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 汉滨区第一医院检验科 王涛 2012.06.1 护士 检验 病人 医生 实验室检测分析前 质量控制 质量是科室的生命 质量是学科建设的根本 质量是科室管理的要素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质量是科室的生命 质量是学科建设的根本 质量是科室管理的要素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质量管理的核心 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用系统学的理论对实验的全过程进 行分析,找出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各个 环节,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为保证检 验报告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把实验室 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职责、质量活动 过程和各类资源、信息等协调统一起来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分析前程序pre-examination procedures F按照时间的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 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 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 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标本运送 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F摘自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 量与能力的专用要求,3.10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用 于 临 床 诊 断 与 治 疗 分 析 测 定 参与临床诊断、查房等医疗活动,帮助临床医生 合理分析、正确使用检验结果 分析中 分析后 通过实践与文献复习进行方法 学研究、临床意义探讨、经济学 评估,不断开展循征医学工作 探讨标本采集各环节影响实验 因素并制定相应制度与措施 检验科与临床密切的信息交流 临床医生选择最直接最有效 的,最合理,最经济的项目用 于患者,正确化验单的书写 临检科对临床医生选择项 目时,提出自己的建议 对检验科工作人员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继 续教育,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 医护人员能正确进 行标本采集与运送 标本 采集 检查、监督标本是 否符合要求 标本 运送 病人 准备 建立检验报告解释 咨询及建议的机构 临 床 检 验 科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 妊 娠 性别 人种 年龄 生物属性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Y以上这些生物学影响因素是 不可避免的,医生在评价病人 结果时,一定要结合年龄、人 种、性别等生物学特征。 Y对于妊娠期病人一定要考虑 其孕周。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饮食:标准餐后,甘油三脂增加50%,胆 红素、糖增加15%,丙氨酸转移酶增加 10%,总蛋白、白蛋白增加5% 运动:剧烈运动后,K+、Na+、Ca+2尿酸、 尿素等指标增加WBC可高达1.5109/L 以上,MPC也有明显增加 起居习惯 起居习惯因素的质量控制 为了避免对实验结果的误 差,将避免剧烈活动,禁食 12h后采血作为标准。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对一些血浆检验指标的影响 刺激物或药物 影响 咖啡因 升高:血糖、脂肪酸血管紧张素、儿茶酚氨 烟草成分 升高: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硫氰酸盐,脂肪酸、 肾上腺素、甘油、醛固酮、肾上腺皮质激素 酒精 升高:乳酸,尿酸,乙酸,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 降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吗啡 升高:淀粉酶,脂肪酶,AST,AL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胃泌素、TSH、催乳素 降低: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紧张素,胰多肽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刺激物和成瘾药物影响的控制 k.医生应嘱咐病人采血前切勿喝茶或 咖啡,勿吸烟喝酒 k.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烟、酒、 茶或咖啡)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供 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 生物周期的影响 w线性时间影响年龄 w周期性影响:季节循环、月经周期、昼 夜节律 生物属性因素的质量控制 检验指标的昼夜变化 检验指标 峰值期 低值期 增加幅度(%) ACTH 610 04 150200 睾酮 24 2024 3050 T4 812 233 1020 醛固 24 1214 6080 血红素 618 224 815 嗜酸细胞 46 1820 3040 铁 1418 24 5070 钾 1416 231 510 *采血尽可能在上午7-9时进行 *采血前病人禁食12h(受饮食影响的项目 ) *采血尽可能安排在其它检查和治疗前进行 *药物监测时要根据药物浓度峰值期和标定 期采血化验单注明采血时间 采血因素的质量控制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影响 卧位、坐位、立位不同姿势采集之标 本,检验结果不同,正常人立位血浆总 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引起Hb、WBC、 RBC、HCT、脂类、蛋白等值变化。