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汉语专业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_第1页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汉语专业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_第2页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汉语专业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_第3页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汉语专业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_第4页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汉语专业社会语言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语言学题目 1.中国 印度 古希腊-罗马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语音 词汇和语义 语法 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 编码 发送 传递 接收 解码 五个过程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 纵向 和 横向 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 历时 语 言学和 共时 语言学 6.历史比较 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 ,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 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 语言 这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 料和 组织语言材料的规则 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且也是思维的 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工具。 4.汉民族点头表示 肯定 摇头表示 否定 送别时挥手表示 再见 , 鼓掌 表示欢迎,咬牙 切齿表示 愤怒 ,手舞足蹈表示 兴奋。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左 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直观思维 6.汉语的姐姐、妹妹用英语表示 sister 汉语的叔叔、姑父等,英语用 uncle。 7.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 量词。 8. 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语言 9.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 全民性 没有 阶级性 10.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 社会的、全民共有的 ,说话是个人的;语言 是抽象的,说话是 具体 的。 1.语言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作交际工具。 ( ) 2.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对语言交际起辅助作用。 ( ) 3.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这里的共同语言,是指阶级观念、 思想感情,不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 ) 4.语言声音的发出和声波的传递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但语言的音义结合却是社会赋予的, 所以语言从本质上看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 ) 5.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现象都是属于一定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而 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又不属于经济基础。 ( ) 6.语言的确是通过个人的运用体现出来的,但语言并不是个人现象,因为语言是社会全体 成员共同创造的,没有社会,个人不可能创造出语言来,所以语言是社会现象。( ) 7.在现代社会,文字使用非常广泛,日益重要,但无论文字有多重要,都只是辅助语言进 行交际的工具,记录语言的工具,离不开语言这个基础,所以不可能取代语言,没有语言, 文字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只是说明运用语言的方式多了,不像过去只能当面交际或通 过文字交际,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但这种种沟通方式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离不开语言, 这只能说明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9.人类社会须臾也不能离开语言,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沟通,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 不复存在了。 () 10.动物没有人类意义上的语言,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是要通过与社会接触才能学会的, 而动物的鸣叫等是先天遗传的,不是语言。() 11.人类的思维可以分几种,而要进行抽象思维,就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没有语言,人类 就只能进行比较低级的思维活动.( ) 12.人类要进行抽象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推理.( ) 13.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成果,思维离不 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和思维是密了可分 的,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所以语言和思维的相辅相成的。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 14.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 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 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 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 15 语言和思维不是同一个东西,二者没有同一性。语言既然是思维的工具,就不会是思维 本身。() 16.语言既然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所以无论它是在无阶级的社会还是有阶级的社会,都不可 能具有阶级性,否则,语言就不会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交际工具了。() 17.语言其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人类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特指,所谓“语言”是 不存在的,都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体现出来,如英语、汉语、日语、俄语等等。语言 是概括的、一般的,和具体的语言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通过特殊的语言表现出来。() 18 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反映了世界上所有马匹的共同特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马, 都是具体的,如白马、大马、母马等。() 19.绘画和音乐不具有符号的一般特点,其解释可能因人而异,不是语言符号。() 20.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 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 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 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能 适应思维的要求。() 1.任何符号,都是由 形式 和 意义 两个方面构成的。 2.一个而符号,如果没有 意义 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 形式 ,我们就无法感知, 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3.语言符号是 语音 和 意义 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物质形式。 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约定俗成 。 5.语言符号具有 任意性 和 线条性 特点。 