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一一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郝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大地的话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我能正确书写5个生字,认读3个生字,并做摘录笔记。 2.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我能读懂诗歌:大地对谁说话?从大地的话中,我感受到什么? 重 点:读写本课词语并结合上下文理解。 难 点:目标3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关登瀛,1938 年生,儿童文学作家。著有儿童长篇小说黄花 谷,儿童诗集春天的魔术师花意四季等。儿童长篇小说西 部流浪记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小脚印获全国第三届优 秀儿童文学奖及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全国儿童读物奖,诗歌为庆 祝儿童节,我们在地洞里开会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艺诗歌三等奖, 大地的话被编进了教材。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一读,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2、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 3、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驱赶 严冬 清脆 踏碎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2 4.我再把诗歌读一读,发现诗中的“大地”在对 、 、 和 说话,从他的话中,我可以感受到 。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对学:1. 我要和对子互相读一读诗歌,相互正音。 2.我要和对子交流理解“驱赶” “严冬” “清脆”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我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 群学:我能画出大地的话,这是大地对 说话。 我还能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 1 小组分工展示: 2. 全班展示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 学习建议: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认为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 的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 1、看拼音写汉字。 zhi xio t su zh sh ( ) ( ) ( ) 2. 在( )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空气 ( )的被 ( )的天空 一( )种子 一( )棉被 一( )绿沙 3.“大地”邀请( )到她怀里睡, ( )在她胸前飞,要给 3 ( )足够的水,即使是一颗( ) ,也给它一定的( ) 。对于这些有生命的精灵,大地把他们看作是( ) 。用体内 的( )来滋养所有的生命。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一一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郝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大地的话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能抓住有关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我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我能仿照诗歌前四节,仿写一节。 重 点: 目标 2 难 点:目标1 时间预设: 【知识链接】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 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是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 复吟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加诗歌的音乐 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地抒发。 【自主学习】 1、我把诗歌用心地读了一遍。 2.我最喜欢第 小节。其中我最喜欢这句话: ,因为 。 3、我还能找到这些诗句中的重点词,并做上标记,在朗读时重读, 读得更有感情。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5 4.大地妈妈还会对谁说话?我能发挥想象,仿照前四节,再写一 节: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朗读诗歌前四节,说说读了每一小节的感受。并请你用喜欢的 方式展示出来。 (可以用心来朗读,用心来交流) 2、说说你对“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 的体内”这句话的理解。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 1. 小组内交流: 2. 小组推选代表全班展示: 3. 人类生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都受到怎样的关怀与帮助?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通过品读诗歌,我们感受到了大地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 精神,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听了大地的话,你有 什么话想对大地说? 【盘点收获】 我收获许多知识啊! 6 【达标检测】 1.大地为种子提供 ;为飞鸟提供 ;为游鱼提供 ;给小草 ;给 (谁) 提供 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精神,学了 这首诗歌,我想对大地说: 。 2.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大地”一样的人,如: 、 。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二二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都书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春潮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作摘录笔记。 (重点) 我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进攻撤退威力衰竭山崩地裂禁锢崩溃驯服” 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难点)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2 7 一知识链接 1、文题剖析 本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气势,让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那不可抗拒的力量。 2、 走近作者 冯德英当代作家,山东牟平人。他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 时读了 5 年小学,当过儿童团长,深受战争年代斗争生活的熏陶和 教育。其作品有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 二自主学习:(分钟) 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了易读错的字: 我发现了这些字易写错: 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一遍: 我会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进攻 撤退 威力 衰竭 山崩地裂 禁锢 崩溃 驯服 流利读课文画出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三合作交流。 (分钟) 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组长负责,将课文读通顺。 