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 学院:学院: 职业职业技技术术学院学院 专业专业: :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姓名:姓名: 潘家青潘家青 学号:学号: 0920020409 班班级级: : 091 实习实习性性质质社会社会调查调查实习实习地点:地点: 贵贵州省黄平州省黄平县县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王家洪王家洪 成成绩绩: : 黄平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姓名 潘家青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旅管 091) 1 1 前言前言 一、调查时间 2011 年 8 月 5 至 8 月 26 日 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黄平县 三、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旅游业是当代全球最大的产业,也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随着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 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会选择旅游。因此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 为其查明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 性质,级别,特点,及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规划和合理利用做好 准备,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开辟更新更佳的经济收益渠道 。 以 黄平县作为旅游地,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要求 (1)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 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 评价。 (2)以本地区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 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且兰 黄平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黄平的旅游得到 全方位的绽放。 五、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网上与图书馆资料查询、人员采访 2 2 调查点状况调查点状况 黄平县旅游资源状况黄平县旅游资源状况 一、黄平县概况一、黄平县概况 “黄平”名称源于旧州,因旧州地平“厥土为黄”而得名,郭子章郡县释 名又云:“贵州山箐插天,独黄平田壤平夷,颇似江南,故称黄平”。黄平 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奇山秀水应有尽有,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 民族风情古朴浓郁。黄平是苗族革家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堪称天下革家 第一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贵州东线旅游之亮点,线上之明星。有“中国 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贵州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贵州“高原 明珠” 舞阳湖,“苗疆圣水”浪洞温泉,有独具明清建筑风格的贵州第一 古刹飞云崖,原始森林上塘朱家山等。目前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各方客 商看好黄平市场,纷纷前来洽谈其它景点的开发。黄平旅游大县的格局正在形 成。 全县总面积 1668 平方公里,辖 5 镇 9 乡,共 243 个行政村、3 个居民委员 会,4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35 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 62%。 