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ppt演示课件_第1页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ppt演示课件_第2页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ppt演示课件_第3页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ppt演示课件_第4页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疗诊疗 1. 什么么是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研究显示,90% 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 例冠脉造影显示存在阻塞性冠状脉疾病(CAD) ,但仍有 10% 的病例行冠脉造影时未见明显阻 塞,研究人员称之为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 (MINOCA)。 2.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诊断标诊断标 准 1. 急性心肌梗死标准 1)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优选肌钙蛋白) 2)确切的心梗临床依据,至少满足以下一条:a. 缺血症状;b. 新出 现或推测新出现 ST-T 明显变化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c. 病 理性 Q 波形成;d. 新出现的存活心肌减少或室壁运动异常影像学 证据;e. 冠脉造影或尸检发现冠脉内血栓。 2. 冠脉造影显示非阻塞性冠脉疾病 任一可能的梗死相关血管造影未见阻塞性冠脉疾病(例如无冠脉狭 窄 50%),包括冠脉正常(无 30% 的狭窄)和轻度冠脉粥样 硬化(狭窄 30% 但 50%)。 3. 无引起急性心梗临床表现的特殊临床疾病(例如心肌 炎和肺栓塞等) 3.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1. 斑块破裂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是导致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 死的常见病因。通过血管内超声发现约 40%非冠状动脉 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斑块破裂或斑块侵蚀,采用光 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更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手段可能 检测率更高。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在斑块破坏致非冠状动脉阻塞 性心肌梗死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对于可疑或确诊斑 块破裂引起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推荐双 联抗血小板治疗 1 年,之后终身服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 ,另外还推荐他汀治疗。 4.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2. 冠脉痉挛 冠脉痉挛反映血管平滑肌对内源性缩血管物质或外源性缩血管 物质存在高反应性,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表明27%非冠状动脉阻 塞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可诱导性痉挛,提示冠脉痉挛是非冠状动脉 阻塞性心肌梗死常见且重要的发病机制。 反复发作的静息心绞痛,服用短效硝酸酯药物后缓解,尤其是 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缺血性心电图表现,并呈一定节律性(典型表现 为夜间心绞痛),若满足以上临床特征,则可考虑诊断为冠脉痉挛 。若静息心绞痛发作不频繁,而临床上又怀疑是冠脉痉挛导致的冠 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可能需行痉挛激发试验辅助诊断,但应避免 在心梗急性期实施。 治疗上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其中钙离子拮 抗剂可预防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心脏事件发生。 5.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3. 冠脉血栓栓塞 冠脉血栓形成除了继发于斑块破坏或冠脉痉挛,也 可能由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疾病引起,血栓形成倾 向筛查研究显示 14%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存 在遗传倾向。冠脉栓塞则可能由于冠脉或系统性动脉血 栓(房颤或瓣膜疾病引起)脱落导致,也可能因瓣膜赘 生物、心脏肿瘤、瓣膜钙化及医源性空气栓塞等引起。 尽管目前认为冠脉血栓栓塞在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 肌梗死中所占比例较小,这可能与筛查不充分有关,例 如冠脉造影未发现小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常规检查未 发现主动脉瓣膜疾病或未评估有无血栓形成疾病倾向等 ,明确这类病因对目标性治疗意义重大。 6.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4. 冠脉夹层 自发性冠脉夹层往往通过管腔阻塞导致急性心肌梗 死,但冠脉造影有时未能显示管腔阻塞,因而被诊断为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冠脉内影像是诊断冠脉夹 层的关键。目前冠脉内夹层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肌纤 维发育不良相关。 绝大多数冠脉夹层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无关,因此 对于这部分患者不推荐他汀治疗,由于介入治疗可能扩 大夹层,因此目前提倡药物保守治疗。 7.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5. Takotsubo 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 Takotsubo 心肌病往往表现为 ST 段改变的急性冠 脉综合征,其为急性、可逆性病变,无阻塞性冠脉疾病 依据,好发于绝经后女性,预后通常较好。与冠脉阻塞 导致的急性心梗相比,Takotsubo 心肌病肌钙蛋白升高 幅度较低,左室功能也可能会自行恢复。心脏磁共振检 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目前尚无 Takotsubo 心肌病最佳治疗循证依据,经 验治疗包括避免使用拟交感药物,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 选用 受体阻滞剂,持续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选用 ACEI,心源性休克患者选择心脏辅助装置等。 8.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6. 心肌炎 心肌炎可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样表现,且无阻塞性 冠脉疾病。对于存在典型心肌炎表现的患者,应在冠脉 造影前或冠脉造影时作出诊断,但大多数情况下无法确 诊,而诊断为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 心肌炎确诊只能通过心内膜活检,明确诊断对治疗 和预后意义重大。尽管 50% 心肌炎患者 24 周后可恢 复,但也可能进展为需要移植的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炎患者可能需要静脉强心药物和/或循环辅助支持装 置作为恢复或移植前的桥接治疗,而不需要抗缺血治疗 。 9.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7. 其它类型的 2 型急性心肌梗死 2 型急性心梗定义为因心肌氧供需失衡导致的心肌 细胞坏死,无冠脉斑块破裂及冠脉阻塞等病变。2 型急 性心梗的病因包括贫血、快慢综合征、呼吸衰竭、低血 压、休克、伴或不伴左室肥厚的重度高血压、重度主动 脉瓣疾病、心衰、心肌病以及药物毒素损伤等。 治疗上,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纠正导致供氧和需氧失 衡的潜在疾病,另外,阿司匹林和 受体阻滞剂可能 有益,目前尚无针对2型急性心梗的循证治疗依据。 10.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8. 不确定病因的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不仅能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也可能为潜 在病因提供线索,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有助于区分 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因。因此,对于无明确病因的非冠 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患者,推荐行心脏磁共振检查。 11. 非冠状动状动 脉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诊断 流程 12. 总结总结 非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占 1%13%,由于不同病因导致的冠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治 疗方案不尽相同,因此明确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