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15: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doc_第1页
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15: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doc_第2页
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15: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doc_第3页
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15: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doc_第4页
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专题15: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4-2013年浙江11市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15: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一、选择题1.(2006年浙江宁波课标卷3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3,bc=5,将腰dc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连接ae,则ade的面积是【 】a1 b2 c3 d4【答案】c。【考点】旋转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过点d作dg垂直于bc于g,过e作ef垂直于ad交ad的延长线于f,edf+cdf=90,cdf+cdg=90,edf=cdg。又efd=cgd=90,de=dc,edfcdg(aas)。ef=cg。ad=3,bg=bc=5,cg=bcbg=53=2。ef=2。 故选c。2.(2007年浙江丽水4分)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则点的坐标是【 】a. (3,4) b. (4,5) c. (7,4) d. (7,3)【答案】d。【考点】旋转的性质,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分析】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性质,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相应线段的长:分别令x=0,y=0可得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3,0),b(0,4)两点。旋转前后三角形全等,由图易知点b的纵坐标为oa长3,横坐标为oa+ob= oa+ob=3+4=7。故选d。3.(2008年浙江湖州3分)已知点a的坐标为(a,b),o为坐标原点,连接oa,将线段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a1,则点a1的坐标为【 】a(a,b)b(a,b)c(b, a)d( b, a)【答案】c。【考点】旋转的性质,点的坐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如图,在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内作点a(a,b),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a1应与a分别位于y轴的两侧,在x轴的同侧,横坐标符号相反,纵坐标符号相同作amx轴于m,anx轴于n点,在rtoam和rta1on中,oa=oa1,aom=a1on,oama1on(aas)。a1n=om= a,on=am= b。a1的坐标为(b,a)。同样可考虑第二、三、四象限的情形,得到同样结论。故选c。二、填空题1.(2004年浙江温州、台州5分)已知矩形abcd的长ab=4,宽ad=3,按如图放置在直线ap上,然后不滑动地转动,当它转动一周时(aa),顶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等于 。【答案】。【考点】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扇形弧长。【分析】如图,根据题意,顶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三条弧长的和: 以点b为圆心,ab=4长为半径,角度为900的弧,弧长为; 以点g为圆心,eg=5长为半径,角度为900的弧,弧长为;以点h为圆心,hf=3长为半径,角度为900的弧,弧长为。 顶点a所经过的路线长等于。2.(2007年浙江衢州5分)一幅三角板按下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固定aob,将acd绕着公共顶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度(00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坐标及abc的面积;(3)是否存在点b,使ab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当t=4时,b(4,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kx+b ,把 a(0,6),b(4,0) 代入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2)过点c作cex轴于点e,aob=ceb=90,abo=bce,aobbec。点c的坐标为。,。(3)存在,理由如下:当t0时,.若adbd,bdy轴,oab=abd,bad=abd。oab=bad。又aob=abc,aboacb。t=3,即b(3,0)。.若abad,如图,延长ab与ce交于点g,bdcg,agac。过点a作ahcg于h,chhgcg。由aobgeb得,ge= 。又heao,ce,。,解得:。 t0,即b(,0)。.由已知条件可知,当0t12时,adb为钝角,故bd ab。 当t12时,bdcebcab,当t0时,不存在bdab的情况。当3t0时,如图,dab是钝角。设ad=ab,过点c分别作cex轴,cfy轴于点e,点f,可求得点c的坐标为,cf=oe=t+3,af=6。由bdy轴,ab=ad得,bao=abd,fac=bda,abd=adb,bao=fac。又aob=afc=90,aobafc。,。解得:。3t0,即b (,0)。当t3时,如图,abd是钝角。设ab=bd,过点c分别作cex轴,cfy轴于点e,点f,可求得点c的坐标为,cf=(t+3),af=6。ab=bd,d=bad。