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调研报告_第1页
工程项目调研报告_第2页
工程项目调研报告_第3页
工程项目调研报告_第4页
工程项目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佛山汾江河整治工程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 关于佛山汾江河整治工程的调研 小组成员: 调研目的: 域概况以及它的水文水质状况; 程、整治的措施、 整治的效果 以及城市居民对此举措的态度 ; 提出相关的对策; 活 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增强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市民的素质 ; 调研方式: 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 到当地的图书馆获取相关资料、 走访当地水务局等。 调研提纲 1 汾江河现状 . 3 域概况 . 3 江河水文水质状况 . 4 文气候条件 . 4 质状况调研分析 . 4 2 汾江河的整治 . 6 江河整治的五个阶段 . 6 治的具体措施 . 7 汾江河五次整治的评价 . 9 3 当前整治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 10 河涌的污染 . 10 阶段政府的治理措施 : . 11 阶段治理成效和不足 . 14 4 调研总结 . 15 参考文献 . 16 1 汾江河现状 域概况 汾江河,又名佛山涌(佛山水道)属北江河下游网支流,外接东平水道。上游西起沙口水闸,东 行横贯佛山市禅城区北部,到南海区沙湾处分为两支,一支到沙尾桥,另一支至鱼尾桥,下游汇入东平水道。汾江河从进口到沙尾出口长约 25 公里,到鱼尾桥出口长约 30 公里。其中沙口水闸至谢叠桥段属干流,总长约 15 公里,现状河面宽约 45 米 110 米,河底高程约 至 (珠基,下同)。汾江在人民桥处分叉,干流则北上至谢叠桥止,支流(佛山支涌)向东转南,经军桥至南海区石啃水闸,称为军桥涌,长约 里,河面宽约 18 米 50 米,河底高程约 至 。 汾江流域概况一 览表 起点: 沙口水闸 终点: 沙尾桥 长度: 里 河宽: 50 水深: 流速: s 流量: 几立方米 /秒以上 功能: 一般景观用水 水质目标: 类 经济状况: 佛山市位处珠江三角洲腹地,领改革开放之先,经二十余年开拓拼博,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屡创佳绩,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佛山市总面积 方公里(其中耕地 亩), 2003 年图片来源:佛山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室 底户籍总人口 人。根据 2001 年 4 月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区域内总人口 人(含暂住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2003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人均 40437 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市税收总额 元,增长 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元,增长 2003 年底,佛山市调整了行政区划,全市设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区。 江河 水文水质 状况 文 气候条件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属亚热带季风区,受海洋气候调节,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降雨量 米,最大年降雨量 米( 1961),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 米( 1999 年 8 月 23 日),年内降雨不均,汛期( 49 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80%;空气湿度大,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510 毫米。由于接近南海,每年 511 月间,经常受台风侵袭,风向以东风和东北风为主。台风发生时,往往伴随暴风雨和暴潮 水文特征 。 质状况 调研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及 我们的 实地调查分析 , 造成汾江目前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河两岸大量污水及污染物的排放。这是造成汾江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工业废水大部分只是初级达标 , 而且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经测算 , 汾江对 纳污容量平均每天为 6.9 t, 而目前每天排入汾江的 为 21 t (其中市区 10 t, 南海 11 t) , 大大超过其环境容量。