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 料 1.粗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 及结果计算?- 网篮法 集 料 1.粗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 及结果计算?- 网篮法 2、 细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 及结果计算? 3、粗集料针片状定义及测试过程? 4、磨耗值(洛杉机) 、磨光值、压碎值、冲击值 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目的?磨耗值: 5.磨光值 6.砂磨光 7.不同压碎值试验区别 9.压碎值 10 冲击值 11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 12 针片状颗粒韩两队集料试验造成的影响 13 磨光值核膜好值得联系与区别 14 细料的筛分实验过程及结果计算(干筛法) 15 水洗法 16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压碎值 17 矿料合成鸡胚的类型及特点(连续,间断, ) 18 粗细集料含泥量实验步骤 19 细集料 21 表干密度、毛提及密度试验 20 食疗真密度试验 22 食疗毛提及密度试验(净水称重法) 23 洛杉矶磨耗试验 24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25 振实密度试验 26 压碎试验 27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标准仪法 28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游标卡尺 29 集料抗击试验 30 粗集料的磨光试验 2、 细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 及结果计算? 3、粗集料针片状定义及测试过程? 4、磨耗值(洛杉机) 、磨光值、压碎值、冲击值 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目的?磨耗值: 5.磨光值 6.砂磨光 7.不同压碎值试验区别 9.压碎值 10 冲击值 11 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压碎值 12 针片状颗粒韩两队集料试验造成的影响 13 磨光值核膜好值得联系与区别 14 细料的筛分实验过程及结果计算(干筛法) 15 水洗法 16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压碎值 17 矿料合成鸡胚的类型及特点(连续,间断, ) 18 粗细集料含泥量实验步骤 19 细集料 21 表干密度、毛提及密度试验 20 食疗真密度试验 22 食疗毛提及密度试验(净水称重法) 23 洛杉矶磨耗试验 24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25 振实密度试验 26 压碎试验 27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标准仪法 28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游标卡尺 29 集料抗击试验 30 粗集料的磨光试验 31水泥混凝土用砂的筛分 31水泥混凝土用砂的筛分 32沥青混合料用砂的筛分 32沥青混合料用砂的筛分 33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33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34 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有哪几种?标准测定方法是 哪种?请说出该种方法测试步骤?说出该种方法测试步骤? 35 烘干法步骤35 烘干法步骤 36 酒精燃烧法步骤36 酒精燃烧法步骤: 37 碳化钙气压法37 碳化钙气压法 38 密度试验分哪几种?38 密度试验分哪几种? 39 灌砂法步骤39 灌砂法步骤 40 测之前的标定有40 测之前的标定有: 41 圆锥体内砂质量的标定步骤41 圆锥体内砂质量的标定步骤 43 蜡封法步骤43 蜡封法步骤: 44、比重试验分几种方法?44、比重试验分几种方法?比重瓶法、浮称法、比重瓶法、浮称法、 虹吸筒法。 45、 土颗粒分析适用范围及结果整理?虹吸筒法。 45、 土颗粒分析适用范围及结果整理? 46、测定液塑限步骤及计算过程?46、测定液塑限步骤及计算过程? 47、击实试验过程?47、击实试验过程? 48 如何绘制标准曲线?48 如何绘制标准曲线? 49、砂相对密度测试步骤及结果整理?最大孔隙49、砂相对密度测试步骤及结果整理?最大孔隙 比测定比测定: 50 最小空隙比测定50 最小空隙比测定 51、固结试验分几种方法?51、固结试验分几种方法?单轴固结仪法、快速单轴固结仪法、快速 试验法。十、直接剪切试验分几种方法?试验法。十、直接剪切试验分几种方法?或粘质或粘质 土剪切分几种?快剪、慢剪、固结快剪土剪切分几种?快剪、慢剪、固结快剪。十一、十一、 承载比 (cbr) 数据整理?精度要求?承载比 (cbr) 数据整理?精度要求?原点修正?原点修正? 52 回弹模量试验方法?试述承载板法的试验步骤52 回弹模量试验方法?试述承载板法的试验步骤 及结果整理?及结果整理? 53、膨胀和收缩试验的适用范围?53、膨胀和收缩试验的适用范围?收缩试验 收缩试验 54、影响压实的因素?54、影响压实的因素? 1 粗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1 粗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 及结果计算?- 网篮法及结果计算?- 网篮法 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 注入洁净的水, 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 20mm,轻轻搅动石料,使附 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 24h。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 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 吊篮的筛望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对 2.36 mm4.75 mm 粗集料应更换小孔筛网,或在网 篮中加放入一个浅盘。 调节水温在 1525范围 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 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 中质量。提起吊篮,稍稍滴水后,较粗的粗集料 可以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将较细的粗集料 (2.36mm4.75 mm)连同浅盘一起取出,稍稍倾 斜搪瓷盘,仔细倒出余水,将粗集料倒在拧干的 湿毛巾上,用毛巾吸走从集料中漏出的自由水。 此步骤需特别注意不得有颗粒丢失,或有小颗粒 附在吊篮上。再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集料颗 粒的表面上,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 和面干状态。