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煤炭运销集团 xxxx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说明书 煤炭工业 xx 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三月 1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7 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7 第二节 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8 第二章第二章 兼并重组的条件兼并重组的条件 14 第一节 资源条件.14 第二节 外部条件.41 第三章第三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45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45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52 第三节 井田开拓.53 第四节 井筒.60 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62 第四章第四章 大巷运输和设备大巷运输和设备 64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64 第二节 矿 车.65 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66 第五章第五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采区布置及装备 73 第一节 采煤方法.73 2 第二节 采区布置.78 第三节 巷道掘进.80 第六章第六章 通风和安全通风和安全 84 第一节 矿井通风安全情况.84 第二节 瓦斯抽放.87 第三节 矿井通风.102 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111 第七章第七章 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155 第一节 提升设备.155 第二节 通风设备.164 第三节 排水设备.167 第四节 压风设备.173 第五节 瓦斯抽放设备.176 第八章第八章 地面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 187 第一节 煤质及其用途.187 第二节 煤的加工187 第三节 地面生产系统187 第四节 辅助设施191 第九章第九章 地面运输地面运输 193 第一节 概况.193 第二节 场外公路.193 3 第十章第十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195 第一节 概况.195 第二节 平面布置.196 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98 第四节 场内运输.199 第五节 矿井其它工业场地布置.200 第六节 管线综合布置 201 第七节 工程建设项目用地 201 第八节 防洪排涝.20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电气电气 203 第一节 供电电源.203 第二节 电力负荷.203 第三节 送变电.203 第四节 地面供配电.207 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209 第六节 监控与计算机管理.211 第七节 矿井通信21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地面建筑地面建筑 219 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和建筑材料.219 第二节 工业建筑物与构筑物.221 第三节 行政、公共建筑.224 4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给水排水给水排水 227 第一节 给水.227 第二节 排水.230 第三节 室内给排水234 第四节 消防及洒水235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采暖、通风及供热 236 第一节 采暖与制冷.236 第二节 井筒防冻237 第三节 锅炉房设备.237 第四节 室外供热管道237 第十第十 五章五章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239 第一节 节能.239 第二节 减排248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 249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249 第二节 主要防范措施.251 第三节 主要防范措施.256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257 第一节 概述.257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261 5 第三节 地表塌陷治理266 第四节 机构设置及专项投资267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建井工期建井工期 269 第一节 建井工期.269 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272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技术经济技术经济 273 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273 第二节 建设项目资金概算.273 第三节 原煤生产成本.276 第四节 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278 第五节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79 附录: 一、设计委托书。 二、关于晋城市 xx 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晋煤重组办发200942 号)。 三、xx 省国土资源厅于 2009 年 11 月 22 日为本矿井换发的采矿许可 证,证号 c1400002009111220044537。 四、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 008138 号。 五、晋市煤局规字【2008】1058 号关于xxxx 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变 更生产系统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 六、煤层煤样监测报告。 七、土地征用协议及土地使用证明。 八、供水情况说明。 6 九、矿井供电意向。 十、矿井救护协议。 十一、晋城市煤炭工业局市煤安【2008】1194 号文关于晋城市 2008 年度 30 万吨/年以下二轻及乡镇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 鉴定结果的批复 。 十二、xx 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1035 号“关于 xx 煤炭运 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 十三、晋煤瓦发【2010】1418 号“关于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 限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 。 十四、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十五、承诺书。 十六、矿长资格证及矿长安全培训证。 十七、晋煤重组办法【2010】71 号“关于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等两处煤矿调整整合方案的批复” 。 