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法律培训测试试卷(答案)_第1页
劳动人事法律培训测试试卷(答案)_第2页
劳动人事法律培训测试试卷(答案)_第3页
劳动人事法律培训测试试卷(答案)_第4页
劳动人事法律培训测试试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人事法律培训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劳动关系自 建立。A、自用人单位发出录用通知书之日起 B、自劳动者收到录用通知书之日起C、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 D、自用工之日起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3款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6个月 B、9个月C、12个月 D、15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3款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A、1年 B、2年C、3年 D、双方约定的期限,可以超过2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第2款4、王某于2009年2月1日进入盾安某子公司工作,合同期限为2年。2010年,王某的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2011年劳动合同期满后,某子公司提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公司应该给予王某的经济补偿金数额为 。A、无需支付 B、3000元C、6000元 D、双方约定的数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次固定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可以提出不再续签,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按照1年1个月执行。5、王某于2009年2月1日进入盾安某子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期限2年。2011年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签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2012年王某的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劳动合同届满时,王某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某子公司拒绝续签合同。此后,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王某一直上班到2013年3月31日,双方才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期间,公司已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此种情况下,王某可以要求公司给付经济补偿金 ,工资 。A、13500元 3000元 B、27000元 3000元C、13500元 6000元 D、27000元 6000元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2款、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单位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需订立书面合同。本案中,单位的做法构成违法解除,应支付相当于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另,应支付应签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及应签订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的双倍工资,前者自次月起算,后者自应签未签之日起算。6、王某于2009年1月1日进入盾安某子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期限3年。然因企管部工作失误,直到2010年2月1日才与王某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针对该案例,法律后果如何:A、应视为自2010年1月1日起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无需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应支付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期间的双倍工资B、应视为自2010年1月1日起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需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应支付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期间的双倍工资C、应视为自2010年1月1日起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无需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应支付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期间的双倍工资D、应视为自2010年1月1日起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需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应支付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期间的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满1年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自1年期满即视作已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无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要式法律行为)。本案中,员工可以主张应签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11个月),也可以主张应签未签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1个月)。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无需提前,通知即解除 B、1日C、3日 D、30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8、按照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元。A、10万 B、50万C、100万 D、200万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9、发生工伤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生活不能自理的,护理费用由 承担。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C、劳动者自行承担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3款10、因工致残的,由 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 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A、工伤保险基金,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C、,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金 D、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三十七条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45日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可以视情况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3、任何情况下,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该支付N+1的经济补偿金。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4、凡是劳动合同发生变更的,必须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为前提。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5、经济性裁员在人数上的要求是:裁减人员达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员工总数10%以上的。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6、经济补偿计算所依据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3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7、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达成口头协议,可以成立多个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8、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的,原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9、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10、工伤职工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三、问答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40分,共60分)1、A某与B公司达成工作意向(月薪5000元)后,于2013年3月1日到B公司报到。然因A某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所以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问:(1)B公司能否以“A某长期出差在外,公司不具备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客观条件”为由,请求免于支付双倍工资?不能(2)A某与B公司于2013年7月1日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于何时成立?A某可以主张几个月的双倍工资?从何时起算?自2013年3月1日成立。A某可主张3个月的双倍工资,从2013年4月1日计算,4-6月共计3个月的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2款(3)B公司于2014年7月1日才与A某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双方能否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某可以主张几个月的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要求,双方可以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某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此处,请注意应签未签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2、经面试通过,A某于2011年3月1日进入B公司工作。同日,双方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问:(1)2012年2月25日,B公司无任何理由即通知A某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A某可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可以。工作年限为1年,可以主张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5款(2)2012年2月25日,B公司通知A某续签劳动合同,A某以“回家”为由,提出不再续签。A某可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不可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5款(3)2012年2月25日,B公司通知A某续签劳动合同,但同时表示,因经济不景气,新签订的合同需要降低A某的工资待遇,A某表示拒绝,并表示不再续签。A某可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可以。工作年限为1年,可以主张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5款(4)因双方的疏忽,均未发现劳动合同业已到期,且2012年2月28日,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是否仍旧存在?仍然存在。(5)因双方的疏忽,均未发现劳动合同业已到期,且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直到2012年6月1日,B公司方通知A某到期不再续签。B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解除?A某可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可否主张双倍工资?如何计算?不构成违法解除。可以主张1.5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可以主张双倍工资,从2012年4月1日起算,可以要求2个月的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2款(7)在上述情形下,2012年6月1日,B公司通知A某续签合同,A某认为维持现状挺好,拒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公司可否单方通知A某终止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A某可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可否主张双倍工资?如何计算?可以。可以主张1.5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可以主张双倍工资,从2012年4月1日起算,可以要求2个月的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5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8)2012年3月1日,B公司与A某续签了劳动合同,为期1年。2013年2月25日,劳动合同届满,A某提出要B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公司能否拒绝续签?若拒绝,A某可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可以拒绝。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续订合同的,视同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主张相当于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本案中,工作年限为2年, 可以主张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5款of work, relationships, need and possibility, put quality first. Impro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