当粗集料尺寸较大时,宜逐颗擦干。 注意对较粗的粗集料,拧湿毛巾时不要太用劲, 防止拧得太干,对较细是含水较多的粗集料,毛 巾可拧得稍干些。擦颗粒的表面水时,既要将表 面水擦掉,又千万不能将颗粒内部的水吸出。整 个过程中不得有集料丢失,且已擦干的集料不得 继续在空气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立即在保 持表干状态下,称取集料的干质量。将集料置于 浅盘中,放入 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 集料的烘干质量。对同一规格的集料应平行试验 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计算至小 数点后三位。 表观相对密度=集料的烘干质量/ (集 料的烘干质量集料的水中质量) 集料的表干相 对密度=集料的表干质量/(集料的表干质量集 料的水中质量)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集料的烘 干质量/(集料的表干质量集料的水中质量)集 料的吸水率以烘干试样为标准,按粗集料的吸水 率(%)=(集料的表干质量集料的烘干质量)/ 集料的烘干质量100 计算, 精确到 0.01%粗集料 的表干密度=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试验温度t时 水的密度 表干密度=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试验 温度t时水利的密度 毛体积密度=集料的毛体积 相对密度试验温度 t 时的水密度 精密度或允 许差 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表观相对密度、表干 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 超过 0.02,对吸水率不得超过 0.2% 2 细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2 细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 及结果计算?及结果计算?-容量瓶法将来样用 2.36 mm 标 准筛过筛,除去大于 2.36 mm 的部分。在潮湿状 态下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细集料至每份约 1000g,拌匀后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浅盘或其他合 适的容器中。注入洁净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 20 mm 左右(测量水温并控制在 231.7) , 用玻璃棒连续搅拌 5min,以排除气泡,静止 24h。 细心的倒去试样上部的水,但不得将细粉部分倒 走,并用吹风过程中不得使细粉损失。然后将试 样松散地一次装入饱和面干试模中,用捣棒轻捣 25 次,捣棒端面距试样表面距离不超过 10 mm, 使之自由落下,捣完后刮平模口,如留有空隙亦 不必再装满。 立即称取饱和面干试样约 300g.将试 样迅速放入容量瓶中,勿使水分蒸发和集料颗粒 散失,而后加洁净水至约 450ml 刻度处,转动容 量瓶排除气泡后,再仔细加水至 500ml 刻度处, 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全部倒出 集料试样,洗净瓶内外,用同样的水,加至 500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量。 将倒出的集料样置 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 重,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取干样的质量。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试样烘干后质量/(试样 烘干后质量+水、瓶总质量饱和面干试样、水、 瓶总质量) 表干相对密度=饱和面干试样质量/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水、 瓶总质量饱和面干试 样、水、瓶总质量)毛体积相对密度=试样烘干后 质量/饱和面干试样质量+水、瓶总质量饱和面 干试样、水、瓶总质量) 表观密度=(表观相对 密度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水在 4时的密度值 表干密度=(表干相对密度 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水在 4 时的密度值 毛体积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 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水在 4 时的密度值。 3、 粗集料针片状定义及测试过程?3、 粗集料针片状定义及测试过程?本方法测定 的针片状颗粒,是指使用专用规准仪规准仪测定的粗集 料颗粒的最小厚度 (或直径) 方向与最大长度 (或 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一定比例的颗粒。适 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使用的4.75mm以上的粗集料 的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率计。 测试过程测试过程:目测挑出接近立方体形状的规则颗 粒,将目测有可能属于针片状颗粒的集料按所规 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针状颗粒鉴 定,挑出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而 不能通过者,为片状颗粒。通过针状规准仪上 相应间距的非针状颗粒逐粒对试样进行片状颗粒 鉴定,挑出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能通 过者,为片状颗粒。称量由各颗级挑出的针状 颗粒和片状颗粒的质量。记其总质量。本方法 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用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 料颗粒的最大长度 (或宽度) 方向与最小厚度 (或 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 3 倍的颗粒。有特殊 要求采用其它比例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适 用于测定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 率计。 测试过程:测试过程:按规程方法采集试样。按分料器 法或四分法选取 1000g 左右的试样。对每一种规 格的粗集料,应按照不同的公称粒径,分别取样 检验。用 4.75mm 的标准筛将试样过筛,取筛上 部分供试验用,称取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 1g, 试样数量应不小 800g,并不少于 100 颗。将试 样平摊于桌面上,首先用目测挑出接近立方体的 颗粒,剩下可能属于针状(细长)和片状(扁平) 的颗粒。