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 xxx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 上节课回顾 离散时间信号基本运算 信号自变量的改变:翻转、位移、内插和抽取 信号自身整体的运算:差分、求和 两信号之间的运算:相加、相乘 确定信号的时域分解 第3章 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线线性非时变时变 系统统的描述及特点 3.2 连续时间连续时间 lti系统统的响应应 3.3 离散时间时间 lti系统统的响应应 3.4 冲激响应应表示的系统统特性 3 学 习 要 求 1.掌握线线性时时不变连续时间变连续时间 系统统与离散时间时间 系统统的数学 模型。 2.了解连续时间连续时间 系统统与离散时间时间 系统统响应时应时 域求解的方 法。 3.掌握连续时间连续时间 系统单统单 位冲激响应应的求解与离散时间时间 系 统单统单 位脉冲响应应的求解,重点掌握用卷积积法计计算连续连续 时间时间 系统统与离散时间时间 系统统的零状态态响应应。 4.能够够利用matlab计计算系统统的响应应。 4 重 点 和 难 点 本章的重点是卷积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 本章的难点是卷积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 5 3.1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描述及特点 连续lti系统用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ai 、 bj为常数,an=1。 离散lti系统用n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描述 ai 、 bj为常数, a0=1。 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描述 : 6 3.1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描述及特点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点 : 由于lti系统统具有线线性特性和时时不变变特性,因此具有 : (1)微分特性与差分特性: 若 tx(t)=y(t)则 若 txk= yk (2)积积分特性与求和特性 : 若 tx(t)=y(t)则 若 txk= yk则 则 7 例1 已知lti系统在x1(t)激励下产生的响应为 y1(t) ,试求系统在x2(t)激励下产生的响 应y2(t) 。 解:从x1(t)和x2(t)图形可以看得出,x2(t)与x1(t)存在以下关系 根据线性时不变性质,y2(t)与y1(t)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8 3.2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响应 3.2.1 连续时间连续时间 系统统的零输输入响应应 3.2.2 连续时间连续时间 系统统的零状态态响应应 3.2.3 冲激响应应 3.2.4 卷积积积积 分 9 3.2.1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0 1.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输入信号为零,仅由系统的 初始状态单独作用而产生的输出响应。 数学模型: 求解方法: 根据微分方程的特征根确定零输入响应的形式。 再由初始条件确定待定系数。 系统完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yzi(t) + 零状态响应yzs(t) 3.2.1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零输入响应yzi(t)的形式 (1) 特征根是不等实根 s1, s2, , sn (2) 特征根是等实根 s1=s2=sn =s (3) 特征根是成对共轭复根 11 解: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例2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 y“ (t)+5y (t) +6y (t) =4x(t), t0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y(0-) = 1,y (0-) = 3, 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zi(t)。 系统的特征根为 y(0-)=yzi(0-)=k1+k2=1 y (0-)= yzi(0-)= - 2k1-3k2 =3 解得 k1= 6,k2= -5 12 例3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 y“ (t)+4y (t) +4y (t) = 2x (t )+3x(t), t0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y(0-) = 2,y(0-) = -1, 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zi(t)。 解: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系统的特征根为 (两相等实根) y(0-)=yzi(0-)=k1=2 y(0-)= yzi(0-)= -2k1+k2 = - 1 解得 k1 = 2, k2= 3 13 例4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 y“ (t)+2y (t) +5y (t) = 4x (t )+3x(t), t0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y(0-) = 1,y(0-) = 3,求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yzi(t)。 解: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系统的特征根为 y(0-)=yzi(0-)=k1=1 y (0-)= yzi(0-)= -k1+2k2 =3 解得 k1= 1,k2= 2 14 3.2.2 连续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zs (t)方法: (1) 经典法:直接求解初始状态为零的微分方程。 (2) 卷积法:利用信号分解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求解 。 2.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当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时,由系统的外部激励x(t) 产生的响应称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用yzs (t)表示。 15 系统完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yzi(t) + 零状态响应yzs(t) 卷积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yzs (t)的思路 (1) 将任意信号分解为单位冲激信号的线性组 合。 (2) 求出单位冲激信号作用在系统上的响应 冲激响应。 (3) 利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即可求出任 意 信号x(t)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zs (t) 。 16 17 卷积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yzs (t)推导 由时不变特性 由均匀特性 由积分特性 例5 已知某lti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 y(t) + 3y(t) = 2x(t) 系统的冲激响应 h(t) = 2e-3t u(t), x(t) = 3u(t), 试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zs(t)。 解: 18 3.2.3 冲激响应 1.冲激响应的定义 在系统初始状态为零的条件下,以冲激信号 d(t)激励系统所产生的输出响应,称为系统的 冲激响应,以符号h(t)表示。 n 阶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冲激响应h(t)满足 19 3.2.3 冲激响应 2. 冲激平衡法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由于t 0+后, 方程右端为零, 故 n m 时 nm 时, 为使方程两边平衡, h(t)应含有冲激及其 高阶导数,即 将h(t)代入微分方程,使方程两边平衡,确定 系数ki , aj。 20 解: 当x(t) =d (t)时,y(t) = h(t),即 动态方程式的特征根s = -3, 且nm, 故h(t)的形式为 解得a=2 例6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 为 试求系统的冲激响应。 21 例7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 为 试求系统的冲激响应。 解: 当x(t) =d (t)时,y(t) = h(t),即 动态方程式的特征根s = -6, 且n=m, 故h(t)的形式为 解得a= -16, b =3 22 (1) 由系统的特征根来确定u(t)前的指数形式。 (2) 由动态方程右边d (t)的最高阶导数与方程 左边h(t)的最高阶导数确定d (j)(t)项。 23 冲激平衡法小结 3.2.3 冲激响应 求解方法: (1) 求解微分方程 (2) 利用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24 3.连续系统的阶跃响应 例8 求例6所述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g(t)。 例6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方程式为 例6 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解: 利用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3408:2025 EN 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e inorganic substance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 医院病床使用方法
- 机械设计及其制度
-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内容
- 实训课教学设计流程图
- 电影《帕莉潭》深度解析
- 医院消毒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六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苏课新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路养护管理计划与执行报告
- 2025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务可持续性研究报告
- 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2025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小学数学课标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招聘各银行笔试真题(附答案)
- (初级)小红书种草营销师认证考试真题试题(附答案)
- T/CCSAS 025-2023化工企业作业安全分析(JSA)实施指南
- MOOC 旅游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PPT]汶川地震灾区水利水电工程震害调查及分析
- GB∕T 40802-2021 通用铸造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