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千年古都西安实习报告 篇一:西安实习报告 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 西安实习之城市规划展览馆 20*年 4 月 19 日,我们开始了西安的实习旅途。列车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把我们带到了千年古都 西安,这个古老的城市,是我在书上,在电视里,在故事 中梦中无数次听过,见过,想过的城市,带着对它神秘而 伟大真实面目的憧憬与好奇,我们开始了对西安的实习考 察。 21 日,整天都在下雨,下午我们才开始前往第一站也 是最重要的一站:西安城市规划展览馆。西安城市规划展 览馆主体建筑坐落于张家堡广场东北角,各展厅基本布置 到位。展览馆采用了大量最新科技手段,综合声、光、电 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西安城市的历史与城市规划建设发 展的成就和美好的发展蓝图。 我们进入馆内后,大家按照馆内规定存好各自的物品, 拿出笔记本,在美女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逐个的参观馆内 的展览品。 第一个便是馆门口的西安老城区模型。这个模型是上 世纪 50 年代西安城区重新规划前,专家们按比例用木头制 成的模型,从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西安大街小 巷,感受着旧中国时期的西安建筑风情。 第二个是西安的地形与行政区划图。整个图呈现在一 面约 20 平米的墙壁上,西安市区与周边几个市辖县的位置、 大小以及与包括秦岭在内的山脉、河流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千年古都历史西安 向内堂走去,最开始的一段走廊主题是历史西安。 两边墙壁上的文字与地图为我们介绍了从原始社会时期到 近代中国西安城市的变迁与发展。电子沙盘更是形象的为 我们展示了各个时期西安城的演化过程。 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 都朝代最多的城市,从周的丰镐开始,然后有秦朝咸阳城, 汉代长安城,隋大兴,到唐长安城等,先后有十二个王朝 在此建都,历经沧桑变迁。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绵延、积淀, 成为现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中 深邃的文脉特征。 周代都城在今西安西郊洋河东西两岸建立统治中 心一一津镐二京,形成世界上最早的双子城。二京总面积 6 平方公里,镐京横九条街道,分内外城,都呈正方形,外城周 围长 9 里,总面积 81 平方里。 秦咸阳城市规模宏大,人口大约在 50 万人左右,其城市 辖区包括今日关中平原及商洛一部分,均属内史之地。 西汉建都于长安,在秦咸阳废墟上开始营建新都一一长 安城。都城轴线取正子午向,但南北城垣却随地形呈曲折状,形 成“城南为南斗,北为北斗形,是为斗城也” 。 隋文帝统一中国时,汉长安城已有 800 年的历史,战争 及社会动荡使汉长安城饱受劫难。隋开皇二年(582 年)开始 新都城的建设。新城名为“大兴” 。大兴城的空间格局为三 重城垣结构:宫城一皇城一外郭城。 自从盛唐朝灭亡以后,西安作为政治统治中心的都城便 随着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南移,至此结束了长安作为都城的历 史。以后(宋、元、明、清、民国)的西安(长安)一直是作 为区域性地方城市或首府城市得以发展。唐末长安城遭毁 灭性破坏,隋唐长安城的规模逐渐萎缩,当时留守长安的韩 建弃宫城和外郭城,将皇城改建为新城。新城面积仅是唐长 安城面积的%,仅。韩建所建的新城的空间格局一直持续到 北宋以后的金元时期。现代西安城市发展即在明西安城址 基础上形成。 西安市主城区规划 看完了西安的历史,讲解员继续带领我们参观下一个 展区西安市当前的规划状况。 印象最深的是现在西安市市区的模型一个更大的电子 动态沙盘,这个沙盘占了整间 屋子的地下,有一半的区域上覆盖有高强度透明玻璃, 所有的参观者可以在沙盘上方走 动,几乎可以零距离感受西安的高楼大厦、公园遗址 和大街小巷。站在沙盘上,想象着自己在空中俯瞰整个西 安市,跟着音频中的介绍,大家几乎是在享受中完成了对 西安市规划状况了解。 西安市主城区布局结构:优化主城区布局,凸显“九 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 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 发展成国防军工产工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 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 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 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 东北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 城市功能布局调整(1)老(明)城功能的调整:老(明)城 内以商贸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行政办公单位逐步外迁。 (2)“四区两基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 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 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的建设。(3)西 (安)咸(阳)共建区建设:加快两市在“规划同筹、交通同 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 线、环境同治”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4)积极引导教育产 业向外围新区转移:加快科教文化产业发展,构筑中国科 技教育的高地。(5)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在外围建设配套设 施完备的大型居住区,创造西安最佳人居环境。(6)构建现 代物流园区: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发展。 (7)发展空港服务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铁路北客站为 中心的周边地区,发展以综合商贸服务、现代农业开发及 旅游度假为主的产业园区。(8)“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 “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近期的建设目标:通过几年的建设,提升西安城市综 合实力和整体功能,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在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将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 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在参观完沙盘之后,我们继续参观了自建国以来历次 西安市主城区规划的示意图,我们可以详细的了解旧时的 西安城区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发展成现在的现代化城市的。 接下来我们见到的是西安市城区一些局部各类型的规 划示意图,包括湿地公园,遗址公园,功能分布图以及个 别小区的规划建设示意图。接着参观的是各个遗址复原模 型,公园绿地模型,地铁站三维模型等等。最后还有大型 的动画演示。大家始终都保持着兴奋的状态,仔细的看着, 学习着,思考着。这些很多都是我们课堂上学习了解过的, 不过亲临现场的参观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了更深刻 的了解。 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在馆内只参观了不到两小时。不 过,西安城市规划馆的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它让我们对 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生动形象的了解。 剩下的几天里,老师们带领我们走遍了西安的名胜古 迹,钟楼、鼓楼,回民街,西安古城墙,大明宫,大唐芙 蓉园,曲江公园,兴庆公园,西安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等 等,等等,还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的交流学习,让 我们此次的实习变得精彩多样,趣味横生。另外北方的干 燥的空气,还有陕西菜也让我们真切的体会了一下不一样 的感觉。 4 月 28 号,带着无尽的不舍,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车。 长安,再见了! 篇二:西安实习报告 西安印象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以为你眼前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题记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阔别重逢.冥冥之中,一直觉得 和古都西安有着一场际遇.这种暗生的情愫,也许源于贾平 凹的秦腔里,在棺椁中,以画满秦腔人物脸谱的马勺 覆面的夏天智安息如故,而棺外却是凋敝的村里,连抬棺 材的人都凑不齐的场景;也许源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金 波和李向前一瓶白酒互灌几口,夹杂着烈风互相倾诉各自 的心事,求而不得的爱情折磨着两个人心碎流泪的画面, 也许源于陈忠实的白鹿原中鸿儒朱先生在离世前,让 妻子朱白氏在头发中抓虱子,他的脸贴在妻子温热的腿上, 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朱白氏停住了双手: “你老糊涂了吧?”旁边的儿女都尴尬的红了脸,朱先生仰 起头诚恳的说:“我心里孤清的受不了,就盼有个妈”说 罢紧紧盯着朱白氏叫了声妈,两行泪珠滚滚而下,朱白氏 身子一颤,慈爱的继续给丈夫搜寻黑色的头发的场景 料想着这八百里莽莽秦川下养育着怎样的子民,发生着这 样摄人心魄的故事。时光正好,在阳春三月,于春分时日, 我们奔赴古都西安。 鄂州下午三点半的火车上车,途径武昌,孝感,信阳, 驻马店,漯河,许昌,郑州,巩义,洛阳,渭南,早上七 点十分到西安。车厢里响彻同学们的嬉笑声,打牌声,似 乎很兴奋,而窗外,是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夹杂几处农 宅徐徐倒退,不久便暮色四合,黑茫茫中偶有几家灯火, 车厢里喧嚣少了一些,直到更深夜半,才安静下来,同学 们的精力几近耗光,个个背倚相靠睡了,而恰恰是这样, 不多长的时间,便有到站,又是一片短暂的嘈杂。我睡眼 惺忪,这注定是不眠之夜,不多会,只听得火车轮与铁轨 相互倾轧的咔嚓声,心里却猜想着西安会是什么模样,默 念着西安我们来了。 算得是如约抵达,尽管是将近一夜未眠,同学们都还 是提前醒了,准备收拾下车。出车站,迎接我们的是西安 是不太明朗的天空,微凉的温度,干冷的空气,我掖了掖 衣领,果然有点北方的味道。不远便是西安的古城墙,墙 高 12 米,底宽 18 米,顶宽 15 米,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 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青灰色的砖,城门上檐 角四飞,纸糊的红灯笼,城墙保存和修缮的很完整。只是 与心中猜想的不太一样,料想应该是斑驳的,甚至该有些 倾圮。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 什么样的滋味。这样才有惊喜,有趣味,才迷人。我轻轻 用手指抚摩一下墙壁,感受了一下这历经六百年风雨的明 城墙的温度和传递出来的古朴。 第一站:乾陵 “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南对乳丘思大 业,下临后土望长安。 ”这是郭沫若同志游乾陵时吟出的一 首诗。乾陵位于乾县城北 6 公里,距西安城 80 公里,是唐 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它修建于公 元 684 年,经过 23 年的时间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 ,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 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米,呈圆锥形,是墓室所在地。