将欲测量的颗粒放在桌面上成一稳定 的状态, 颗粒平面方向的最大长度 l, 侧面厚度的 最大尺寸为 t,颗粒最大宽度为 w(twl) ,用 卡尺逐颗测量石料的 l 及 t, 将 l/t3 的颗粒 (即 最大长度方向与最大厚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 3 的颗粒)分别挑出作为针片状颗粒。称取针片状 颗粒的质量, 准确至 1g。 三、 4、 磨耗值 (洛杉机) 、磨耗值 (洛杉机) 、 磨光值、压碎值、冲击值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目磨光值、压碎值、冲击值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目 的?磨耗值:的?磨耗值:目的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 摩擦、撞击的能力,以磨耗损失(%)表示。适用 于各种等级规格集料的磨耗试验。 测试过程:测试过程:将不同规格的集料用水冲洗干净, 置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对所使用的集料,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确定相应的试 验条件。按规定的粒级组成备料、筛分。其中水 泥混凝土用集料宜采用 a 级粒度;沥青路面及各 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16mm 筛孔也可以用 13.2mm 筛孔代替。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 实际粒度,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及试验条件。 分级称量(准确至 5g) ,称取总质量,装入磨耗 机圆筒中。选择钢球,使钢球的数量及总质量 符合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紧固 密封。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 次数,对水泥混凝土集料,回转次数为 500 转, 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要求。开动 磨耗机,以 30r/min-33r/min 转速转动至要求的 回转次数为止。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 样从投料口倒入接受容器(搪瓷盘)中。将试 样用 1.7mm 的方孔筛过筛,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 碎的细屑。 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 置 105 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通常不少于 4h) 准确 称量。 5 磨光值:5 磨光值: 目的集料磨光值是利用加速磨光机磨光 集料,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的集料经磨光 后的摩擦系数值,以 psv 表示。适用于各种粗集 料的磨光值测定。 测试过程:试验准备测试过程:试验准备试验前应按相关试验规 程对摆式仪进行检查或标定。将集料过筛,剔 除针片状颗粒, 取 9.5mm-13.2mm 的集料颗粒用水 洗净后置于温度 1055的烘箱中烘干。将 试模拼装并涂上脱模剂(或肥皂水)后烘干。安 装试模端板时要注意使端板与磨体齐平(使弧线 平滑) 。 用清水淘洗小于 0.3mm 的砂, 置 05 5的烘箱中烘干成为干砂。预磨新橡胶论:新 橡胶论证时使用前要在安装好试件的道路论上进 行预磨,c 轮用粗金刚砂预磨 6h,然后方能投入 正常试验。 试件制备:试件制备:排料:每种集料宜制备 6-10 块试 件,从中挑选 4 块试件供两次平行试验用。将 9.5mm-13.2mm 集料颗粒尽量紧密地排列于试模中 (大面、平面向下) 。排料时应除去高度大于试模 的不合格颗粒。 采用 4.75mm-9.5mm 的粗集料进行 磨光试验时,各道工序需更加仔细。吹砂:用 小勺将干砂填入已排妥的集料间隙中,并用洗耳 球轻轻吹动干砂,使之填充密实。然后再吹去多 余的砂,使砂与试模台阶大致齐平,但台阶上不 得有砂。用洗耳球吹动干砂时不得碰动集料,且 不使集料试样表面附有砂粒。配置环氧树脂砂 浆; 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按一定比例 (如使用 6101 环氧树脂时为 1:4)配料、拌匀制成粘结剂,再 与干砂按 1:4-1:4.5 的质量比拌匀制成环氧树 脂砂浆。填充环氧树脂砂浆:用小油灰刀将拌 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填入试模中, 并尽量填充密实, 但不得碰动集料。然后用热油灰刀在试模上刮去 多余的填料,并将表面反复抹平,使填充的环氧 树脂砂浆与试模顶部齐平。养护:通常在 40 烘箱中养护 3h, 再自然冷却 9h 拆模; 如在室温下 养护,时间应更长,使试件达到足够强度。有集 料颗粒松动脱落, 或有环氧树脂砂浆渗出表面时, 试件应予废弃。磨光试验:磨光试验:试件分组:每轮 1 次磨 14 块试件,每种集料为 2 块试件,包括 6 种 试验用集料和 1 种标准集料。试件编号:在试 件的环氧树脂砂浆衬背和弧形侧边上用记号笔对 6 种集料编号为 1-12,1 种集料赋以相邻两个编 号,标准试件为 13、14 号。试件安装:将试件 排列在道路轮上, 其中 1 号位和 8 号位标准试件。 试件应将有标记的一侧统一朝外(靠活动盖板一 侧) , 每两块试件间加垫一片或数片 1mm 厚的橡胶 石棉板垫片,垫片与试件端部断面相仿,但略低 于试件高度 2mm-3mm, 然后盖上道路轮外侧板, 边 拧螺钉边用橡胶锤敲打外侧板,确保试件与道路 轮紧密配合, 以避免磨光过程中试件断裂或松动。 随 后将道路轮安装到轮轴上。 磨光过程操作:磨光过程操作: 试件的加速磨光应在室温 205 的房间内进行。 6.砂磨光:6.砂磨光: 把标记 c 的橡胶轮发装在调整臂上, 盖上道路累罩,下面置一积砂盘,给贮水支架上 的贮水罐加满水,调节流量阀,吏水流暂时中断。 准备好 30 号金刚砂粗砂,装入专用贮砂斗,将 贮砂斗安装在橡胶轮侧上方的位置上并接上微型 电机电源。转动荷载调整手轮,使凸轮转动放下 橡胶轮,将橡胶轮的轮幅完全压着道路轮上的集 料试件表面。调节溜砂量:用专用接料斗在出 料口接住溜出的金刚砂,同时开始计时,1min 后 移出料斗, 用天平称出溜砂量, 使流量为 27g/min 7g/min,如不满足要求,应用调速按钮或调节 贮料斗控制闸板的方法调整。在控制面板上设 定转数为 57600 转,按下电源开关启动磨光机开 始运转,同时按动粗砂调速按钮,打弄贮砂斗控 制闸板,使金刚砂溜砂量控制为 27g/min 7g/min。此时立即调节流量计,使水的流量达 60ml/min。在试验进行 1h 和 2h 时磨光机自动 停机(注意不要按下面板上复零按钮和电源开 关) , 用毛刷和小铲清除箱体上和沉在机器底部积 砂盘中的金刚砂,检查并拧紧道路轮上有可能松 动的螺母,再起动磨光 9 压碎值:压碎值:目的用于衡量 石料在逐渐增加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 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 适用性。 试验准备:试验准备: 采有风干石料用 13.2mm 和 9.5mm 标 准筛过筛, 取 9.5mm-13.2mm 的试样三级各 3000g, 供试验用。如过于潮湿需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 不得超过 100,烘干时间不超过 4h。