附件: 1、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 2、概算书 图纸目录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 前前 言言 一、项目背景及隶属关系一、项目背景及隶属关系 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 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根据 xx 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 室 2009 年 9 月 18 日下发的晋煤重组办200942 号“关于晋城市 xx 县煤 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决定由 xx 煤炭运销集团作为主体, 对原 xxxx 梁庄煤业有限公司、原 xxxx 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原 xxxx 清 池煤业有限公司和原 xxxx 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矿井)等四矿进行兼并 重组,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矿企业名称为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 xx 省国土资源厅于 2009 年 10 月 12 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 c1400002009111220044537,批准开采 315 号煤层,井田面积为 9.9191km2,生产规模为 90 万 t/a,批准开采深度为+775m+465m。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 xx 煤炭运销集团。xx 煤炭运 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 xx 县城西北约 10km 处 xx 乡一带,行政区 划隶属 xx 县 xx 乡管辖。 xx 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xx 煤销集团”)是 2007 年 7 月经 xx 省 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国资委和 11 个市国资委出资,在原 xx 省煤炭运销总公司 的基础上重组改制,组建以煤炭生产、煤炭物流为主业,辅之以煤炭加工转化、 煤化工、房地产、旅游酒店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大型煤炭产业集团。 xx 煤销集团前身是成立于 1983 年 10 月的 xx 煤炭运销总公司(简称“煤 运总公司” ) 。其主要职能是对我省地方煤炭实施“五统一”管理(即计划、合 同、调运、票据、结算统一管理)和全面经销,同时肩负全省地方煤炭专项基 金收缴工作。自 1983-2007 年,煤运总公司累计销售煤焦 30 多亿吨,实现利 税 275 亿元,上缴煤炭专项基金 750 亿元。 xx 煤销集团现下设 11 个市级子公司,98 个县级子公司,25 个控股企业,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2 165 座煤矿,144 个铁路发运站,53 个出省煤焦管理站,284 个煤焦销售营业 站,378 个储配煤场,69 个煤炭交易大厅,1 家上市公司(太工天成,控股 20%) 。 现有员工 8 万多名。截止 2009 年底,集团资产总额为 662 亿元,在中国企业 500 强中位列第 85 位,位居 2009 中国煤炭工业 100 强第 2 位,xx 省 100 强企 业第 2 位,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优秀诚信企业” ,入选世界著名品牌 500 强。 为了确保 xx 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的合理性,同时为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和项 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兼并重组后需对矿井进行重新布置和规划,利用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开发本井田的宝贵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实 现规模化、高效率、高效益生产。为此,xx 煤矿委托地质公司编制地质报告 瓦斯预测、抽放,在此基础上委托我院编制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 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 二、编制设计的依据二、编制设计的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 2010 年编制的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 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批复; 3、晋煤重组办发200942 号文关于晋城市 xx 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 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 4、xx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 通知(晋政发200910 号); 5、河南理工大学 2010 年 10 月编制的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 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及批复; 6、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沈阳研究 院 2010 年 11 月编制的 xx 煤炭运 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工程初步设计及批复; 7、晋煤重组办法【2010】71 号“关于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 司等两处煤矿调整整合方案的批复”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3 8、xx 省国土资源厅于 2009 年 10 月 12 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 c1400002009111220044537; 9、国家和行业有关规程规范; 10、原矿井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及设备,节约矿井兼并重组投资,缩短矿井建设 时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 依托,加大设计改革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在保证矿井设 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减少行政福利设施,因地制宜选 择矿井开拓系统,生产系统力求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 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性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适中, 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地方矿井。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四、设计的主要特点 1、考虑到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场地的原则,并结合目前矿井平整场地的情 况,设计确定利用原清池煤矿工业场地。 2、井田采用了斜井开拓方式。井田内共布置四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 进风立井及回风立井。