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后来发生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 (时间:150 分钟;分数 150 分) 一、基础考查(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打扮(pn)青睐(li) 拯救(zhn)吞吞吐吐(t) B誊写(tn)瘦削(xio) 手镯(zhu)千载难逢(zi) C阿谀()大氅(chn) 镶嵌(qin)垂涎欲滴(xin) D请帖(ti)积攒(zn) 筵席(yn)骇人听闻(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严冬 暗算 馅饼 世外桃源 B寓所 雪茄 娴净 挤眉弄眼 C侵袭 拐角 摇曳 生活坠落 D布施 胃口 赚疑 照章办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针对个别国家首脑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一意孤行,会见达赖,我外交部发言人郑 重_:“任何势力如果企图分裂国家,我们绝不答应” 要想摆脱金融危机,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必须_产业结 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要达到此目的唯有改革。 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要在_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遵循三个重要 原则。 A表明 调整 遵守B申明 调整 恪守 C表明 调控 恪守D申明 调控 遵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明鹏从不放过学习中的任何一个盲点,即使它是微不足道的,也一定要打破沙锅 问到底。 B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 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C小李平时就喜欢舞文弄墨,加上这几年工作之余坚持不懈的练笔、投稿,成了全县 有名的笔杆子。 D战士武文斌在抗震救灾一线因劳累过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逾 60 岁的父亲武中 林老人对儿子的牺牲痛心疾首,几度晕厥,但他仍表示最大的心愿是“留下来,把儿子没 有干完的活儿干完”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具有购买力的人数有限和大脑所能接收的信息量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导致人们在 商品方面注意力的稀缺变成严峻的现实。 B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 20 年 后有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C达赖出逃国外 50 年,凭借历世达赖喇嘛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一直把有着悠久历 史和广泛信教群众的藏传佛教,当成了分裂祖国的工具。 2 D艰苦奋斗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行为品格,应及早在青少年中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 和习惯。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 69 题。(15 分) 且说有一个星期天,她上大街去散步,劳累了一星期,她要消遣一下。正在此时,她 忽然看见一个妇人带着孩子在散步。这个妇人原来就是福雷斯蒂埃太太,还是那么年轻, 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罗瓦赛尔太太感到非常激动。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都已经还清了,她 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她于是走了过去。 “您好,让娜。 ” 对方一点也认不出她来了,被这个民间女人这样亲密地一叫觉得很诧异,便吞吞吐 吐地说: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认错人了吧。 ” “没有。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 ” 她的朋友喊了起来: “哎哟!是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吗?你可变了样儿啦!” “是的,自从那一次跟你见面之后,我过的日子可艰难啦,不知遇见了多少危急穷 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那是怎么回事啊?” “你还记得你借给我赴部里晚会去的那串钻石项链吧。 ” “是啊。那又怎样呢?” “那又怎样!我把它丢了。 ” “那怎么会呢!你不是给我送回来了吗?” “我给你送回的是跟原物一式无二的另外一串。这笔钱我们整整还了十年。你知道, 对我们说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是任什么也没有的现在总算还完了,我太高兴了。 ” 福雷斯蒂埃太太站住不走了。 “你刚才说,你曾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赔我那一串吗?” “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 ” 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 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激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 “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6画线句中的“还是”起什么作用?