试验前, 石料应冷却至室温。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 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 100mm。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将试 样分三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 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 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 25 次。 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 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以 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将要求质 量的试样分三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 试模中,每交均将试样表面整平,用金属棒的半 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 25 次。 最后用金属 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将装有试样的 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同石料 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勿楔挤试模侧壁。开动 压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 10min 左右的时间内 达到总荷载 400kn,稳压 5s 然后卸荷。将试模 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用 2.36mm 的标准 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 筛到在 1min 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称取通过 2.36mm 筛孔的全部细集质量,准确至 1g。以 3 个 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的测 定值。 10 冲击值:10 冲击值:目的粗集料冲击试验用以测定路面用 粗集料抗冲击的性能, 以击碎后小于 2.36mm 部分 的质量百分率表示 。 试验准备:试验准备: 将集料通过 13.2mm 及 9.5mm 的筛, 取粒径为 9.5mm-13.2mm 的部分作为试样。 将试 样在空气中风干或在温度为 1055的烘箱中 烘干后冷却对室温,试样应不少于 1kg 试验步骤:试验步骤:用铲将集料的 1/3 从量筒上方不超 过 50mm 处装入量筒, 用捣棒半球形端将集料捣实 25 次, 每次捣实应人量筒上方不超过 50mm 处自由 落下,落点应在集料表面均匀分布。用同样方法, 再装入 1/3 集料并捣实,然后再装入另 1/3 集料 并捣实。3 次盛料完成后,用捣棒在容器顶滚动, 除去多余的集料,对阻碍捣棒滚动的集料用手除 去,并外加集料填满空隙。将量筒中盛满的集 料倒入天平中,称取集料质量(准确至 0.1g) ,以 此进行试验。将冲击试验仪置于试验室坚硬地 面上并在仪器底座下放置铸铁垫块。将称好的 集料倒入仪器底座上的金属冲击杯中,并用捣杆 单独捣实 25 次,以便压实。调整锤击高度,使 冲击锤在集料表面以上 380mm5mm。使锤自由 落下连续锤击集料 15 次,每次锤击间隔不少于 1s。第一次锤击后对落高不在调整。筛分和称 量将杯中击碎的集料倒置清洁的浅盘上,并用橡 胶锤锤击金属杯外面,用硬毛刷刷内表面,直至 集料细颗粒全部落在浅盘上为止。将冲击试验后 的集料用 2.36mm 筛筛分, 分别称取保留在 2,36mm 筛上及筛下的石屑质量,准确至 0.1g。若筛上、 筛下质量之和与试样质量之差超过 1g, 试验无效。 用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第二次平等试验。 12、针片状颗粒含量对集料试验造成的影响?12、针片状颗粒含量对集料试验造成的影响?影 响集料的抗压碎能力,针片状越多,抗压碎能力 越差,针片状越少,抗压碎能力越好。 13、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联系与区别?13、磨光值和磨耗值的联系与区别?磨耗值是测 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以 磨耗损失(%)表示。 。集料磨光值是利用加速磨 光机磨光集料,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的集 料经磨光后的摩擦系数值,以 psv 表示。磨耗值 越小,磨耗性能越好。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能越 好。14、细集料的筛分试验过程及结果计算?试14、细集料的筛分试验过程及结果计算?试 验过程:干筛法验过程:干筛法: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 500g, 准确至 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 4.75mm 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 10min,然后取 出套筛,在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 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至到每分钟的筛 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 0.1%时为止,将筛出通 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 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 0.5g。所有 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 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百分之一。 15 水洗法15 水洗法: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 500g,准确至 0.5g。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 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用搅棒充分搅动 集料,将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 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用 1.18mm 筛及 0.075mm 筛组成套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 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 得将集料倒出。