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455.2-2003 铝箔试验方法 第2部分:铝箔的针孔检测方法》是一项专门针对铝箔材料中针孔缺陷进行检测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用于评价铝箔表面质量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小孔或微小穿透性损伤的识别与计数。

根据此标准,针孔检测通常采用电解腐蚀法来进行。首先准备待测样品,并确保其清洁无污染;然后将其置于特定条件下(如一定的温度和时间),通过电解过程使铝箔上存在的任何细微裂纹或孔洞变得明显可见。这一步骤是基于电化学原理,即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流时,铝箔上的缺陷处会发生更强烈的反应,从而形成可观察到的变化。

接下来是对处理后的铝箔进行观察与分析。一般会使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等工具来仔细检查铝箔表面,寻找并记录下所有可见的针孔数量及其位置分布情况。此外,还需要按照标准给出的具体要求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比如按每平方米内发现的针孔数目划分等级等。

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实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电解液的选择、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等因素,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在操作时还需遵守安全规范,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3-12-29 颁布
  • 2004-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T455.2-2003_铝箔试验方法第2部分铝箔的针孔检测方法_第1页
YS-T455.2-2003_铝箔试验方法第2部分铝箔的针孔检测方法_第2页
YS-T455.2-2003_铝箔试验方法第2部分铝箔的针孔检测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T455.2-2003_铝箔试验方法第2部分铝箔的针孔检测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  箔试验方法系列标准是在198业用纯铝箔标准的基础上,参考4:1997铝及铝合金箔),758:1983纸破裂强度测定,479:2000软质包装保护层用铝及铝合金箔等标准制订的口本标准是铝箔试验方法系列标准中的第二项标准。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455. 1铝箔试验方法铝箔表面润湿张力试验方法劳 455. 2箔试验方法铝箔的针孔检测方法 455. 3箔试验方法铝箔粘附性试验方法 455. 4箔试验方法铝箔的刷水试验方法 455. 5箔试验方法铝箔的直流电阻试验方法 455. 6铝箔试验方法铝箔其他相关试验方法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本标准由华北铝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明霞、孔祥鹏、王淑芬、程杰、谢馨刚、张深阳、高景忠。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方法适用于铝箔针孔数量及针孔直径的检测。2方法原理在规定的环境及灯箱光源下,运用铝箔针孔的透光性,来观察针孔的数量,并测量针孔的尺寸。3针孔箱及观察室针孔箱及观察室见图1。玻璃表面留出不小于。. 1 查面四周用黑纸衬边以挡住散射光,箱内装有日光灯,日光灯发射光在箱内均匀分布针孔箱内光照度为1 200 1x00 玻璃透射光照度为1 000 线在检测面上均匀分布,环境光照度20 1x针孔箱;3一检查面图14试样制取试样从箔卷上截取,试样表面应平整,不得出现打皱、压折现象。试样尺寸应尽可能等于或大于检1)铝箔针孔也可采用供需双方认可的针孔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则应对试样未能覆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