(3 分) 答: _ _ 7画线句中福雷斯蒂埃太太为何“诧异”?(4 分) (1)从人物形象看: _ _ (2)从时代特点看: _ _ 3 8画线句中的两个“可怜”各指什么?(5 分) 答: _ _ 9玛蒂尔德为何十年后才说明真相?(3 分) 答: _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 1013 题。(15 分) 但是当苏贝走到一个异常幽静的路角上时,就站了下来。这儿有一座不很整齐的,砌 着三角墙的,古色古香的老教堂。一丝柔和的灯火从紫罗兰色的玻璃窗里透露出来。无疑, 里面的风琴师为了给星期日唱赞美诗伴奏正在反复练习。悠扬的乐声飘进了苏贝的耳朵, 使他倚着螺旋形的铁栏杆而心醉神移。 天上的月亮皎洁肃穆;车辆和行人都很稀少;冻雀在屋檐下睡迷迷地啁啾这种境 界使人不禁想起了乡村教堂的墓地。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音乐把苏贝胶在铁栏杆上了,因 为当他的生活中还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体面的衣着这类事物的时候, 他对赞美诗的曲调曾是很熟悉的。 苏贝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环境的影响,使他的灵魂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突然 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了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 持他生存的低下的动机。 一刹那间,他的内心对这种新的感受起了深切的反应。一股迅疾而强有力的冲动促使 他要向坎坷的命运奋斗。他要把自己拔出泥淖;他要重新做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 的邪恶。时候还不晚;他算来还年轻;他要唤起当年那热切的志向,不含糊地努力追求。 庄严而亲切的风琴乐调使他内心有了转变。明天他要到热闹的市区里去找工作。有个皮货 进口商曾经叫他去当赶车的。明天他要去找那个商人,申请那个职务。他要做一个顶天立 地的男子汉。他要 苏贝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胳臂上。他霍地扭过头,看到了一个警察的阔脸。 “你在这儿干什么?”警察责问道。 “没干什么。 ”苏比回答说。 “那么跟我来。 ”警察说。 第二天早晨,警庭的法官宣判说:“在布莱克韦尔岛上监禁三个月。 ” 10选文一、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_ _ _ _ 11苏贝在赞美诗中心灵得到净化,准备改邪归正。这个变化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 辑吗?(3 分) 答: _ _ _ _ 12结局的安排是本文的绝妙之所在,试分析妙在何处?(4 分) 4 答: _ _ _ _ 13 “警察”与“赞美诗”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有什么含义?(5 分) 答: _ _ _ 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5 分) 老八样 薛 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厌倦了在家里过除夕。这是一年中最繁忙、最嘈杂的一天, 她总是借故赶稿子而躲避着厨房。她身上穿着父亲的大棉袄,脚上拖着母亲的老棉鞋,像 一只慵懒的家猫一样身陷沙发的怀抱。她的面前,小小的折叠桌上立着超薄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开着一页空白的文档,上面还没有留下只字片言。 空调嗡嗡驱赶着寒冷,玻璃窗阻隔了正逐渐入侵的暮色,遥远的爆竹声渐次密集起来, “酒”金红闪光的广告在央视春晚开始前试图夺人眼目。人们让喧闹留有余地,是对 零点以后新年的莅临表示更为热烈的欢迎。一切都在拥挤着来临,旧年只剩下最后一日, “旧” , “一”和“日”的左右结构,将成为一段打上句号的往昔。 母亲往花瓶里插入一束银柳,然后抓起一块抹布擦着早已亮闪闪的电视柜,唠叨着: 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冲好抽水马桶,在零点之前洗完脏衣服大年初一, 不可以做一切与“扫除”有关的事。 父亲正在准备年夜饭,忙碌的身影不时从厨房进入客厅,又从客厅进入厨房。进出间, 熏鱼和酱鸭的香味飘逸而来,油锅正发出“哔哔啵啵”和“哩哩啦啦”的欢快的哼唱。老 八样,还是老八样,他三十年如一日地为除夕的餐桌奉上最古老的八道菜。她给他买过一 本时尚家庭菜谱 ,他只粗略地翻了一遍彩页,并且对华而不实的菜式嗤之以鼻。他排斥 “时尚”或者“流行”这样的字眼,他认为那是“浮躁”和“骗术”的代名词。他并未意 识到他的过时,一如既往地操作着古老的年夜饭,并且永远保持着三十年前的热情。他看 着自己做出来的一大碗一大碗的菜肴,脸上流溢着满足的表情。他好像从不知道,她早就 吃腻了老八样。整个春节期间,他把那八道菜端出端进,从除夕一直端到正月十五。 这是她记忆中千篇一律的春节,她过够了。于是今年,她准备出逃,自然是有人领着 她逃。她只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有一双大手牵着她的小手,长了翅膀一样,远走 高飞了。去海南的机票竟不打折,原来那么多人和她一样,厌烦了在家里过年。满员的经 济舱里空气浑浊,却浑浊得让她心安理得。 深冬的海南没有一丝深冬的气象,绿意葱茏的热带植物染绿了她的眼睛,碧蓝的大海 边,暖风飞扬起她单薄的衣衫,赤裸的脚趾里灌满了温暖的细沙没有人忙于过年,没 有人惦记着插银柳、大扫除、做年夜饭、放鞭炮,没有人记得,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 个日子叫除夕。直到午夜,手机忽然发出一声布谷鸟的呼唤,是短信。白天的疯玩让她疲 惫不堪,她打开昏昏欲睡的眼皮看短信:阿囡,新年到啦,爸爸妈妈祝你快乐,进步! 新年到了吗?她以为她在梦中,梦中的新年为何是一盏昏暗寂寞的床头灯?怎么是一 床除了白色还是白色的被褥枕头?怎么是一个没有飘逸出熏鱼酱鸭香味的标准间?