重复-步骤,直到倒出的水 洁净切小于 0.075mm 的颗粒全部倒出。将容器 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上 沾附的集料颗粒全部浸入搪瓷盘中。将筛子反扣 过来,用少量的水将筛上的集料冲入搪瓷盘中。 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将搪瓷盘连同集 料一起置 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 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 0.1%。烘干试样与 干燥集料试样之差即为通过 0,075mm 筛部分。 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 0.075mm 筛) , 将已洗去小于 0.075mm 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 上(通常为 4.75mm 筛) ,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 筛约 10min,然后取出套筛,在按筛孔大小顺序, 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 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 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 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 直到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称量各筛筛余试样 的质量,精确至 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 底盘中剩余量的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质量 的差值不得超过后者的 1%。 结果计算:结果计算: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累计 筛余百分率;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根据累 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细 度模数的计算: 除 4.75mm 筛外各号筛上的累计筛 余百分率相加之和-5 倍 4.75mm 筛上累计筛余百 分率/100-4.75mm 筛上累计筛余百分率。 应进行 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做为测 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0.2, 应重新进行试验。 17、矿料合成级配的类型及特点?连续级配:17、矿料合成级配的类型及特点?连续级配: 是某一矿料在标准套筛中进行筛分后,矿料的颗 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 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 这种由大到小逐级粒径都有,并按比例互相搭配 级成的矿质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混合料。间间 断级配:断级配:在矿料颗粒分布的整个区间内,从中间 剔除一个或连续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 配称为间断级配。连续开级配连续开级配:整个矿料颗粒 分布范围较窄,从最大粒径到最小粒径仅在数个 粒级上以连续的形式出现,形成所谓的连续开级 配。 18、粗、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步骤?粗集料:18、粗、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步骤?粗集料:称 取试样一份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 24h,用手在 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 ,使尘屑、粘土与 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 浊液倒入 1.18mm 及 0.075mm 的套筛上, 滤去小于 0.075mm 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 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应注意避免大于 0.075mm 的颗粒丢失。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 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余留在筛 上的细粒,并将 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 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 0.075mm 的颗粒, 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 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 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 温,称取试样的质量。 19 细集料:19 细集料:将待测砂样品通过四分法缩分至约 1000g,在 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后,称取约 400g 的试样两份备用。取一份试样 置于筒中,注入洁净的水,要求水面高出砂样 200mm。充分搅拌均匀,静止 24h。然后用水充 分淘洗砂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后, 小心将浑浊液倒入 1.18mm 和 0.075mm 的套筛上, 滤去小于 0.075mm 的部分。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 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操作过程中要必免砂 粒丢失。用水冲洗留存于筛上的细颗粒,并通 过 0.075mm 的筛在 水中来回摇动,以保证充分洗除小于 0.075mm 的 颗粒。 将 1.18mm 和 0.075mm 筛上的存留颗粒和 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同转移到浅盘中,置于 105 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至室温称重。 十、不同压碎值试验的区别?11 水泥混凝土粗集十、不同压碎值试验的区别?11 水泥混凝土粗集 料压碎值试验:料压碎值试验:用 10mm 和 20mm 圆孔标准筛, 剔除 10mm 和 20mm 以上的颗粒并用针、片状规准 仪挑出针状和片状颗粒。 然后准备三份, 每份各 3 kg 待用。将圆筒置于底盘上,取一份试样分两 层装入筒中,每装完一层,在底盘下垫一根 10mm 圆钢筋,按住圆筒左右交替颠击各 25 下。