二、旅游环境二、旅游环境 (一)地理概况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 1073540“- 1081248“和北纬 264346“- 271430“之间,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凯 里市,西连黔南州翁安县、福泉市,北邻遵义地区余庆县。距省城贵阳 196 公 里,州府凯里 54 公里。连接黔东南、黔南、遵义三地州,接壤凯里、台江、施 秉、余庆、瓮安、福泉六县市。 黄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 15.1,最热的 7 月平均气温为 24.7。年 平均降雨量 1114 .2 mm,平均雨日(1.0mm)有 178 天,全年有 83%的降雨量 集中在 410 月份。 黄平县自然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四季温暖湿润。云贵高原的地质构造形成了这里山、丘陵、河流、溶洞、峡谷、 坝子等地形地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35.42%,保护较好的森林植被中藏有药用 野生植物 1000 余种,较为珍贵的如天麻、灵芝、杜仲、冬虫夏草、射香等 200 多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红腹锦鸡、小灵猫、穿山甲等出没于原始森 林朱家山保护区。 黄平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汞、铁、煤、石膏、重晶石、磷、石灰石 水泥原料矿、铝钒土、硅、铅、锌、镓、锗、镉等 20 多种,其中蕴藏量大的有 重晶石、汞矿、石膏、石灰石水泥原料矿、铝钒土等。其中汞的储量为 1087.3、万吨,重晶石的储量 39.98 万吨,铀稀有金属储量为 1150 吨,铝钒土 储量为 600 万吨。 (二)历史沿革 黄平在周秦属且兰故地,汉属牂牁郡,唐开元元年(713),置新兴、韶明二 县,隶充州。宋属播州土司管辖,杨氏世守其地,宋为(杨氏)黄平府立上下 三曲二长官司地,隶叙州。元至元中,黄平蛮叛,播州杨氏将罗季明讨平之, 遂有其地。至元二十八年六月初一日(1291 年 6 月 28 日),置(罗氏)黄平 府属播州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74 年 12 月 29 日), 置黄平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1601 年 5 月 30 日)改土归流,置遵义、平越二府,改黄平安抚司为黄平州,属平越府。清朝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1687 年 7 月 30 日)裁并兴隆卫入黄平州,移州 治于卫城,旧治称旧州,新治称新州。嘉庆三年三月七日(1798 年 4 月 22 日) 平越府改为直隶州,黄平州改属镇远府。民国三年(1914 年)一月一日黄平州 改为黄平县。1949 年 11 月 10 日,黄平县人民政府建立,隶镇远专区。1956 年 7 月 23 日,撤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治所移设凯里,黄平 县属之。 至今全县辖新州镇、旧州镇、重安镇、谷陇镇、平溪镇 5 个镇,野洞河乡、 黄飘乡、上塘乡、一碗水乡、纸房乡、浪洞乡、翁坪乡、重兴乡、苗陇乡 9 个 乡。 (三)经济状况 (1)经济建设 黄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过去因有黄平烟厂等工业企业的有力支撑, 黄平县经济发展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92 年县级财政收入达 5393 万元,工业 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93 年,由于种种原因,黄平烟厂被迫停产。随后, 丝织厂、酒厂、复烤厂、纸箱厂等国有工业企业相继倒闭和破产,黄平经济步 入低谷。1994 年县级财政收入只有 870 万元,财政出现严重赤字。1998 年后, 黄平注重培育后续支柱财源,经济得到缓慢复苏,但县内缺乏强大稳固税源的企 业,税费贡献率低,经济总量增幅较小。2004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52339 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完成 5676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16.34 元;财政总收入完成 4028 万元。全县财源结构单一,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是依赖财政以奖代补、转 移支付和专项投入的经济县份。 目前,黄平工业基础薄弱,仅涉及冶金、水泥、电力、丝绸等行业,2002 年工业生产总产值 6222 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235 万元。