止血 时间过长会引起凝血系统变化,反复攥 拳会使血钾升高。 采血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采血姿势和止血带因素的质量控制 尽量统一采血姿势 尽量使用止血带在1min内采 血,勿让患者反复攥拳运动 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 应使用另一手臂。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k血细胞成份的释放对结果的影响 k血细胞成份对检验方法的影响 采血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产生溶血的原因 k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传统器具的影响 k混匀含添加剂的试管时用力过猛或运输动作过 大 k穿刺处酒精未干 k注射器与针头不紧产生气泡 k试管质量粗糙,运输过程中挤压血细胞造成溶 血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溶血因素造成误差的控制 a溶血的标本不能使用 a实验发现溶血标本要排除体内溶血的可能 a规范采血步骤,改正不良采血习惯 a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a妥善处理溶血标本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采血量的影响 a采血量与抗凝剂的比例对凝血 实验的影响 a抗凝剂对CBC的影响 采血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采血量因素的质量控制 推荐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保证血液和抗凝剂的最佳比例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液标本的运输、存储及预处理 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 ,尽快处理,尽快送检 储存时间过长可引起:细胞代谢、蒸发作 用、升华作用、化学反应,酶活性失活,微 生物降解,渗透作用,光学作用、气体扩散 。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不同条件下保存血浆对因子,的影响 32(水箱内)20(室温)4(冰箱内) 0 6h 12h 24h0 6h 12h 24h0 6h 12h 24h 95% 45% 29% 活性 134 65 55 7 134 122 56 41 134 127 61 39 48% 41% 5%94% 42% 30% * 125 121 112 106 活性 125 82 73 37 125 121 104 93 97% 88% 90%70% 58% 29%96% 83% 74% * 102 103 100 98 活性 102 87 82 63 102 101 99 91 100% 99% 96%85% 80% 62%99% 97% 89% * 101% 100% 102% 活性 85 84 85 82 85 87 83 8685 86 85 87 98% 100% 96% 102% 97% 101% * 不同条件保存下对APTT的影响 27 4 20 32 06h12h24h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标本放置时间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影响: PH:酸碱 酮体:乙酰乙酸丙酮 胆红素胆绿素 尿胆原尿胆素 葡萄糖、蛋白分解,细胞破坏 28 解放军总医院 八 一 原则:新鲜尿液且留尿后越早检查越好 规定: 留取尿液后2h之内检查 运输因素引起的误差控制 d采用封闭的真空采血系统,避免 运送的危险 d不能及时送检,1h内分离血样 dCBC检查,2h内推片,8h完成分 类24h完成细胞计数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贮存血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为了防止蒸发,血样应贮存在封闭的容器中 。 (2)贮存的温度越低,血样保存的时间越长。有 些检验指标,血样不能深冷冻。如:EDTA抗凝全 血,做脂蛋白电泳 的血清或血浆,脂蛋白X及低 度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清或血浆。纤维蛋白单 体阳性血浆等。 (3)惰性分离介质能够提高血清和血浆的产量, 而且可以让血清保留在原管中。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贮存血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4)血样保存时应竖直放置,以加快凝血。 (5)避免晃动血样,产生溶血。 (6)贮存注意避光,尽量隔绝空气。 (7)血样深冷冻再溶液解后,应重新混匀几次, 防止检测物质分布不均。 (8)推荐贮存期限: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 4贮存一周;血液学检验,室温1天;PT冰 箱424小时,APTT46h;毒理检验,冰箱 贮存6周。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标本的保存时间与温度 检测项目 -80 -20 4 20 30以上 APTT 至少保存1个月 6h 6h 2h 因子 至少保存1个月 保存24小时 6h 6h 即刻实验 因子.至少保存1个月 24h 6h 即刻实验 因子 至少保存1个月 24h 24h PT至少保存1年至少保存1个月 24h 6h 4h 因子 至少保存1个月 至少保存1个月 24h 6h 即刻实验 因子 至少保存1个月 至少保存1个月 24h 6h 6h 因子 至少保存1个月 至少保存1个月 24h 24h 6h AT-至少保存1个月 至少48h 6h 6h PC,PS 至少保存1个月 至少48h 6h 2h 2h 纤溶酶原至少保存1个月 48h 24h 6h 6h 血样预处理 未加抗凝剂的血液在30-60min内凝血, 析出血清。含凝血酶的真空管,采血后5min 析出血清。血凝完全后,应在1000-1200r下 离心10-15min。对于血液凝固检验,应在 2000r下离心15min。