在第二 层填好后, 要求试样装填高度从底盘量起在 100mm 左右。将试样底面整平,压上加压盖,放到压 力机上施加荷载,要求在 3-5min 内均匀加荷到 200kn,稳压 5s 后卸载。倒出筒中试样,称出 试验时的总质量。然后用 2.5mm 圆孔筛过筛,筛 除被压碎的颗粒,在称出存留在筛上的质量。 16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压碎值试验:16 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压碎值试验:风干试样用 13.2mm 和 16mm 标准筛过筛, 取 13.2mm-16mm 的试 样 3kg 待用。按大致相同的数量将试样分三层 装入金属量筒中,每层用金属棒从石料表面约 50mm 的高度处自由落下, 在整个层面均匀夯击 25 次。最后用金属棒将多出部分刮平,称取量筒中 试样质量。以此质量做为每次压碎试验所需的试 样用量。试筒安放在底板上,将确定好的试样 分三层倒入压碎值试模(每层数量大致相同) ,并 按同样方法捣实,最后将顶层试样整平。将承 压压柱压在试样上,注意摆平,勿挤压筒壁。随 后放在压力机上。控制压力机操作,均匀的施 加荷载, 在 10min 时加荷到 400kn。 达到要求的荷 载后,立即卸荷。将筒内试样倒出,全部过 2.36mm 筛,称取通过 2.36mm 筛孔的颗粒质量。 21表干密度、 毛体积密度试验21表干密度、 毛体积密度试验: 试验一: 表观密度试验1 试 验目的测定粗集料多种形式的密度, 包括表观(相对)密度、 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等,为计算空隙率和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2试验仪器设备(1)静水天 平(或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在水中的质量,能够满 足不同粒径粗集料试验时的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 量的0.05。(2)吊篮:采用带有小孔的耐锈蚀材料制成, 体积大小要适合每次试验材料数量。(3)带有溢流口的水 槽,试验时能保证水面高度一致。(4)烘箱:能控温在105 5。(5)其他:包括温度计、瓷盘、标准筛、刷子、 毛巾等。 3 试验方法和步骤(1)将待测试样用4.75mm的筛 过筛, 对2.36-4.75mm集料, 或者混在4.75mm以下的石屑 中的粗集料, 则用2.36mm标准筛过筛, 用四分法缩或分料 器法缩分成所需的质量,分两份备用。针对沥青路面用粗 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并要求每份试样保 持原有的级配。 在测定2.36-4。 75mm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 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所需最小试样质量应符 合规范要求。 (2)将待测试样浸泡水中一段时间后, 小心漂 洗干净, 漂洗时防止颗粒损失。 (3)取一份试样放入盛水器 皿中,注入清水,高出试样至少20mm,搅动石料,排除其 上的气泡。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4)将吊篮浸入溢流水 槽中,控制水温在1525的范围。水槽的水面高度由溢 流口调节, 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天平调零。 (5) 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面维持不变的状态下,称取集料在 水中的质量(mw)。 (6)提起吊篮稍加滴水后, 将试样全部倒 人瓷盘或直接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 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直到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使 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当集料颗粒较大时,也可逐颗擦 干。 整个过程不得有试样颗粒丢失。 (7)立即在天平上称出 集料在饱和面干时的质量(mf)。 (8)将称重后的试样转入瓷 盘中, 放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在干燥 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的烘干质量(ma)。 (9)每个试样 平行试验两次, 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 4 试验结果计 算: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3 位。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 集料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对于各种密度的试验结果的重 复性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 0.2。说明与注意问题(1)在表干密度和毛体积密度测定 过程中,集料的表干状态不易掌握,操作时只能用拧干的 毛巾轻轻擦拭集料表面的水分,以免将集料开口孔隙的毛 细水擦出。 (2)如没有静水天平, 也可采用下部有一挂钩的 电子天平,注意该天平应符合称重范围和感量要求。(3) 试验时环境温度应在1525之间, 并且试验过程中温度 波动应不超过2。20石料真密度试验料真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在规定温度条件下, 石料自身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中 不包括石料内部的闭口孔隙和外部的开口孔隙), 并结合石 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为计算石料的孔隙率提供依据。 2 试 验用仪器与材料 (1)李氏比重瓶: 容积为220250ml, 带 有长约1020cm、直径约lcm、下部有凸包的细颈,凸包 上、下部细颈上标有刻度,精确至0.1ml。(2)恒温水浴: 要求控温精度在1。(3)天平:感量 0.001g。(4)轧石 机: 用于石料的加工粉碎。 (5)球磨机: 用于石料加工磨细 成粉。(6)瓷研钵:用于球磨后石粉的进一步加工。(7)烘 箱:可升温并控制在 1055。(8)干燥器:内装硅胶 或无水氯化钙干燥剂。(9)其他:温度计、0.25mm 筛、移 液管、长颈漏斗、牛角勺、滤纸等。(10)煤油:使用前要 经过除水、 过滤和抽去空气等处理过程。 3 试验方法和步 骤(1)首先将待测石料在轧石机上初步破碎(或手工使用小 榔头敲碎), 通过球磨机加工磨细, 经瓷研钵再加工后, 过 0.25mm筛, 收集备用。 (2)取大约loog的石粉在1055 烘箱中加热6-12h 烘出水分,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 室温待用。(3)煤油注入李氏比重瓶至刻度线内(瓶颈凸包 下部), 然后将装有煤油的比重瓶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浴 中保持恒温。 半小时后, 取出比重瓶, 以弯液面下沿为准, 读取煤油所处刻度,记作,准确至005ml(下同)。