四展示激励(分钟) 小组分工展示: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8 五质疑问难(分钟) 六达标测评:(分钟) 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jn n ch tu wi l ( ) ( ) ( ) Shui ji yn t d n jn g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撤( ) 威( ) 衰( ) 撒( ) 成( ) 哀( ) 滔( ) 涂( ) 提( ) 蹈( ) 途( ) 堤( ) 三.引导背诵。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 ),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 ).朝阳处( ),雪水顺着( ),冲开了( )。那巨大的( )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 ),最后成为一股( ),( ),( )。那 冰封的大江在( ),在( ),逐渐( ),( ),颜色( )。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二二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都书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春潮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方法,理解拟人句所描绘的情境及抒发的感情,想象春潮由弱到强, 逐渐宏大的气势。(重点) 2、针对课文的层次结构,继续学习运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质疑的方法。 3、我能通过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难 点) 9 一、知识链接 苦菜花是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一部 30 万字 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 以仁义嫂及其一家的际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 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鲜明的表现了根据地 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的塑造了仁义嫂这一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 亲的艺术形象。 二、自主学习:(10 分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春潮的( )和春潮的( )。 2、用心的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3、读课文 1、2 自然段,我能画出“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相关的语句。 4、我会用小标题概括春潮形成的过程。 春潮在进攻: _ _ 5、读课文 3、4 自然段,我能勾画出描写春潮气势的语句。我还能 用一个词概括大江复活的场面。( ) 6、我能用小标题概括大江复活的过程。 大江复活: _ _ 三、合作探究(10 分钟) 1、“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 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体现了什么样的心情?如果换成“钻”进来行吗?为什么? 2、课文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3、课文为什么先写春潮的形成,后写春潮的气势? 个案补充/反思纠 错 10 四、展示激励(10 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 2、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像势不可挡 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再来读读,读出春潮由弱到强的气 势。 拓展阅读: 1.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春潮比较有什么不同。 五、达标测评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开:A.把关闭的东西打开 B.起始 C.凝结的东西融化 D 扩大、发展 E.发动;操纵 ()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 ()我们九月一日才开学。( ) ()在那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声响 开江了。(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进攻( ) 衰竭( ) 驯服( ) 禁锢( ) 黎明( ) 寒气凛凛( ) 3、认真朗读本文第 3 自然段,并完成下列各题。 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江不可抗拒的力量?(写出 5 个)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二二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都书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语文天地古诗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2、我能流利的背诵古诗。 (重点) 11 3、我能通过对古诗的诵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 (难点) 一、知识链接 兰溪棹歌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 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 戴叔伦在德宗建中元年(780)五月至二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 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 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 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二、自主学习 1、读古诗,难读的多读几遍读通顺,并能和对子互读,相互正音。 2、我有不理解的字词。 3、我再把古诗读一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三、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语。 2、组内交流诗句意思的理解。 、 3、我能找出兰溪棹歌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 4、我能背诵古诗。 四、达标测评 1、补充句子。 兰溪三日桃花雨,_. 2、_,石矶西畔问渔船。 3、我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一写。 个案补充/反思纠 错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二二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都书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语文天地泼 水节 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12 学习目标: 1、我能扫除生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并作摘录笔记。 (重点) 2、我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3、知道短文写了哪些内容,我通过朗读理解短文的意思。 (难点)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3 一、知识链接 放高升: 傣族民间节日娱乐活动。流行于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傣族地区。 “高升”是一种用火药、竹 筒、竹竿等制成的土火箭。大的重数十斤、长 7-8 米;小的重 几两,长 1 米多。放时,将高升缚在发射架上,点燃导火线, 即飞上高空。高升上装有竹笛,飞升时能发出呜响。多在节日 放飞。 傣历岁首: 二、自主学习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短文,我发现了这些不认识的字: 2、我能画出短文中的好词好句,并写下来。- - - - 。 3、我还有不理解词语: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13 4、通过读短文,我知道短文主要讲了- - - -。 三合作交流 5、组内交流不认识的字。 6、交流好词好句并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我还能用其中词语说一 句话。 7、我能给文章分部分,并从第一部分中找出关于泼水节传达的 信息,并在书上圈出来。我还知道文中事的对泼水节意义。 四、展示激励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自己的体会。 