另外 , 溶解氧 (衡量水质的又一重要指标 , 鱼类生存最低条件水质溶解氧量为 2, 而经检测 , 汾江水的溶解氧量仅为 。汾江河的 境容量为 6 t, 检测显示每天实际排放进汾江的 高达 18 t, 汾江承受着超过其自身环境容量 3 倍的压力。 二是汾江河自身河床浅窄 , 流速较慢 , 同时其径流量较小 , 年平均流量 100 多 s, 枯水期只有 5 6 s, 水体的自净能力相当弱。汾江河属潮感性河流 , 涨潮时受三方面来潮顶托 , 退潮时又依来潮方向退出 , 使污水在汾江长时间滞留 , 造成污染物不断积累 , 降低了河水 的自净能力。 从我们的调研得到的资料中,我们分别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年份 ,对比了这三年的污水排放量,从而得出结论。 三个代表年份污水的排放情况 年份 生活污水 工业污水 污水总量 1980 999 009 比图 另外,我们也分析了四个反映水质的的指标,并作出了对比分析 如下 类别 年份 解氧 (毫克 /升) 氨氮(毫克 /升) 学耗氧量(毫克 /升) 五日生化需氧量(毫克 /升) 1980 年 006 年 准值 ( ) 3 30 6 结论: 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远远超过了汾江河自身的自净能力 ,汾江的水质也越来越差。 2 汾江河的整治 江河整治的五个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初 , 整治汾江的工作就已经开始 , 先后经历了 以下几 个阶段: 第一次整治( 1980 年 1983 年):市 政府投资 260 万元兴建了沙口水闸, 1983年水闸建成,该工程被佛山市列为 1982 年十大新闻之一。 第二次整治( 1989 年 1993 年): 1989 年市政府成立市汾江河综合治理小组,拨款 1500 万元用于综治。 1992 年 6 月,镇安污水处理厂首期动工。 第三次整治( 1995 年 2000 年):市政府从 1996 年到 2000 年共投入 治汾江河,使水污染指数从 1994 年的 降到 1999 年的 第四次整治( 2001 年 2006 年): 2001 年制定汾江河 2001综合整治实施计划,计划 投资 元,至 2007 年共完成投资 35 亿元,污染指数进一步降到 第五次整治( 2007 年 2010 年):三年实现不黑不臭,汾江河全流域水质从2007 年的劣 V 类,变为介于 到 V 类之间。 治的具体措施 一、 对沿江污染企业、工厂实 施 关闭、改造或者搬迁的政策 , 并进行产业升级 ; 从 2008 年开始,佛山使出铁腕,实施综合整治项目 95 个, 111 家企业被强制关闭和搬迁,流域内重点工业污染源的 89 家企业实行分级登记管理 。与此同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格局汾江河畔原有的化工电镀、作坊小厂被现代化 物流中心、金融新区取而代之。 汾江河综合整治指挥部对流域两区 7 镇街污染重灾区频出重拳,清拆违章建筑累计达 13 万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 17 万平方米;经过系列整治,目前汾江河的污水排放量日均削减 6 万吨。 而 盘踞在汾江河上游半个世纪之久的 28 个煤场,一直是汾江河边的重污染点。他们通过对汾江河分时段封航,然后又实施 24 小时封航清淤,首先砍掉了沿岸煤场的“腿”。煤场所在地罗村也拿出“壮士断臂”的勇气,在半年内将沿岸 28 个煤场全部搬迁完毕。 二、 全力推进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 , 水泵站工程建设, 实施 截污工程 、 工业废水同类分 片集中处理工程 和 雨污分流工程 ; (1)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在市区和南海各建 5 个污水处理厂。市区的 5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规模日处理 7215 t 污水。在南海辖区内的桂城、平洲、大沥、罗村、盐步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 , 总处理污水规模 2015 万 t/d。 目前 汾江河日污水处理能力从原来的 吨 /日增加到现在的 111 万吨 /日,使汾江河流域每日排出的近百万吨生活、工业废水全部得到处理。 (2)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 :根据工业废水种类、排污特点等 , 在市区分片分步建立 8个工业废水处理中心 , 逐渐使市区 工业废水 实现统一集中处理。同时 , 还要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 , 提高达标水平。 (3)截污工程 :在两岸铺设截污管道 , 封闭排污口 , 将污水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提高污水回用率 , 减少汾江的污染负荷。市区内计划铺设污水管道约 21海在桂城、平洲、大沥、罗村、盐步等 5 个区镇内也将兴建污水截污工程 , 预计总截污水量可达 19 万 t/a。 (4)建设引水泵站工程计划 :投入 7 500 万元 , 在沙口水闸、石石肯水闸、南北涌、屈龙角涌、新市涌、奇槎涌等河涌口位置 , 建 6 个引水泵站 , 在枯水期引东平河水进汾江 , 提高汾江的自净能力。 (5)雨污分 流工程 :针对目前市区由于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合一 , 大大降低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的状况 , 结合城南碧水工程 , 在市区城南建设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 完善排污管道 , 确保城南片内河涌不受污染。 (6)清淤扩容、裁弯取直工程 :主要是对汾江和内河涌的淤泥进行清理 , 以有利于航运和泄洪。 三、加快生态工程建设和 绿化美化工程 建设; 在环保技术上,佛山市的一个首创就是在汾江河上建起了 平方米的生态浮岛,构成一道水体“防疫屏障”。浮岛上生长着美人蕉、风车草、圆币草等错落有致的植物,它们吸收着汾江河中过剩的营养物,让河水变 得更加清澈。 市区沿岸修筑 25绿化带 , 进行绿化美化。南海段沿岸堤围进行加固修整 ,实施综合整治 , 将汾江两岸建设成为绿色生态长廊和市民的休闲地。 汾江河五次整治的评价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汾江河水由清变浊,几乎可用“岸上处处冒烟,水中处处冒泡”来形容汾江河了。随即开始的两年整治,首先是兴建沙口水闸,其次是疏浚河道。 1983 年,汾江水渐渐变清,鱼虾又回到江中。 好景不长, 1985 年开始,水污染“反弹”。 1989 年,佛山第二轮整治汾江河,让水质达到四类水标准。 1990年后,佛山经济进入“快 车道”,汾江河再次沦为“粪缸河”, 1995 年,佛山市政府将此作为九件实事之一,对汾江河展开第三轮整治。经过五年疗伤,汾江河污染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由重污染降为中污染。 2000 年底,佛山展开第四次整治,并将范围扩大到整条佛山水道。此后的近 10 年,污染和治理反复在汾江河进行“拉锯战”,汾江河水质时好时坏。而这四轮治污,佛山已先后投入 47 亿元。 第五轮汾江河整治,起于 3 年前,佛山市汾江办 2008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汾江河水质长期处于“劣V 类”,按照标准,最低级的 V 类水为农用水及景观用水,“劣 V 类”通常被归为“无用水” 。 而从 监测结果上看,溶解氧、 氮和总磷四个主要水质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 主河道 8 个监测断面 32 个指标,有原来的 9 个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五类标准提高到 29 个,汾江河水道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但由于管网覆盖不完善、雨污合流以及运输中的流失,目前汾江河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污水处理能力只能达到八成左右,加之不少内河涌、支涌、毛涌截污工作尚未展开,汾江河水质仍面临反复。不仅视觉嗅觉上汾江河水质改善很多,基本不黑不臭,在主要技术指标上也有大幅改善。四项主要技术指标中, 学需氧量)已从 2007 年的超标变为达标, 平均浓度达到 水标准,其余三项虽未达标,也有很大改观。以今年 3 月份的监测结果来看,溶解氧、 氮和总磷四项重要指标分别改善 124%、 11%、 40%和20%。最新监测 5 月份的水质比 3 月份进一步改善, 5 月丰水期汾江河全流域水质从 2007 年的劣 V 类,变为介于 到 V 类之间,上下游部分段水质达到 。即便是枯水期,也达到全流域 V 类的标准 。 3 当前整治面临的困境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调研 分析 汾江河治污仅仅是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主要是因为连接汾江河的内河涌被设闸控制,黑臭的污水不再随意排放,“汾江河是清了,但内河涌更脏了”。由于连接主干内河涌的支涌,黑臭污水并未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置,每逢暴雨为避免内河涌污水漫溢,只能开闸放水,由汾江河带到下游,汾江河水质仍面临反复。 也就是说,汾江河污染并未得到根治。 对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就走访禅城区的一条内河涌, 在那里我们发现内河涌的污染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严重,还没有靠近就闻到一阵阵的恶臭,河涌上面也漂浮着大量的垃圾,河涌的旁边也堆放着从河里 捞起来的淤泥和垃圾。以下就是我们收集的一些资料 、图片 以及作出的分析和总结: 河涌的污染 排水现状及河涌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河涌水质不断恶化,部分排污河涌水呈黑色、有恶臭,水面漂浮大量工业残渣剩液,受纳水体自净功能逐渐丧失,部分河涌的水质甚至关系到周边城市的饮用水源。 