(4)从 干燥器中取出备用粉状石料样品,在天平上准确称出盛样 器皿和样品总质量,精确至 0.001g(下同)。(5)用牛角勺 仔细地把石粉样品通过长颈漏斗装入比重瓶中,装填过程 中避免石粉粘在瓶颈处。当煤油液面上升至接近最大刻度 处,装填过程结束。先小心晃动比重瓶,将少量粘附在瓶 颈上的样品带人瓶中, 再摇动比重瓶排出瓶中带进的空气。 然后再一次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浴中保持恒温半小时,取 出读取第二次煤油所处刻度, 记作。 (6)将剩余样品连同 盛样皿一起在天平上称出质量,记作 m2。4试验结果计 算结果计算精确至001g/cm3,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 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相差大于002g/cm3 时,应重新取样试验。5说明与注意问题(1)恒温时的温 度应根据李氏比重瓶标定刻度时温度来确定,该值通常标 在瓶体上。 (2)石粉装填过程中不仅要避免粘到比重瓶的 瓶颈上,而且要避免长颈漏斗的颈口接触到瓶中的煤油, 以免随后的石粉粘附其上, 引起试验误差。 (3)装填结束要 注意彻底排出瓶中空气,如需要可通过减压抽真空的方式 排气。 22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静水称重法)22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静水称重法) 1试验目的用于测 定一定温度条件下石料的单位毛体积(包括石料实体、 开口 及闭口空隙等所占据体积之和)质量。2试验仪器 (1)石 料加工设备:切石机、钻石机、磨平机等。 (2)静水力学 天平:包括平衡盘、吊网、盛水容器等。 (3)烘箱:温控 范围1055。 (4)游标卡尺,天平。3试验方法和 步骤(1)将待测石料通过切石机或钻石机制成边长50mm的 立方体试件或直径和高均50mm的圆柱体试件, 并用磨平机 加工磨平。 也可用小锤将石料打成粒径约50mm的不规则形 状的试件至少3块,洗净编号备用。(2)试件在1055 烘箱中加热烘至恒重,经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在天 平上称出待测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精确至001g。 (3) 将试件放入盛水容器中,通过逐步加水的过程浸泡试件, 时间持续约6h,并维持浸泡状态48h,确保试件达到充分 吸水程度。(4)采用静水天平称出试件吸饱水后在水中质 量。然后取出已吸饱水的试件,用毛巾擦干试件表面水分 后,立即称出饱水状态时的质量。4试验结果计算 计 算结果对于材质均匀的石料,取3个试件测试结果的平均 值;不均匀的石料分别记录最大和最小值。结果计算精确 至0.01g/cm3。 5说明与注意问题 (1)对于形状规则的 立方体和圆柱体试件,也可以通过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外观 尺寸的方法确定试件体积(v),根据ph=mv(m含义同上) 求得结果。 (2)实践中如果没有静水天平, 也可采用水中称 重法测定石料毛体积密度,即将试件放人吊篮中,在水中 充分浸泡, 分别称取水中质量和饱和面干质量, 按照式(5-2) 和式(53)求得结果。 23洛杉矶磨耗试验23洛杉矶磨耗试验 1 试验目的 用于测定石料的磨耗率, 以评定石料抵抗摩擦、冲击和边缘剪切等影响因素的综合 能力,以作为石料性能评定指标之一。 2试验仪器设备 (1)洛杉矶式磨耗机(2)套筛: (圆孔)孔径有40mm、 31 5ram、 20mm、 lomm、 2mm(或方孔筛1 7mm)。 (3)台秤: 称重lokg, 感量5g。(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的范围。 (5)钢球: 直径48ram, 质量390445g。 3 试验方法和步 骤(1)将石料轧制成所需的粒径规格, 或直接选取适宜规格 的粗集料, 洗净烘干备用。 (2)按照规定的粒级组成配制试 验用材料。 (3)将准备好的试样和钢球放人磨耗机筒中, 加 盖密封。调整仪器记数器至零位,设定转动次数500 转。 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 转速转动规定的次数。(4) 转动结束后,倒出试样,用2mm 圆孔筛筛去石屑,并用水 冲洗留在筛上的试样。随后烘干至恒重,称出其质量m2。 4 试验结果计算石料或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磨耗率计算 公式为: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要求两次试验误差不大于 2。5说明与注意问题(1)该 试验操作在原理和方法上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原理和 方法相一致。 (2)试验结果应注明冲洗筛的型号和规格, 通 常对于石料或混凝土集料采用2mm 的圆孔筛,对于沥青混 合料或基层集料选用l.7mm方孔筛。 (3)转动结束后, 将试 样先倒在金属盘中,挑出钢球,再小心转入筛上,避免大 粒径石料或钢球对标准筛的损伤。 (4)沥青混合料用或基层 用粗集料磨耗试验原理同上,但应根据实际工程所采用的 集料规格,按要求准备标准筛和选配试样。(5)与洛杉矶法 磨耗试验相类似的磨耗试验还有狄法尔试验法,因其试验 所采用的方法与实际情况有差别,且试验费时,现已较少 应用。 2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2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1 试验目的通过测定粗 集料不同堆积状态下的密度,包括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和 捣实密度,以确定粗集料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2仪器 设备(1)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 o.1。(2)容量 筒:筒的容积选择应随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加而增加, 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集料测定的容量筒和适用于沥青混合料 集料测定的容量筒。 (3)烘箱: 能控温在1055; (4) 振动台:频率为(3000200)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 0.05mm,空载时振幅为 o.5mm。(5)捣棒:直径 16mm,长 600mm, 一端为圆头的钢棒。 (6)铁锹。 3 试验方法和步骤 (1)自然堆积密度试验取一份待测试样, 在平整的水泥混凝 土地上(或铁板上)用铁锹拌和均匀后,利用铁锹起试样, 以自由落入的方式装入适宜的容量筒中,要求铁锹下沿离 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在50mm左右。 容量筒装满后, 除去超出 筒口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人凹隙,保证顶面凸出部 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同,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 量(m2)。