南 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整个陵园范围 方圆 40 公里,周围还有王公贵族陪葬墓 17 座。乾陵营建 于盛唐时期,单从其宏大的规模,壮伟的气势,富丽堂皇 的建筑来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据长安图志记载, 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4 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回廊、 偏房等大批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 230 万平方米。 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 白虎门。我们探访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门外。可见墓前一条 司马道相当宽阔,直通北峰。两侧排列有 124 件雕刻精美、 神态生动的石雕。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 各 1 对,石马 5 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 10 对。4 个 门外各有石狮回对,北门外有石马 3 对。在中国历史上, 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就是从武则天下葬乾陵 开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续到清代。 而最有看头的不得不说两块经历 1000 多年历史风雨的 巨型石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花岗岩体,它们分属唐 高宗李治和第一女皇武则天。述圣记碑,全碑共 7 节,故 又称七节碑。据说,由 7 节组成,取于七曜,即日、月与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称。七节碑高米,重吨。 碑座上刻有各种碑纹。碑文 8000 余字,由武则天亲自撰文, 后中宗书写。无字碑通高米,重约吨。碑侧线刻有龙纹, 碑头刻有 8 条璃互相缠绕。无字碑就是说立碑时碑上没有 刻一个文字。为什么立一通无字碑呢?至今有几种说法,一 是说武则天想让后世的人对她作出公允的评价;一是说,武 则天觉得自己功德无量,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当然也有 另一种说法,认为此碑可能是唐中宗所立,他不满武则天 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但作为一个儿子,又不 便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立无字碑让后人去评论。我 倒是宁愿相信“功过是非,后人评说” ,因为武则天却是敢 想敢为的女中豪杰。可是,无字碑确实碑体有字,无字碑 变有字碑是在宋、金以后,一些游人代替武皇在碑上题字, 于是现在碑上共留下 13 段文字。由于年深日久,风雨剥蚀, 大部分字也已无法辨认。惟有金代用女真文字刻写、旁边 用汉语翻译的“朗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女真文字早已 废弃,因此这个碑倒成了研究女真文字和女真族历史文化 在内城东西闹楼有着 61 尊石人像,这是武则天为了纪 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而敕令刻制的。 61 尊宾像可是大有来头,它是唐代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 的标志,也是突出反映中外关系的乾陵石刻艺术的一大特 色。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我国各民族统 一的封建王朝最兴盛的时期,同世界各地 300 多个国家和 地区有着往来。高宗驾崩后,举国哀悼,61 个国家和地区 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葬礼之后,武则天令 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节或首领, 立于朱雀门两侧,东 29 尊,西 32 尊,按队列形式整齐排 列。雕像和真人大小相似,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登皮 靴,双手前拱,表示祈祷。从那时起创尊宾像已在乾陵墓 前站立了 1300 余年了。 不过说到这,又有让人诧异的事了,石人的头怎么都 没有了?是的,61 个雕像绝大多数的头早已毁掉,现只有两 尊有头,高鼻子、深眼睛,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臣。每个 石人背后原来刻有国名、官职和姓名,因长期风化,多数 字迹已无法辨认。关于个中缘由,我倒是倾向文革破四旧 的无知妄为,一想到这,心中便对文革憎恶增添几分。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件事,解放后挖掘乾陵的建议多 次被提了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都没有同意挖掘。 20 世纪 60 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赴陕西考察时就说过:“目 前我国还没有足以使出土文物不受损失的科学保护方法, 祖宗留下的遗产还是让土地神多替我们保护几年吧!”这种 可持续的思想是值得称道啊 在乾陵附近,我们也直观了黄 土高原风貌,千沟万壑,地上长着地带性植被蒿草, 地带性土壤直立性强的黄土,黄土层堆积近 100 米, 局部有将近 390 米厚,见识了黄土塬面和特有民居窑 洞,原来黄土高原上也有类似四合院的民居,院墙屋檐都 是斜向院内,活生生体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是西北 干旱的结果。