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1页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2页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3页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侯 曼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 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情感、理智水平 较低,言行易受情绪和情境影响。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个人评价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近 几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 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少 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如何加强和促进少年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频繁迭出,因此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自卑心理(一)自卑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 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 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少 年儿童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 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 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二)逆反心理(二)逆反心理 很多少年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 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 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影响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三)孤独心理(三)孤独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很少和别人交往,爱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崇尚 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有人调查少年儿童的孤独大致有 以下几种情况。(1)境遇型。由于家庭迁移、升学、转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 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变成一名孤独者。(2)自我封闭型。有的学生学习 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3)行为方式型。现在的少 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 难于让别人了解,因而感到孤独。(4)性格自傲型。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 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 (四)嫉妒心理(四)嫉妒心理 在学校里,一部分少年儿童因漂亮的容貌、优异的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教师的 宠爱,也会引发另一部分少年儿童的嫉妒之心。具有嫉妒心理的少年儿童,一旦在学习和 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少年 儿童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 (五)惧怕心理(五)惧怕心理 就少年儿童群体来说,存在着优等生惧怕同学的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 前途无望等现象;就少年儿童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或作文、惧怕使父母的希望落空、 惧怕记忆力忽然衰退等现象。一旦惧怕惯了,就容易产生性格上的过于胆怯和羞涩,从而 产生心理障碍。他们可能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也常常 会表现为随大溜,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六)唯我独尊心理(六)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都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有不顺 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触犯到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 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处世中,从不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愿望满足不了,就会去损害社 会和他人的利益,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七)贪图享乐心理(七)贪图享乐心理 当前求享乐、图安逸、摆阔气、高消费的不良风气在部分少年儿童中越来越严重。这 种思想在行为上的表现是:不爱劳动,怕脏怕累;好吃零食,消费高;衣着讲究,互相攀 比。 (八)厌学心理(八)厌学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厌学等学习上的心理障 碍。心理有许多矛盾,诸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 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如此矛盾重重的心理,使厌学心理进一步加重。 二、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二、少年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影响稳定、持久、深刻的因素主要有个 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 (一)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自身年龄特点(一)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和自身年龄特点 体质虚弱、容貌奇特、智力发育不良、先天性畸形、肥胖等身体状况,都是诱发少年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些生理缺陷常常遭到其他少年儿童的围观和嘲笑,从而导致性 格孤僻、精神委靡不振、沉默寡言、不和群。 另外,少年儿童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幼稚性并 存,他们一方面发现新的自我,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 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 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 识、不良的心态。因此,少年儿童自身的人格弱点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 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家庭中,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 又缺乏少年儿童心理素质教育的常识。他们一心指望孩子各科考高分,不顾其心理发展水 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孩子绝 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 反心理。另有部分家长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蛮 横、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此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 (三)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三)学校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前,由于不少学校还未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忽略了对学生心理 素质的培养,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少年儿童 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少年儿童心理上的疲劳和情 绪上的不安。不少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 超长的学习时间。而且,在教育方式上,有的学校也存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的问题, 有的教师挖苦、讽刺学生,更有甚者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 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四)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四)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腐朽的意识 形态和道德观念,对少年儿童的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坏人的影响、品 行不良同伴的诱惑、不良文化的影响,都会给少年儿童带来严重的精神污染,导致心理障 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少年儿童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思想不成熟,不能全面、客 观、发展地看待问题,思想往往偏激。同时,又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导向能力,不能自觉 抵制一些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往往对人生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因而感到苦恼、彷 徨,甚至悲观失望。所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促进心理健康、防 止心理反应失常的首要条件。 (二)减轻学业负担,合理安排少年儿童的生活(二)减轻学业负担,合理安排少年儿童的生活 学校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 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他们每天 1 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和 8 小时睡眠时间,做 到有条不紊、张弛结合、有劳有逸,让少年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的重要条件。 (三)重视健康的情感生活和良好性格的培养(三)重视健康的情感生活和良好性格的培养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少年儿童有丰富的情感生活,培养少年儿童乐观愉快地主导心理, 让少年儿童有成功的机会,帮助少年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消极情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少 年儿童分析自己性格的优缺点,自觉进行性格锻炼,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发展 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耐受力。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少年儿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使少年儿童的智力、情感、 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得到健康发展。另外,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少年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帮 助他们建立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能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的挫折和心理冲突,减轻内心的不安, 恢复稳定的情绪,维护心理平衡。 (五)加强人际关系指导,提高自身素养(五)加强人际关系指导,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要通过口头指导、角色扮演和正向行为强化等方法,教育少年儿童关心人、帮助 人、尊重人,对人热情、诚恳、宽容、守信用,从而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