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 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几点体会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前在开展“谋求教育可持续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怎样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尤其是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论文本着汲取成功的教育经验,摆脱以经验知识为主旨的教学,从培养能力入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力,引导(转载请注明来自范文家网,网址:http:/www.KID)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激励下,认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并提出独特的问题,让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同志曾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因此,我们应当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自身的教学之中,具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并具有创新性人格,使自己成为创新性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人格,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我们的教育才不会滞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呢?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环境。巴里弗雷泽曾对课堂教学环境做过这样的解释:“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社会气氛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只有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满怀激情地去探索新知,其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出来。因此创新教育首先就体现于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活泼、亢奋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大胆质疑,敢于争论,由此发掘其创造性的学习潜能。我的语文课堂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课上学生不必坐得一本正经,板着脸孔,一动不动,紧绷着一根弦。我告诉学生课上你们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因此,要面露微笑,放松自己,累时还可以舒展一下腰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反倒高涨了,参与性也显著提高,思维也活跃了。课上他们特别有创作的灵感,不等现成的答案,还勇于质疑,甚至向老师、向课本提出疑问,面对这种情况,我边鼓励他们聪明勇敢,边引导他们自主动脑解决疑难,并激励他们一定要敢于创新,做个与众不同的人。这样教师由“权威性”向“民主性”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奠定了发展基础。二、努力创设民主化、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今日的课堂要努力构建民主化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对课堂的垄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把学生放在与你等同的位置,多俯下身与他们商量。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民主化、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下,要大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学习,允许学生表表自己的见闻、感受,不强求统一的答案。不同学生对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拐弯处的回头一文时,针对爸爸没有安慰受伤的弟弟,设计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马上各抒己见,有的说爸爸工作忙,不安慰弟弟是可以理解的;有的说爸爸也想关心一下儿子,可又不能在这么多人面前表达;有的学生说,爸爸太狠心了,我若是弟弟不会理他的。对于这样的回答你即使不一一加以肯定,也千万不能莽撞的大喝一声,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泯灭了。要知道“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创新的开始。要多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的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我突破了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学拐弯儿处的回头一文之初,我设计问题情境:“当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了委屈、不快或生病时,是不是非常想得到父母的安慰与怜爱?他们是否像你期望的那样去做了?谈谈你遇到的情况。”这样,一下子把学生情感的闸门打开,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相机引导,使学生理解父爱是一种不善表现的内在的的爱。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整堂课的学习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只有激活学生,才能激活知识。四、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呈现思维的多端性。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之源,对任何事及物都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没有看似荒诞、异想天开的大胆想象、假设,创造就无从谈起,人类只能在原地踏步。潜水艇在凡尔纳的笔下,仅是虚幻小说的一个虚构,而百年之后,它终于成为一件平凡的航海器;录音机的幻想者最初只想把声音装在竹桶里保留住,何其荒唐?但后人把它变成了现实。在教学中让学生由某一结论或故事情节,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编、自演游戏或课本剧,再现结论、展示故事情节,把抽象的结论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创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胆量、语言与形体表达能力。我在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第六册小鸟的呼唤一文时,开课初我问学生想听一段关于大自然声响的音乐吗?那就请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在你眼前再你眼前展现画面吧!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过后,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谈自己的意境:“我看见几只漂亮的小鸟在树枝上欢叫,它的脚下是潺潺流淌的小河。”“我来到一片森林里,一条小河叮叮咚咚的为我歌唱,一群小鸟伴着歌声为我跳舞。”还有的同学深深地陷入其中编了一个小故事。瞧,他们想象的空间被激活了。我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自然因有了高山发、流水、鸟鸣而美丽,人们因此爱去旅行,一群小鸟也决定去旅行,这节课我们随同小鸟一同去旅行好码?”学生们欢呼雀跃,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意境,整整课同学们听、说、读、写不时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课末,我又让学生想象一下几十年过去了,人类已经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了,小鸟去过的地方都变得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美丽、清爽极了,想象一下人类采取了那些措施,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什么样,自拟题目。同学们都打开了想象的闸门,有的写,有的画,展现了多年后我们生存的美丽家园。在知识底蕴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学生的思维必将呈现多端性。