县政府已 明确抓好以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开发项目,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黄平森林面积 49102.3 公顷,牧草地面积 418867 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水 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太子参、油菜。2002 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 42940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28219 万元,林业产值 2999 万元,牧业产值 11337 万元,渔业产值 385 万元。以退耕还林为依托,以烤烟生产、种桑养蚕、 种草养畜为重点,发展生态、观赏、城郊、增值的“农业稳县”战略正在实施。 黄平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的十大景点,黄平拥有四个,即飞云崖、重安江、旧州古镇、上舞阳河。随着 飞云崖景区飞云大峡谷景点和重安江景区的野洞河景点的开发和历史文化、民 族风情挖掘利用,以文化研究、山水观光、生态休闲、民族采风的“旅游兴县” 战略正在实施,旅游业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 10%以上,拉动了流通、服务等产 业发展。 2011 年,黄平县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 设,狠抓工业生产调度,破解各种发展难题,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提速增效。1 9 月,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 50397 万元,与去年同期 14506 万元相比上升 247%;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 9660 万元,与去年同期 2670 万元相比上升 261%, 占增加值年度计划 13400 万元的 72%;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 40243 万元,比 去年同期 15224 万元上升 164%。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4214 万元,与去年同 期 13266 万元相比上升 234%;累计实现税金 1568.4 万元,与去年同期 735.5 万元,相比上升 113%。 黄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粮食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玉米、红薯、 马铃薯,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 经济作物转变为以中药材太子参、甘蔗为主,果树以柑桔为主,多为温州蜜桔, 另外有金秋梨、无籽西瓜。柑桔年产量达 10 万吨,无籽西瓜年种植超过 2 万亩, 马铃薯年产量达 10 万吨以上。 (2)交通通讯状况 建国前,黄平交通陆上有古驿道西达贵阳,北通遵义,水上有清水江和舞阳 河航运直达湖南,空中旧州飞机场有飞机往来芷江、贵阳等地,是黔东南水陆、 空运十分发达的县份,也是湘黔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解放后,陆上交通优势 取代了水运和空运,湘黔公路横穿县境,省道湄黄公路直达遵义通重庆、四川。 周边五县公路畅通黄平。湘黔铁路、株六复线穿过县内三个乡镇,共 28 公里, 建有 4 个火车站。其中谷陇火车站有旅游列车停靠。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820.8 公里。 县城至州府凯里 50 公里,距省会贵阳 170 公里,距境内火车站谷陇站 30 公里,现正积极筹备新建距县城 10 公里的东坡机场,将它建成贵州东线旅游支 线机场,为黔东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邮政、电信、联通、移动通讯业务覆盖全县,通电话村数达 100%。农村电 视普及率达 95%。全县境内有 110 千伏变电站 1 座,35 千伏变电站 10 座,已并 入国家电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后,全县有 252 个行政村通电。水电设施基本 齐全,供给充足。 二、二、 地方特色地方特色 酸汤鱼用淘米水在坛子里发酵后,用火煮开,加少量辣、姜、盐、西 红柿等,将活鱼取出苦胆后放进火锅煮熟,味道鲜美、可口、健胃,是当今南 方北方人都赞赏的苗族名菜之一。 鸡稀饭将鸡打整干净后,用清水煮半熟时,放半斤或一斤米与鸡同炖, 熟后取鸡切成块粘辣吃特别香。鸡稀饭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净晒干,切细,用糯米饭和少量盐拌匀,放 于坛子内加盖,数月开盖味鲜可口,将腌菜与螺、鱼肉等同煮,味道更鲜。 