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目录 第 1 页 目录 1 城镇概况 1 1.1 地理位置 .1 1.2 自然资源 .1 1.2.1 土壤 1 1.2.2 植被 2 1.2.3 矿产资源.2 1.2.4 水资源.2 1.2.5 气候 2 1.2.6 土地资源状况 .3 1.3 交通条件 .4 1.4 经济条件 .4 2 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5 2.1 规划依据 .5 2.2 规划范围 .5 2.3 规划的指导思想 .5 2.4 规划原则 .6 2.5 规划期限 .6 2.6 规划目标 .7 3 规划背景及规划的基本内容8 3.1 规划背景 .8 3.2xx 性质及总体规划概述 .9 3.2.1xx 性质.9 3.2.2xx 总体规划概述9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目录 第 2 页 3.3 规划构想 .16 3.4xx 小城镇性质 .17 3.5xx 小城镇人口规模 17 3.6xx 小城镇用地规模 19 4 城镇总体布局 .21 4.1 布局结构及功能组织21 4.2 城市建设用地方向.21 4.3 城镇中心规划 21 4.4 旧区改造规划 22 5 用地规划布局 .23 5.1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23 5.2 生产建筑用地规划.23 5.3 仓储用地规划 23 5.4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23 5.5 道路广场用地规划.24 5.6 公共建筑用地规划.24 5.7 环境绿化用地规划.25 6 交通网络规划 .26 6.1 道路现状 .26 6.2 道路规划 .26 7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28 7.1 现状及存在问题 .28 7.2 规划原则 .28 7.3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8 8 给水工程规划 .29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目录 第 3 页 8.1 供水原则 .29 8.2 供水现状 .29 8.3 用水标准及用水量预测30 8.3.1 规划范围.30 8.3.2 用水单位规模 .30 8.3.3 用水标准及用水量预测30 8.4 水源概述 .31 8.4.1 水源选择.31 8.4.2 水厂规划.32 8.6 供水管网系统 32 9 排水工程规划 .33 9.1 规划原则 .33 9.2 现状分析 .33 9.3 排水体制 .33 9.4 排水规划 .33 9.4.1 污水系统.33 9.4.2 雨水系统.34 9.5 管网布置 .34 10 供电工程规划 .35 10.1 供电现状 35 10.2 用电负荷预测 .35 10.3 电源规划 36 10.4 配电网规划 36 11 邮电、通讯工程规划 38 11.1 现状概况 38 11.2 容量预测 38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目录 第 4 页 11.3 网络系统规划 .38 12 环境保护规划 .40 12.1 环境质量现状 40 12.2 规划目标 40 12.3 规划原则 40 12.4 规划内容 41 13 环卫工程规划 .44 13.1 现状概况 44 13.2 规划目标 44 13.3 规划方案 44 13.3.1 垃圾收集.44 13.3.2 垃圾运输.45 13.3.3 垃圾处理场规划 .45 13.3.4 垃圾处理.45 14 城镇防灾规划 .46 14.1 消防规划 46 14.1.1 规划依据.46 14.1.2 指导思想.47 14.1.3 规划原则.47 14.1.4 规划目标.47 14.1.5 消防工程规划 .47 14.2 抗震规划 50 14.2.1 地震烈度.50 14.2.2 规划目标.50 14.2.3 抗震规划的主要措施50 14.3 人防规划 51 14.3.1 规划依据.51 14.3.2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51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目录 第 5 页 14.3.3 人防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52 14.3.4 人防工程规划 .53 14.3.5 规划实施措施 .54 14.4 防洪规划 55 14.4.1 规划原则.55 14.4.2 防洪标准.55 14.4.3 防洪工程措施 .55 14.4.4 非工程防洪措施 .56 15 近期建设规划 .57 15.1 规划原则 57 15.2 规划期限与规模 .57 15.3 近期建设项目 .57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9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 页 共 59 页 1 城镇概况 1.1 地理位置 xx 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xx 和芒果树哈尼族乡。地处北纬 21242141,东经 1011510128。农场周边南北东西依 序邻勐满、芒果树乡、勐腊和勐润。场域跨勐捧、关累两镇,所属十个 分场沿南腊河与周围 8 个办事处 52 个村寨相毗邻。场区占地总面积 20759.00 hm2。 农场场部座落在 xx 城以西 33 公里的勐哈三岔公路交汇处,墨邦公 路、曼哈公路和勐哈公路至勐满公路三线在此交汇,适成东、南、北公 路交通枢纽。农场场部距州府允景洪 180 公里,西南与中老(挝)边境 最近距离 15 公里,西北面新垦殖区帕良、绣花等紧临澜沧江与缅甸隔河 相望。 1.2 自然资源 1.2.1 土壤 区内土壤主要为砖红壤和赤红壤。 (1)砖红壤成土母质多为紫色砂页岩、老冲积物及近代冲积物,主 要分布于五、六分场。砖红壤土体发育深厚,土层一般均在 100 厘米以 上;生物积累大于分解,代表剖面有机质含量 36;全氮 0.150.25,ph 值 4.35,交换阳离子不高,为 10.69me/100 克土;土 壤结构均匀,粘性不强,有良好的水分物理性质。 (2)域内赤红壤成土母质为砂页岩,主要分布在场区一、二、三、 四、七、八分场,占植胶区总面积的 78.9。赤红壤土体发育深厚,土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 页 共 59 页 层大多在 100 厘米以上,在森林植被条件下尚有 45 厘米的落叶层。常 规分析表明:表土层有机质含量 3.957.08,少数超过 10;全氮 0.21,ph 值 5.9,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 6.7018.329me/100 克土,比砖 红壤高;土壤结构粒状至核粒状,土质疏松多孔。 1.2.2 植被 项目区垦前植被多为牡竹林、竹木混交林、以及禾草林、灌木等。 