阶段政府的治理措施 : 一、 截污工程 . 1)重点是污水处理 佛山市政府对内河涌的治理最主要措施是截污工程 , 分区域铺设污水管网收集各 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同时建设污水处理厂,将附近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定点排放。佛山市内主要污水厂有东鄱污水厂,镇安污水厂 , 城西污水厂和城北污水处理厂等几座大的污水处理厂,并计划于 2020 年之前新建 47 座 . 2)污水收集将打破行政区界限 比如禅城区的镇安污水处理厂可收集南海区的石啃片污水,禅城区的城北污水处理厂可收集南海区的罗村片污水,通过这种资源共享和管网的完善,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3)新建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 采用分流式为主,截流式河流制为辅的排水体制,在新建区一般实行分流制,而在一些旧城区由于历史 原因则使用截流式合流制,各污水处理厂收集回来处理后的水也将分类利用,可用于园林绿化和灌溉,有的则根据各河段的容量和等级进行排放。 4)分区域治理 目前佛山禅城区主要按南北大涌,石角涌,九江基涌,丰收涌,郊边涌,田边涌等几条内河涌进行划分,由于各区的具体状况不同,有些河涌实行河流制而有些实行分流制,各区的经济状况和河涌附近人口密度有差异,河涌的堤岸及附近管网的分布和排放能力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区域河涌的实际情况治理 , 同时实行涌长责任制。 例子 : 位于禅城区张槎街道的佛山最大的河涌南北大涌,总长 里,涌 面宽约 16米,涌底宽约 8 米。河道南接东平水道,北连汾江河,由于东平水道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所以河道实行单向流动进入汾江河。现在南北大涌为雨污合流河涌,其中北段纳污以工业废水为主,南段以生活污水为主,工业污水中的 氮等污染物对河水黑臭影响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南北大涌整治以“治污、截污、沿岸绿化提升”为重点,现正全面实施截污和岸线整治等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同时,为减少对汾江河污染,通过对该区域的疏浚、引流措施,尽可能将城西片区污水调度到东鄱污水厂处理,既可减少污水直排汾江,又可满足东鄱污水厂能满负荷运行。南 北大涌截污工程包括了南北大涌东侧截污工程、禅西大道污水自流管工程、禅西大道污水压力管等工程。下一步计划在完成截污及岸线整治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以稳定水质,增强河涌的自净能力。加强对周边企业监管,加大整治关迁力度,杜绝污染源头。制定完善的河涌保洁制度,派人日常巡逻,对涌面漂浮垃圾定期清理。加强引水调度工作。 二、 建水闸和泵站 内河涌整治的另一个措施是在河涌与汾江河干流的接口出修建水闸和泵站。这个措施主要是为了保持汾江河干流的水质并配合截污工程而进行的。由于大多数内河涌污染情况都比较严重而且还处在整治阶段,而汾 江河干流治理则已经有了成效,水质有所改善,为了防止内河涌的污水进入汾江河干流污染河水,在平时,这些水闸都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汛期时汾江河干流水位高于内涌才可能会开启,引汾江河的水进入内河涌。位于禅城区张槎街道的九江基涌水闸泵站附近设置临时污水提升泵站,将该水闸与拦污节制闸间污水提升到东鄱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在汾江河引入清水进行置换,以改善该泵站及水闸进水段处于静水段的水质。 三、 清淤和绿化 , 景观生态建设 汾江河大规模的底泥疏浚工程要等到 12 月 18 号才正式动工 , 而内河涌部分河段则已经开始进行清淤疏通河涌 改善两岸景观 城市景观对人们的生活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滨水景观工程 , 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 , 也给城中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和娱乐的空间 所以在整治的过程中 , 绿化和景观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 . 