狗肉汤锅将狗杀死后,用稻草包裹着狗烧掉毛,剖开狗腹取出、肠杂 清洗干净,与狗肉一起放铁锅里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鲜皮脆,汤特别香,是 接待宾朋的名菜之一。 螺丝鱼将田螺与鲤鱼一起煮,按照酸汤做法一样烹调,也是苗族的一 道名菜。 郭氏牛肉干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黄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 20 多种品味 不同中药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纯香开胃健胃。旧州郭氏牛 肉干曾定为航空食品,远销省内外。 黄平豆腐干历史悠久,清朝时就很有名气。用本地黄豆为原料制成豆 腐,然后再经过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黄脂白软嫩香,酒市呼朋细品尝” 的诗句赞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酿制,酒精度一般只有 20 度左右,平时自家酿成后 装入坛内,节日宾客来至,用于接待佳宾贵客,客醉主人欢。 茶叶-黄平产茶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浪洞云雾茶、旧州回龙寺茶、马 场茶叶,曾作为贡品。现东坡的飞云茶也名扬省内外。 三、三、 民族风情民族风情 (1)独特古朴的黄平革家 黄平是革家人聚居集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中国约有革家人口 5 万人, 黄平现有革家 2 万余人,占全国革家人口近半。黄平革家人主要聚居在重安江 畔的重兴乡。革家人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无文字。聚居区内廖、罗、 高、李等姓的大多是革家。 (2)古老浓郁的黄平苗族 黄平苗族经过历代的迁徙,由黄河流域南下江浙、江西、湖广,由洞庭湖 溯沅江而上迁入黄平定居。至今黄平的苗族人口多达 18 万人。在元朝中期, (元史世祖本记)记载,又从黄平兵伐东南亚,强增兵员一万五千多人, 其中万人苗族同胞远征东南亚,分别留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后来 东南亚部分苗族迁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定居。至今在美国的 明尼苏达州和加利福利亚州、威斯康星州及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等地苗族达 20 多 万人,并成立有“全美苗族协会”。 四、舞蹈与音乐四、舞蹈与音乐 (1)音乐 且兰黄平苗歌作为中国民歌的一种艺术形式,于奔放、高亢、激越中 掺入了诸多柔性因素而堪称世间一绝。 酒歌一般是饮酒后,男女二重唱,面对面问答唱,声调浑厚,宏 亮,反复,凡听懂歌词者,觉得回味无穷。 大歌多在深夜人静时进行,二重对唱,声响数里,声调高亢明快、 奔放、嘹亮。 飞歌多为男女青年游方道别后,隔山隔河对唱,声音高亢、明快、 奔放、嘹亮、悠远,情意浓浓。 情歌多为男女青年游方场上独唱,二重唱,混合唱,歌词优美,婉转动 听。 对山歌 情歌即对山歌,为亻 革 家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之一。形式有 两种,一是隔坡或距离几十米远双双对歌;二是通宵对歌,即一对男子或 女子到他乡作客,主客便来对歌,由寨人主持对歌活动。其歌调高亢豪放, 唱时回荡山谷。 (2)舞蹈 芦笙舞 黄平苗族芦笙舞,芦笙手手持芦笙边吹边跳,五人一行,从 高到矮,以左面一人为轴心,舞者按其曲调节奏迈一步一停,向后垫脚后 再继续向前迈进,如此反复循环,三五成群的盛装苗族姑娘手拉手踩舞步, 形成转圈式芦笙舞。芦笙舞有慢有快,快者伸脚踢腿,左右舞动,节奏明 快,舞蹈动作刚健有力。 板凳舞 黄平苗族板凳舞,一般在饮酒兴奋之后进行,男女共舞,舞 者双手拿小板凳相击出声,节奏欢快,舞者以单脚为重心,另一支脚作前 后跨动,然后换脚转身,反复如前。对对男女面对面,背对背的狂欢舞。 有的或用竹杆、竹帚夹在双腿根间作骑马动作,边跳边戏弄对方,高潮时, 手放板凳相搂狂跳,留连忘返。 铜鼓舞 黄平苗族铜鼓舞,置一铜鼓手中,击鼓者右手拿鼓锤击鼓面, 左手执一节 30 厘米的竹根击鼓腰,另一人拿木桶有节奏地将鼓音舀起造成 回音。跳舞者人数不限,围绕铜鼓起舞,舞步先起右脚,按鼓音拍节踏地 三下,两手同时前后摆动,再换左脚三下,如此反复两次后踏地六步旋转 身一次,面对铜鼓反复往返。 亻亻 革 家芦笙舞,芦笙舞,主要有猿猴舞、姑娘捉蚂蚱舞、 捕鱼捞虾舞等,动作多模仿动物动作或古人的劳动姿态。 五、节庆节日五、节庆节日 苗族、革家的祖先为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情操,举行各种集会,集会时 间县境内虽不统一,但多选于农闲举行。