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初二下学期美术教案 -开国大典 课 型: 单一课 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 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 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 情。 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 草书: 章草-又称隶草,其字形特点是解散隶 体,趋于简便,但仍存隶书的形势,字字区别不相连绵; 今草-相传是后汉的张芝从章草加以演变而成。特 点是体势连绵,笔意奔放,常常是上一字的终笔,也就是 下一字的起笔。 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 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 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 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 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 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 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 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 “金石书画”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 绝。 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和朱文印、肖形印等。 从字意上来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 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闲 章。 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 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设计印稿 章法篆刻:设计印稿在篆刻当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设计印稿时首先应从章法上重点考虑,如印文的内容包含 几个字,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疏密关系的对比,根据 印面的形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印文怎么样分间 都需要精心设计。 在设计当中,既要照顾全局的和谐、平衡、又要考虑 局部在分朱布白时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联络的关系,要 学会在自然错落、似不平衡的空间对比当中去寻找空间美 感。在篆法上,一印当中所采用的字体必须是同一时期、 同一体势的文字。 排列方法 单字姓,双字名,印文中不 带“印”字。假设“何柳 伊”排为:右列作“何” ,左列作“柳伊”即可。 双字姓双名者,假设欧阳秋香排为右列作“欧阳” , 左列作为“秋香”即可。 双姓,单名者。假设司马光排为右列作“司马” 左列作为“光”即可。 单姓、单名,印文中带“之印”者,假设王月之印 排为右列作“王月” ,左列作“之印”即可。 有些姓名并不依照一般的规律排列,而采用“四文” 式排法为使双字的名字不相分割,印文由姓列名旋转回接 以求圆满。假设排为右列作“何、印”左列为“柳、印” 。 对于初学者平来说,应从规矩入手,支委切莫滥用“回文” 。 三、作业布置 同学们回家构思设计一题自己的印稿,注意章法、篆 法的和谐处理。 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的用具。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书法艺术,在字体上可分为几类? 什么是朱文印,什么是白文印,篆刻分为几类?(提问 学生,简略回答所学知识) 讲授新课: 篆刻的刻印步骤 写印稿: 选用毛边纸或其它薄而能吸水的纸,盖在用 砂纸磨平的石章面上,按下石的轮廓,在轮廓内,用小楷 笔蘸上浓墨(是墨汁而不是碳素墨水)写印稿.根据已设计好 的印稿,反复多写几次,最后选一张配篆、章法满意的。 印稿上石:待印稿墨迹干后,再对准所刻的印面将稿 纸反复在上面,固定好四边,把稿纸涂上清水,再用有吸 水性能的纸,迅速吸掉浮在上面的余水。然后用四层毛边 纸或宣纸盖于其上,用指甲在上面均匀地揉磨,于是墨稿 便复印在章面上了。若揭下印稿发现个别的笔画未印清晰, 可用墨笔再勾描清晰,便可运刀锲刻了。 运用刀法:冲刀法包括横冲、竖冲、逆冲三种姿 式。初学者可先掌握由右向左的横冲刀法,刻竖画时可将 印章转过来一律横刻,执刀如执笔,刀杆应向右倾斜,并 用无名指抵住印面右侧边线用力,控制冲刀速度,避免打 滑。 刻字的方法:在刻字运用时,无论是刻“白文”或 “朱文”印线条,运刀的方向都要由右向左或由上向下, 或由下向上锲刻。在刻弧形的线条时要石随刀转,转石不 转刀,采用“双刀”刻字,应先刻完笔画的一边后,将石 章调转达 180 度,再锲刻未完成的另一边。要求印面的凹 处呈倒梯形,这样处理,盖印文的线条显得变化,浑厚而 不扁薄,求得金石气息。 修改:印章刻好后不应急于盖印,须从整体章法上审 查,将小镜照印面,细察印面效果,可补刀修饰。最后用 牙刷刷去石屑,摁印泥盖在白纸上。 巡回辅导,课堂总结 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做法,当场演示,以便学生更 清楚地看到。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中存 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 教学后记 本课时量安排较紧,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必须讲透 彻,一定要布置学生课后设计印稿,可用工具书帮学生查 找字体,这样便于第二课时的完成。本课学生积极性很高, 最好统一帮学生购买刻刀和石章,每人一元多钱就可购齐, 学生也很乐意,效果也比较好,有兴趣的学生可鼓励课后 多练习,并适当给予指导。 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创作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在学习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基础上,运用笔、墨来表现 生活和意境的情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通过诗意画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意画的创作步骤。 