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学号、 专业: 姓 名: 论 文 题 目: 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 指 导 教 师: 所 属 学 院: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13 年 11 月 20 日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0 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加大改造自然的力度,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环境的大破坏, SARS、沙尘暴、洪水、干旱、罗布泊消逝等各种自然灾难随之而起1。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 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克服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摆脱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有利于把控制人口、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 调;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 换,在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2。 关键词:自然灾难,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 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 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一段话, 意思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因为每一次大自然都进行了报复7。 爱德华.艾比说:“为了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 一,人类对自然的危害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种群的过度扩张,使得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生存条 件和生存资源受到致命挤压,而这些物种的衰退或灭绝,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 当年山东还有老虎,所谓武松打虎,现在中国的野生虎是很难见到的,只有东北跟福建、 海南有可能存在的种群。 2.人类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改变了自然的、健康的物质循环, 污染了环境,导致其他物种包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原本地球上没有这么多 污染物,也有自身的降解能力。现在人这么一搅和,污染物排入自然的速度和数量大大 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速度,超过了地球本身的一个 CO2 等自身 的代谢速度。 3.人类为了自己的享受需要,改变了地球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包括水循环 过程。例如,正常的水循环从海洋到陆地,以地表径流的方式返回大海,实现了营养物 质的交换、水循环和气候调节,养育了众多的生物物种。但是大坝、围湖造田、水泥城 市等人造工程,使得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文受到干扰,其降解污染物能力、调蓄能力等 都受到影响,结果是降水迅速流到大海,并在其过程中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经常旱涝 成灾,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4.人类改变了地球的能量平衡,由于所有的自然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1 资源最终都转化为热能,如媒、电、石油等,最后消耗释放掉产生热,但由于温室气体 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射出去,加速了温室效应。本来冬天就该冷,但是人们烧暖气,不 是点几根柴火,而是大规模的取暖;本来夏天就该热,但是人们用空调,在用空调的过 程中,又产生大量的热1。 总之,人类对于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不断扩大的人类种群。欧美人环保,但是他们消耗着世界一大半的 资源,而另外的第三世界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只能在贫穷下继续破坏环境,如果让发展 中国家跟欧美人一样环保,就只有饿死了。所以目前比较现实的就是控制人口增长8。 二,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 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 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 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 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 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3。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 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 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 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6。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 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 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 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两大难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 持续性8。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 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 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3。 三,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切短视行为,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 要求今天的发展能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不仅不能耗尽或毁掉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且要 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创造和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有的 论者把可持续发展观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伦理战略,是相当有见地的1。 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人口、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的关键点。如中国继续走传统工业文明之路,就没有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 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经出现瓶颈,持续发展理念与新能源的利用已经提到中国政府 的日程上来3。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 间的矛盾问题,协调好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的改革可谓是 任重而道远,而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体系的建立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三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是当代人们迫切关心和解决我国乃至全球人口、资源和 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首先,要树立协调的发展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 通过人和自然的活动来实现的。历史上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都 是观念上的失误造成的,树立人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观念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 题的前提。要增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认识。当代科技发展与人类实践表明,自然界与人 类社会是相互依存、辨证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人类在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时必须从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以依存互利、协调发展的 整体效果最佳为最高准则。不能再走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的老路6。 其次,要发展科学技术的调控作用。科学技术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认识 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动态平衡的 内在机制与规律,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只要人们从社 会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发 展科学技术的调节作用,是可以消除恶性循环,保持、建立良性循环,使社会与自然协 调一致向前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3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人类为了摆脱目前全球性问题所造成的困境,实现由工业文明 向生态文明相过渡的战略。它定义为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要能 力的发展4。它既有对人类文明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历史选择的自觉性,更有人类正在进 行的伟大探索实践和辨证唯物哲学的支持和论证;它立足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以摆脱 目前困境和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它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建立支援性 的国际经济环境、维护和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关注和考虑生态环境的基本思 想原则,是符合当前国际情况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因而是正确的务实的、可取的。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时。可持续发展观在中 国也被逐渐的接受和重视,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大决心、 大力气,以改变当前中国尖锐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改变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学 与技术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的发展之路5。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我们党 和国家在新阶段、新历史时期制定的宏伟政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3。它是可持续发展 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要求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发 展,协调人与自然发展,协调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进行市 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永恒稳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意 义。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任重道远,要改变目前资源环境的已经造成的问题 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但是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方针政策领导,有全国 人民的努力,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会正确解决。 辩证法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 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同时,科学告诉我们,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我们 只能认识它,顺应它,利用它,而不能改变它2。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 逾越和不可忽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 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 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 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2。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 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 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缓解经济发展与资 源环境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克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摆脱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 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有利于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体现社 会主义优越性,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在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5。 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啊?过去的,现在的,以后呢?真不敢想象 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吗?遍地的田鼠是对人类的挑战;咆哮的洪水是对人类的警告: 再不能继续漠视任何有悖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许我们会一时 的“人定胜天” ,但长此以往,人类终究要自食生态恶化的恶果! 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共同努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 我做起,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然,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大自然是有生命的, 它会对我们的保护给予馈赠,它会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着洁 净清新的空气、露出更加灿烂的笑脸!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5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2005.03.03 2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 自然辩证概论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 3 武坚 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 光明网-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