五、达标测评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泼水节的时间( ) 2、泼水节是( ) 、 ( ) 、 ( ) 、 ( )等云南的少数民族的节日。 3、泼水节的节日活动有( )天,活动项目有( ) 。 4、泼水节原因是( ) 14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二二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都书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语文天地抢 春水 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三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扫除生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并作摘录笔记。 (重点) 2、我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3、我能感受人们在抢春水时的欢乐心情。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3 一、知识链接 春潮第一自然段 三月桃花水 1、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3、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 气温低雨反而少 4、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 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5、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 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二、自主学习 1、我会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 2、我能圈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词语。 3、我再读短文,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子。 4、道短文主要讲了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15 三、合作交流 1、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解决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组内互读短文,将短文读通顺。 3、再读短文,说说什么是“抢春水”?怎么样“抢春水”? 为什么要“抢春水”? 4、我能比较泼水节与抢春水有什么共同点。 四、展示激励 小组分工展示 我能正确流利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达标测评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春水是从( )流出来的。 2、抢春水是在( )清晨,在( )抢。 3、抢春水是( ) ,还要带上( ) 。 4、写出文中的排比句: 16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贾林英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古诗二首总课时:二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体意思。(重点 ) 2、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 【知识链接】 杜甫:是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被后 人称之为“诗圣” 。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 篇。 【自主学习】 1 1.、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的对仗美。 2、自由读诗,读准节奏. (抑扬顿挫,有古诗的味道) 二、理解古诗的意思。 三、感受春天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1. “什么样的小路上,开满了什么样的花?这些花压得枝条都怎么样 了? 2.(“黄四娘”是谁?“自在”什么意思?“娇莺”什么意思等?) 3、诗句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读一读。 个案补充(反思 纠错) 17 4.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展示激励】 1.诗中描写的景物是什么? 2.(1 你看到了什么?) (2)这幅画画得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3)这个人是谁?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质疑问难】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 者的什么感情?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jio yng z zi jing pn li lin ( ) ( ) ( ) ( ) 2.背诵并默写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8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贾林英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古诗两首总课时:二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 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知识链接】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属浙 江。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 如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还有夜书所见、嘉兴界、 田家三咏等。 【自主学习】(1.)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2.)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诗歌。 (3.)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读诗句,悟诗情。 (1) 小组读,注意节奏与重音。 应怜/ 屐齿/ 印/ 苍苔,小扣/ 柴扉/ 久/ 不开。 春色/ 满园/ 关/ 不住,一枝/ 红杏/ 出/ 墙来。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 1.体会诗人的感情。 “小扣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2.正在扫兴遗憾时,诗人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 个案补充(纠错反 思) 19 (1)这两句诗人用了两处对比的手法,你能找出来并体会这样 写的妙处吗? 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 【达标检测】 1. 背诵并默写古诗游园不值。 2、按要求填空: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体现作者游园 时进不了门的诗句是 , ”。 但从“ , ”这句诗看 出作者从出墙的红杏想象到了满园的春色,心里感到欣慰。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三三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贾林英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贪婪”“斑斓多姿“不遗余力”等词语在课文中的 意思。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2 20 【知识链接】 李天芳,女,1941 年 8 月生于西安。出版散文集、小说集、长篇 小说、随笔、报告文学等多种。主要散文集有种一片太阳 、 南 飞雁 、等多部,在全国各地获奖 20 余种. 【自主学习】 1. 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2.我会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斑斓多姿 鲜艳夺目 慵倦无力 缤纷五彩 贪婪 偃旗息鼓 莫衷一是 生机勃勃 经久不衰 充沛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画出经典词句,并摘录下来。 4.通过读文,我知道文中主要讲了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1. 