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 高山仰止素材2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 语文组致青春的你们: 诗经有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 至,然心向往之。 ” 读书亦如是。 高山仰止自助餐将引导大家欣赏和学习古代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 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 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 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 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 同:一作“俱” 。宦(hu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歧(q)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 ,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 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作品鉴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阙” ,是皇宫前面的望楼。 “城阙” ,指唐的帝都长安城。 “三秦” , 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 “辅” ,辅 佐,可以理解为护卫。 “辅三秦” ,意思是“以三秦为辅” 。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 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风烟望五津” 。 “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 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 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 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 ,从河源直看到东海。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 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 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 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 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2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远离分 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 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 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 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紧接前两句, 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 却要拖一个尾声。5-9 名家点评 批点唐音:读送卢主簿并白下驿及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唐诗镜: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唐诗近体: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别,后四句翻出达见,语意迥不犹人,洒脱超诣,初唐风格。 诗境浅说: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 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秋江送别二首 王勃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人不轻狂枉少年王勃 夏昆 西方有句谚语:“造就一个艺术家需要三代。 ”这话说的其实是家学渊源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这 一点在艺术上尤其显得突出。因此,很多天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家庭熏陶出来的。王勃就是一个 杰出的例子。 少年得志 挥斥方遒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也是唐初著名诗人王 绩的侄孙。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王勃自幼聪慧好学, 旧唐书说他六岁就 会写文章, “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唐代大儒颜师古作汉书注 ,被公认为是最权威的注解,直 到今天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书还是使用的他的注。王勃九岁读到的时候,居然给颜师古挑出了一 大堆毛病,还写出了十卷汉书指瑕 ,一时震惊海内。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 年) ,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自荐,刘表荐于朝,两年后,应制科,对策高第, (考试成绩优异)被授予散朝郎之职。此时的王勃,年仅 14 岁,还是少年。 14 岁的王勃,和那个正如东方日出的帝国一样,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时代的自信与豪迈通 过人生际遇转化成他满满的骄傲,再通过他的笔端抒写出来,即使是痛,都痛得自信,痛得潇洒, 3 痛得壮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江淹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总是一个最痛苦的主题,不管是此前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还是之后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离别的每一幕,每 一刻,似乎都是一把钝刀,在割着人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因此,离别的诗句总是让人黯然神伤几 乎已是不易之道。 可是,这首诗却一反常态,首联以一组工整的对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雄浑、境界壮阔的画面, 仿佛在这离别之时,城阙与山河都肃立两旁,站成一旅威武严整的仪仗队,为朋友送行。第二联安 慰朋友,离别是为了“宦游” , “宦游”二字颇有深意:虽则是离家远行,但也是展翅高飞,即使是 背井离乡,也是为了日后的衣锦还乡。因此,暂时的离别不算什么,因为男儿远行,是为了开辟一 方更广阔的天地。第三联是传诵至今的名句,多认为是从曹植白马篇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 邻”化用而来。不过王勃在这里突出了“知己”二字,在勉励朋友的同时,又注入了友谊的温情; 最后一句似戏谑,提醒朋友勿作小儿女态,而应放眼未来,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胡应麟诗薮评此诗说“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 ,这时的王勃,已经从散朝郎 任上离职,应唐太宗的儿子,沛王李贤之邀,担任沛王府修撰。 