压“洞穴” ,而且椎间盘镜可纵深 2cm 左 右观察“减压洞”的底部,根据镜下所见决定是 否需补充切取。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但可能并发神经根、血管损伤(主要在 L5S1 节 段) 、肠管损伤、髂腰部血肿、椎间盘炎等。此手 术适用于单纯性和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间 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症者效果 不佳31。Yeung 等32报道用此方法治疗 307 例, 术后随访 1 年以上,有效率 89.3%。内镜下的腰椎 间盘摘除术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操作技巧、升 毫亿 改进及远期效果亦需进一步完善。 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是采用后入路 将传统的开放椎间盘摘除技术与 内镜技术相结合 的一项新微创手术。术者在内镜显示系统帮助下, 能清楚了解硬膜囊、神经根及突出椎间盘的关系, 可彻底解决神经根压迫,同时避免损伤神经根和 硬膜囊,且止血彻底33。此手术能完全保留脊 柱中、后柱结构,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可 减少术后脊柱滑脱、下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MED 适用于单节段旁中央突出、脱出,并可同时进 行侧隐窝扩大等椎管减压术。由于成像系统监控 良好,可避免盲目性,需精确定位,做到适量切 除和有效减压,创伤小,恢复快,脊柱稳定性好, 近期优良率高。但因显露局限,技术要求高,难 度大,手术难彻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利用该手术系统可以完成腰椎间盘摘除、椎板切 除、内侧小关节切除、椎孔成形、侧隐窝减压等 手术。同时,借助辅助工具可解决腰椎管狭窄、 神经根管狭窄等问题34-36。与传统手术相比, MED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综 合医疗费用低、手术适应证较宽等优点。 Latorraca37和 Le 等38报道 MED 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均取得良好效果。国内学者黄建华等39 报道 ME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16 例,优良率达 98.1%。但 MED 随诊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有待进 一步观察,对 MED 技术是否能较常规手术减少对 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有待生物力学方面的进一步 研究。郑召民等40总结我国 20002002 年应用 中 1018 例按 Nakai 标准评价术后疗效,优良率为 95.99%;另外 959 例按 MacNab 标准评价,优良率 为 95.9%,总的优良率超过 95%。发现其与传统开 放术式在近期和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 异,但其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早 期可下床活动等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 MED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微创观念的广为接受,在 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调节大小的工作导管、经 皮专用的椎弓根固定的工具和器械,将一些以往 只有开放手术才能完成的如锥体滑脱复位、椎弓 根螺钉内固定以及椎间融合等,能够在 MED 下以 最小创伤完成。BTWIN 技术是在 MED 下通过特有的 置入器将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隙,此方法较常规 椎间植骨更加安全,植骨效果稳定。Folman 等41应 用 BTWIN 技术进行椎间融合,术后椎间高度明显 恢复,并且其手术并发症较常规椎间植骨明显降 低。 经椎间孔途径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经椎间孔途径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20 世 纪 90 年代初 Kambin 首先报道采用此途径。 Ditswoth 报道用一种小直径可弯曲的能完全通过 椎间孔的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96 年 Kambin42采用此途径切除腰椎间盘治疗因腰椎 间盘突出所致的侧隐窝狭窄。此途径与后外侧途 径相似,所不同的是内镜进入椎间孔,因此工作 三角区的内边是下行神经根和硬膜囊,该途径主 要适用于旁中央椎管内椎间盘碎片的摘除及小块 游离椎间盘摘除,报告 40 例,优良率 80%,1 例 椎间隙感染,4 例暂时性皮肤灼痛。由于此途径操 作难度大,对内镜及手术器械要求高,与后外侧 途径相比并无优越性,且适应证范围不广,因袭 并未得到普及推广。 经前路腹腔镜椎间盘摘除术经前路腹腔镜椎间盘摘除术 此法是在腹腔 镜监视下,由另 12 个通道进器械,经过 L5S1 前侧的无重要结构的三角区,即底边为盆腔入口, 左右边为髂总动静脉。切开椎间隙前侧的后腹膜, 推开可能存在的骶正中动、静脉,定位确定后即 可手术。对 L45 间隙,则需从腹主动脉或左髂 总动脉左侧进入,向右牵开血管暴露。此途径的 适应证与后外侧途径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单纯腰 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证实为游离或椎间盘突出大 于椎管矢状径 1/3 以上者应视为禁忌。此途径不 干扰椎管内结构,可以方便地达到椎间盘突出部 位,腹壁松软,操作方便,在 L5S1 间隙较后外 侧入路容易进入,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国内 有魏延云小量病例报道43但因缺乏与腹腔相配 套的脊柱手术器械,骨科医生又需要再学腹腔镜 操作,因此未能推广应用。但为腰椎间盘置换开 辟了一条新路子。 评价与展望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脊柱微创外科虽然在上世纪六十年 代已经起步,远早于腹腔镜技术,至今有较多的 方式与器械来完成微创操作,但与此同时也给我 们带来许多困惑,如对传统疗法如何评价?如何 客观看待和应用新技术?临床医生如何喧杂治疗 方法?如何提高治疗效果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仍 是必需面对的挑战。关键点是适应证的选择。原 则上应坚持以下为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1)初 次发作,病程短的患者;(2)病程虽长,但症状 及体征较轻的患者;(3)经影像学检查椎间盘突 出较小;(4)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病,不 能施行手术者。经保守治疗 23 个月无效或加重 可根据病情完善检查,必要时行 MRI、椎管造影甚 至 CTM 或椎间盘造影来综合分析椎间盘突出的特 征。一般认为可回纳的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可根据 设备和医生掌握微创技术的熟练程度选择 APLD、AMD、PLDD、三氧、射频消融等方法,也可 以联合应用。