现项目区已开垦利用地中 77.92为橡胶林地,0.31为果树,植被覆盖 率比较高,多数橡胶林地主要分布在农场四周。 1.2.3 矿产资源 到目前为止,经相关部门初步勘探,项目区附近无矿产资源。 1.2.4 水资源 项目区境内河网密布,主要的河流为南腊河,南腊河贯穿整个场区, 水流平缓,南腊河支流众多,大小支流就有 11 条之多,最北面有南远 河,往南依次是回洼河、回贺河、岔河、回坝河、回罕河、南泥河、回 拉河、回利河、南润河、回伞河,这些河流蜿蜒于群山之中,滋润着项 目区内广大的土地;项目区内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0.46,水资源较 为丰富。 1.2.5 气候 xx 属北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内气候综合特点:气温高。热量 丰富,光照时间充足,冬暖多雾,春雨较多,湿度大,干湿季节明显, 是植胶的理想地区。 1、气气温温 年平均气温 21.8,最高年平均气温达 28.7,最低年平均气温 21.5。最冷月月平均气温 15.8,最热月月平均气温 26.3。绝对高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3 页 共 59 页 温达 39.5,最低温平均 5.2,绝对值0.510积温 7994, 20的月份 410 月;年温差平均 9.6,日温差平均 11.5。 2、降降水水 区内年平均降雨量 1316 毫米,年极值雨量最高年 1659.2 毫米,最 少年 999.9 毫米。月雨量 13 月份均大于 30 毫米,4 月份有 39 毫米, 510 月份雨量占年雨量的 80,月雨量最多是 8 月份为 298.6 毫米; 11 月次年 4 月为旱季,雨量 254.8 毫米,510 月为湿季,雨量 1065.7 毫米,日极值最高雨量 205.5 毫米。 3、湿湿度度 区内年平均相对湿度 85,最低点 79,出现于 3 月,最高点 90,出现于 8 月,全年各月平均湿度变化幅度 10,干燥度小于 1。 4、其其他他 区内年日照数为 1868 小时左右,平均每天日照 5.11 小时,日照百 分率 43,年总辐射值 121.5 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蒸发量 1657.3 毫 米。年平均风速 0.9 米/秒,大风日数 5.2 天。 1.2.6 土地资源状况 xx 土地面积 20759.00 hm2,已开垦利用地 17098.40 hm2,占土地 总面积的 82.37,其中: 橡胶地 16175.2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77.92,耕地 49.80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 0.24,居民点及工厂 196.0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0.94,其它用地 677.9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3.27;水域面积 95.4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0.46;已开垦未利用地 10.20 hm2,占土 地总面积的 0.05;可开垦荒地 3264.0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5.72;其它土地面积 291.0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1.40。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4 页 共 59 页 1.3 交通条件 项目区交通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区内全部通了公路,形成了主干支 线交错的公路网络。区内对外的一条主要公路是墨江至邦善路,此外区 内还有一条主要公路,该路北起 xx 至农场场部,全长 35 公里,南至 老挝边境过 xx(勐满镇) ,长为 28 公里。另外经农场场部过 xx 至关 累镇(澜沧江水运港口)有 54 公里,为砂石路面,现正在修建为四级柏 油路。交通运输较为方便。 1.4 经济条件 xx 以种植橡胶为主,近几年来,由于橡胶价格的上涨, xx 经济取 得了喜人的增长势头。2003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3664.96 万元(现行 价,下同) ,其中:农业总产值 289.5 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2;林业总产值 22628.18 万元(全为橡胶产值) ,占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 95.62;牧业总产值 703.03 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97;,渔业总产值 44.25 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0.19。 农场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的同时,工业总产值同时也达到了 775.22 万元(90 年不变价,下同)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 255.13 万元,增长 49.1%。其中:轻工业产值 147.52 万元,比上年减少 2.41 万元,降低 1.6;重工业产值 627.70 万元,比上年增加 257.54 万 元,增长 69.6%。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5 页 共 59 页 2 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2.1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 ; 2、 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 3、 xx 勐捧中心镇建设规划 2002-2020 。 4、 勐捧中心城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 xxxx 村镇建设规划说明书 ; 6、 云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 ; 7、 西双版纳州中心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计划 ; 8、规划范围内的现状基础资料及有关部门意见、建议。 2.2 规划范围 规划东起 xx 中学,西至南腊河畔,北起,南至 xx 农贸市场,规 划建设面积 87.36 公顷。 