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字,说说识字方法. 2. 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我能把生字写得更 漂亮 21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 1.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体 会。 2. 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 【质疑问难】 1. 太阳花的事业为什么能兴旺发达?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 看拼音写词语: jio zo m zh ru bjn fng mo m ( ) ( ) ( ) ( ) wng shng f sh chng pi ( ) ( ) ( ) 2.形近字组词。 燥( )楚( )唱( )焦 ( )旺( ) 躁( )禁( )昌( )蕉 ( )汪( )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三三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贾林英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的特点描述。(难点) 22 【知识链接】 太阳花又叫:太阳花又叫:半支莲、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原产南美巴 西。花瓣颜色鲜艳,有白、深、黄、红、紫等色。太阳花植株矮小, 茎、叶肉质光洁,花色丰艳,花期长。全草可入药。 【自主学习】 1.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 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太阳花如此美丽,却又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 1.“我们院子里的劳动者们”为什么喜欢种太阳花? 2.什么样的事才能称得上“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为什么来年还要种太阳花?在你的生活中有和太阳花一样的人 吗? 【达标检测】 个案补充(纠错反 思) 23 1. 默写生字词. 2. 加不同的偏旁,组字再组词. ( ) ( ) ( ) 喿 成 宾 ( ) ( ) ( ) 3. 课文填空: (1)在夏日酷热的阳光下,牵牛花( ) ,美人蕉( ) , 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 ) ,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 ) , 它开的越加( ) ,越加( ) 。 (2)它( )地享受阳光,尽情地( ) ,朵朵都是那么 ( ) , ( ) 。 (3)太阳花的事业,这样( ) ,这样( ) 。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三三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贾林英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花之咏总课时一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24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2 【知识链接】 花之咏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 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 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 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自主学习】 1. 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 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2.我能把字写正确。 3、我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湛蓝 天幕 坠落 啜饮 宣报 琼浆 舞姿轻盈 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 4、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经典词句,并摘录下来。 5.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 【合作交流】 1、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小组长负责,两人互读,将课文读通 顺。 2、想一想“花之咏”什么意思?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展示激励】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我能够流利地朗读 我能做到声情并茂 25 2.“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达标测评】 1. 我来读拼音写词语: g yng rmin zng sng xun bo ( )( )( )( ) chu yn ci gun qing jing ( )( ) ( ) 2. 比一比,在组词. 琼( ) 幕( ) 赠( ) 眠( ) 凉( ) 墓( ) 增( ) 民( ) 3.按原文填空。 (1)我是朋友间的一份( ),我是新娘出嫁时头上的( ),我也是生者致死者的一件( )。 (2)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 ),春天把我( ), 夏天把我( ),秋天催我( )。 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学案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学案 小组:姓名: 课题:语文天地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积累好词佳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学习古诗,提高阅读能力,体会祖国语言美。 26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2 时间预设: 【自主学习】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词语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合作交流】 1. 同桌交流摘录笔记,阅读,评分。 2. 评议读书笔记并读、背笔记中的好词佳句。 3 .说说诗中透出的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展示激励】 完成畅所欲言: 你会用什么花草来打扮我们的教室?为什么? 【达标测评】 1听写摘录词语 2 .背诵并默写古诗春日 个案补充(纠错反 思) 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学案第三单元语文天地学案 课题:语文天地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重难点) 27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1 个案补充(纠错反思)【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自由读文,画出文中介绍兰花的句子,了解兰花的特点。 2 找出朱德同志爱兰花的原因的句子,读一读。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1.收集兰花的图片或资料,加以认识。 2.查找与花有关的感人故事,读一读。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 朱德赞美兰花的诗句,体会朱德对兰花的深深的爱。朱德赞美兰花的诗句,体会朱德对兰花的深深的爱。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我能选一首学过有关花的古诗,编个故事。 2 .我能收集有关花的故事与名人名言。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1.默写字词。 2.写一首有关花的古诗或名言。 第第 三三 单元语文天地学案单元语文天地学案 姓名 课题:语文天地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三课时课型: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学写关于学写关于“花花”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写作的能力。(重难点)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写作的能力。(重难点)。 