新发展的靶点穿刺使胶原酶/射频/ 三氧的适应证可扩大化到髓核脱出型腰椎间盘突 出,而 IDET 的最佳适应证是盘源性腰痛。MED 的 适应证与小开窗法开放手术适应证相同,而腹腔 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和经椎间孔椎间盘镜手术已经 少有应用。传统开放手术的适应证为:(1)症状 严重,经严格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 但反复多次发作者;(2)有明确神经根受压受损 症状;(3)有大小便失禁等明显马尾神经受压者; (4)合并有椎管狭窄、滑脱等需要做椎管(神经 根管)减压者。开窗法软组织分离较少,骨质切 除局限,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大多数椎间盘 突出症可采用此法。椎间盘突出合并明显退行性 椎管狭窄,需较广泛探查或减压者可采用半椎板 切除术。中央型突出并粘连严重,中央型椎管狭 窄需要双侧探查及减压者,可采用全椎板切除的 方式。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是, 骨科、疼痛科、放射介入科有的甚至是康复科均 在做临床治疗,但研究方向有明显差异,上至三 级甲等医院下到乡镇卫生院都有相关医疗技术、 设备,但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科学地选择治疗方 法。盲目开展微创技术增加了医源性的意外伤害 几率,有 MED 神经损伤,有胶原酶至瘫痪等等, 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业务被迫停止,投入的设 备大多会闲置。目前,骨科医生偏向使用针类穿 刺的微创方法。如何克服利益的驱动,客观地为 患者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是一个难题。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是其 其发展趋势,胶原酶法、三氧法、射频法发展到 用靶点精确定位治疗,虽增加了操作难度,但提 高了治疗效果44,更重要的是使界内人士重新 审视这些微创手段。基于操作路径相似,现在有 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微创方法重叠一起,从而获 得提高疗效的结果。MED 技术日渐成熟和标准化将 使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得到更微创的治疗方 法和满意的治疗效果,也将应用于椎间融合和内 固定的植入从而实现内固定微创化45。除 MED 有条件也有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外,其他方法都因 适应证不同很难进行科学设计对比研究。IDET 和 射频髓核成形术相对是在椎间盘退变中前期进行 干预,能否降低该群体的椎间盘发病率有待更多 病例的积累和进行前瞻性研究。另外,细胞和基 因水平的治疗有可能成为 21 世纪治疗脊柱疾病的 新方向,有学者尝试培养髓核细胞,也有学者在 寻找决定腰椎退变的基因。 参考文献 1 张年春,周跃,初同伟,等.微创与开放式髓 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原因分 析.创伤处科杂志,2007,9(6):521-524. 2 李长青,周跃,罗刚.MED行腰椎间盘突出 症微创手术的示教效果研究.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15(5)L330. 3 Smith L.Enzyme dissolution of the nucleus pulposus in human. JAMA,1964,187(2):137-140. 4 Hijikata S.Percutaneous nucleotomy.A new concept technique and 12 years experience. Clin Orthop Relat Res,1989,(238):9-23. 5 龙亨国、祝海炳、洪文跃,等.射频消融髓核 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脊柱骨髓杂, 2005,15(3):154-156. 6 孙磊,宁志杰,王培杰,等.胶原酶椎间盘内 注射后的形态观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7,4(5):394. 7 史达,蒋宜伟,李振宇.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 酶溶解术治疗综合报道.颈腰痛杂志, 2003,24(2):113-114. 8 牟桂玲,都兴林,张佳华,等.胶原酶化学溶 解术并发症的防治.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5,11(6):380. 9 Bonetti M,Fontana A,Cotticelli B,et al. In- traforaminal O2-O3 versus periradicular st- eroidal infiltrations in lower back pain: r- 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AJMR Am J Neuro- radiol,2005,26(5):996-1000. 10 何庆,廉栋.高纯高浓度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初步探讨.颈腰痛杂志,2005,26(1): 56-57. 11 Muto M,Andreula C,Leonardi M.Treatment of herniated lumbar disc by intradiscal and in- traforaminal oxygen-ozone(O2-O3) injection.J Neuroradiol,2004,31(3):183-189. 12 何晓峰,李彦豪,陈汉威,等.臭氧治疗椎间 盘突出症 600 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 疗学,2005,2(5):338-341. 13 王达建,张雷,王春亭.臭氧与胶原酶盘内联 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实用疼痛学杂 志,2008,4(2):86-92. 14 Kleinstueck FS,Diederich CJ,Nau WH,et al. Acute biomechanical and histological effects of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on human lumbar discs.Spine,2001,26(20):2198-2207. 15 Bono CM,Iki K,Jalota A,et al.Temperatures within the lumbar disc and endplates during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formul- ation of a predictive temperature map in r- elation to distance from the catheter. Spine, 2004,29(10):1124-1129. 16 Cohen SP,Williams S,Kurihara C,et al. Nu- cleplasty with or without intradiscal therapy (IDET) as a treatment for lumbar herniated disc.J Spinal Disord Tech,2005,18 Suppl: S119-S124. 