主斜井装备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及架空乘人器、实现煤炭 连续运输和人员的升降;副斜井装备 jk-32.2/30 型单绳缠绕式单滚筒提升 机,担负矿井所有辅助提升任务;进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的进风任务; 回风立井装备梯子间,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 3、井田共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565m,开采井田内的 3 号煤层;二 水平标高+450m,开采井田内的 15 号煤层。 4、各号煤沿煤层布置开拓巷道,在其两侧直接布置工作面生产。合理减 少巷道掘进费用,将开拓大巷与采区准备巷道合并共用,减少了井巷工程量、 简化了井下运输系统和环节,将回风大巷布置于顶板岩层中,减少了开采时绕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4 道和联络巷的“钻” 、 “跨”问题,减少了岩巷工程量。 5、矿井以一个生产采区、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采用 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6、依据工作面的年推进度和掘进方式,设计以两个综掘工作面来保证矿 井正常生产接替,采掘比 1:2。 7、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一 条龙连续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自动化 控制与管理。 8、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 的辅助运输方式所存在的用人多、设备多、事故多、费用高、效率低、效益差 等弊端,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9、矿井提升、运输、采煤、掘进、通风、安全等机电设备装备先进,立 足国产,均采用实践证实安全程度高、性能优、能力大、维修量小的机械设备 及仪器,合理提高了矿井的装备水平。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工业储量:52.45mt,设计可采资源量:20.47mt,占工业资源量的 39。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 万 t/a。 3、矿井设计服务年限:17.5a。 4、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5、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产量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长度 7279m,其中 岩巷 1093m,占 15%,煤巷 6186m,占 85%。井巷掘进总体积 117036m3,其中 硐室体积 3400m3。万吨掘进率为 96m/万 t。 6、吨煤电耗:30.3kw.h。 7、工业建筑物指标:总面积 13420.7m2,总体积 95643.6m3。 带式输送机栈桥总长度:127.8m。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5 8、矿井全员效率:7t/工。 9、矿井在籍人数:690 人。 10、建井工期:22 个月。 11、本项目建设总造价为 50922.89 万元,吨煤投资为 565.81 元。项目建 设总资金为 51841.89 万元,其中:井巷工程投资为 7919.10 万元;土建工程 投资为 8289.57 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投资为 15316.71 万元;安装工程投 资为 8399.96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为 5613.06 万元;基本预备费投资 为 3187.69 万元;建设期间投资贷款利息为 2196.8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919.00 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1、煤矿的技术改造工作将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建议在基建和生产的同 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2、本矿井为资源兼并重组矿井,井田内开采煤层较多,已采煤层采空区 内存在大量积水积气。此外,邻近矿井可能存在越界开采情况,建议矿方对本 矿井及邻近矿井的采掘情况作详实调查,详细查明周边矿井相关的采空区及老 空区范围及其中的积水积气量,以指导矿井后续的生产建设工作,在生产建设 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方针,严控各类灾 害事故的发生。 3、为了进一步探明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科学的指导生产,建议对 首采区实施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 4、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且石门沟矿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矿井生产必须做好瓦斯监测和通风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防治 瓦斯事故的发生。 5、本井田可采煤层埋藏较浅,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容易沟通浅层 地下水及采空区积水,尤其在雨季要做好地面塌陷及地裂隙填充工作,防止雨 水溃入矿井造成水害。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6 6、本矿井 15 号煤层勘查程度不足,开采前需投入一定的勘查工程,详细 查明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7、严格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求,做好揭露突出煤层前及日常管理中 的防突措施,按有关规定设置避灾硐室,备全备足自救设施,并经常检查,确 保事故中能正常使用。 8、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并非所有地点都具有发生突出的危险性,所以建议 矿方在生产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划分突 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非突出区,使得防突工作更科学、更经济。 9、协调好瓦斯抽放和采掘之间的关系,防止采掘和瓦斯抽放关系失调。 10、井田内 15 号煤至少为自燃煤层,在开采前必须建立以灌浆为主的两 种以上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11、由于工业场地下方有一定范围的采空破坏区,因此必须聘请具有相关 资质单位查明古空破坏区具体范围,并编制出采空区治理方案设计及具体施工 方案,采取加固处理采空区地基处理的岩土工程措施,只有在进行其加固效果 检验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该矿井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以确保矿井地面建 筑物的安全。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7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井田自然概况 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 xx 县城西北约 10km 处 xx 乡一 带,行政区划隶属 xx 县 xx 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1837112 2120,北纬 353025353302。