现已成为定时定点的民族传统节日, 集会内容丰富多彩,有吹芦笙、跳芦笙舞、斗牛、赛马、斗鸡、斗鸟、对歌和 青年男女游方。近年来,增加了篮球、棋类、电影、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 耗子年 黄平苗陇一带龙姓家族农历十二月初一、二过耗子年。相传早年因 旱灾饥荒,鼠害成灾,庄稼无收。龙姓老人发动全族灭鼠,议定每年过一次耗 子年,沿袭至今。逢耗子年,各户人家上山捉山鼠祭祖,迎姑妈回家省亲过节, 年节颇盛。 春节 以农历十二月三十为大年年节。这天,杀鸡宰鸭,备丰盛食品食用, 祭祀祖宗、供奉灶神,于夜“守岁”过除夕,初一晨进行“开财门”、“敬” 年神。男童到寨里各户人家踩新年(拜年)。初一忌扫地、忌往门外泼水,忌 外户妇女先进屋,初二晨挑新水,初九至十五玩龙灯、踩高跷、男女青年游方。 请酒歌师教唱酒歌,武术师传授武艺。正月十四过小年,各家接回已出嫁的姑 娘和姑妈过小年。 祭桥 农历二月初二,苗家修理祖桥,备酒肉,红绿色蛋、糯米饭及香纸去 祭祀桥神祈求家族人丁兴旺。遇过往行人,要劝酒吃肉。 四月八 县城东飞云崖旧时为浴佛日,朝飞云洞神山拜观音,今为民族节日 集会点。飞云崖风景优美,为黔南第一洞天,洞穴奇特,山水迷人。每逢节日, 附近及邻县各族人民群众到此集会三天,人数多时达二、三万人,会期有赛马、 吹芦笙、跳芦笙舞、斗鸟等活动,也有部分人到此烧香拜佛。期间还时兴食狗 肉、饮米酒。 龙船节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重安、石牛两地各族人民进行龙舟竞渡。龙船 用榔木、杉木挖空制成。船漆各种彩色,龙口含珠,龙角刻“风调雨顺,国泰 民安”楹联,赛舟由鼓手、锣手、水手组成。鼓手为其船指挥者,以鼓点指挥 水手合力奋划。锣手由一名十多岁男扮女装的男子担任,以锣声配鼓点。船尾 一人掌舵,清一色着装青土布对襟上衣,腰拴银花扣腰带,头戴马尾斗笠,手 执五尺长浆的十余名水手,在有节奏的锣鼓声指挥下,协调一致向前划冲比赛。 赛毕,鼓头杀鸡宰猪招待宾客,高歌畅饮,通宵达旦,推选翌年赛船鼓头。 吃卯 黄平县境内吃卯时间不统一,称谓各异。谷陇雷姓等家族于七月的卯 日吃卯节,当月有几个“卯”日便过几次卯节,以第二个“卯”日为盛。过第 一个“卯”日,摘几根稻穗与糯米同蒸,再与鱼肉酒祭祖、祭神后,合家共食, 稻穗挂于神龛上。苗陇龙姓则挂于灶架上。滚水杨姓吃卯与谷陇大寨雷姓大同 小异。卯节,伴以吹芦笙、斗牛等活动。黄飘白记潘姓则称为“改卯”,仅以 鱼、新包谷及一桌生竹筷祭祀祖宗。 粽粑节 县境白保、翁开吴姓家族过六月六粽粑节,其余苗族过五月五粽粑 节。吴姓过粽粑节极为隆重,包粽子极为考究,六月初一后始摘粽粑叶进屋, 包粽子只用梭草捆,包粽粑的妇女,须洗头,更衣,于六月初五包粽粑,六月 初六过节,将粽粑 30 个捆成三蓬做成一挑,一头两蓬,另一头一蓬,扁担搁架 于席桌上。祭祖后,各家食用丰盛菜饭。是日,于黄飘高坡芦笙坪举行赛马、 斗牛等活动。 九月芦笙会 是秋后喜庆丰收较大的节日集会。芦笙会于九月初七先在仁里 金塘进行,随后从五里墩、新合、马桑冲、岩英、安马河、马场街、重安江等 集会点相继进行,九月二十七日,十里桥和谷陇大坪坳集会点同时进行。以谷 陇大坪坳集会点规模最大,周围百十里邻县群众前来赴会,苗、革族同胞身着 盛装前来参加活动。节日期间各类商贩云集,热闹异常。 哈戎节 黄平革家哈戎节即祭祖,是革家一个家族(宗族)的盛典。革家祭 祖无固定年限,十多年或五十年举行一次。每房族都有自己的哈戎坪。祖鼓是 用香榔木掏空,两端蒙上牛皮,皮的边缘用竹钉钉牢,意为祖先在鼓里。这一 天房族人家杀猪杀牛,烤备酒菜,隆重庆祝三天三夜。 踩亲节 革家踩亲节即芦笙节,农历正月初二或十五举行。节日可分为三天、 五天、七天。男女老少欢度佳节,主要活动有对歌、吹芦笙、踩芦笙、赛马、 斗鸟等。革家芦笙小巧,声音细柔,两人为一组,姑娘可随意选择中意者踩芦 笙舞,吹笙青年用脚故意去踩姑娘的脚尖,姑娘如意便拳头轻捶青年的肩部表 示爱慕。 3 3 具体具体调查调查内容内容 一一 旅游景点旅游景点 (一)黄平旧州古建筑群 旧州历来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城郊有清代评 十六佳景,其中的鼓台仙境、翁播龙潭、陡岩赤壁、万营占候等绚丽壮美景 点,游览价值很高。且近年来新建成了集长江三峡之雄伟,桂林山水之秀丽, 四川九寨沟之幽雅的舞阳湖, 2000 年已被评定为国家级水利旅游区。古城 东面 15 公里处有被称之为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自然艺术长廊、佛僧神仙 隐居之胜地的上舞阳河大峡谷,长达30 公里,此处地貌独特,河谷深遽, 悬崖峭壁,溶洞遍布,群瀑飞舞,峰高岭秀,植被神奇,风光绮丽;古城西 面 15 公里处有世外桃园般纯朴的朱家山原始森林,是贵州的“绿色基因库 ” 和“动植物基因库 ”。旧州古镇还有“金盆、银碗、玉带、圣水“的美誉。 (二)黔南第一洞天飞云崖 飞云崖,因茂密的森林崖间有一个巨型奇特的天然穹窿垂吊钟乳石,若朵朵 飞云而得名。清朝陆续增建,形成亭、阁、寺庙、长廊等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这些建筑物或建于平地、或立于山巅、或嵌于崖壁,依山附壁,依溪而建,飞 檐翘角,雕梁画柱,小巧玲珑,与自然风光彼此映衬相得益彰。