她终于 5 清醒地意识到,她逃离到了一个不需要过除夕的地方,可新年还是马不停蹄地来临了。 她推了推熟睡的人:新年好! 熟睡的人发出梦中的呢喃:好!继续熟睡。 她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感觉有点饿,她听到胃壁在暗暗地较劲,发出微弱的研磨声, 身体内的生物钟醒了,她终于惦念起了某些食物,那些应该出现在除夕餐桌上的三十年不 变的食物。她便问熟睡的人:现在,你最想吃什么? 熟睡的人没有回答她,她便自问自答:第一想吃八宝饭,第二想吃白斩鸡,第三油爆 虾,第四咸肉炖笋干,第五熏鱼,第六酱鸭,第七扣三丝她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才 七个,还有一个,对了,还有一个,肉圆蛋饺三鲜锅。 她简直胃口大开,她几乎要吃成一个大胖子了,她第一次用想象和回忆,品尝出了老 八样的美味。美味的老八样,让她忽然有些想念她厌倦了的家。 她忍不住又推了推依然熟睡的他:明天,我们还是回上海吧,我想吃我爸做的老八样。 (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她”由吃腻了老八样到想吃老八样的转变, 情节一波三折,意蕴丰富。 B母亲在除夕这天进行大扫除,不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 前” ,这表现了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 C父亲每年除夕都做老八样,女儿给他买了一本时尚家庭菜谱 ,他却对书上的菜 式嗤之以鼻,他觉得自己做的老八样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 D第四段中提到父亲的老八样而不具体点明,吊读者胃口;倒数第三段通过“她”的 口一一道出八样菜的名称,前后呼应。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同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多种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15小说中的“她”厌倦在家过除夕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 分) 答: _ _ 16这篇小说在线索安排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 分) 答: _ _ 17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亲情,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新旧两种文化的碰 撞,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8 分) 答: _ _ 三、语言运用(20 分) 18今年初, 读书周报举办了一次“月新杯”读书格言征集活动,请你以“书”为 开头自拟一条格言参加应征。要求:用比喻修辞构成排比句式,说出书的特点和作用。(4 分) 答: _ 6 _ 19根据以下条件,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你的结论。(4 分) 已知条件: 背景:十九世纪的美国社会。 警察:维护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宗教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问: 警察赞美诗 _ _ _ _ _ 20明人冯梦龙所辑笑府中一个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你觉得他应该 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呢?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问题。(4 分)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 啊?”棋手说:“三局。 ”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 棋手说道:“_。 ” 21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 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 ,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 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 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 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 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 _ _ 22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对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个评述。(4 分) 答: _ _ _ _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印第安人射的箭,很多都是自己制造的,箭杆的长短与材料、羽毛的轻重、羽毛离箭 7 头的位置、箭头的重量与材料等等,都大有讲究,足够空气动力学家研究半辈子。有一次, 一位牧师得到了一个机会问一位有经验的印第安射手的造箭心得。这位射手说,其实只要 把箭杆削直了,其他的马虎一点都没有关系。如果箭杆不直,其他方面你就是做得完美无 缺,也很难一矢中的。牧师感叹道: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 C。A 项,打扮(bn);B 项,瘦削(xu);D 项,筵席(yn)。 2解析:选 A。B 项,娴静;C 项,生活堕落;D 项,嫌疑。 3B 4导学号 94310028 解析:选 A。B 项, “在劫难逃”表示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 不能逃脱。