难点:画面意境的处理。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准备 23 幅诗意画和数幅学生作品。 国画工具:笔、墨、纸、砚、国画颜料。 选择一首或一两句可入画的诗。 教学步骤 课前,将几幅诗意画和学生作品悬挂在教室里。 导言:根据墙上所挂的几幅作品,介绍什么是诗意画? 诗意画的特点以及学习画诗意画的意义,然后转入新课。 作品欣赏:转入新课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意画 23 幅, 使学生懂得作诗意画如何立意、构图,以及笔墨的处理, 为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作准备。 作品欣赏之一: 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画面采用直构图,以体现山的宏伟气势、山树森茂、重重 叠叠,几道瀑布飞泻而下,打破了画面的沉静;那道道弯 弯的泉水,不仅穿透发画面的直构图,使画面生动多姿, 更使人如临一个理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国。 作品欣赏之二: 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 ,这只是他众多的 牧牛图中的一幅。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 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 出。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 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的真挚感情。 设问: 老师选择一首诗或一两句诗,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 谈感受,理解诗意,老师最后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思路, 画一幅诗意画的的创作步骤图。 参考资料: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维山居秋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画步骤: 立意、构图、勾线、着色、调整、题诗、 盖章。 老师先只写几个序号,待示范和讲解完后,让学生作 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补上。 学生作业 以一首诗或一两句诗为题作画,教师行间辅导,及时 发现好的作业,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作业要求 本课以强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不必过 多强调技法、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 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 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欣赏、指导学生进行调色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写生色彩的基础知识,提高欣赏和分 析美术作品色彩的能力。 通过调色练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 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 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 静物画中的色调。 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难点:对写生色彩中条件色的认识与分析。 教具与学具 教具:表现物体明暗、冷暖的色彩挂图。适量的静物、 衬布。 学具:水彩画工具、课本和作业本。 教学步骤 写生色彩是从写生出发,研究物象的固有色与条件色 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变化规律。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 条件色是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 在不同的环境色的影响下所呈现的色彩。 一般规律如教材 16 页下图所示。 在写生中怎样用色彩表现物体的明暗、冷暖关系。 我们来观察色圆柱体。 假设这是一个浅桔黄色物体,那么真正表 现固有色的区域只有, 其余的都要受 光源与环境的影响。 在色彩的明度表现上,与素描的明暗 表现法是一致的,要注意的是:色彩的暗 部不是加黑颜色,是加一定的对比色。 在色性及色彩冷暖的表现上,就一个 物体而言如果亮部呈冷蓝色,那么暗部相 对的应呈暖蓝色。 作品中的色调。 一幅作品由各种色相组成,由于光彩的物体具有色彩 因素和倾向。把这种客观存在的色彩统一倾向,通过作者 的感受,概括地体现到画面上来,就成为画面色调。 色调在一幅画中起着色彩支配作用。例如教本 17 页 佛像作品的主要色彩由白色石膏和蓝色衬布所组成, 光照射在画面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衬布的蓝色通过光照, 使物体有了统一的色彩倾向,这种蓝色倾向又被作者概括 地体现到画面上,因此这张画可以说是一张蓝色调的作品, 又由于它整体色彩比较重,也可以说是张暗调子作品。 色调地表现作品主题,意境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 佛像作者用心把佛处在深暗、冷蓝的背景中,增强了 佛的神秘和历史悠久的意味。 色调可以从明度上分别,有亮调子、灰调子、暗调子。 可以从色性上分有冷调子、暖调子、中间调子。可以从色 相上分有红调子、蓝调子等。 请同学们分析 17 面作品中的色调,边分析边总结肯定。 残留的玫瑰暖调子, 石榴暗调子, 窗台上的花 亮调子、中间调子, 同一静物中一个是蓝调子,一个是 红橙调子。 作业要求 学生进行调色练习。 要求画出两组亮部冷暗部暖,或亮部暖暗部冷的色块 图。 对色彩冷、暖变化理解明确,明暗关系有条理。 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写生练习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调色练习使学生初步尝试用水彩颜色,熟悉 水彩画工具的性能,了解水彩画的干画法和湿画法二大技 法。 2、初步学习掌握水彩静物写生的步骤和技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2、难点:水分和时间的掌握与条件的观察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 1、教具: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或教师习作。 水彩颜色、水彩笔、调色盘、笔洗和水彩静物写生步 骤范画。 