而房子都是窗户比较小且位于很高,墙体较 厚,这是抵御强风的缘由,何老师更是用实验讲解了黄土 高原溶蚀的原因,把稀硫酸溶液泼在黄土层上,便看见黄 土冒泡,和着水下流。这是碳酸钙遇盐酸冒泡的化学反应, 由此看来这里防止水土流失的任务艰巨啊 第二站:法门寺 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位于陕西省扶风 县,景区一期工程斥巨 篇三:西安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学校: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系别:理工系 班级:20*级地理科学一班 指导老师:魏* 学号:20*0507020 姓名:邹* 时间:20*年 5 月 目 录 1、城市概况 2、城市发展文化定位 3、实习内容 4、发现问题 5、解决措施 关键词:西安 旅游 文化 一、实习目的:参观西安的著名旅游景点,了解西安 市的城市文化底蕴 二、实习时间及行程安排:20*年 5 月 15 日20* 年 5 月 17 日 15 日上午:华清池 下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16 日上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 下午:大唐芙蓉 园 17 日上午:自由活动 下午:大明宫遗址 三、实习方法:实地考察 四、报告主题: 1、城市概况: 西安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地势 西北低,东南高。南有终南、翠华两山,北邻泾、渭两河。 市区面积 3500 多平方千米,市区人口 500 多万人,市花为 石榴花,市树为国槐。西安是西北地区商贸和高兴技术发 展基地,其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纺织、电子、军工、化 工、食品等,现已成为我国航天航空、输变电设备、电子、 机械制造、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著名高校有西安交 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是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胜主要有大雁塔、华清池、秦始皇 兵马俑、大明宫遗址、骊山、大唐芙蓉园、钟楼、鼓楼等。 2、城市发展文化定位:世界城市、文化之都 3、实习内容: 5 月 14 日夜晚,我们坐上了驶向西安的火车,开始了 这次的西安文化地理实习,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西安,这座中国 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 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 15 日早上,经过一夜的旅途,列车到达古都西安,当我们 走出西安火车站,古城墙立即映入眼帘,我立刻感受到西 安难掩的王城气概,一扫旅途的劳累,充满新奇和期待, 很快的融入这古都的大气、厚重的历史氛围之中。 很快,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坐上了旅游大巴。我们的 旅游大巴,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便与古老厚 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 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 时尚氛 围的现代化大都市,穿越城墙,看着城内城外,古老 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路上导游给我们简单的 讲了西安的历史,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 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 6000 多年的建城史和 1200 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 汉、唐等 13 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 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 放的城市,西汉时的丝绸之路便是以长安为起点。长安文 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明洪武二年即公元 1369 年改奉 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到达西安要去的第一站是被誉为“盛唐皇家宫苑” 的华清池。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东距西安 23 公里。紧依 京畿的地理位置,旖旎秀美的山水风光,自然造化的山地 温泉,让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皆在此营建离宫别 苑,享受天然的旖旎风情。 华清池是国家首批 5A 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 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 国文明景区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名园。景区内现有以唐代 文化为核心的宫廷文化区、御汤文化区、爱情文化区、梨 园文化区、环园文化区等五大文化区。主要景观有飞霜殿、 九龙湖、长生殿、芙蓉湖、得宝楼等几十处著名山水园林 建筑以及“莲花汤”(御汤)、 “海棠汤”(贵妃池)等中国唯 一出土的皇家御用汤池遗址和中国最早的皇家艺术学院 唐梨园。 华清池景区最为著名的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唐玄宗 与杨贵妃的爱情罗曼史和上世纪三十年代震惊中外的“西 安事变” 。在夜晚展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 ,以 “两情相悦” 、 “恃宠而娇” 、 “生离死别” 、 “仙境重逢”等 四个层次十幕情景,在故事发生地重现了伟大诗人白居易 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成的千古流传的爱情诗 篇。 “躺着的历史”在华清池的九龙湖畔“站了起来” , 它创造了国内旅游文化演出若干个“第一” ,被冠以“中国 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 ,堪称中国旅游文化演出的惊世之 作第一个把一个完整的历史爱情故事在发生地复活起 来,让人们亲身感受到爱情的恒久魅力;第一个把舞剧从艺 术殿堂搬到露天舞台,让高雅的艺术为大众所欣赏和享受; 第一个在唐代歌舞演出领域打破了一般性的片断节目表演, 演绎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第一个调动真山真水和古 典建筑物为背景和舞台,营造了一个 匪夷所思的场景艺术境界,在实景当中上演舞剧艺术; 第一个运用水中升降舞台、美国拉斯维加斯火海技术、瑞 士超高亮度大型影像投影机、意大利香气广散效果系统、 亚洲最大的 700 平方米 LED 可折叠软屏,舞台效果堪称世 界一流,国内独创。1936 年 12 月 12 日,现代史上著名的 “西安事变”爆发于此,华清池又一次成为改写中国历史 的地方,受到世人瞩目。 下午我们去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带领我们参观的 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的讲解员。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 在距西安 37 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 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1974 年,在秦始皇 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 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 22780 平方米,坑内 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 7400 余件。三个坑 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 年,前法国总理 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 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 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 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 的是先接再烧。据博物馆里的讲解员介绍,其实当年在发 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 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 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 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 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 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 富有极其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16 日我们一共去了三个景点,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 馆、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多达 37 万余件,上起远古人 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 1840 年之前社会生活中 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 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 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 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虽然我们并没有进入到大雁塔里面,但我们去了大雁 塔北广场,广场东西宽 篇四:西安实习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生 产实习 西电集团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学号: 目录 一、 实习目的 . 3 二、 实习单位介绍 . 3 三、 实习安排 . 4 四、 生产实习内容 4 五、 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 12 六、 对实习的建议、意见 1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生产实习在西安市的西电集团公司 进行。实习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学 生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与高电 压技术及输变电设备有关的生产、科研与管理工作的感性 认识及技能,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 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总的要求如下: 1. 熟悉高压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设计规则、制造工 艺;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新 产品研制和开发的情况。 2. 熟悉和了解生产过程的检验与测试方法(包括产品 的型式试验),试验设备的原理、 参数及特点;了解各种高压试验与测量方法的发展趋势 和研究方向。 