唐才子传中说当时王勃文名遍 于天下,出重金请他写诗作文的人很多,因此他靠润笔都可以过得相当的宽裕。他写作的时候,总 是先磨墨数升,再酣饮美酒,然后蒙头大睡,醒来之后拿笔就写,一字不改,人们称之为“打腹稿” 。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王勃可算早出名中的翘楚,但是,也许正由于出名太早,对人世间的很多事 情无法看真切,加之年轻气盛,恃才傲物,王勃得罪了不少人,于是,很快,他就遭遇了人生第一 次重大打击。 稀里糊涂的文字狱 严格意义上讲,唐代是一个相当开明的朝代,终唐两百多年,没有一个文人因为文字而被砍头,即 使象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公然攻击前代皇帝,李商隐在马嵬中调侃唐玄宗与杨贵妃,也 没有象别的朝代一样马上被定为“大不敬” ,抄家,充军或者诛灭三族。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文人 写作就没有禁区,专制社会总有很多微妙的敏感话题,而涉世不深者一旦涉及,引来的很可能就是 滔天大祸,立储问题就是这些敏感话题中的一个。 专制社会,天下为家,君主视天下为私产,统治权传子而不传贤,暴力争夺、阴谋篡取成为中国古 代改朝换代的基本方式。为了争夺权位,父子相残,兄弟操戈层出不穷。天授年间,许王李素节和 泽王李上金同被诬告,被抓到京城准备处死,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家办丧事,李素节对左右说: “能够病死是多好的事情啊,还有什么必要哭呢!”隋末,越王杨侗在被王世充缢杀之前,遗言: “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 ”一语道破其中的惨毒。 高祖李渊即位之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是当时秦王李世民羽翼已经丰满,成为争夺太子之位 最大的力量。终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家属均被诛杀,接着连李渊也 不得不将皇位让出,当了唐朝第一位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之后,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随着时间推移,又对太子多不满意,而喜欢魏王李泰,李 泰知道之后,也极力活动,想谋求太子之位,终于导致太子被废。 旧唐书记载:李泰知道太子被废的消息之后,喜滋滋地去找父皇,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我 如果当了皇帝,死前我就杀掉我的儿子,把皇位传给晋王(李治) 。 ”唐太宗竟然信以为真,把这话 告诉了褚遂良,褚遂良说:“魏王一旦当了皇帝,成为天下的主人,哪里有杀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 给晋王的道理?如果陛下一定要立魏王,就必须为晋王寻找一个好的安身之地。 ”此时被废的太子 李承乾也上书说:“我已经当了太子,难道我还有什么别的欲望吗?只是因为魏王相逼,无奈之下 4 才做了傻事。陛下如果让魏王李泰当太子,就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 ” 此时唐太宗才如梦初醒,说:“我如果立李泰,就意味着太子之位是可以凭借手段得到的。李泰立 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不可能活下去;李治立为太子,李承乾和李泰就有可能保住性命。 ”于是, 当初根本没有竞争实力的李治,在鹬蚌相争之中渔翁得利,被立为太子,后即位,就是唐高宗。 有了父亲弑兄杀弟的先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高宗李治对立储问题是十分在意,如履薄冰,希 望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而恰恰就在这个关头,王勃却干了一件触龙鳞的傻事。 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 ,檄指的是檄文,是古代战争中宣布 对方罪状,表明讨伐原因的文章,用现在的观点来看,王勃充其量也就是恶搞而已,可是这篇文章 让高宗看到之后,很自然就联想到了太宗和自己面临立储问题时发生的一系列惨祸,于是高宗认为 王勃“离间诸王” ,将他赶出了王府。 遭遇了第一次挫折之后,王勃傲慢随意的性格似乎也没有多少改变,很快又做了第二件傻事。 咸亨二年(671 年) ,王勃在友人的帮助下,谋得虢州参军之职,任职期间,有一个叫曹达的官奴 犯罪,王勃将他藏匿了起来。后来为了怕走漏风声,居然将曹达灭口。事发之后,王勃被判死刑, 好在遇赦,没被处死。后来有专家怀疑此事可能是同僚陷害,原因是嫉妒王勃才华卓越。这次大祸, 不仅使王勃的仕途宣告终结,甚至还连累了自己的父亲,其父王福峙因为儿子犯罪,被贬为交趾 (现越南河内)县令,远谪南荒之外。 礼岂为我辈设邪? 上元二年(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南昌长江边上,有一座由高祖李渊 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修建的楼阁,后人称之为滕王阁。李元婴在修建这座楼阁的时候恐怕怎么 也不会想到,这座楼阁将永远地和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年轻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提起滕王阁,不会 有人想起李元婴,而只会想起王勃,还有那篇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 。 从王勃大大方方接过纸笔的那一刻起,阎都督就开始后悔了。 南昌的滕王阁是原滕王李元婴所建,到高宗时,楼台已经朽坏不堪。当时在此任职的都督阎伯屿便 重修了滕王阁,为了纪念这一盛事,阎都督便请来了当地的名流,在重阳日会聚一堂。按照中国人 的传统,照例是要写文章来纪念此事的。几百年后的滕子京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重修了岳阳楼, 并请人作文,于是范仲淹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阎伯屿跟滕子京不同的是,后者是光明正 大直接请范仲淹作文,而他却玩了一个小小的花招。 这次宴会的目的,除了庆贺滕王阁重修成功之外,更重要的是阎都督想借此向大家夸耀他女婿的才 学。因此,在宴会之前,他就嘱咐女婿事先做好了一篇序文,并叫他背熟,打算在席间当作即兴所 作来给大家看。宴会上,大家坐定之后,阎都督命人拿出纸笔,假意请各位为这次盛会作序。一千 多年后,有一位叫吴思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潜规则 ,指的是那些上不得台面但是大家又必须遵 守的无形的规则,其实,潜规则在一千多年前就早已存在了,因此,当下人将纸笔奉到自己面前请 自己作序时,在座的宾客都假意推辞,因为他们都知道,今天的潜规则就是:文章是阎都督女婿的, 如果自己不知深浅接过来,就是极度的无礼。 但是,年仅二十多岁的王勃显然没有明白这潜规则,当纸笔传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居然毫不客气地 接了过来!满座皆惊,阎都督更是怒形于色,拂袖离席而去。 王勃似乎什么都不知道,落笔便写,阎都督在帐中总觉得心下不甚了然,于是叫家人去看王勃写的 什么,随时向自己汇报。一开始,家人报说:“他落笔先写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阎都督冷笑 说:“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 ”过一会,家人又来报:“他现在写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阎 都督收起了轻蔑的笑容,沉吟不语。许久,家人又来报:“现在写的是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阎都督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于是从帐后出来,宾主尽欢。 宴会结束的时候,阎都督肯定没有当初的悔意了,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被列在滕王阁序里 (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