17 Choy DS. 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 ression(PLDD):twelve years experience with 752 peocedures in 518 patients . J Clin Laser Med Sury,1998,16(6):325-331. 18 孟庆水,韩树峰,刘强,等经皮钬激光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光骨科杂志,1997,17(5): 318-320. 19 Yeung AT.The evolution of percutaneous spinal endoscopy and discetomy:State of the art.Mt Sinai Med,2000,67(4):327-332. 20 Chen YC, Lee SH, Chen D. Intradiscal pressure study of percutaneous disc decompression with nucleoplasty in human cadavers.Spine, 2003, 28(7):661-665. 21 肖少雄,夏平,熊伟,等.射频消融髓核成形 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及评价.中国中 医骨伤科杂志,2006,14(2):50-51. 22 龙亨国,祝海炳,洪文跃,等.射频消融髓核 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国脊柱骨髓杂志, 2005,15(2):154-156. 23 王晓宁,侯树助,吴闻文,等.髓核成形术治 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中国脊柱脊髓 杂志,2005,15(6):334-336. 24 寇久社,郑刚,冯宏武,等.射频热凝靶点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6 例.颈腰痛杂志, 2007,28(5):405-406. 25 Revel M,Payan C,Vallee C,et al. 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versus chemo- nucle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sciatica nuc- leotomy.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 Spine, 1993,18(1):1-7. 26 Degobbis A,Crucil M,Alberti M,et al.A long term review of 50 patients out of 506 treated with automated percutaneous nucleotomy acco- rding to Onik for lumbar sacral disc hernia- tion.Acta Neurochir suppl,2005,92:103-105. 27 Haaker RG,Senkal M,Kielich T,et al. Percu- 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itis.Eur Spine J,1997,6(2):98-101. 28 Krugluger J,Knahr K.Minimally invasive disc surgery:a review.Int Orthop,2001, 24(6): 303 -306. 29 陈施展,姚一民,张聪,等.改良 APLD 治疗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疼痛杂志, 2005.26(4):284-285. 30 Kambin P,OBrien E,Zhou L,et al. Arthro- scopic microdiscectomy and selective fragm- entectomy.Clin Orthop Relat Res,1998, (347): 150-167. 31 Thongtrangan I, Le H, Park J,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A historical perspe- ctive. Neurosurg Focus, 2004,16(1):E13. 32 Yeung AT,Tsou PM.Posterolateral endoscopic excision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surgical technique,outcome,and complications in 307 consecutive cases. Spine,2002,27(7):722-731. 33 Nakagawa H, Kamimura M,Uchiyama S,et al.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 for lumbar disc prolapse.J Clin Neurosci,2003, 10(2): 231-235. 34 Isaacs RE,Podichetty VK,Santiago P,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microendoscopy- assiste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instrumentation.J Neurosurg Spine,2005, 3(2): 98-105. 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播电视台灯光音响师面试题集锦及解析
- 机电知识培训总结
- 课件丑小鸭教学课件
- 2025年高级地籍测量员面试重点题及答案库
- 课件pp客人投诉处理
- 2025年宠物训练师导盲犬笔试题库
- 2025年应急救援岗位面试重点题解析
- 2025年服装设计师创意表现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妇联招聘笔试冲刺模拟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师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航航空食品(北京)有限公司招聘2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压力袜(弹性袜)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 房屋抵押的合同(标准版)
- 征兵体检面试全攻略: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土地荒漠化课件
- 2025晋中祁县司法协理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c)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 管线及设备开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GA/T 2160-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检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