学会工程观点,工艺思想,培养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原“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 ,以 下简称“西电集团”)成立于 1959 年 7 月,是以我国“一 五”计划期间 156 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 5 个项目为基础发 展形成的以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群为核心,集科研、开发、 制造、贸易、金融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XX 年,西电集 团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高压、超高压输配电成套 设备研发制造企业;XX 年 11 月,西电集团被国务院国资委 确定为第一批 49 家主业明确的中央企业之一;XX 年 4 月, 西电集团响应国家关于中央企业主业整体上市的号召,成 功发起并设立了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 XX 年 1 月 2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XX 年 5 月 6 日,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西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 国西电集团公司” 。目前,西电集团注册资本亿,总部设在 西安。 西电集团的主营业务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研发、设计、 制造、销售、检测、相关设备成套、技术研究、服务与工 程承包,核心业务为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 设备制造、研发和检测。主导产品包括:126kV 及以上电压 等级的高压开关(GIS、GCB、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力 电容器、互感器(CVT、CT、PT)、绝缘子(电站电瓷产品、 复合材料绝缘子产品)、套管、氧化锌避雷器;110kV 及以上 电压等级的电力变压器、并联电抗器;100kV 及以上电压 等级的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直流输电换流阀等。历 经半个世纪的拼搏与发展,西电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规 模、成套能力最强的高压、 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和其他电工产品的 生产制造基地。 7 月 7 日 实习第一天,在本校西九楼 502 室参加洪 国耀副总工程师关于开关行业的发展动态讲座。 7 月 8 日 实习第二天,西九楼 502 室,上午现任中国 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开关副部长韩 晓东关于变电压行业发展动态的讲座;下午现任中国西电集 团西电电力系统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云海讲述电力系统 行业发展动态的讲座。 7 月 10 日 西九楼 502 室,上午由现任中国西电集团高 电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有首席专家的姚斯立讲述试验检 测相关知识的讲座;下午,由现任西电操动机构公司副经理 赵奔讲述数字化制造及发展动态的讲座 7 月 11 日 西九楼 502 室,由现任中国西电集团西安高 电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的殷晓刚讲述西高院 发展史及智能变电站发展情况的讲座。 7 月 14 日 西安实习第一天,在西安技师学院举行开班 仪式,主要内容就是向我们介绍西电 集团的企业文化和发 展战略,同时对其的主要产品及市场进行介绍。 7 月 15 日 上午西安技师学院由西电负责人张业广对 西电业务领域进行介绍;下午先后参观了西电高压套管公司 和西电鹏远电路有限公司。 7 月 16 日 上午参观西安西电开关电器有限公司,下午 参观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7 月 17 日 上午先参观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然后 参观了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公司,下午,参观西安西电电 力系统有限公司。 7 月 18 日 实习最后一天,我们在技师学院新校区 C302 教室进行生产实习总结会,学生代表、高校代表以及 西电集团的负责人和一些优秀的校友进行了发言。 此次生产实习的目的地是陕西西安西电集团公司,从 7 月 7 日一直到 7 月 18 日,一共历时两周。 第一周我们在本校西九楼 502 会议室听取为期 5 天的 讲座。由西电集团相关重要部门与企业的工程师来到校园 里来给我们讲座介绍企业与集团的相关情况,以及各部门 子公司的主要生产项目和产品。第二周开始我们前往西安 当地实地参观相关企业部门,进 一步深入了解实际生产环 境与制造工艺。 1、7 月 7 日7 月 11 日 第一周的讲座主要是给我们介绍西电集团的相关基本 情况以及主要产品概况。西电集团作为我国输配电装备制 造业中的排头兵,承担着促进我国输配电装备技术进步和 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关键设备的重任。曾先后为我国 第一条 330kV、550kV 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 800kV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 1100kV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第一条100kV 直流输电工程,第一条500kV 超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第一条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第一 个西北至华北联网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三峡工程” 、 “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成套输配电设备 和服务,设备全部成功投入运行。