2.3 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 住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 六大精神,以发展小城镇经济为中心,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目标,通过中心城镇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农 村经济的增长点,优化农村经济布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面启动 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向小康社会迈 进。在上述总体思想的指导下,本规划的指导思想为: 1、把握 xx、xx 的发展趋势,规划充分体现 xx 在区域中的职能、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6 页 共 59 页 地位和作用。 2、加强环境保护,挖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要素, 塑造优美的城镇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3、结合规划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体现弹性规划原 则。 4、合理确定布局结构,科学安排近期、远期建设顺序,体现有序开 发原则。 5、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和休 闲环境,提供合乎标准的住房和充分的基础设施服务。 6、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体现 区域中心城 镇高效服务原则。 2.4 规划原则 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使各项建设合理分 布和协调发展; 2、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小城镇用地的潜力,严格控 制占用耕地; 3、从实际出发,制定建设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提高; 4、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建设规划的完整性和对远 期发展的适应性; 5、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结合自然条件、历史文物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地方 风格的小城镇景观。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7 页 共 59 页 2.5 规划期限 规划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当地资源条件、区位优势, xx 小城镇今 后将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有利于今后城镇的整体 协调发展,规划年限定为近期和远期: 近期:2006 年2010 年, 远期:2010 年2025 年。 2.6 规划目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科教兴镇,立足创新,突出特 色,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和科教素质。通过以城镇道路为 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功能设施建设, 使自然资源、社会 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 步提高。在规划期内,努力把 xx 小城镇建设成为交通便捷、信息灵通、 商贸活跃、经济繁荣、民族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县域次中 心城镇,辐射带动 xx 南部地区乡镇经济良性发展,促进 xx 经济社会 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8 页 共 59 页 3 规划背景及规划的基本内容 3.1 规划背景 城市基础设施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 的投资与 gdp 的增长有着内在的联动关系,今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将加大 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国家实 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把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云南省 委、省政府为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作出了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前身和 国际大通道的决定。地委提出打基础、调结构、突特色的基本思路。这 些都为加强、加快勐捧城镇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 认真贯彻落实上述精神,解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镇发展并阻碍 经济增长的矛盾,xx 党委、政府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实施基础 设施建设优先” , “以西部开发为契机,建设绿色经济强镇; xx 次中心 城镇;勐腊南部五乡镇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同时,xx 党委、政府筹划并确定了一批亟待建设的城镇基础设施工程, 涉及城镇道路、给排水管道、生态垃圾处理等项目。 根据 xx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xx(老镇)将整体搬迁至 xx 场部驻 地,与 xx 场部一起建成新的 xx。因此本规划中提及的 xx 包含县域 xx 和 xx 小城镇(场部)两部分。本规划仅对 xx 小城镇(场部)进 行规划,不包含县域 xx 部分。规划在xx 勐捧中心镇建设规划 2002- 2020的基础上进行,各项规划均符合勐捧中心镇建设规划的要求。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9 页 共 59 页 3.2xx 性质及总体规划概述 3.2.1xx 性质 分析论证 xx 的发展优势和条件,并且根据 xx 在 xx 总体规划城 镇职能分工中的作用和地位,将 xx 的性质确定如下:xx 粮、胶、糖 的生产加工基地,是 xx 西南区域的具有鲜明傣文化特征的中心集镇和 物资集散地,也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2.2xx 总体规划概述 根据 xx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现 xx(老镇)将整体搬迁至 xx 场 部所在地,依托农场城镇基础,把 xx(包括 xx 小城镇及县域 xx)建 设成为 xx 次中心城镇。