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6424027_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_第1页
11_6424027_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_第2页
11_6424027_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_第3页
11_6424027_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_第4页
11_6424027_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光电效应实验组 2013合林 特别注意: 光电管易损坏! 实验前切勿打开桌面电源! 【 实验目的 】 1、测定光电效应的基本特性曲线,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 2、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量普朗克常数以及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 1. 测量普朗克常数 限”频率 0; 线; 系。 【 实验内容 】 普朗克常数介绍 黑体辐射 251 普 朗 克 公 式 :紫外灾难 43 C T 瑞 利 金 斯 公 式 : 251M C e 维 恩 公 式 :引入 开启量子世界大门! 34106 2 6 0 7 5 光电效应 :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赫兹在做电磁波实验的时候,发现了光电效应。 H. R. 857 - 1894 初次试验 : 1887年光电效应是赫兹( 验证电磁波存在时意外发现的,然而这一现象是无法用麦克斯韦的经典电磁理论对其做出成功解释的。 理论解释 : 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 子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光子)概念,并由此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种实验规律。 再次试验 : 10年后密立根( 精湛的实验技术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获得成就 : 爱因斯坦和密立根主要因光电效应方面的杰出贡献分别荣获 1921年和 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历史 光电效应 的发现和解释极大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类生活发生极大的变化! 光电效应的应用 利用光电效应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动作迅速灵敏,因此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光电器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管就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光电器件 电磁波(光) 电信号 光电器件(光敏管、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敏组件、色敏器件、光敏可控硅器件、光耦合器等光电器件)。 太阳能电池。 成像系统( 光夜视)。 光电倍增管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 图中的 与“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电子数”有关,由入射光的强度决定; 图中的 遏止电压 ),它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有关,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 “I U ”曲线 :如图所示的是光电流强度 的变化曲线,相应的物理意义是: 入射光照射到阴极 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以某一初动能飞出,光电子受电场力的作用向阳极 每一种金属都有一极限频率(或称 截止频率 ),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或称 红限波长 )。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都无法使电子逸出。 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 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 ,而 与光强无关 。 光电效应的 瞬时性 。实验发现,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即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响应时间不超过 101 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在光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即一定频率的光,入射光越强,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目越多。 光电效应规律 光电效应现象的原理 在光电效应中,要释放光电子显然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能量决定于它的强度,即只与电磁波的振幅有关,而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而实验规律中的第一、第二两点显然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 经典解释 存在截止频率、光电效应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第三条也不能解释,因为根据经典理论,对很弱的光要想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而不可能瞬时产生光电子。 光电效应现象的原理 量子解释(爱因斯坦) 电子逸出动能 金属表面电子逸出功 光子能量 m 221221道能 脱出功 光电效应现象的原理 量子解释(爱因斯坦) m 22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 遏止电压 )。 Sm 221 0截止频率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红限”频率 要想发射光电子流,必须 0 横轴上的截距的物理含义是光电管阴极材料的 极限频率 ; 纵轴上的截距的物理含义是光电管阴极材料的 溢出功 的负值; 斜率的物理含义是 普朗克常数 m 221光电效应现象的原理 量子解释(爱因斯坦) “v”曲线 :如图所示的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应的物理意义为 : 1912立根 光电效应现象的原理 “I U ”曲线 :如图所示的是光电流强度 的变化曲线。 