人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教育者的责任是把它保留住,加以挖掘、激发、引导使之成为创造的动因。儿童最富有想象力,几件简单的事物可以想象成为一个“家”;一把扫帚就是一匹飞奔的马;一堆泥土,几粒石子就是一座城堡儿童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此时教育者切不可以成人化的眼光规范儿童的思维,这样势必会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诱导、引导、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受思维的局限,允许并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勇于创新。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多途径的创造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生活在彩虹般绚烂的想象王国,有了大胆的想象也就会有不断的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会水到渠成。五、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但这并不是单纯地指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之类的策略,而是融情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及人文精神为一体的学习策略,其核心就是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当学习内容确定之后,学生就必须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并选择完成预定目标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指导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则要帮助他们不断总结并归纳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策略。如:通过类比方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组织学生扮演所讲知识内容中的各类角色,通过身临其境、身为其人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同时,要落实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合作交流和主动探究等学习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六、教学时要学会理解、宽容、给予、激励。1、爱是教师力量的源泉,师爱的基础是平等,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学生是有自己独特感悟的发展中的人,他们渴望被尊重。渴望教师的理解,你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能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2、孩子往往因表现欲强、好奇、逞能而犯错,这时教师若能充满爱心,学会宽容,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学生的解释与反思会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3、要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给学生,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和环境,多给学生一点时间、机会、任务、问题,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学会等待,切不可急于求成,拿自己成人化的、客观化的答案局限学生的思维。一节美术课上,一位小女孩呈现出了一幅作品,画面上蓝蓝的太阳特别耀眼。老师问:“别人都把太阳画成红色,你为什么把他画成蓝色啊?”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说:“我都不喜欢每天穿同一件衣服,太阳也一定不喜欢每天穿红色的。它一定喜欢我给他设计的蓝衣服。”孩子多么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啊!我们真应把创造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创造、智慧,充满生命力。4、教师的鼓励是孩子的动力,学习过程是孩子自己在思考交流讨论,教师要引导,要时刻拿起表扬的武器。教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抚摩,会使一颗消沉的心变得兴奋起来,用真情呼唤真情,用爱心呼唤爱心,赏识学生,激发学生,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欲望。七、多种方法结合,丰富施教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如果只用一种方式教学,课堂就会显得没有生机,学生的思维没被激活,更谈不上创新了。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和传输工具。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巧妙、科学地使用精彩的语言传授知识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可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语言的魅力,由此情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受到教师丰富语言的感染,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飞散,投入创新的领域。同时,课堂上还应适时、适当地使用电教媒体,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理论,变成看得见的直观生动的形象,化静为动,化复杂为简单,以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的想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有所创新。八、教、学、做合一。半个世纪前,著名教育家陶行之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其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只让学生去听,去学,不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只动脑,不动手,学生对学习也就无兴趣,也就很难达到学习的目标,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以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教学生既能动脑,又动手,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教、学、做合一,方能开掘出孩子创造的潜能。动手操作是儿童的天性,在动手中玩耍,在玩耍中认识世界,获得乐趣,而创造也自然孕育其中了。总而言之,教师要做个教育的有心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应当融于学习与语言文字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习课件:线粒体与叶绿体
- 2025年4月无线网络优化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 2024年4月山东C类人员安全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4月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节目制作中的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考核试卷
- 英语戏剧表演与舞台艺术考核试卷
- 手工具企业生产安全与应急预案制定考核试卷
- 抗挫能力培养:儿童批评教育的有效策略
- 硬件设计在物联网边缘设备中的优化考核试卷
- 绝缘材料在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柜的应用考核试卷
- 如何做好医患沟通
- 2022年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课件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1-6答案
- 穿孔机作业指导书
- 统考考生本科志愿样表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 新航道托福雅思培训班
- 数车实训图纸
- 1小学英语教师面试:听力课SpecialdaysinApril全英文教案及试讲逐字稿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黄冈测试卷(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