整个建筑群由 月潭寺、月潭公馆、养云阁三个建筑组及 10 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既有宗教庙宇 风格,又有园林韵味。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留下月潭寺公馆记赞曰:“天下之山, 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岩”。清雍正年间,鄂尔秦至此手书“黔南第一 胜景”,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状元曹鸿勋题写“黔南第一洞天”等。 (三)漂流绝景野洞河 野洞河亦称翁马河,发源于朱家山原始森林,距黄平县城 30 公里,系重安 江的主干支流,河水流经野洞河乡境河段形成 20 公里上的“V”型峡谷,河谷 内有两座自然形成的天生桥,堪称绝景。野洞河是贵州唯一的洞中漂流奇景, 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观光。 (四)苗疆“圣水”浪洞温泉 距县城西北 50 公里的浪洞温泉,又名温水塘,位于环境清幽群山叠翠的温泉 河旁。据地质部门检测,水位标高 740 米,流量 6 公升/秒,泉口水温 49, 属高热温泉,泉水中含有锂、锶及偏硅酸等 17 种微量元素,可治愈多种慢性疾 病。温泉寨的男女老少长年洗温泉浴,无一人得皮肤等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 温泉水叫“圣水”。温泉河沿岸森林茂密,苍翠欲滴,鸟语花香,是休闲旅游 的好地方。 (五)飞云大峡谷 飞云大峡谷位于黄平与施秉交界处,黄平地界,大峡谷的主干流苗里河、抬 拉河,发源于黄平县顶冠山,流经黄平县城,在飞云崖古刹脚下,被深切为峡 谷,故称之为:“飞云大峡谷”。飞云大峡谷经过国家旅游专家们多次考察论 证:被认定为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级“金矿”。 二、旅游商品二、旅游商品 (一)黄平泥哨 为苗族老人吴国清首创,以粘土为原料摔打掐捏,制成鸟、兽、虫、鱼等 多种动物形状,中空留孔可以吹响。泥坯入窖煅烧后涂色,形象夸张,色彩鲜 明,深受儿童喜爱。 (二)苗族银饰 主要是苗族银饰和革家银饰。苗族的银饰分为首饰、颈饰、腰饰和手饰; 革家的银饰分为首饰、颈饰和手饰。无活苗家银饰或革家银饰,各自都有其较 固定的款式,不但造型不同,就连银饰上的花纹和图案也各有其特色。苗族银 饰常以狗、猫、马、鱼、虫、花、鸟为图; 家银饰则爱用太阳、星辰、龙凤、 蝙蝠及部分植物图样构图。式样的不同和图案各异,使黄平银饰显得丰富多彩,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三)苗族服饰 黄平苗族女盛装,上装以“欧嘎跟星” (译汉意, “欧”是“衣” , “嘎跟星” 是升子的四只“角” ) ,又称“欧肴” (汉意即是“红装” )为代表,以其后衣片 偏上中部的四方形图案得名,是最贵重的苗族女上装。为未婚姑娘和新婚少女 的礼服。衣着“欧嘎跟星” ,一则表示富有、华贵,然而更重要的是表现姑娘的 心灵手巧,显示针线工艺水平之高和内在美。 (四)革家蜡染 黄平的革家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并使其成为革家妇女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革家妇女以蜡染做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窗帘、 衣服、裙子、旅行包都是蜡染制成,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床单、包袱、书 包、桌布等也都使用蜡染;就连背孩子的背带也是染得精巧细致的蜡染,黄平 革家蜡染“素有贵州东线旅游一枝花”的美称,长期以来,一直以它素雅大方, 富于夸张的艺术形象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眯,黄平革家蜡染的图纹组合主要以 线条、几何图形、民族信仰、图腾为主,更多的则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 虫、鱼、兽,还有就是神话或民间传说,所有图纹都十分夸张,线条也极为古 朴流畅。 三、三、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一)历史文化名镇之旅 旧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现存有古城墙和许多明、清时期古居民建筑。 旧州虽然是省级历史文化古镇,但如果与邻近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相比, 它们同属一种类型,古民居没有差别,就规模和级别而言,旧州大为逊色。经 济学告诉我们,创造自己的产品特色品牌,就是创造差别。旧州与镇远属同类 性质的差别,不是特色的差别,旧州无法与镇远竞争。旧州与湖南的凤凰更不 能比,凤凰除了古民居,还有南长城和名人沈从文。 (二)温泉之旅 黄平浪洞温泉水质好,水量大,水温高,具有多种用途。