本规划在原 xx 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现将 xx(含 xx 小城镇及县域 xx)总体规划概述如下。 1、中中心心城城镇镇现现状状建建设设状状况况及及存存在在问问题题 (1)现状建设状况 xx 位于 xx 西南部,距县城 30 公里,镇域中心地带。它是景洪、 勐腊等其他乡(镇)至老挝、勐满、勐润的必经之道。勐捧中心镇距老 挝南塔省新县 21 公里,距班相果码头 130 公里,距关累镇 38 公里。距 关累镇码头 62 公里,是 xx 西南部五个乡镇的物资集散地。 勐捧中心城镇地处 xx 场部所在地,又位于勐捧老镇和 xx 场部所 在地之间,依托于两农场的势力,城镇建设已初显成效。现有一所设施 齐全的中学、医院以及农贸市场;商贸交易条件已基本成熟。 勐捧中心城镇现状用地相对集中,主要以交叉路口为中心,沿过境 道路两侧布置,各功能地区也相对较为集中。但是,对于一个中心城镇 来讲,它的功能并不齐全,现状没有面向公众,没有一定游憩设施绿地, 也没有长途客运站。另外,整个城镇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道路、给排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0 页 共 59 页 水、电力、电信管网的建设需大量资金的投入。 勐捧中心镇目前有水厂一座,有水处理设施,水源为南腊河,实际 日供水 100 立方米。镇内只有 xx 部分以及沿过境路两侧铺设了给水管 道;排水设施多为合流制石箱砌形沟。 (2)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道路形成单一,等级、质量偏差,道路不成系统,路面宽窄 不一。过境路穿越城镇中心,影响通行,既不安全,又不卫生。 在对外交通用地中,没有长、短途客运运输用地,客运站不配套, 给居民的出行和城市的交通带来很多不便。 城镇的技术质量普遍较低,特别沿过境两边的商业建筑,没有能 够展现中心城镇改革风貌和特色的街景或居住小区。 城镇的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布局不合理、项目设置不完善。现状排 水设施多是又浅又窄的明沟,加上年久失修,已远远不能满足城镇排水 要求。 城镇目前没有垃圾处理场,现状垃圾均露天堆放,致使垃圾堆放 处蚊蝇衍生、臭气熏天,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使得城镇整体 环境卫生“脏、乱、差” ,存在很多卫生死角。 勐捧中心镇现状给水工程设施落后,无系统的水处理设施,管理 极不规范。 城镇没有绿化用地,人们在休息时间没有休憩、散步、娱乐、活 动得场地和空间,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质量将有加速恶化的 趋势,这将直接影响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中中心心城城镇镇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1)城镇发展方针与战略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1 页 共 59 页 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镇域总体规划为依据,强调近期建设规划 的实用性,并为远期建设留有余地和弹性空间。 充分发挥中心镇作用,树立大市场观念。资源互补,促进城乡交 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以现状为依托,结合勐捧老镇与 xx,积极发展中心镇,统一规 划,逐步实施。 实现地方、xx、xx 的资源共享。 注重环境与空间景观设计,创造宜人、亲切的空间,并符合当地 实际。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建设政策法规及规范要求。 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突出的位 置。 (2)规划期限 规划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当地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勐捧今后将会 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有利于今后城镇的整体协调发 展,规划年定为远期和近期: 近期:2006 年2010 年, 远期:2010 年2025 年。 (3)中心城镇性质 中心城镇性质分析如下: 勐捧中心镇是 xx 重要的粮食、橡胶、蔗糖基地,并已有一定的 基础,畜牧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前景广阔。 勐捧中心镇政府迁至后,中心镇是镇政府各机关,以及企业、商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2 页 共 59 页 贸交易、文化、卫生、教育设施集中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集市贸易发达,辐射面广,影响深。 勐捧中心镇地处 xx 西南区域中心部位。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 势,是 xx 西南片区信息、物资集散中心。 勐捧中心镇是傣族的主要集散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较为丰富。 综上所述,勐捧中心镇是 xx 粮、胶、糖的生产加工基地,是 xx 西南区域的具有鲜明傣文化特征的中心集镇和信息、物资集散地,是全 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 现状(2005 年):2962 人, 近期(2010 年):3786 人, 远期(2025 年):10468 人。 用地规模 远期规模用地 87.36 公顷,人均建设用地 87.36 平方米。 (5)用地布局规划 布局结构及功能组织 勐捧中心集镇结构现状主要是以勐捧交叉路口为中心,沿过境线以 放射式布局。但由于农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商业、办公、居住用地相 对集中,各项功能分区基本明显。规划按照原有的布局形式进行调整和 规划,依照各功能区固有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布局。布局结构可概括为 “一心、一带、三轴、三片 ”的格局。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3 页 共 59 页 一心:中心区 一带:沿南腊河的滨河绿带 三轴:三条主要城市生活性道路 三片:被两条一级道路分隔,沿三条主要城市生活性道路发展的三 片区。