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 音位 ,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 序列 ,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 语 素,第二级是 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所替换,符号之间 这两种关系是 组合关系 和 聚合关系 。 8.组合关系 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 是指在线性序列的 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 抽象思维 能力和 发音 的能力。 1.音素 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国际音标是以 拉丁 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扩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3.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 音高 音重 音长 音质四个要素,汉语的声调,就是由于 音高 的变化形成的. 4.人类发音器官分 动力 发音体 共鸣腔 三大部分, 共鸣腔 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 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5.音素分 元音 和 辅音 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 受阻 . 6.元音的音质是由 舌位前后 舌位高低 圆展与否 三个方面决定的,例如“A”是 舌面央 低 不圆唇 音. 7.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决定的.例如”P”是 双唇 不送气 清 塞 音. 8.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 音位. 9.音位变体可分 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 两类.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 成”n”这两个音位是 自由变体 . 10.汉语音节可分 声母 韵母 声调 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 韵头 韵腹 韵尾. 11.”四呼”是指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12.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把豆腐说成 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做 语流音变 . 1.音位从 社会属性 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素 i 和 y 的差别是由 音质 的差别形成的. 3.ptk都是 塞音 . 4. p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 发音部位 不同.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舌 . 6.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 气流是否受阻 . 7.元音o具有下列发音特征中的 圆唇高元音 . 8.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发音部位 齿间 . 9.与国际音标X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 h . 10.按”四呼”来给汉语音节中的韵母归类, ong 属于 合口呼 . 1.(音素不具备有区别词形的作用,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 2.(国际音标有的使用合体字母,而不是双字母,例如 、 等。 ) 3.(元音的音质由三个方面决定,舌位高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 4.(声母和韵母是汉语语音学的分类,不是普通语音学的分类。 ) 5.(还有圆唇与否的区别。 ) 6.(它们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 7. 8.(g表示的不是汉语拼音中的 g,是浊塞音,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浊塞音。 ) 9. 10. 1.语法规则 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 组合规则 和 聚合规则 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 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做出组合的词组叫做 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 实词 和 虚词 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 句法 ,词以下的规则叫 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 ,例如:happinesses ,es 是 词尾 ,ness 是 词缀 ,happy 是 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做 构词 语素 ,把词尾叫做 变词 语 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 述宾结构 , “跑得很快”是 述补结构 , “火速准备”是 偏正结构 , “我们努力”是 主谓结构 1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 词形变化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词形变化。 四,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地震(陈述式) 看见(补充式) 忘记(并列式) 司令(支配式) 拖鞋(偏正式) 伤心(支配式) 2.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句法结构层次及关系 轻 的 我 们 意 气 风 发 地 走 进 不 同 凡 响 的 新 时 代 主 谓 偏 正 偏 正 述 宾 述补 偏 正 偏 正 3.用变换分析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我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 支持我们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施事) (这个句子的多义是因为“王书记“的施事还是受事身份不能确定,他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 发出者,也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涉及对象,两种含义在这里都江得通,造成了多义.因此可 以在前后适当增加成分,明确“王书记“是施事或受事,而不会既是施事又是受事.) 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 、 (稳固) 、 (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2.(一般性) 、 (模糊性) 、 (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3.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 ,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叫(中 心意义) 。例如“老”有“年纪大” 、 “经常” 、 “过去的”等意义, “年纪大”是(本义) ,其 余的是(派生意义) 。 4.派生词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隐喻)和(换喻)两种。 5.反义词可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与“少年”是(相对 反义词) 。 三、分析题(30 分) 1.分析下列词义的引申方式(5 分) 铁窗:本义是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 换喻 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快乐的地方,派生义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隐喻 矛盾:本义指用于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兵器,派生义泛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 隐喻 泰山:本义指山东的一座山,派生义指岳父。 换喻 红领巾:本义指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 换喻 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5 分) 团结勾结 感情色彩不同, “团结”是褒义词, “勾结”是贬义词。 得到受到 搭配对象不同, “得到”同“认可、支持”等搭配, “受到”同“批评、批 判”等搭配。 父亲爸爸 语体色彩不同, “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 “爸爸”具有口语色彩。 眼红嫉妒 语体色彩不同, “眼红”具有口语色彩, “嫉妒”具有书面语色彩。 秘密绝密 词义轻重不同, “秘密”词义轻, “绝密”词义重。 3.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4 分,每小题 2 分) 我特别喜欢煎鸡蛋。 A.你喜欢煎什么?我喜欢煎鸡蛋。 B.你最喜欢哪种食品?我最喜欢煎鸡蛋。 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A 非洲学者很注意研究自己的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B.