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_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_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_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专题 3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33.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人民版必修 2 2 一、选择题 11992 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 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 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解析: 抓住“1992 年”这一关键信息,华而诚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答案: B 2从 1978 年到 1992 年,历经 14 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 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 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判断能力。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自 1978 年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 年十四大开始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 目标,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A、D 两项是 1978 年以来一直实行的政策,B 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政策,因而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 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 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 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是要使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结合题干材料分析,A、D 两项的表述错误。 B 项没有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邓小平的本意是要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体 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 答案: C 4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 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A阐明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 了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利于中国改革的 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 。 答案: C 51993 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 38 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 。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计划经济时代 D市场经济时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粮票是中国 1955 年到 1993 年发 行的一种购粮凭证,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导致商品短缺的见 证。1993 年, “票证经济”的落幕,表明我国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答案: D 6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 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发 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 ,表 明国有企业在这一时期尚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中,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B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 C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体制的变革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30 多年来,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 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 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选 D 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 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 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1984 年 2 月 24 日)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 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 1992 年南方谈话的重大影响。 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技术的引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概括经济特区 的设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第(2)问,从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可以得知这里“春 天”比喻改革开放的春天。第(3)问,从材料中就可看出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