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在节约用地,合理调整用地的基础上,规划突出生态城市的特点, 确定以交叉路口为中心,规划三条发展轴,新征用地将沿发展轴进行布 置,对中心区进行改造调整。考虑到勐捧中心镇的现状特点,规划点、 线、面绿化,将山体和南腊河的自然风光引入城市,丰富城市空间景观, 塑造勐捧中心城镇的特色。 3、中中心心镇镇建建设设用用地地布布局局 (1)居住用地 由于现状居住用地相对集中,为形成公共设施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齐 全的居住小区,为以后的房地产开发创造条件。规划将居住区用地结合 现状,沿着三条生活性干道组织为完整的居住片区。规划新区按照国家 有关技术规范,营造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并考虑节约土地, 改变以往过于浪费土地的状况。 规划居住建筑用地 31.83 公顷,人均 30.7 平方米/人。 (2)公共建筑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现状农场办公用地相对宽松,环境比较优美,规划不再增加用地; 由于镇政府的迁入,为展示镇政府的庄严、开明、廉政的形象;因此规 划结合远期一条过境路的改线,将其用地与广场、绿化相结合,形成行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4 页 共 59 页 政办公区的气氛,优美的环境。 教育机构用地 现状农场驻地已有设施比较完整、齐全的中学和小学、幼儿园各一 所。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根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及各项功能片区相对 集中的原则,在规划中不增加新的中学用地,小学用地按人口规模作了 补充。并结合中学用地,增设了幼儿园和其他教育设施用地,使这一片 区形成以教育为主的组团片区。 文体科教用地 考虑到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的要求,并结合现状,规划结合主干道、 绿化、广场,增加相应的文化科教娱乐设施用地。考虑到用地紧张与资 源共享的状况,体育活动场地就不作专项规划,让其与中学公用,达到 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另外,由于南腊河周边地质条件原因,规划结合滨 河绿化带规划了供群众集会、表演、民族活动的用地。 医疗保健用地 现状农场医院用地已能够满足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的需要,设施也 比较齐全,并处在中心位置,规划就不增加医疗保健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现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位置,沿过境路已基本形成规模。随着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提高,必将增强其中心和辐射作用。规划 围绕中心区进行扩充和完善,使其真正达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另外,规 划沿过境两侧也集中布置了商业、金融用地,这样也为居住提供了便利 的商业服务条件。 集贸市场用地 市场用地在中心镇建设中极为重要,现状已经有一个农贸市场,但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5 页 共 59 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交易量的增大,农贸市场在原有基础上 作了拓展。并结合农贸市场和主要物流方向,另规划一个综合市场,包 括工业品市场、小商品市场、百货市场等。大牲畜市场安排在建城区外 靠路过境一侧,既方便使用又对镇内没有更多影响和污染。 规划公共建筑用地 4.04 公顷,人均 3.9 平方米/人。 (3)生产建筑用地 从规划区规划图中可以看出, xx 周边将是区域内的工业聚散地, 从中心集镇建设用地紧张和性质及区域关系上考虑建城区内不规划生产 建筑用地,规划安排在糖厂周边,与糖厂形成区域内的工业区。为中心 集镇形成一个环境优雅的城市空间创造条件。 (4)仓储用地 主要的仓储用地放在建城区外围,与工业用地相结合,形成集中的 仓储区。城市内结合综合市场和主要的物流方向不再规划仓储用地。 (5)对外交通用地 结合主要人流流向和一条过境路的改线,规划在县城方向城市出入 口处,结合绿化,安排一个长途客运站,满足城镇居民需要的同时,提 高城镇入口的形象。 (6)道路广场用地 根据人口规模,规划对现状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道路系统采用 近似方格网式的布置方式。确定了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并将通向 老镇方向的过境路外迁,减轻了集镇中心交通负荷。同时将原过境路拓 宽,结合南腊河滨河绿带规划为城市的景观大道,提升城市的形象。 道路分为四级,其红线宽度为: 一级道路 24 米30 米,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6 页 共 59 页 二级道路 16 米20 米, 三级道路 10 米14 米, 四级道路 7 米。 对于中心集镇的静态交通组织,在三个城市出入口方向分别设置了 停车场,使外来车辆在中心集镇边缘就被截流,减少对中心集镇内部交 通的干扰。在城市内,结合公建和服务半径、交通流量、流向,也相应 的设置了停车场。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 12.73 公顷,人均 12.3 平方米/人。 (7)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水厂、邮局等现有公共设施,公厕、垃圾站按规范要求设 置,服务半径不大于 200 米。 规划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1.02 公顷,人均 1 平方米/人。 (8)绿化用地 因勐捧中心集镇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其有良好的植被和峻秀的山体 造型,因而绿化用地规划在充分体现集镇总体的基础上,切实尊重自然, 在南腊河边留有 1550 米的滨河绿带,并保留了勐哈大桥旁的核心树林, 为以后南腊河的综合开发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城市空间的质量和城市 形象。在城市中,利于若干块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绿地和广场以及主 干道两边 58 米的带状绿化,将山体绿化和滨河绿化引入城市中心区, 与中心区的绿化、广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绿化系统。