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自然地理 考纲纲要求网络络构建 1.大气的受热过热过 程。 2.大气的运动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 程 1能量来源 (1)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2受热过 程:A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地面增温,并以B 的形式射向大气 大气增温。 3保温作用:C 把热量还给地面 ,起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 地面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的纬 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能 (1)成因: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 (2)形成过程: 冷热状况:M ,N 。 气压高低:A ,B ,C ,D 。 冷热不均 受热冷却 低压高压低压 高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类类型高空风风近地面风风 图图示 受力 F1( )和 F2(地球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压梯度力)、 F2( )和F3(摩擦 力)共同影响 风风向与等压线压线 _与等压线压线 _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平行斜交 一、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及应用 1保温过程 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 归纳 如下表: 保温过过程具体过过程热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辐射到达地面,地 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 接热热源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辐 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是近地面大 气的直接热热源 大气还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辐 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 分称为为大气逆辐辐射,它 将大部分热热量还给还给 地 面 通过过大气逆辐辐射 把热热量还给还给 地面 2.保温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 ,玻璃温室育苗等 。 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 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 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 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田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 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 害。 【对点例练】 1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 为有效辐射。读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小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第(1)题,考查等值线 的判读,这里的 等值线为 “等有效辐射”线。由图示不难读 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 600和2 700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 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 丙地逐渐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 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 第(2)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将其 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 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 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 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地面温 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天空云量越多,湿度 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强。 答案:(1)C (2)B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 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 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 从高压吹向 低压。(如上图中处风 向所示) 2常见热 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1)海陆风 形成白天陆陆地比海洋增温 快,近地面陆陆地气压压 低于海洋,风风从海洋 吹向陆陆地,形成海风风 夜晚陆陆地比海洋降温 快,近地面陆陆地气压压 高于海洋,风风从陆陆地 吹向海洋,形成陆风陆风 影响海陆风陆风 使滨滨海地区气温日较较差影响减小,降 水增多 (2)山谷风 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谷升温快,气流上升, 气压压低,暖空气沿山坡 上升,形成谷风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 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气压压高,冷空气沿山坡 下滑,形成山风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间冷的山风风吹向谷底,使谷 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动 ,易造成大气污污染 (3)城市风 形 成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业和交通工具释释放大量的人为为 热热,导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热岛 ”,引 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风由郊区吹 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间形成城市热岛环热岛环 流 影 响 一般将绿绿化带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 而将卫卫星城或污污染较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等压面的判读 (1)无论是低空还是高空,高压处 等压面都向 上凸起,低压处 等压面向下凹陷。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 成低压,即热低压如A。近地面气温低,空气 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即冷高压如B、 C。 (3)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上,海拔越高,气 压越低,如PAPE。 (4)高、低压均指同一水平面上的相对高低, 海拔低处的低压有可能比高处的高压气压值 要高,如气压值 PBPAPEPF。 【对点例练】 2(2013扬州质检 )下图为 “某城区及附近地 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 ,完 成(1)(2)题。 (1)图示区域大气运动系统属于( ) A三圈环流 B季风环 流 C热力环流 D反气旋 (2)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室效应 B海陆热 力差异 C地势起伏 D城市热岛 效应 解析:该题 考查热 力环流和城市热岛 效应。 (1)根据图中图例的提示,可知区域大气在近 地面是向中心城区辐合,高空则辐 散,则可 推出该大气运动系统属于热力环流,城市的 热岛环 流。(2)由上题可知,形成该大气运动 系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 效应。 答案:(1)C (2)D 三、等压线 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线 是把在一定时间 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 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 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具体有以下应用: 3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 中,按要求画出过该 点的 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 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 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 45角,画出实线 箭头,即为经过该 点的风 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4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 上,等压线 密集,风力大; 等压线 稀疏,风力小,如图中甲处风 力大于 乙处。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 压线 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 风力大于A处。 (3)不同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 图中C处风 力大于D处。 【对点例练】 3(2013江西模拟)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 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 _; 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 _。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_百帕。(选择 字母) A30P31B39P40 C40P41D44P45 (3)此时,西安吹_风。 (4)图中有两条虚线,请在其中一条虚线上用 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 (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 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6)图示东部地区有世界最典型的 _气候,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是_ _ _ _。 解析:第(1)题,从气压的高低来看,有低压 和高压之分,从气流的运动状况来看,有气 旋和反气旋之分;第(2)题,甲乙两地的气压 差最大值取甲的最大值、乙的最小值计 算得 出;第(3)题,此时西安的风向根据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判断得出;第 (4)题,低压槽线附近气流辐合,形成锋面, 根据北半球气流运动方向,在低压槽线附近 形成冷锋,如图所示;第(5)题,冷锋活动, 在春季,天气干燥,会形成寒潮、沙尘暴、干 旱等灾害性天气;第(6)题,图示东部为亚 洲 东部,最典型的气候为季风气候,其形成原 因主要是海陆热 力性质的差异。 答案:(1)高气压 气旋 (2)B (3)东北(或偏北) (4)见下图 (5)寒潮、沙尘暴、干旱等灾害性天气。 (6)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010江苏高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 热点问题 。下图为 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题。(双选) 大气的受热过热过 程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 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 与大气保温作用 直接相关的有 A B C D 大气保温作用主要是通过大气吸 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 给地面而实现 的;图中为大气吸收环节 , 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太阳 辐射。故选A、C。 答案:AC (2010大纲全国高考)自某城市市中心 向南、向北分别设 若干站点,监测 城市气温 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 8日(多云)9时到9日 (晴)18时。监测结 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 (1)(3)题。 热热力环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应用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18 (2)监测时 段被监测 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 化平缓 (3)下列时间 中热岛 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第(1)题,结合等温距可知,图 示最高气温的取值范围是:21T123, 最低气温的取值范围是:5T27,从而 求出最大温差。第(2)题,读图 可知:最高气 温值(大于21)出现在9日(晴)15时左右。在白 天,8日(多云)等温线稀疏,即多云的白天气 温变化缓慢;9日(晴),等温线密集,即晴朗 的白天气温变化剧烈,故B正确。白天最低气 温出现在黎明,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后; 因而白天气温变化剧烈,夜间变 化幅度较小 ;气温由下午的最高值到明天的黎明逐渐降 低。 第(3)题,从图中可知,8日20时至8日24时(即 9日0时),等温线弯曲最大,表明此时间 段市 中心与郊区温差最大,即为热岛 效应最强时 间。 答案:(1)C (2)B (3)B (2012大纲全国高考)下图示意长江中 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 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 成(1)(2)题。 等压线压线 的判读读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违约责任与损害赔偿的深入研究
-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与示例
- 非营利组织员工归属感激励机制设计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滨江商业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施工轮廓标标准操作
- 2025年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专业实务试题及答案
- 基于云平台的企业考勤系统开发
- 高一新学期数学摸底试卷
-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流程标准化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
- 2022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课件与导学案
- DB11-T 1796-2020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
- (完整版)工程流体力学课件(第四版)
- RCEP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
-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 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陕西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 公司级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 GB T 3810.13-201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