2、学具:水彩颜色、毛笔、调色盘、盛水瓶、铅笔等。 四、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水彩画工具的准备情况。 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1、水彩画的工具性能和表现特点。 提问:第一册和第三册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基本知识, 水彩颜色调色练习和铅笔淡彩练习,同学们知道水彩画的 表现特点及工具性能有哪些?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颜料画在特制的白纸上的一种绘画 形式。它具有清新、透明、轻快等特点,水彩画技法在用 水用色和用笔方面同我国传统的中国画技法有很多近似的 地方。水彩画工具简便,携带方便,适宜在短时间内作画, 是学习色彩造型较理想的画种。 2、水彩画技法的的基本练习 画好水彩画,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描基础和色彩知 识外,关键在于掌握好水分和时间,只有用水稀释调合水 彩画颜料渲染在白纸上的绘画才能叫做“水彩画” ,由于水 的作用,才使水彩画产生出清新、透明、润泽、轻快、简 洁等特点。 稀释练习和渗化练习 这两个练习是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分和时间,是水彩 画技法的关键的基本练习。通过稀释和渗化练习还可以使 学生认识水彩的色相和在水的稀释下所产生的深浅变化以 及渗化时所产生的复杂的色彩变化。 干画法色快练习 干画法是在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上第二层,层层加深的 多层画法,但叠色一般以三遍色为宜,以免次数过多而造 成色彩灰暗混浊。干画法有干后重叠、干后并置、枯笔、 点彩等技法。 湿画法色块练习 湿画法是在画纸的湿底子上着色或接色的技法,包括 湿时接色、晕化、渲染湿时重叠等。湿时连接或重叠、晕 化,使色与色之间相互渗化、逐渐过渡,产生丰富的色彩 效果。 课堂练习 在作业本上进行稀释练习,渗化练习以及干画法和湿 画法的技法练习,要求初步了解与掌握基本技法。 巡回辅导学生练习、讲评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辅导学生做好练习,对优 秀的作业进行讲评,布置下节课必须带的绘画用具。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提问:干画法与湿画法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何 特点? 总结:干画法是在画纸的干底子上着色或在第一遍色 的纸面水分干后再着色的方法。这种画法适宜表现体面转 折明显的物体,湿画法是湿时连接和重叠,趁第一遍色未 干即着色,使各种颜色相互渗化,逐渐过渡。这种画法适 宜表现体面转折不明显的物体。 “水彩静物”这一课,由于写生条件不具备,故改为 临摹范画书 ,基础好的学生可临摹包壶作业。 1、临摹水彩静物的作画步骤,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 视听、手临摹同步进行。 打轮廓 在大小适中的水彩纸或作业本上,用铅笔轻轻打底稿, 注意构图适当,轮廓准确。 略分明暗 用铅笔将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暗部及阴影部轻轻画出, 注意不要太黑太密。 着色 书干画法:第一遍整体色调应轻淡,基本平涂 ,色块之间避免渗化。待干后再罩上暗部色彩,层层 薄涂,深入刻划,逐渐达到色彩与形体造型完美的效果, 叠色一般以三遍为宜,避免造成色彩灰暗混浊。 包壶湿画法:一般先画亮面,待干时画中间面, 再画暗面,使多种颜色相互渗化、逐渐过渡,达到塑造形 体和质感的色彩效果。作画过程中可将湿画法和干革命画 法结合运用。 调整画面,完成作业。最后整体观察,不足的地方 适当调整。 本课作业要求与注意事项 临摹范画书和包壶 1、要求学生以写生色彩的条件色观察方法塑造物象形 体、空间关系,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冷暖变化。 2、学生应该将颜料挤入调色盘内用水稀释调色,不要 用毛笔直接在锡管中上沾一点画一笔,干巴巴的往画面上 涂抹,使画面枯涩而失去水彩画润泽流畅的特点。 3、湿画法作业要求一气呵成,用笔果断迅速,色彩肯 定,避免重复,接色的时间和水分的干湿要恰到好处,画 出的效果要明快流畅,能充分体现水彩画的特点。 总结 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作业给予表扬鼓 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与手工制作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形体变化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造型的感受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形象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 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平面和立体的过渡-半立体构成。 2、难点:什么是构成和构成制作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立体和半立体构成图片;立体、半立体构成 成品若干;实物彩印包装盒和湖南竹编半笠等;画好并剪 下的六面平面正方形;由十二根塑料管串成的立方形六面 体;学生平面构成的优秀作业若干并贴好。 2、学具准备:剪刀、单面刀片、直尺、圆规、铅笔、 硬纸板。 四、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并检查学生所要求带的工具。 2、拿出学生做的平面构成作业挂在黑板的一头,启发 和回忆学过的平面构成。 提问: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造成活动, 它的构成元素是点、线、面、按一定的法则,用规则或不 规则的方法造成新的美的形态,使人产生有规则的起伏, 有节奏的韵律、有条理的动感和新颖、奇特的视觉感受。 3、出示半立体构成的制成品和一张根据平面构成做成 的半立体构成的三角点构成。 提问:这个制作演示的过程叫什么? 构成-是一种造型或造物的活动和形式。构成是 三项构成的总称,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 而立体构成即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 4、前面我们回忆了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里的造型活 动,它所产生的效果只是平面的图案,而立体构成是将形 态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则创造出实际占据三维空间的立体形 态的造物活动。 