实际“ I U ”曲线 : 实验中影响光电效应伏安特性的因素很多: 暗电流、阳极电流、不同材料的接触电压以及照射光的非单色性。 曲线的下部转变为直线,转变点 B(抬头点 )对应的外加电压值才是遏止电压 影响准确测量的因素: 光电效应现象的原理 暗电流或本底电流 :当光电管阴极没有受到光线照射时也会产生电子流,称为暗电流。它是由电子的热运动和光电管管壳漏电等原因造成的。室内各种漫反射光射入光电管造成的光电流称为本底电流。暗电流和本底电流随着 K、 阳极电流 :阳极的光电子发射是阳极材料在光照下发射的光电子,对这些光电子而言,外加反向电场是加速电场,因此它们很容易到达阴极,形成反向电流(阳极电流)。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得 I 图所示。 与入射光频率 成直线关系,实验中可用不同频率的入射光照射,分别测量相应的截止电压 ,就可作出 的实验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就是 求出 “ 红限 ” 频率 。这就是密立根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主要实验思想。 则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原理 Sm 221 0)( 0 实验仪器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高压汞灯 光电管 滤光片及光阑 遮光盖 测试仪 40验仪器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测试仪 光电管暗盒 光电管 光阑 滤光片 高压汞灯 汞灯电源 五种带通型滤光片安装在接收暗盒的进光窗口上,以获得所需要的单色光。 滤光片型号 射波长( 验仪器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光阑 滤光片 实验仪器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实验( 1)用 实验( 23)用 调零和测量切换 调零 量程 实验仪器 由于其特殊结构使光不能直接照射到阳极; 由阴极反射照到阳极的光也很少; 加上采用新型的阴、阳极材料及制造工艺,使得阳极反向电流、光电管暗电流大大降低; 0 点与 点基本重合。因而可以把实测电流为零时对应的光电管电压值作为截止电压,此种方法称为 零电流法 。 0U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实验内容 ( 1)把汞灯及光电管暗盒 遮光盖盖上 ,将汞灯暗盒光输出口对准光电管暗盒光输入口,调整光电管与汞灯距离为约40测试仪及汞灯电源接通,预热 20分钟。( 汞灯一旦开启,不要随意关闭! ) ( 2) 测试仪调零 :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 10器在充分预热后,进行测试前调零。调零时,将“调零 /测量”切换开关切换到“调零”档位,旋转“电流调零”旋钮使电流指示为“ 000”。调节好后,将“调零 /测量”切换开关切换到“测试”档位,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测试前准备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红限”频率 本实验采用 于其特殊结构使暗电流大大降低,由此测定的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基本重合。因而可以把实测电流为零时对应的光电管电压值作为截止电压,此种方法称为 零电流法 。 ( 1)用零电流法测定 由于光电管的阳极反向电流、暗电流、本底电流及极间接触电位差等因素的影响,实测电流为零时对应的光电管的电压并非截止电压,而对应于 U点),因此,通过实验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根据 U点”,由此得出截止电压。此方法称为 “ 拐点法 ”。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红限”频率 将电压选择按键置于 0流量程选择在 10新调节测试仪零点。将直径为 4节电压 光电流指示为零,此时测试仪所显示的电压值即为与入射光频率对应的截止电压。更换其余四个滤光片( 注意 :更换滤光片时先将汞灯用遮光盖盖上! ),测出各频率的光所对应的截止电压。重复上述测量步骤,测量 4组数据。 平均值 4 3 2 1 截止电压 率 ( 1014 长 ( )(数据记录表格一 (每种情况测量四次 )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将电压选择按键置于 30“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10 重新调节测试仪零点 。将直径 277 从低到高调节电压,记录电流 从零到非零 点 所对应的电压值作为第一组数据,之后电压间隔取 直测到 换上直径 4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I 577阑 2V) I( 10 577阑 4V) I( 10 数据记录表格二 阑 8V) I( 10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 10重新调节测试仪零点 。将电压调到 25V,在同一谱线 ,在同一入射距离下 ,记录光阑分别为 248 由于照到光电管上的光强与 光阑面积 成正比,用表三数据验证光电管的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阑 2 4 8( 10 阑 2 4 8( 10 数据记录表格三 由于照到光电管上的光强与光阑 面积 成正比,用表三数据验证光电管的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 数据处理 】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一)根据表格一测量数据 1作图法 作出 此直线的斜率 h 公认值进行比较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由该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得出“红限”频率 2最小二乘法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出直线方程 普朗克常数 “红限 ” 频率 【 数据处理 】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二)根据表格二测量数据, 作对应于以上两种波长及光强的伏安特性曲线。 (三)根据表格三测量数据, 作对应于以上两种波长的 关系曲线,并给出结论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思考题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是什么? 经典的波动理论是如何解释光电效应的各条实验规律 ?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说的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解释光电效应的各条实验规律 ? 密立根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