又bdy轴,d=caf。bac=caf。又abc=afc=90,ac=ac。abcafc(aas)。afab,cf=bc。af=2cf,即,解得:t=8,即b(8,0)。综上所述,存在点b使abd为等腰三角形,此时点b坐标为:b1 (3,0),b2 (,0),b3 (,0),b4(8,0)。【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线动旋转问题,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当t=4时,b(4,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0,6),b(4,0)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出其解析式。(2)过点c作cex轴于点e,由aob=ceb=90,abo=bce,得aobbec,即,故点c的坐标为。 根据求出。(3)分t0,3t0和t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 (舍去)。点b的横坐标是。(2)当时,抛物线为:,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情况1:设点c在第一象限(如图1),则点c的横坐标为,点c的横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如图,过点a 作adx轴于点d,过点c 作cey轴于点e,则由adoceo得:,即。点a的坐标为。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点b的坐标为。将点a的横坐标代入右边,计算得,即等于点a的纵坐标;将点b的横坐标代入右边,计算得,即等于点b的纵坐标。在这种情况下,a,b两点都在抛物线上。情况2:设点c在第四象限(如图2),则点c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经计算,a,b两点都不在这条抛物线上。存在。m的值是1或1。【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旋转问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思想的应用。【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点b的横坐标。(2)分点c在第一象限和点c在第四象限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b=2am,抛物线为:。 oc=1,1点c的横坐标1。又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点c,1m1。当m=1时,点c在x轴上,此时a,b两点都在y轴上,当m=1时,a,b两点不可能同时在这条抛物线上。13.(2010年浙江台州12分)如图1,rtabcrtedf,acb=f=90,a=e=30edf绕着边ab的中点d旋转, de,df分别交线段ac于点m,k(1)观察: 如图2、图3,当cdf=0 或60时,am+ck mk(填“”,“”或“”)(2)猜想:如图1,当0cdf60时,am+ck mk,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3)如果,请直接写出cdf的度数和的值【答案】解:(1)=。 。(2)。证明如下:作点c关于fd的对称点g,连接gk,gm,gd,则cd=gd,gk=ck,gdk=cdk。d是ab的中点,ad=cd=gd。a=30,cda=120。edf=60,gdm+gdk=60。adm+cdk=60。adm=gdm。dm=dm, ,admgdm,(sas)。gm=am。gm+gkmk,am+ckmk。(3)15;。【考点】旋转问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的应用(最短线段问题),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1)先证明cda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m+ck=mk;在mkd中,am+ckmk(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rtabc中,d是ab的中点,ad=bd=cd=ab,b=bdc=60。又a=30,acd=6030=30。又cde=60,或cdf=60时,ckd=90。在cda中,am(k)=cm(k),即am(k)=km(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线与中线重合)。ck=0,或am=0,am+ck=mk。由,得acd=30,cdb=60。又a=30,cdf=30,edf=60,adm=30。am=md,ck=kd。am+ck=md+kd。在mkd中,am+ckmk(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作点c关于fd的对称点g,连接gk,gm,gd证明admgdm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gm=am,gm+gkmk,am+ckmk。(3)由(2),得gm=am,gk=ck,。gkm=90。又点c关于fd的对称点g,ckg=90,fkc=ckg=45。又由(1),得a=acd=30,fkc=cdf+acd。cdf=fkcacd=15。在rtgkm中,mgk=dgk+mgd=a+acd=60,gmk=30,。 。14.(2011年浙江金华、丽水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1,将n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并排组成矩形oabc,相邻两边oa和oc分别落在轴和轴的正半轴上,设抛物线过矩形顶点b、c(1)当n=1时,如果=1,试求的值;(2)当n=2时,如图2,在矩形oabc上方作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efmn,使ef在线段cb上,如果m,n两点也在抛物线上,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3)将矩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使得点b落到轴的正半轴上,如果该抛物线同时经过原点o试求当n=3时的值;直接写出关于n的关系式【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当n=1时,点c的坐标为(0,1)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1,得=1。答:的值是1。(2)解:设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由对称性可知抛物线经过点b(2,1)和点m(,2),代入得,解得。