5、立体构成有半立体构成,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 块立体构 图四 图五 图六 成和混合构成。请同学们看课本 P21,左上图是线立体 构成,左 2 是面立体构成,左 3 是面立体构成,右上为块 立体构,右下为混合构成。 6、立体构成应用于建筑设计、商品、产品、工业设计 等。 7、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将其裁成四个正方形小 方块。 拿出其中一小块,在它中间画两条虚线,要使用权 面能凸起一块,必须画两条虚线。 用剪刀背尖或刀背尖用力在虚线上画印痕。 在实线的位置上用刀 切口,把中间的小方块切割下 来。 用手指进行折叠、边讲解边示范、边检查学生制作 的情况。 8、待大部分学生作业完成了,问同学们是否可得出结 论。 小结:用一张平面的纸通过加工,使部分立体化,而 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这就是半立体构成。 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点、线的构图。 2、上节课,大家做半立体构成面的单位形,现在请同 学们能否讲一下,什么是半立体构成? 3、半立体构成-就是用平面的材料,通过加工 使部分立体化而形成平面与立体之间的造型,它是立体构 成和平面构成同样都是可以用点、线、面构成,所使用的 材料有纸、玻璃、塑料、金属、石膏、陶土、木材等。我 们现在用纸来做。 面的半立体构成较为容易,同学们都已做了二个。 4、点的半立体构成 构成点的凸起与下凹的基本单位形有圆点、椭圆点、 半圆点、方点、三角点以及同学们已画好的方点、圆点和 三角点的构图。 先作方点的半立体构成,分四步: a. 在纸上画好方点位置、在平面方形中画“米”字虚 线; b. 在虚线上用刀背用力画印痕; c. 在实线的位置上用刀切口; d. 进行折叠:用手把交叉的虚线向上捏凸起,把十字 虚线按下去。 三角点半立体构成和方点差不多。 下凹圆点的半立体构成方法和上面相同,只是把两 半圆部分按下去。 5、线的半立体构成。 和线平面构成一样,有直线、弧线、折线等半立体构 成。 同学们画好的构成是凸起的线半立体基本单位形。步 骤: a.在平面纸上作凸起的线必需画三条虚线或四条虚线; b.在画好的虚线位置上用刀背尖画印痕; c. 在实线位置上切口; d.折叠。 小结: 上节课做而半立体构成和今天做的点、线半立体都是 基本单位形,如把点、线的单位形有规则的上下左右排列 就会形成大片的构成图样。 请同学们注意,点线的半立体是看它所处面积的大小 而,如在一张小纸上可以说它是面,在很大一张纸上的面 的半立体可以说成是点的半立体。另一方面,在设计构图 时要注意切口的两边都要没有点或线,否则凸起部位不能 持久,很难立起。 6、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所讲方法每人设计一个有规 则的点或线,或面的大片半立体构成,设计时首先构好图, 哪一部分凸起,哪一部分 下凹,哪个地方需切割这 些都要在设计图中构思好,这磁才能产生半立体的效果。 出示一些半立体制作品供学生参考,并要求学生不要 仿老师示范的形态。 7、行间辅导。 8、根据大家制作情况进行小结。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和手工制作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 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盒面的装饰和配色。 2、难点:纸盒的结构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 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 等。 四、教学步骤 本课按排为二节课,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纸盒包装的作 用 、特点和形式。并要求学生在纸盒展开图上构思盒面装 饰的铅笔稿。 第二课时讲解盒配色特点和涂色方法,指导学生进行 纸盒面的配色,并完成作业。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包装设计的作用: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 精巧的包装所吸引。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 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特别是当今,由 于生产力 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 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 到产品的销量。 包装设计的特点: 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 , 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 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 美化生活。例如: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 又美观精致。 “火锅包装”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 例如:课本“电子系列包装” 、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 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 鲜感。例如: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 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 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包装设计的形式: 商品包装的形式 很多,有纸袋、纸贴等。其中以纸盒 最为普及。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 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 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六面体、圆柱 体和多面体数种。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 文字、图形、标志、色彩是装潢设计中的四大形式要 素。 a. 盒面装饰一般以文字为主,纹样为辅,两者互相结 合。我们应掌握好各种字体的写法,字体要书写得正确美 观。文字既可作设计标志用,也可作说明用。甚至在一件 包装设计中完全用文字表现,也能朴素无华地突出重点。 b. 纸盒装饰的图形要和商品内容一致,发挥摄影、抽 象造型、装饰纹样、结构设计等手段,也可用绘画方法表 现。中国的包装应该体现中国的民族色、地方物色,如用 中国画,中国书法,使我们 的包装设计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