28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四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红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我们的手总课时:一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我会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并做摘录笔记。 1、我能正确理解“传递、跨越、彼此、星辰、飞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我能理解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一节。 3、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诗歌,感悟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表达的情感。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1 笔下生花: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学生欣赏,并用优美的词语来介绍你认识的花。 【明确题意,指导写作明确题意,指导写作】 1.我喜欢什么花? 2.花的外在特点:形状、颜色、香味及生长过程变化, 花的内在特 点:气质、品格。 3.人与花的故事。 4.我能收集有关花的故事与名人名言。 独立写作:独立写作: 选取例文,展示评议 个案补充(纠错反 思) 29 重 点:目标 2、3 难 点:目标 4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西渡诗人,生于 1967 年,1989 年毕业于北大,现 任职于某出版社,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等,是 20 世纪 90 年代诗人中的长诗高手。 2、本课中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作: 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亲人、对朋友、对世界人民的关爱、 友善和情谊。 【自主学习】(10 分钟) 2、我能正确读通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词。: 3、我能理解词语“传递、跨越、彼此、星辰、飞翔”等在课文中 的意思。 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 4、我能辨清形近字: 第( ) 托( ) 辰( ) 递( ) 拖( ) 晨( ) 5、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喜欢的词句,并摘抄下来。 6、通过读金钥匙“,我知道了比喻词“是”,并能仿照课文写 一节。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0 分钟) 1、小组内交流易读错的字和易混的形近字,说说自己的方法。 2、交流讨论“是”的比喻句。 3、再把课文默读一遍,说说每节诗歌作者分别把手比作什么?用 笔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30 圈出来,讨论还可以把手比作什么? 4、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抓住文中次词句体会。)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10 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 2、动情诵读,读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我要积累一些带有“手”的成语。 【盘点收获】(5 分钟) 我知道了暗喻词“是”,并能正确运用它仿写一节诗歌。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5 分钟) 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b c l d chun d xng chn ( ) ( ) ( ) ( )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灯光 ( )的船帆 ( )的问候 ( )的双手 ( )的心灵 ( )的星辰 3、把下面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我们的手,在陆地和陆地之间传递彼此的问候。 1、 2、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四四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红艳 审核人: 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一双手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能把课文中的新字、词找出来,并摘录下来。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惺忪、惊讶、火燎燎、铸造、介绍、创建”等在课文中 31 的意思。 3、我通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 点:目标 1、3 难 点:目标 2 【知识链接】 姜孟之,1938 年生于山东省乳山县河崖村。当代作家,50 年代初到伊春林区。 现任伊春市绿地杂志主编,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员。 作者曾深入小兴安岭乌马林业局,采访了育林功臣、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乌 马河林业工人张迎善,为他那双奇特的手及其创造的奇迹所叹服,写下了报告文 学乌马的传说, 一双手是其中的一部分。文章通过描写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 “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天下第一奇手”,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 者质朴感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林业工人热爱、敬仰和赞颂之情。 【自主学习】(10 分钟)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易写错: 2、我能把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并组成词语 3、我能利用工具书给不认识的生字注音。 4、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惺忪 惊讶 火燎燎 铸造 介绍 创建 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 5、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本课的新字、词,和自己喜欢的词句,并 摘录下来。 6、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的职业是什么?本课主要 讲了他的什么事? 个案补充/反思纠 错 32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10 分钟) 1、小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说说自己识字的方法。 2、 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内自由读课文,重点段落可以互读,也可以轮流读,将课文 读通顺。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10 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5 分钟)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5 分钟) 1、我能根据拼音写生字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铁镐( )瞬间( ) 得逞( )火燎燎()铁铸( ) 一 垧( ) xngsng( ) cu( )手) 纹 lu 7、形近字区别组词。 呈 ( ) 栽 ( ) 逞 ( ) 裁 ( ) 3、多音字组词 m( ) ling ( ) 磨 量 m( ) ling( ) 小学语小学语 文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四四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红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一双手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1、我能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外形的词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我能在文中有数字的段落句子处做标记,并摘录下来,认真品读。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主人公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作者对 他的敬佩之情。 