C 项, “舞文弄墨”指玩弄文字技巧或者歪曲法律条文作弊。D 项, “痛心疾首” 形容痛恨到极点。 5导学号 94310029 解析:选 C。A 项,缺主语,可删掉“在下” 。B 项, “民 营企业”和“制造业”这两个概念互有涵盖,不能并列。D 项, “引导和建立这一意识和习 惯”搭配不当。 6反衬玛蒂尔德的风采不再,容颜早衰。 7(1)从侧面表现罗瓦赛尔太太的变化之大,连老朋友都认不出来了。 (2)突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以貌取人,等级森严。这正是罗瓦赛尔太太的悲剧产生的 原因。 8第一次主要是“可怜”玛蒂尔德的憔悴、早衰,第二次主要是“可怜”玛蒂尔德为 一条假项链居然付出了那样大的代价。 9主要是她的虚荣心在作怪。 10此处的环境描写可谓是匠心独运,它紧紧扣住了文题中的“赞美诗” ,极细腻地衬 托了苏贝此时的心境,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它不仅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同时也在结构上呼应了文题和情节。 11这个转变完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从小说开头的交代和结尾处人物的回顾, 可以看出,苏贝原本也是个有生活理想的正常人,他听到圣洁的乐曲而“心醉神移” ,说明 他的心灵深处,还有着对美的认同与渴望。在不合理的社会,人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境遇, 也会有不合常理的行为选择。屈辱的生活会埋葬人的美好心灵,而美的呼唤也能令垂死的 灵魂复苏。 12这样的结局安排新颖别致,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从故事的结局和情节的发展看, 显然是相矛盾的,苏贝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 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 之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美国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颠倒黑白。美国的法 律极其虚伪,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13 “警察”和“赞美诗”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读过全文后,就不难发 现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在对待苏贝时是多么和谐一致。它们在有效地维护资本主 义制度和资本家的安宁。它们一个从肉体上摧残、镇压,一个从精神上毒害、麻醉。它们 残害穷人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 14导学号 94310030 解析:选 DE。A 项, “情节一波三折”错误。B 项, “表现了 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错误。C 项, “他觉得自己做的老八样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无中生 有。 8 15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除夕是妈妈忌讳最多、唠叨最多的时候,也是爸爸做的 饭最刻板的时候。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中最繁忙、最嘈杂的一天。母亲的大扫除、唠叨以及许 多过年的老规矩让“她”感到厌烦。父亲每年除夕都要准备“她”早已吃腻了的年夜饭 老八样。 16解析:这篇小说的线索似乎有点复杂,有时间,也有情感;题目“老八样”也可 以看成是线索。 答案: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她”厌倦了家里的过年气氛,吃腻了老八样,所以 逃到海南;在海南“疯玩” ,获得短暂的快乐后,又忆起家的气息,打算回家。以情感的 变化为线索:“她”厌倦了在家过年,想逃离古板的父母;离开后,深夜环顾所处的地方, 又开始怀念家。以老八样为线索:“他好像从不知道,她早就吃腻了老八样” ,文章先写 “她”吃腻了老八样;“怎么是一个没有飘逸出熏鱼酱鸭香味的标准间?” “她”午夜时分 在海南的旅馆又想起了老八样,因而想赶快回到上海的家。 17解析:题目给出的两个说法都有其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力提升2.0方案解读
- 《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
- 皮牵引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 2025设备抵押贷款合同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 销售区域经理工作总结
- 公司总经理安全培训课件
- 红斑狼疮护理
- 2025解除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三方股权合作合同协议书
- 地方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社工抗压与情绪处理课件
- 单元考点必刷卷 (一)(含答案)我上学啦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农村厨师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14)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四川遂宁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4篇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轧钢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