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五 微粒观试题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五 微粒观试题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五 微粒观试题_第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五 微粒观试题_第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五 微粒观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五专题五 微粒观微粒观 1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某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化学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AB_(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质量 C分子种类 D分子个数 该反应的生成物属于_纯净物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41_。 (导学号 97332459) 2 2(20162016山西农大附中模拟)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 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一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_2H2O2_。 = 通电 (2)图二所示为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从图可以看出两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碳原子 的排列方式不同_。 (3)从图三可以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 水分子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_复分解反应_。 (导学号 97332460) 3 3(20162016哈尔滨)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 题: 反应前 A 反应后 B (1)在 B 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氢分子和氯分子_。 (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的原因是_两种分子化合成一种新的分子_。 (导学号 97332461) 4 4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 2 示意图,X、Y、Z 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11_。 (2)物质 Z 是由_分子_(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置换反应_。 (4)由 X 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不是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导学号 97332462) 5.5.(20162016本溪)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1)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AC_(填字母,下同)。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BC_。 与 A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D_。 (2)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一个丁分子是由_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_构成的。 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比为_13_。 (导学号 97332463) 6 6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请回答: (其中“ ”表示氧原子, “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1)图甲反应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_氯_元素。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Cl2、O2_(填化学式)。 (3)图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分解反应_,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Cl2H2O=_HClHClO_。 (导学号 97332464) 7 7.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的分子 A2和 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 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3 (1)每个生成物分子由_4_个原子构成。 (2)反应物 B2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12_(写最简比)。 (3)图 3 表示的物质属于_混合物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由示意图可以得到一个信息是:在化学反应中_分子可分_。 (导学号 97332465) 8 8(20162016山西百校联考一)200 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用到了汞。小明发现,初中化学学习中还有一些关于汞的应用。他进行了思考。 (1)水银温度计工作原理的微观解释是_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合理即可) _。 (2)写出图一的化学方程式_2HgO_2HgO2_,从微观角度分析图 = 一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合理即可)_。由图二可知该反应溶液中 大量增加的离子是_Fe2_。 (3)通过对比以上两图,写出你对微观世界的一条认识_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 质的微粒(或在化学变化中有新分子或新离子生成,或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元素和原子种类一定不变等合理即可)_。 (导学号 97332466) 9 9(20162016绥化)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 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A_。 (2)上述变化、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变化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 粒子是_碳原子和氧原子_。(填粒子名称) (3)A 图中“”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 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_,若实验室采用 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2H2O2_2H2OO2_。 = MnO2 (导学号 97332467) 10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 1 (1)图 1 所示的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B_(填字母序号)。 4 图 2 (2)图 2 中的 A、B、C、D 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 每个 A 分子是由_5_个原子构成的; 反应后,生成 C 和 D 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_13_;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ad_。 aB 和 C 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 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 (导学号 97332468) 1111(20162016遵义)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 本质。 (1)图 1 是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示意图: 图中x_17_,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氯原子得到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后,其化合价 将_降低_(填“升高”或“降低”)。 (2)图 2 是 NaCl 溶液与 AgNO3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你在实验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_,结合图 2 该反应的实质是 _银离子和氯离子_结合生成沉淀,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 _HClAgNO3=_AgClHNO3_(反应物之一为 AgNO3)。 (导学号 97332469) 1212(20162016黄石)(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图 1 氨分子:_NH3_; 3 个镁离子_3Mg2_。 (2)如图 1 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P_;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三_周期。 (3)如图 2 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5 图 2 SO2分子中 S、O 元素原子的质量比为 11; S2的核外有_18_个电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O22H2S=_2H2O2SO2_。 (导学号 97332470) 1313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下图是某化学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分子_(填“原子”或“分子”), 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_没有_(填“有”或“没有”)增减。 (2)参加反应的 A2与 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11_。 (3)该反应的类型为_化合反应_。 (4)由该示意图,你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_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即可) _。 (导学号 97332471) 1414(20162016湘潭)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 图 1 (1)如图 1,A、B 是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 A 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 X_7_。 若 B 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Y 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_a_(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图 2 (2)在一定条件下,A、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 和 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2。 若 D 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_2714_。 若 D 为氧化物,且 A、B 的分子个数比为 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_5O24NH3_6H2O4NO_。 = 一定条件 (导学号 97332472) 1515(20162016雅安)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 1 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图 1 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氧元素_。 从微观角度看,图 1 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分子_构成的。 试写出图 1 中实现 b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2H2O_2H2O2_。 = 通电 (2)图 2 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Cl2H2O=_HClHClO_。 (3)图 3 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的原因是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写出溴单质(Br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Br22NaOH=_NaBrNaBrOH2O_。 (导学号 97332473) 1616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 都有氯化钠。 (1)图 1 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 1 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_A_(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2)图 2 描述了 NaOH 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 A、B、C 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 7 离子符号依次为_OH_、_H_、_H2O_。 (3)图 3 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l22NaClO2=_2ClO22NaCl_。 (导学号 97332474) 1717.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仔细观察下列各 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的核内含有_11_个质子。 (2)从 Na、Mg 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 Na、Mg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最外层电子 数不同_。 (3)图 2 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中,则微粒变化顺序为_ABC_(填序号)。 (4)图 3 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_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_。 (导学号 97332475) 1818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 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 1 中,符号“Cu”表示多种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