四、 生物技术治理污水 市政府在部分河涌还采用生物原位净化技术进行治理 , 在河涌里投放生物菌分解污染物 , 使用人工增氧的办法 , 在水闸和泵站引进曝气机 , 给水体供氧 的罗村涌河段 , 五、 除此之外佛山也和广州联合共同治污 相关数据与图表 佛山市 2005 年 放量和“十一五” 量修订表(单位:万吨) 区域 2005 年排放量 2010 年目标值 原环统排放量 修订后排放量 原目标值 修订后目标值 调整增加值 禅城 南海 德 高明 水 市 区 2005 年 放量和“十一五 ”量修订表(单位:万吨) 区域 2005 年环统排放量 2010 年目标值 原目标值 修订后目标值 调整增加值 禅城 32974 17000 19000 2000 南海 46044 21000 27000 6000 顺德 30800 17000 21000 4000 高明 16945 12000 13000 1000 三水 22403 13000 15000 2000 全市 149165 80000 95000 15000 全市各区 2007 年 放量核定表(单位:万吨) 区域 2007 年排放量 排放量 生活 工业 禅城 海 德 明 水 市 市及各区 2007 年 放量和 2008 年控制目标(单位:万吨) 区域 2006 年排放量 2007 年排放量 2008 年控制目标 减排率 禅城 南海 2% 顺德 高明 三水 全市 0% 阶段治理成效和不足 成效 :很多内河涌的整治到目前为止确实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 例如位于佛山市南桂路的石角涌 , 在整治前 石角涌一直在容纳了周围住宅区大量的生活污水,在下雨的时候又当作排洪渠使用 , 结果石角涌水质黑臭,水面上经 常漂满各种垃圾 开始禅城区对石角涌进行整治,整治工程分为污水收集、覆盖绿化两个部分,主要进行石角污水泵站扩建及其配套压力管工程建设和石角涌覆盖整治工程。 2009 年 5 月,石角污水泵站扩建及其配套压力管工程建设已完工并开始运行,提升输送污水量可达 吨 /日,大大削减了进入佛山涌的污染物。 2010 年 4 月30 日,石角涌覆盖绿化长廊 “爽廊 ”正式揭幕,石角涌覆盖整治工程全面完工 , 它将成为市民新的休闲健身场所 不足之处 :虽然许多企业已经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涌,但还存在部分小企业利用夜晚或铺设暗管偷排污水 的现象,违法排污在政府的整治后死灰复燃, 这些污水排入河涌,使得水质恶化严重 ,例如镇安海滩工业区某烧腊作坊不但没有进一步整改,反而增加新设备 “机械脱毛机 ”,丰收涌旁边有印染企业又偷偷排放红色污水 。 雨水口中的杂物溢流的污水也会影响河涌水质。由于市政设施管理不到位,道路两旁大部分的雨水口都淤塞严重,被盗雨水箅子的雨水口成了垃圾存放站,雨天,垃圾和沉积物漫溢出的污水随着路面雨水排入河涌,当雨洪径流流速较大时,雨水管网中无雨期沉积下来的污染物被冲起并带走排入河涌,造成河涌污染。 现 在 ,很多地区中仍然存在人为有 意或无意造成的雨污水管道混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有潮汐的河涌,河涌的潮涨潮落会降低水体的流动和置换, 使得 污染负荷不能释放,日久天长,污水在河道中回荡,污染物在河道中积累叠加。 另外,市政府在治理汾江河干流过程总很大一部分是在牺牲内河涌的条件下进行的 , 在内河涌与干流的接口处都建造了水闸和泵站 , 为了保持干流的清洁美观 , 经常是长时间内河涌的污水都不能及时排出 , 河涌里的水变成死水 , 使得这些水变黑变臭 , 有些内河涌一遇到下雨 , 涌底的污物翻动,附近一大片地区都臭气冲天 , 附近的部分居民都反 映 ”整治后 , 由臭水沟变成了化粪池 ”. 治理出现了倒退现象 水质很难控制 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激增 , 如顺德区的某个流域日均直排量达 7000 吨 , 远远超过设计量 3000 吨 , 生物菌分解污染物速度下降 此后每况愈下。政府采用的生物治污,将河段封闭起来,然后投放生物酶降解河内有机物。但是,在居民看来,必须让河水流动起来,才能保证污水和河底的垃圾被冲走 . 我们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情况 , 在上沙街和九江基之间的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涌 , 水又黑又 臭 , 水面漂浮着一层异物 恶臭影响着周围的空气质量 可能是在清淤 . 4 调研总结 在国庆期间,我们走访了佛山市图书馆,并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室里面拿到了一 些有关汾江河 的形成历史、汾江一带的变迁以及汾江的水质等一系列的 资料。 这些对于我们去了解汾江的历史、汾江的水质变化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来源。 另外, 我们也走访了禅城区上沙街附近的一条内河涌。我们发现内河涌的污染状况非常严重,河涌里的水已经发黑发臭,河面上也漂浮着大量的污染物以及棕黄色的泡沫,河边也堆积起高高的从 河里打捞上来的淤泥和垃圾。这让我们小组的成员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佛山市政府在对汾江河的系统整治过程中确实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 ,目前取得的成效和政府的决心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当中还存在中不少问题 ,有技术上的也有管理上的 ,汾江河整治还有很长路要走 ,希望佛山市居民能早一点 摆脱污水的影响 ,欣赏到一条不同的汾江河 . 建议 : 我们小组认为在 未来三年内,汾江河整治 应该从以主河道整治为主转移到以内河涌的综合治理为主。 通过建设一批汾江河流域的节点性工程,串联已建成的截污项目,以线带面,进而彻底消除罗村涌 、谢边涌、丰收涌、南北大涌等汾江河重点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