中心区是今后人 流较为集中的地方,规划结合广场现状农场办公楼前的单位内部绿化规 划为城市的公共绿化广场,提升中心区的形象和质量。 规划绿化用地 20.47 公顷,人均 19.7 平方米/人。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7 页 共 59 页 3.3 规划构想 以“小城镇,大战略”为指导,着眼于把 xx 建设成为 xx 次中心 城镇为目标,坚持以发展小城镇经济带动区域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 路来进行规划。在规划较好地实现 “大战略”的思想。用促进农场经济 城镇化方法,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和集聚效应,引 导剩余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3.4xx 小城镇性质 xx 是国内以生产天然橡胶为主业的大型农业企业。而 xx 小城镇 是 xx 场部所在地,是 xx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分布着农场 的行政办公机关、商贸交易、文化卫生、教育设施等。 根据以上情况,拟定 xx 小城镇的性质为: 全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及云南垦区的重镇之一,与县域 xx 一起构 成 xx 次中心城镇,是 xx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橡胶生产、初 加工及特色养殖、贸易为主的热带山水园林城镇。 3.5xx 小城镇人口规模 2003 年末 xx 总人口为 17243 人,其中规划区总人口 2962 人,其 中非农业人口 2073 人。 村镇人口规模是村镇规划中的一项基础指标,直接影响村镇建设用 地的规模,通常以村镇人口多少表达村镇发展规模。这样就容易存在发 展目标、发展规模预测偏大,发展速度估计过快的现象,从而导致村镇 建设用地的增加,造成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浪费。因此必须科学预测、 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1、综综合合分分析析法法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村镇发展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村镇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8 页 共 59 页 人口向镇区集聚趋势已不是单纯的由其本地现状户籍人口增长说能确定 的,其中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数(人)参照规划区前 10 年的人口自然 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加数,规划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但主要根据 规划在未来的地位、作用和承担的功能(特别是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中 的地位) ,经计算得出规划区 20062010 年人口为 3786 人,其非农业人 口 2650 人;20102025 年人口为 10468 人,其非农业人口 7328 人。 计算公式如下: q = q0 (1+k)n p 式中:q预测总人数(人) q0现状总人口数(人) k规划期人口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减)数(人) n规划期限(年) 2、剩剩余余劳劳动动力力转转移移法法 在规划中参照镇域生产力结构,发展水平。使得人口时空分布与经 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发展、经济越发达,工业水平越高,非农 业人口比重则越大,这种经济结构得发展变化,直接引起了人口空间分 布得再分布,人口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比重增大,经预测 20062010 年人口为 4000 人,其非农业人口 2800 人;20102025 年人口为 1100 万 人,其非农业人口 7000 人。 3、建建设设环环境境容容量量法法 根据村镇得集体情况,对土地、资源、人口、劳力、粮食、副食品、 交通、通讯、水源、能源、建设条件、减灾安全等多项制约因子在不同 发展时速下进行综合分析,分档计算各因子得需求量和可供量,用供量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19 页 共 59 页 比率为评价指数,选择“门槛”前的最佳或较佳效益值。在跨世纪农村 发展转变的进程中,村镇发展的不稳定性较大,政府对村镇宏观控制的 能动性较小,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达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 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经分析规划区内环境容量为 1 万到 1.1 万 人。 综上所述规划区人口规模定为: (1)20062010 年人口为 3876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2650 人; (2)20102025 年人口为 10468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7000 人。 3.6xx 小城镇用地规模 根据国家村镇规划标准 ,及 xx 的实际情况,规划近期用地 45 公顷,规划采用 118.86 平方米/人;规划远期城镇用地为 87.36 公顷,规 划采用 87.36 平方米/人,计算公式如下: f = np 式中:f小城镇规划期末用地面积( hm2) ; n小城镇规划人口规模(人) ; p人均建设总用地面积(m2/人) 。 3.7 农场场域体系规划 2003 年末 xx 总人口为 17243 人,土地总面积 20759 公顷。xx 下 设分场、作业区共 10 个,生产队 125 个,其中橡胶生产队 122 个,每 个分场均以种植橡胶为主,其中:一分场人口 1586 人,土地面积 2500 公顷,生产队 11 个,以种植橡胶为主(橡胶生产队 11 个) ;二分场人 口 1914 人,土地面积 2941 公顷,生产队 16 个,以种植橡胶为主(橡 胶生产队 16 个) ;三分场人口 2014 人,土地面积 2459 公顷,生产队 18 个,以种植橡胶为主(橡胶生产队 16 个) ;四分场人口 1772 人,土地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0 页 共 59 页 面积 3345 公顷,生产队 14 个,以种植橡胶为主(橡胶生产队 14 个) ; 五分场人口 2245 人,土地面积 2541 公顷,生产队 26 个,以种植橡胶 为主(橡胶生产队 26 个) ;六分场人口 2036 人,土地面积 2481 公顷, 生产队 13 个,以种植橡胶为主(橡胶生产队 13 个) ;七分场人口 1684 人,土地面积 2387 公顷,生产队 15 个,以种植橡胶为主(橡胶生产队 14 个) ;八分场人口 1438 人,土地面积 1941 公顷,生产队 12 个,以种 植橡胶为主(橡胶生产队 12 个) ;场直人口 2554 人,土地面积 164 公 顷。