浪洞温泉准备开 发成为一个以温泉浴和民族旅游为主,集休闲、娱乐、度假、会议和观光为一 体的浪洞温泉度假山庄。 贵州已经开发的温泉度假山庄据知有以下几处:息烽、乌当、石阡、剑河。 其中开发最早的是息烽,有近 60 多年的历史,然而息烽温泉并没有成为品牌。 这是因为贵州的温泉都属于小型温泉,不像云南腾冲温泉,腾冲温泉世界有名 是因为其范围很广,到处是泉眼,到处是地热,单凭地热景观就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贵州的这些温泉属于同类重复,根据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原则,也 即是吃面包味道递减的道理来衡量,浪洞温泉作为品牌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四)漂流之旅 黄平野洞河漂流,有惊无险,其中洞中漂流有特色。贵州漂流开发较早的 是施秉杉木河、兴义的马岭河,随后陆续开发的有洛北河、凸格河等。施秉用 杉木河漂流较早的优势,打出“漂城施秉”的品牌,优先占领漂流市场,由于 “漂城”缺乏文化内涵,缺乏特色,逐渐被后开发的漂流瓜分市场,边际效用 递减的原则显露出来,“漂城”很难形成品牌。在权威的中国国家地理杂 志提供的贵州旅游地图(2004 年第 10 期)上,贵州各处漂流景点一律被排除, 没有标明,这就表明“漂城施秉” 没有成功。施秉不成功,黄平能成功吗?从 施秉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单独的漂流不能形成品牌。 (五)民族文化生态之旅 黄平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的 62,民族历史非常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异彩纷呈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唯一性。黄平苗族古歌系列(大歌酒歌开 亲歌理词神词)是具有极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的节日文化,传统 宗教文化,歌舞艺术,服饰、刺绣、银饰、泥哨等民间美术都独具特色。 黄平家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灿烂文化。革家的蜡染艺术 是贵州蜡染艺术中的奇葩,现在已经享誉海内外。革家的服饰、刺绣、银饰、 歌舞、节日风俗令人称奇惊叹黄平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是一种 紧俏的资源。 4 调查体会及收获 从调查结果来看黄平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是,如果 选几个民族村寨象邻近的凯里、雷山等县成功的景点学习,用他们的开发模式 进行开发,那么开发出的村寨就失去了竞争力。全球化旅游市场中的游客(消费 者)需要的是不同的、有差异的独一无二的景点,上述的做法只是简单的相似重 复,对游客失去吸引力,为什么?这是因为这种做法违背经济学上供求关系“效 用递减”原则。 那么,黄平的机遇在哪里?目前整个黔东南,甚至于贵州的民族文化生态旅 游仍处在浅层次的歌舞表演开发阶段。现有“成功”景点的文化“含金量”非 常肤浅,这种肤浅不能能够满足现代游客要求对异民族文化体验和了解获得异 样知识的欲望。这些景点只能使游客走马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实验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总结-1
- 思源政府考试题及答案
- 旋律弹唱考试题及答案
- 个人师德学习总结97199
- 家电公司物流管理办法
- 家电公司招聘管理规章
- 2026届北京市第66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0-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民航机场工程实务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 新楼漏水补偿方案(3篇)
- 花卉学 二年生花卉
- 附件1:中国联通动环监控系统B接口技术规范(V3.0)
- 箱变设备台账
- GB/T 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 微课(比喻句)讲课教案课件
- 银行间本币市场业务简介
- 2023年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辽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剑桥通用五级PET考试练习题
- DB32- 4385-202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钢丝绳课件-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