33 重 点:目标 1、2 难 点:目标 3 时间预设: 【知识链接】 镐:用来刨土的工具。 垧:土地面积单位。东北地方一垧合 15 亩。 【自主学习】(10 分钟) 1、通过 上节读课文 我知道了张迎善的手的形状。(用文中词语来 形容) 2、我知道这是一双 的手。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我把课文又读了一遍,在有数字的地方作了批注。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这双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 5、通过读第 19、20 自然段,我了解到张迎善的这双手作出了怎样 的贡献。 6、我能算出来这双手仅 1981 年到 1985 年就造林 400 多亩。是我们 整个村子的 倍。是我们学校的 倍。感受张迎善的贡献 之大。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0 分钟) 4、我把描写张迎善的手的形状的句子画出来,认真默读,互相说说 自己的感受。 5、讨论张迎善是一个 的人。 6、交流讨论文中那些数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这样表达的好 处,感受张迎善的伟大贡献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7、文中“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 对他的敬佩。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34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10 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读句子、谈感受) 5、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 的森林。动情诵读,读出作者对张迎善的敬佩之情。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积累有关手的成语、诗句。 2、我能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的人和事。 【盘点收获】(5 分钟) 1、学习完课文我想对张迎善说: 2、善于发现身边默默奉献的人。 【达标检测】(5 分钟) 1、课文填空: 这是一双 的大手,活像半截 ,手的纹络 又 有 ,一个个手指就像 ,掌面像 ,整只手呈 ,手上布满了 和 。 2、摘录文中列数字的句子,并体会好处。 句子: 好处: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四四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红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手上的皮肤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我能自学生字、新词,并做摘录笔记。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我能简单概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35 【知识链接】 人人都有一双手,它为我们传递着美好的情感,创造着幸福的 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手上的皮肤有那些功能和特点。 【自主学习】(10 分钟) 4、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两遍,遇到不认识的字从课后 的生字表中找或查字典。把字音标注在课文中。 5、通过读课文我把易读错写错的字找出来,在田字格本上多写几 遍,直到掌握为止。 6、我能把课文中的新字词找出来,写到摘录笔记上。 4、默读课文,我能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 。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10 分钟) 3、小组互读生字并纠错。 4、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说说易错字。 3、组内互读课文,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展示到黑板 上。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10 分钟) 5、小组分工展示: 6、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质疑问难质疑问难】(5 分钟)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5 分钟)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m c gu l zh jin hn j ( ) ( ) ( ) ( ) 4、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手是干活的 ,手心有许多 ,手背 有 ,这样手能自如地抓握东西。 (2)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 ,并且 。 是手指皮肤的孪生兄弟,它们会像毛发一样 。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4 4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红艳 审核人:王兴华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手上的皮肤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课 36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读课文,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3、我能找到本文的中心句,知道课文的结构。 4、我能用“金钥匙”教授的方法,标注出第四自然段的要点。 重 点:目标 1 难 点:目标 3。(学习用“金钥匙”教授的方法,标注出第四自然段的要点。) 时间预设: 【知识链接】 1、我能认读这些词语: 陌生 粗糙 细腻 痕迹 僵硬 逐渐 2、 我能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10 分钟)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这是一篇说明文,我还找到了课文的中 心句: 2、我能略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说明对象 特点 用途说明方法 2 3 4 5 3、我要把第四自然段认真读两遍,在课文里用标出要点, 还要在这一段旁边注上“指纹 特点 用途”几个字。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0 分钟) 6、小组内交流,我理清了课文的结构是: 。 我找到课文的中心句是: 。 2、讨论第一和第六自然段各起到什么作用?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37 3、讨论交流刚刚完成的表格。 【展示激励展示激励】(10 分钟) 小组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的问题。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我能利用课文中的三组反义词复述课文。 【盘点收获】(5 分钟) 表格展示 【达标检测】(5 分钟) 1、我能找出课文中的三组反义词 ( )( ) ( )( ) ( ) ( ) 我要试着选一个词来造句。 7、通过给第四自然段标要点,我知道课文从( ) 、 ( ) 、 ( ) 这 三个方面来说明指纹的特点和作用。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四四 年级下册第年级下册第 4 4 单元导学案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李红艳 审核人:王兴华 38 ( )班小组:姓名:编号: 课题:语文天地总课时:三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我能把摘录笔记当中的好词佳句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并会听写。 3、我收集了很多关于“手”和“指”的成语在我的笔记本上。 4、我能认真读句子并能仿写。 5、我会做手的游戏,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 重 点:目标 1、2 难 点:目标 3 【自主学习】(10 分钟) 1、我能正确、流利地把我的摘录笔记中的好词佳句读出来。 2、我能听写本单元的词语。 3、我会利用工具书等资料填写“手”和“指”的成语,并能选一个词 语造句。 4、我会抄一抄,然后认真读两遍,能仿照句子写一写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10 分钟) 1、小组内互读词语,看谁读的正确、流利,然后听写词语。 2、交流讨论易写错和不容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