非洲学者特别注意研究人类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4.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6 分,每小题 3 分) 儿子: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吧。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 妈妈的回答隐含有不能出去玩的意义。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把剥削统治阶级比喻为毒蛇猛兽,表示了对他们的憎恶之情。 5.请用矩阵图方式对下列几组词语进行义素分析(10 分) 叔父姑父 舅父姨夫 哥哥姐姐 嫂子弟媳 姑妈姨妈 男性 长辈 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 叔父 + + + 姑父 + + - 男性 长辈 与母亲具有血缘关系 舅父 + + + 姨夫 + + - 男性 平辈 年长 具有血缘关系 哥哥 + + + + 姐姐 - + + + 男性 平辈 年长 具有血缘关系 嫂子 - + + - 弟媳 - + - - 男性 长辈 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 姑妈 - + + 姨妈 - + - 义素对比词 男性 长辈 平辈 父系 父系血缘 母系 母系血缘 年长 叔父 + + - + + - - + 姑父 + + - + - - - + 舅父 + + - - - + + + 姨夫 + + - - - + - + 姑妈 - + - + + - - + 姨妈 - + - - - + + + 哥哥 + - + + + + + + 姐姐 - - + + + + + + 嫂子 - - + + - + - + 弟媳 - - + + - + - - (“年长”栏目,有些项目可以用“”表示,因为年长与否有不确定性。 ) 1.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 、 (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 用范围。 2.文字包括(字形) 、 (字音) 、 (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 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 4.文字的特点要受到(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 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 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 、 (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 、 (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 字,即形声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 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 。 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 (在任何社会,文字的作用都不可能超过语言。 ) 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文化。 () (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语言。 ) 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 (无论的拼音文字还是非拼音文字,记录语言都是既有记录语音,同时又要记录意义。 ) 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 (非拼音文字同样要记录语音和意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的音义在文字中是统一 为一体的。 )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 (如果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需要,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 (汉字是语素文字,与读音联系不紧密,字音可以随方音而异,也不受古今读音变化的影 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 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 (汉字虽然是代表音节的,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但不能反过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 个汉字,汉字与音节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 8.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 () (日文是音节文字,假名和音节之间有对应关系,汉字不是音节文字。 ) 9.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 () (意音文字中的表示字音的符号,不能看作拼音文字,因为这些符号不是专门的表音符号, 而且往往都不是表示音素的符号。 ) 10.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发展。 () (书面语是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出口语决定,所以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落 后于口语的。 ) 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2.(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3.语言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语音)次之,而(语法)的演变最为缓慢. 4.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分化)和语言的(统一). 5.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语言分化,(行业用语),(科学技术术语),(阶级方言)都是 常见的社会方言. 6.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7.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这些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 同一个(亲属语言),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 9.(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0.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11.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12.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 我国的(普通话)就是这样的一种共同语. 13.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14.(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规范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 15.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 件. 16.汉语的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可能发生突变,只能渐变,所有的语言都不会有例外.)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它对社会发展的 反应最灵敏,因此变化比较快,而语音,语法的发展变化较缓慢,语法的演变速度最慢,它的稳固 性比语音还要强.) 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还要因交际环境的不同,交际对象的差别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 现出不同的特点,所以不可能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言的风格变 体.) 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划分地域方言不能光凭语言本身的差异,还要看使用方言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各方 言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地区人们的交际工具.总之,在确定方言身份时要同时 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即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 5.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何种方言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比如多斯岗 方言成为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文化的原因,但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则主要是政治 的原因,伦敦方言成为英语的基础方言则是经济的原因.) 6.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7.