制成的血清或血浆不可 以再次离心,毛细管血样可以用微量离心机 离心,通常在6000-15000r下离心90s即可。 生物学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一、各种真空采血管用途 优点 1、安全:易于彻底销毁,减少医源性传染病。 2、方便:一次静脉穿刺可采集多管标本,减少 不必要的重复操作,省时省力,减轻病人痛苦 ,容易混匀。 3、形势需要:与发达国家接轧,发达国家已有 长达60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二级以上医院已经 采用。 4、标识清楚,满足不同标本采集的需求。 红头管(橘红管) n用于生化、免疫 等一般检验。 标有3、4、5ml刻度。 n一般采血3ml。 n橘红管含有促凝剂,抽血时混匀几次。( 在冬天或急诊时使用,促进血液尽快凝固,便 于血清分离) 蓝头管 n0.2ml3.8%枸椽酸钠 抗凝管。 n用于血凝三项(PT、 APTT、FIB)检验。 nD-二聚体需另抽一管 n精确采血至2ml刻度( 静脉血1.8ml+0.2ml抗 凝剂)。 n1:9。 n颠倒混匀5次以上。 黑头管 n0.32ml3.8%枸椽酸钠抗 凝管 n用于ESR检验。 n精确采血至第1条标志线 (上,0.2ml抗凝剂 +静 脉血1.28ml)。 n缓缓颠倒混匀5次以上。 n负压较强,可在第2条标 志线时迅速拨管。 紫头管 n血常规:静脉血 0.5-1.0ml。 nEDTAK2抗凝。 n颠倒混匀5次以 上或弹拨混匀。 绿头管 n主要用于HLA-B27 测定。 n采血1ml n肝素抗凝管。 n真倒混匀5次以上。 LOGO 动动脉采血法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 平衡失调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 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压(PCO2) ,二氧 化碳总总量(TCO2),氧分压压(PO2),氧饱饱和 度(SatO2),实际实际 碳酸氢氢根(AB),剩余碱 (BE),阴离子隙(AG), 肝素抗凝动动脉血2ml,抽血后要求严严加密封, 不能接触空气,立即送检检,天热热可放冰箱中,并 记录记录 当时时患者体温。 LOGO 普通注射器法 1、部位选择选择 桡动桡动 脉:穿刺点在前臂掌侧侧腕关节节上2cm 动动脉搏动动明显处显处 股动动脉: 腹股沟扪扪及搏动动最明显处显处 2、局部消毒:直径大于10cm 3、抽吸肝素:抽吸0.5ml入注射器内,湿润润注射 器内壁后,余液去掉。 LOGO LOGO 4、穿刺抽血 戴无菌手套,用左手的食指、中指 固定好穿刺的动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之间间 垂直或与动动脉走向呈40刺入动动脉,见见有鲜红鲜红 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针针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 最快速度抽取血液。 5、拔针针按压压 抽血毕毕,迅速拔针针,同时时用无菌 纱纱布加压压穿刺点止血510min 6、处处理标标本 立即将针头针头 斜面刺入无菌软软木塞 内,以隔绝绝空气,连连同验单验单 立即送检检。 7、整理记录记录 LOGO 实实施(常规规消毒皮肤,带带无菌手套,铺铺无菌孔巾 ) LOGO 实实 施(拔出针头针头 ,局部加压压不少于5min)。 LOGO 动动脉血气分析针针 LOGO 动动脉血气分析针针的优优点: 1、螺口乳头头 2、预设预设 采血量 3、自动动排气装置 4、预预置足量固体钙钙平衡肝素锂锂抗凝剂剂 5、针针塞 LOGO 采集血标标本的注意事项项: 1、严严禁在输输液、输输血的针头处针头处 抽取血标标本,以 免影响检验结检验结 果。应应在对侧对侧 肢体采取。 2、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试管 3、有出血倾倾向者,谨谨慎应应用动动脉采血,并注意延 长压长压 迫止血的时间时间 。 二、采血步骤 真 空 管 采 血 步 骤 1、常规消毒,取下采血针护套,持 采血针(黑色柄)穿刺静脉,回血 2、将采血针另端(黄色座)拔支护套, 然后刺入真空管,采血至需要量(3ml) 3、如需多管采血,可 再接入所需的真空管 4、含抗凝剂采血管,采血后应 及时颠倒混匀5次,动作要轻缓 5、采血结束:先拨真空管, 后自病人肘部拨去针头,止血 多管采血顺序: 普通红头管蓝 头管其它管 三、几点注意事项: n1、特殊病人静脉采血应远离输液端。 n2、蓝头管、黑头管采血量必须精确。 n3、蓝头管采血尽量放在第2位(红头管之 后)。 n4、抗凝管至少颠倒缓缓混匀5次以上, 紫头管采因采血较少可轻轻弹拨混匀。 四、真空采血管应用总结 标志 临床 用途 制备标 本类型 混匀添加剂采血量 红头管 生化、 免疫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大通县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三级)急救技能实际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资阳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大理市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庐江县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费用承担
- 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和音频)
- 教导处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 模拟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电大教学检查自查报告
- 《公路运营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 病历质控培训课件
-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后续服务承诺与质量保障措施
- GB/T 44808.4-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4部分:不同年龄人群最小可辨认字符尺寸的估计方法
- 《精子形成过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