在国际市场上,西电集 团的产品和技术已出口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地进入 了德国、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目 前,西电集团及其所属“XD”品牌在海内外均已获得了较 高的知名度,成为了市场上优良品质的代表,经营风格也 得到众多业内人士和产品用户的认可和赞许,在全球市场 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市场形象。 7 月 7 日,前来给我们授课的是来自先开关电气有限责 任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洪国耀先生。作为电力系 统中保证运 行安全可靠性的核心设备之一,开关(断路器)是本次讲座 的主要内容。洪国耀先生主要给我们介绍了三种类型的断 路器:气压式断路器、瓷柱式断路器和 GIS。看到演示中 的姨太太断路器竟然如此庞大,而对应在我们平时电力系 统分析课程中却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开关模型,不由得为电 力系统这个宏伟的工程中的各个环节感到震惊。 开关(断 路器)体积巨大,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其中核心的一个环 节,也是高压开关的核心技术之一,操纵机构在高压开关 技术中极为重要。洪国耀工程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到了 一个概念就是,两种操纵机构中,弹簧式的比液压式的可 靠性要高的多。这时因为弹簧式的原理简单,元件个数少, 而液压式的组成部件更多,相应的可靠性也下降了。 7 月 8 日,一共有两场讲座,上午下午各一场。上午给 由韩晓东副总工程师给我们介绍西电变压器与电抗器相关 情况。从场合上来划分,变压器和电抗器分为以下三种: 电力变压器与并联电抗器(交流)、换流变压器与平波电抗 器(直流)以及应用在冶炼和化工等行业的特种变压器。在 功能上分,变压器可分为升压、联络、配电和厂用等方 篇五:西安实习报告 西安见习之行 11 级博物馆班见习报告 见习院系: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见习时间:20*年 5 月 19 日至 20*年 5 月 23 日 见习路线: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明宫国 家遗址公园西安博物院 指导老师:刘院长 张老师 见习目的:通过此次西安见习,观赏陕西省历史博物 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 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博物院。了解当地人文景观,生活 习俗。通过见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实际知识 的运用能力。 5 月 19 日 在花香四溢的五月,我们的专业终于盼来了去西安见 习的时刻。我们在 5 月 19 日这一天早上从天水站出发,前 往西安站开展我们为期 5 天的专业见习!经过 4 个小时的行 程,我们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西安_一个让世界人民都神 往的地方,一个让中国 13 亿华人引以为豪的地方! 西安这座城市在我看来他才是中国人民精神灵魂之所 在,纵观中国历史中国还有哪个城市可以与他媲敌?我们现 在的首都北京他的建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封国燕国, 而建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900 多年的辽代,之后经历了 金,元,明,清四朝!而一般被世人称“江南佳丽地,金陵 帝王州”的南京古城,也只不过只有 10 朝古都的称呼,而 且就南朝的那几个小朝廷宋,齐,梁,陈的国运都不是很 长,并不能体现我们华夏民族的精气神!而西安的历史,如 果从他建都开始,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1 世纪的西周定都 镐京,之后还有 12 个朝代在此建都。而其中最能体现我们 华夏民族精神的大汉和大唐,正是在此建都!如此深厚的历 史底蕴正也验证着这样一句话“一年的文化去深圳,十年 的文化去上海,一千年的文化去北京,三千年的文化去西 安” 。 我们来到西安首先找到了住处,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 校区)的对面,等安顿好我们就参观了隋唐天坛遗址。在这 地方曾经有过多少位皇帝祭天,祈求上苍的眷顾,我不由 自主的在脑海中复原着当时的场景:皇帝带着文官武将焚 香,膜拜!王侯将相已随历史的长河永远的流走了,而这座 建筑,他却经历了历史的风雨依然屹立于此!不禁让思考人 生的意义!思考过人生后,我就开始思考这座建筑的建造工 艺,以及它的现在保护现状!这个建筑它建造体现的是中国 古老的“天圆地方”思想,建筑工艺看应该是夯筑而成的! 它的一边进行了工程保护,建立起了水泥砂浆斜坡加固!但 也存在问题,遗址附近有很多植被,有高大的树木,我想 其根系作用肯定对遗址有影响,不过遗址上的小草我觉得 他有保留的价值,减少了雨水冲蚀!但是又好像改变了遗址 的原貌!因此这成了我的疑问? 