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3)解:当n=3时,oc=1,bc=3,设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过c作cdob于点d,则rtocdrtcbd。设od=t,则cd=3t,od2+cd2=oc2,(3t)2+t2=12,。c(,)。又由勾股定理,得b(,0),把b、c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解得,。答:的值是。答:关于n的关系式是。【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归纳。【分析】(1)根据已知得到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代入即可求出。(2)设所求抛物线为,由对称性可知抛物线经过点b(2,1)和点m(,2),把b、m的坐标代入得到方程组,求出、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3)当n=3时,oc=1,bc=3,设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过c作cdob于点d,则rtocdrtcbd,得出,设od=t,则cd=3t,根据勾股定理od2+cd2=oc2,求出t,得出c的坐标,把b、c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到方程组,求出即可。根据(1)、(2)总结得到答案。15.(2011年浙江衢州12分)已知两直线l1,l2分别经过点a(1,0),点b(3,0),并且当两直线同时相交于正半轴的点c时,恰好有l1l2,经过点a、b、c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l2交于点k,如图所示(1)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被直线l1,抛物线,直线l2和轴依次截得三条线段,问这三条线段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当直线l2绕点c旋转时,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m,请找出使mck为等腰三角形的点m,简述理由,并写出点m的坐标【答案】解:(1)由题意易知:boccoa,即,。点c的坐标是(0,)。由题意,可设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把a(1,0),b(3,0)的坐标分别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截得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为kd=de=ef。理由如下:可求得直线l1的解析式为,直线l2的解析式为,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可化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顶点d的坐标为(1,);把=1代入即可求得点k的坐标为(1,);把=1代入即可求得点e的坐标为(1,);又点f的坐标为(1,0),kd=,de=,ef=。kd=de=ef。(3)当点m的坐标分别为(2,),(1,)时,mck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i)连接bk,交抛物线于点g,连接cg,易知点g的坐标为(2,),又点c的坐标为(0,),gcab。可求得ab=bk=4,且abk=60,即abk为正三角形,cgk为正三角形。当l2与抛物线交于点g,即l2ab时,符合题意,此时点m1的坐标为(2,)。(ii)连接cd,由kd=,ck=cg=2,ckd=30,易知kdc为等腰三角形。当l2过抛物线顶点d时,符合题意,此时点m2坐标为(1,)。(iii)当点m在抛物线对称轴右边时,只有点m与点a重合时,满足cm=ck,但点a、c、k在同一直线上,不能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当点m的坐标分别为(2,),(1,)时,mck为等腰三角形。【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利用boccoa,得出c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可求得直线l1的解析式为,直线l2的解析式为,从而得出d,e,f点的坐标即可得出三条线段数量关系。(3)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abk为正三角形,以及易知kdc为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mck为等腰三角形时m点坐标。16.( 2012年浙江湖州12分)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坐标原点点d的坐标为(- ,3),抛物线y=ax2+b(a0)经过ab、cd两边的中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将菱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平移(如图2),过点b作becd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df、af设菱形abcd平移的时间为t秒(0t 3 )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df与def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连接fc,以点f为旋转中心,将fe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fec,当fec落在x轴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围成的图形中(包括边界)时,求t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答案】解:(1)由题意得ab的中点坐标为(3 ,0),cd的中点坐标为(0,3), 分别代入y=ax2+b,得,解得, 。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3。 (2)存在。如图2所示,在rtbce中,bec=90,be=3,bc= , 。c=60,cbe=30。ec=bc=,de=。 又adbc,adc+c=180。adc=180-60=120要使adf与def相似,则adf中必有一个角为直角。(i)若adf=90,edf=12090=30。在rtdef中,de=,得ef=1,df=2。又e(t,3),f(t,t2+3),ef=3(t23)=t2。t2=1。t0,t=1 。 此时,。又ad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