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docx_第1页
办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docx_第2页
办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办小学数学手抄报资料 导语: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 的另一种形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办小学数学手抄报资 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0、1、2、3、4、5、6、7、8、9 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 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 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 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 ,因为流传了许多年, 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 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号。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 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 共 36 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 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现 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 45 句的,通常称为 “小九九” ;还有一种是 81 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 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 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 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 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读 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情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 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 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 数是 63440 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 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 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 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第一世纪 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 1 年和公元 100 年.常见的 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 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 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 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 99 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 把 1999 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