25振实密度试验振实密度试验人工振实操作:将试样分三层装 入容量筒, 每装完一层, 在筒底垫一根直径为25mm的圆钢 筋, 按住简左右, 颠击地面各25下。 注意各层颠击时, 要 将钢筋放置掉转 900。最后一层装填完成后,将多余超出 筒口的颗粒用钢筋在筒口边沿以滚动的方式除去,并用合 适的颗粒填人凹隙,保证顶面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 大致相同, 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 (m3)。 机械振实操 作:将试样一次装满容量筒,然后将容量筒固定在振动台 上, 启动电源, 振动2-3min后将容量筒取下。 补加试样超 出筒口,再用钢筋沿筒口边沿以滚动的方式刮去高出筒口 的颗粒,并用合适的颗粒填人凹隙,保证顶面凸出部分和 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同,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 (m3)。(3)捣实密度试验 将试样分三次装入容积适宜的容 量筒,每层高度约占筒高13,并在每层用金属捣棒由边 沿至中心均匀插捣25次, 插捣深度约达到下层表面。 最后 一层捣实刮平后与筒口齐平,目测估表面凸出部分和凹陷 部分的体积大致相同,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m4)。 (4)容量筒容积标定称出空容量筒的质量(m1,将水装满容 量筒, 擦干筒外壁水分, 再称量水与容量筒的总质量(mw )。 测定水温,按照不同水温条件下温度修正系数对容量筒的 容积做校正。4试验结果计算 5说明与注意问题(1)要 完全按照每种密度测定的要求装填试样,以免不必要的振 捣或所要求的振捣达不到标准, 引起试验误差。 (2)通过捣 实密度计算出的vcadrc, 用作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参 数。 (3)容量筒应根据集料的工程最大粒径按照表中的规格 选择,也可就大不就小,即小一级的粒径可选择大一级的 容量筒,但反之则不可。 26压碎试验26压碎试验 :1试验目的测定粗集料抗被压碎的能力, 间接评价其相应承载能力和强度,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 指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适用性。2仪器设备(1) 压力试验机:500kn,能够在10min 内达到400kn;(2)压 碎值试验仪:由内径150两端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承 压压柱和底板组成。(3)天平:称量 23kg,感量不大于 1g。(4)方孔筛从:筛孔9.5mm、13.2mm、2.36mm各一个。 (5)金属量筒:圆柱形,内径112mm,高179。4mm,(6)金 属捣棒。 3 试验方法和步骤(1)风干试样用13.2mm和9.5mm 标准筛过筛,取13.2-9.5的试样3组各3kg供试验用。 如果过于潮湿加热烘干时,烘箱温度不得超过 100,烘 干时间不超过4h。试验前,试料应冷却至室温。每次试验 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击实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 100mm。在金属筒中确定试料数量的方法如下;将试样分三 次(每次数量大体相同)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 表面整平, 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 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仔细整平称取量筒中 试样质量。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平行试验 (3)试 筒安放在底板上,将确定好的试样分三次 (每次数量大致 相同), 并按同样方法捣实, 最后将顶层试样整平。 以相同 的数量进行压碎值试验(4)将承压压柱压在试样上, 注意摆 平, 勿挤压筒壁。 随后放在压力机上。 (5)控制压力机操作, 均匀地施加荷载, 在10min时加载到400kn,稳压5s。 达到 要求的荷载后, 即卸荷。 (6)将筒内试样倒出, 全部过2.36mm 筛,称取通过 2.36mm 筛孔的颗粒质量(m1)。4试验结果 计算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的测定结 果。 。 27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27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 法)法)1试验目的测定大于5mm 的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 粒的总含量,用于评价粗集料的形状,推测抗压碎能力, 以评定其工程性质。 2 试验仪器设备 (1)水泥混凝土集料 针状和片状规准仪。 (2)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值的 0.1 。(3)台秤: 称量lokg,感量log。 (4)标准套筛:孔径 分别为 4.75mm、9.5mm、16mm、19mm、26.5mm、31.5mm、 37.5mm的圆孔筛。 3 试验方法和步骤 (1)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 生物医学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 规范化二手车市场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
- 2025年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 普通话语音考试题及答案
- 网警专业测试题目及答案
-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 DB65T 4407-2021 安迪尔甜瓜 青麻皮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 DB65T 4391-2021 布鲁氏菌病A19株与感染株PCR鉴别法
- 植物保护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琵琶英文介绍(带翻译)课件
- 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培训教材课件
- 塑胶场地施工方案
- 中小学高级职称英语全英答辩题
- 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音乐 认识音乐课件
-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解读课件
-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全面完整版)
- 《非常规油气地质实验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 产生你的企业想法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202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