参观完天坛遗址,我们见习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5 月 20 日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我们见习计划的第一站:陕西省历 史博物馆首先学习一下其基本情况: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 1983 年,1991 年 6 月 20 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 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 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 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 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 地 6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5600 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 8000 平方米,展厅面积 11000 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 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 至 1840 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 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 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 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 荟萃。 基本了解之后我们首先见到的序厅是一头巨大的狮子, 他的背后是一副黄河奔腾场景的浅浮雕。黄河是我们华夏 文明的摇篮,她是我们的母亲;他更表现得是华夏文明源远 流长!而这头雄狮它是出之于墓葬陵园中,但是他在这体现 的是中华民族,他的刚毅,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不容欺辱, 而狮子本身的合作精神,也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华 民族不管内部有多大的仇恨,只要面对外来之敌,必定同 仇敌忾。看到这头狮子, 诗经中秦风.无衣的诗句 不禁在脑中浮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 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读完序厅,我们就来到了陕西 陕西古代文明。陕西古代文明,XX 年正式开放,以历史进 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 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出面积 5051 平 方米,展线长 1247 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 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 唐;宋、元、明、清)。 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 ,距今 115 万年前的 先民遗存;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 ,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 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 ,汉都长安、汉家陵 阙和典型汉代文物;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 ,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 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 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 象 ,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 第七单元告别帝都 ,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 的陕西。 这个展区,他以历史为线索,布置特别合理。在这个 展区最吸引我的是唐代的唐三彩和墓葬壁画。唐代三彩器 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它的造型多样,而且栩栩如生,在我 观察中有两件给我影响最为深刻,一件是一个波斯商人模 样的人在训斥骆驼,但那只骆驼却把头扬向一边,爱理不 理,刻画的特别入神!另一件是一只行走的骆驼,它背上有 平底锅,有丝绸,更有趣的是它背上还有一只猴子,这只 猴子可能耍杂技用的道具也可能是商人寂寞无聊时的伙伴, 这就把当年地中海沿岸的商人穿越大沙漠来中国的艰辛和 向往中国的情怀描述的淋漓尽致! 除过对文物器物的观察,我觉得陕博的讲解中用耳机 是一个不错的措施,可以减小对被人的打扰;其次我觉得陕 博的灯光和电子设施配合挺不错,尤其是对倒流壶的原理 及制作工艺的讲解特别好;最好就是陕博的游客休息区也安 排的挺合理! 中午我们参观完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在吃完中午饭后。 我们就开始了我们新的旅程_见习第二站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 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 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现 有馆藏文物 11000 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 19 个号 134 件, 一级文物 535 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 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 12 个展室。现有 7 座碑室、8 座碑廊、8 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 4 座 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 4900 平米。 第一展室 陈列开成石经 ,内容包括周易 、 尚书 、 诗经 、 礼记 、 春秋左氏传 、 论语 、 孝经 、 尔雅等 12 部经书,计 60 多万字,用石 114 方。清代补刻的孟子 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 。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