见表 3-1。 表 3-1 农场场域体系规划表 场域 分场、作业 区个数 生产队 个数 橡胶生产队 个数 2025 年人口 (人) 土地面积 (公顷) 一分场1111119892500 二分场1161624002941 三分场1181625262459 四分场2141422223345 五分场2262628152541 六分场1131325532481 七分场1151421122387 八分场1121218031941 场直3203164 合计101251222162420759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1 页 共 59 页 4 城镇总体布局 4.1 布局结构及功能组织 xx 小城镇结构现状主要为带状式布局(沿过境路),但由于历史的 原因形成的商业、办公、居住等用地杂乱无序,各项功能分区分布零散 无明确、清晰的用地界线。规划按照原有的布局形式进行调整和规划, 依照各功能区固有特性和要求进行布局。 4.2 城市建设用地方向 在节约用地、合理调整用地的基础上,规划突出生态城镇的特点, 避免城镇摊大饼的发展,确定城镇的几条发展轴,新安排用地将沿发展 轴线进行布置,而不在现状老城内见缝插针、填空补缺。考虑到勐捧小 城镇的现状特点,将田园风光引入城市,也利于丰富城镇空间环境,塑 造生态城镇的特色,在现状小城镇用地和建设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也 可以解决目前绿地不足的问题,在绿化上重点要突出勐捧的地域和民族 特色。 城镇发展轴将沿纵、横几条城镇道路展开,发展方向向北和向东发 展,与 xx 的规划衔接起来。 4.3 城镇中心规划 xx 小城镇的中心区位于农场行政办公区周边地带。城镇中心是城镇 的关键部位,应重点设计和实施,在街道景观规划中,重视行人对城镇 环境的使用和体验的同时,在空间视觉的处理上,使街道景观丰富活泼, 从一条街接向另一条街,以及从街道转向居住和工作庭院内部相互衔接, 以形成一个美好的整体复合形象。为了使交叉口有完整的空间,特别考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2 页 共 59 页 虑到视线效果,故在重要交叉都布置了体量较大的建筑以限定空间在序 列轴线上所起的作用。 4.4 旧区改造规划 为了改变城镇的面貌,为居民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善道 路系统及城镇基础设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活动以及城镇交通 的需要,提高城镇的防灾能力,必须对老城区进行改造。 旧城改造应遵循以村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对旧城采取加强维护,合 理利用,调整布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改造,分别按轻、重、 缓、急进行改造。 1、严重影响城镇交通,对城镇中心面貌有较大影响的危房和不适宜 建筑、对居住环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应优先改造。 2、旧城区因规划需要拓宽的道路,而两侧又多为永久性建筑,目前 无经济能力改造的地段可采取长期控制、逐步改造。 3、疏散人口,降低密度,增加绿化,发送城镇卫生、生态环境和市 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城镇的防灾能力。 4、结合我国房地产经营改革形式,注意旧城改造开发的社会、经济 效益、合理选定人口迁移比例,建筑拆建比例,居住与非居住建筑比例 等改建指标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定额,制定控制性规划,指导逐步改建。 在旧城改造过程,在整治美化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和节约 土地。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3 页 共 59 页 5 用地规划布局 5.1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 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的居住用地与城镇的各种其它用地混杂在一 起,没有形成公共设施及其它基础设施齐全的小区,近年来新批宅基地 在居民住宅用地中多是见缝插针,布局零散,且受交通的限制,居住环 境较差。规划力争净化居住环境,将居住用地组织为较为完整的居住小 区。 按照城镇规划建设原则,居住用地基本安排在规划新区,形成配套 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 老城区居住用地内进行交通、绿化等环境整治,新区内则按照国家 有关技术规范,营造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并考虑节约土地, 改变以往过于浪费土地的状况。 5.2 生产建筑用地规划 考虑到集镇的性质,在镇区外围安排了少量的加工工业用地,而有 一定污染的工业则建议安排在城镇以外,下风向或河流下游以减少对城 镇的污染,靠近城镇则安排与城镇关联度比较密切的乡镇企业。 5.3 仓储用地规划 在城镇的主要出入口,安排一些仓储用地,作为进出口货物的转运 和存储。 5.4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 对外交通依托于 xx 规划,本规划不再安排对外交通用地。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4 页 共 59 页 5.5 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规划对现状镇内道路进行了改造,并根据规划新建城镇道路。道路 系统采用环状加方格网式的布置方式,道路分为四级,主干道 32 米, 次干道 24 米,支路为 9 米,住宅小区道路 46 米,过境路 916 米。 对于城镇的静态交通组织,保留现有的一个停车场,并根据服务半 径和交通流量、流向设置若干个停车场。使外来车辆在城镇边缘就被截 流,减少对城镇内部交通的干扰。 5.6 公共建筑用地规划 1、行行政政办办公公用用地地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较大,但办公楼由于年代久远,已属危房,即将 进行重建。结合办公楼的重建,将原较为封闭的办公环境打开临街一面, 开辟为开放式绿地,营造优美的办公环境,并突出行政办公区的庄严气 氛。 