语言发展也有先于社会发展的情况.() (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产生的,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走到前面.语言必须适应社 会需要,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那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发展是不可想 象的.) 8.分布最广的语系的汉藏语系.() (分布最广的是印欧语系,在世界上六大洲均有.印欧语系诸多语言之所以能分布这样广,主要 是在殖民主义时代凭借政治,军事,经济的力量推行的缘故.) 9.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 (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除方言隔阂,便于各个方言区的人相互交际沟通感情需要.) 10.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语音.()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但不是全盘吸收北京话语音的特点,有些土音,不符合规范的 读音就不吸收.) 1.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 。 2.借词的常见方式是(音译词) 、 (仿译音译加汉语语素) 。 3.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 (汉语)之间。 4.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 、 (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 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例如英语的 coffee、sofa 汉语译成(咖 啡) 、 (沙发) 。 5.“五四”运动以来,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所谓“欧化句式” 。这是语言结构规则 的(仿造借用) 。 6.几个民族的融合,哪一种语言能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7.在(双语现象)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 利者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8.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自愿融和) 、 (被迫融合)两种情况。 9.语言的融合,一般是先出现(双语) ,最后导致一种语言取代另一种语言。 10.(洋泾浜(皮钦语) )和(混合语(克里奥耳) )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11.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 1.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 () (意译词是本族词,虽然意义是来源于外语,但完全按照本民族的构词规则使用现成的构 词材料创造的,不是借词。 ) 2.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 (在语言的融合过程中,哪种语言成为胜利者是由综合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经济、文 化处于领先地位的民族的语言往往成为胜利者,而不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一 定能胜利。 ) 3.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 (语言的融合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 ) 4.“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 () (“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并不 断丰富词汇,严密语法,而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 ) 5.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 () (英语中借词很多,但它们渗入英语后,都要接受英语语法规则的支配,所以英语并没有 丧失其独立性,它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 6.洋泾浜和皮钦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洋泾浜”和“皮钦语”是同一个概念,前者和汉语词,后者是借词。 ) 7.“镭射”和“激光”都是借词。 () (“镭射”是借词, “激光”的意译词。 ) 8.一种语言如果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就能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社会交际工具。 () (一种语言是否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语,主要由其经济、文化是否先进决定。 ) 9.共同语与方言并存,其实也是一种双语现象。 () (这是一种比较广义的双语现象。 ) 10.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形成杂居局面,是语言融合必要的客观条件。 () (如果不同的民族的人杂居在一起,不同语言之间没有接触,不可能产生影响,也就没有 融合的条件。 ) 1.下列属于汉语中借词的是_C_。 a.雷达 足球 芭蕾舞 b.卡车 电话 哈巴狗 c.纳粹 吉他 比萨饼 d.沙龙 朝廷 艾滋病 2.“铁路” 、 “火箭炮” 、 “机关枪”属于_D_。 a.借词 b.音译 c.音译加意译 d.意译词 3.下列属于汉语从日语借形而来的借词是_A_。 a.经济 革命 自由 独裁 b.卡通 保险 玻璃 电影 c.思想 摩托 灿烂 丞相 d.社会 坦克 快餐 信纸 4.下列说法,_B_是正确的。 a.双语现象就是一个人会说两种语言。 b.“葡萄” 、 “狮子” 、 “和尚”都是借词 c.皮钦语就是克里奥耳语。 d.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夹杂着外来词。 5.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_C_。 a.世界共同语 b.洋泾浜 c.国际辅助语 d.克里奥耳语 一、填空题(50 分,每空 2 分) 1.研究语音变化所凭借的材料主要是(方言和亲属语言) 、 (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 。 2.语音演变主要它包括(组合关系)的变化,如音位的合并、消失和分化,从而又引起音 位(聚合关系)的变化。 3.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一定的条件限制) 、时间性、 (地区性) 。 4.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 ,它们之间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 。人 们正是根据这种关系来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 5.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法的(组合规则) 、 (聚合规则)的演变和语法发展中的(类推 作用) 。 6.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 态)的改变, (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 7.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 量,叫做(类推作用) 。 8.词汇系统的演变具体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 (词语的替换) 、 (词义的演变) 几个方面。 9.声调的平仄的汉语实现浊音清化规律的重要条件, (仄声)指上声、去声和入声。 10.“戏子”现称“演员” , “金陵”现称“南京” ,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 11.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增加音节) , 用(复音词)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词)为主的格局。 二、单项选择(20 分,每小题 2 分) 1.语音演变的主要是指_A_。 a.音位系统的演变 b.音素的增加 c.浊音清化 d.词的读者变化 2.古汉语声母中有b d g在现在北京音系中按声调的平仄分别归入p t k 和p t k ,这条语音规律叫做_C_。 a.腭化规律 b.清音浊化规律 c.浊音清化规律 d.浊音送气化规律 3.汉语中古音的浊音音位b ,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变成了pp,这属于 _B_。 a.语流音变 b.条件音变 c.无条件音变 d.音位的对立 4.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 ”和“man(人) ”构成,是个复合词。 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 ,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人) ” 成为一个词了。这是_D_。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5.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了现代已成为表示类似体 的意义的构形语素。这是_D_。 a.词序的变化 b.类推 c.异化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