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蜂 悯农 赤日炎炎三首古代诗歌选自教科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课,紧紧围绕“同情弱者” 的单元主题,鞭挞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表达了对下层劳 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七言绝句, 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的奉献 精神。 悯农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七言绝句,全诗渗 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赤日炎炎是宋元时代 的一首民歌,摘自水浒传,诗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愁苦 与辛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合理的制度。 设计理念 先引导学生整体悟诗情,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 顾学法,导学结合。抓住古诗中的重点词,自读古诗,展开想 象,边读边悟,掌握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 2. 通过阅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4. 认识“限、闰”这两个生字,会写“限、悯”等 7 个生子。 教学重点、难点 1. 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引入诗境,感知诗味 农民终日忙碌却常被剥削;农民常年辛勤劳动到头来却 只能忍饥挨饿;农夫与贵族统治阶级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这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三首去探个究竟吧! 二、整体感知,初悟诗情 1.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大家订正,相互欣赏。 3.领读:师带领学生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 日炎炎 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三、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一)回顾学法,导学结合 1. 了解诗题和作者。 2. 抓重点词,明诗意。 3. 透佳句,悟情感。 4. 想象画面,朗读品悟。 (二)师生合作试学蜂这首古诗。 1.我们先来看诗题蜂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蜜蜂的印 象,教师随机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蜜蜂采蜜的情形,师简介作 者和写作背景。 2.利用课下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诗的大意,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质疑。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诗句先在小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对不理解的地方重点指导。 重点词:无限、占、尽、甜。 预设需要指导的诗句: 无限风光尽被占:凡是景致美的地方都有蜜蜂奔忙的身 影。 为谁辛苦为谁甜:到底蜜蜂为谁辛苦忙碌,为谁奉献甜 蜜呢? 4.透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让学生谈谈 体会。 5.小结。 四.想象画面,悟诗情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诵诗,悟诗。 (1)多媒体课件播放蜜蜂采蜜那忙碌的身影和场主甩蜜 的情形。 (2)从这两组画面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3)配乐诵读。 (4)练习背诵。 五.总结方法,自主解读 1.总结学习蜂的学习方法:了解诗题和作者、抓重 点词、画面联想、朗读品悟。 2.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悯农 赤日炎炎 。 3.交流汇报。 4.指导朗读、背诵。 5.小结。 第 2 课时 一、回归整体,读中悟情 1. 有感情的诵读三首古诗。(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古诗 的韵律美) 2. 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试背三首古诗。 3. 在品读的基础上,比较三首古诗的异同,思考三首古 诗所反映的社会现状。 二.积累内化 1.认字写字。 (1)认读 2 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课后由生字构成的词,开火车读。 (3)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悯、堪、焦”的写法。 (4)练写生字,注意笔顺。 2.独立完成自选佳句。 三.拓展延伸 1.课内阅读拓展。 (1)自由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 26 课避难的 翅膀一文。思考:对于麻雀提出到翅膀下取暖的要求,鸽 子的态度开始怎样,后来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读了这个故事 你有何感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