2、教教育育机机构构用用地地 现状规划区内有 1 所中学和 1 所小学,按国家有关规范,根据人口 和服务半径,规划区内不再设置新的学校。 3、文文体体科科技技用用地地 现状基本无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结合主干道和绿化的配套完善,增 加相应的文化科技设施,改善周围环境,娱乐设施可结合商业用地布置, 形成一定的规模。增设一块体育活动场。 4、医医疗疗保保健健用用地地 现有的 xx 医院已能满足所需,规划不再加医疗保健用地。 5、商商业业金金融融用用地地 现状布局零乱且建筑质量较差,规划在城镇主次干道两侧,集中布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5 页 共 59 页 置商业金融用地,并成片设置,结合旧城商业步行街区。根据现状商业 服务设施存在着布点不均,用地偏小的问题,规划在全镇范围内对商业 服务设施分层次、分行业均衡布置,对设施薄弱的地段,增设服务网点。 6、集集贸贸设设施施用用地地 现状农贸市场随着发展将改造成一个综合市场,包括工业品市场、 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根据服务半径另外设置小型农贸市场,大牲 畜市场安排在规划区外靠近过境路一侧,既方便使用又对镇内没有更多 影响和污染。 5.7 环境绿化用地规划 规划将保留一部分鱼塘、水面,加以改造,将形成一条城镇的生态 绿带。将绿色引入城镇中心,改变目前城镇绿化较少的现状。除此之外, 城镇主干道两侧都考虑 58 米的绿化带。 规划公平根据人口和服务半径,安排了若干块不同性质、不同功能 的绿地,并且这些绿地尽量能结合现状的水塘、水面等。规划考虑绿地 有生态绿地和公共绿地。以改善镇内的居住环境,向生态良性循环的方 向发展。城镇主干道两侧考虑 8 米的绿化带。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6 页 共 59 页 6 交通网络规划 6.1 道路现状 目前城镇基本无自己的道路系统,城镇各项功能基本沿过境公路展 开,功能混淆,道路等级偏低,人车混行过境道路穿城而过,与城镇功 能相互干扰。 6.2 道路规划 根据城镇的功能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合理安排 城镇广场和停车场,避免过境车辆穿过城区,增加对外交通设施,提高 对外交通道路等级。老过境路将淡化它的过境交通职能,逐步成为一条 城市道路。在镇区道路规划中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城镇自身道路系统和 过境公路的关系,在规划中对于镇区内的主干道可采取近期和远期相结 合的办法,即按实际经济情况,按半幅或局部路面实施,但对全幅路宽 进行红线控制,待条件成熟再进行全幅实施。 规划镇区道路骨架在现状道路骨架基础上,理顺、疏通和完善,基 本采用方格网式,局部为自由式。根据道路间距合理设置主、次干道。 目前实施有困难的可采取近期控制,远期实施的办法。 道路等级按三级设置,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主干道:32 米, 次干道:24 米, 支路:916 米。 道路宽度和断面形式: 宽度:主要考虑交通、避震疏散、绿化、管线等因素,同时兼顾日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7 页 共 59 页 照、通风、建筑高度等因素。 断面形式:两块板。 停车场:根据城镇性质和道路系统在镇区设置了若干机动车停车场。 广场:考虑到城镇的实际特点,在行政办公区旁布置一座中心广场。 此外,在大型公建和重要人流集散地安排设置小块广场式绿地,大型公 建后退红线形成小型疏散广场。 农场场部 总体规划 正文 第 28 页 共 59 页 7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7.1 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场生活区内绿化较好,但现有主要道路绿化较差。存在的主要问 题有: 1、主要街道绿化差,绿地面积少,绿化覆盖率低。 2、城镇景观质量较差,难以体现城镇风貌。 3、绿化景观缺乏特色,不能体现出农场特色和当地的少数民族特色。 7.2 规划原则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在自然及人文景观 元素,合理均衡布局城镇公共绿地,做到点、线、面多层次相结合,做 好城镇不层次空间的绿化规划,并以满足城镇生态平衡要求、创造新型 人居景观空间、改善投资环境为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最佳居住环境。 7.3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规划其绿地系统以 “绿带” 、 “绿园”为骨架, 点、线、面相结合,构造城镇绿色空间,同时结合居住区绿地、街头绿 地(点) 、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线)等构架城镇高标准、多层次的绿地 系统。 “绿带”指规划的南腊河河滨绿带及北部居住区边缘的小河绿带。 加强沿河绿化,即可保护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居住区环境。沿河滨布置 游览步道、花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贷款协议的书写要点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线上教育培训协议模板
- 社交媒体影响者营销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圆山劳务派遣服务有限公司招聘若干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情景模拟
- 跨境贸易合作协议执行保证函6篇
- 菏泽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 多版本回归测试技术-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无锡市监狱管理岗位行测必刷题及答案
- 海南实验室设计施工方案
- 环卫机械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光荣的人民陆军课件
- 维生素D佝偻病课件
- 液压实训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笔试题(含答案)
- 管乐团乐器介绍课件
- 急诊抢救药物课件
- 券商廉洁从业培训课件
- (2025年)书记员法律知识基础完整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贵州毕节黔西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3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