井田东距侯月铁路 xx 八甲口 站 10km;距 xx 县城 9km,距 xx 乡 2km。村与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条 件便利 。矿井交通位置见图 1-1-1。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沁水盆地东南边缘,为低山丘陵地带。井田内沟谷 纵横,梁峁绵延,地形较复杂。总的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 田中北部山梁上,标高+886.6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中部的沟谷, 标高+673.30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 213.3m。 三、水系三、水系 区域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获泽河支流,井田内无地表河流,水库等,主要 水源为大气降水。井田内沟谷发育,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时节,有短暂洪流出 现,最大流量为 3m/s。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东亚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内四季分明。据 xx 县气象部门最近 40 年的统计资料:无霜期 184 天左右,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 583.9mm, 最大年降水量为 895.7mm(2003 年),最小年降水量为 335.2mm(1965 年),最大 日降水量为 144.7mm(1982 年 8 月 1 日),最大每小时降雨量为 49.3mm。雨季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8 多集中于七、八月,多年平均蒸发量 1735.7mm,超过降水量的近三倍;旱季 为 12 月到翌年 2 月,多年平均气温 11.8,68 月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温度 可达 40.2(1966 年 6 月 22 日),12 月至翌年 2 月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温度 为19.9(1958 年 1 月 16 日);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 深度为 39cm,结冻期与降雪从 11 月至翌年 3 月;冬春多为西北风,夏秋多为 东南风,风力一般 34 级,最大风速 17m/s。 据历史记载地震台网监测,xx 县历史上共发生有感地震 23 次,表现为震 级小、频率低。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地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周期分别为 0.05g 和 0.45s。根据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标准,本区地震烈度为 vi 度区。 五、社会经济状况五、社会经济状况 xx 县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工业主要以开采煤炭、铁矿、石灰石、陶瓷 粘土等,农业机械制造及化学工业有一定的比重,农业以玉米、谷子、小麦、 大豆为主,能够自给自足,蚕桑养殖业发达。 第二节第二节 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xx 煤炭运销集团 xxxx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 2009 年 9 月资源兼并重组整 合矿井。由 xxxx 梁庄煤业有限公司、xxxx 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 xxxx 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和 xxxx 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四矿整合而成,本次兼 并重组整合,xxxx 梁庄煤业有限公司、xxxx 清池煤业有限公司和 xxxx 泽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被列为关闭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 9.9191km2,批准开采 315 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 90 万 t/a。 一、一、xxxx 梁庄煤业有限公司梁庄煤业有限公司 本井田位于井田南部,由原 xx 县 xx 乡梁庄煤矿和原 xx 县 xx 乡台底煤矿 整合而成。井田面积 4.8364km,批准开采 3、15 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 30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9 万 t/a。整合后保留原梁庄煤矿生产系统,原台底煤矿生产系统关闭,不再使 用。2008 年在该井田南部新建一主斜井、一副斜井,供进一步开采 3 号煤层 和延伸 15 号煤层使用。主斜井已开拓长度为 150m,副斜井总长度为 197m,倾 角均为 22,于副斜井井底见 15 号煤层。 该矿井采用斜立井综合开拓,主立井、副井(安全出口) 、风井位于井田 南部,采用壁式采煤,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一次采全高开采,中央并列式通 风,矿车运输,单钩罐笼提升,机械排水,属低瓦斯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如下: 1、通风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井安装 fbcz- 15 型主要通风机 2 台(1 台工作,1 台备用) ,功率 37kw。矿井总进风量 1387m3/min,总回风量 1489m3/min,矿井负压 660pa。 2、矿井排水 矿井井巷水源主要来自 3 号煤层顶板,井底建主副水仓,主副水仓容量约 为 200m3,矿井正常涌水量 128.4m3/d,雨季最大可达 252m3/d;采用 3da 89 型,55kw 水泵 3 台(1 台工作,1 台备用,1 台检修) ,工作泵额定排水 能力 39.6m3/h,扬程 85m。沿回风斜井井筒安设二趟 210m,75mm 的钢管, 通至地面排水沟,能够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3、供电 该矿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架空线路来自卧庄 35kv 变电站西河 10kv 开闭 所段母线,另一回架空线路来自 xx35kv 变电站西河 10kv 开闭所段母线,井 上地面设 s9250/10/0.4 型变压器(1 台工作,1 台备用) ,另安装 2 台 s7 250/0.4/0.69 型升压隔离变压器,作为矿井向井下供电的专用升压隔离变压 器。柴油机房安装 1 台 360gf 型和 1 台 120gf37 型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功率 分别为 360kw、120kw,作为矿井的备用电源,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4、提升运输系统 该矿主立井采用单钩 1.5t 罐笼提升,并担负材料下井任务。井下运输大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0 巷采用 jw500/33 型和 jw950 型无极绳绞车牵引矿车运输,工作面采用 sgb- 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运输,掘进工作面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 5、井筒 井筒特征见表 1-2-1。 表表 1-2-11-2-1 井井 筒筒 特特 征征 名 称 名称 项目 主立井 回风井 副井(安全出口) x3933374.8553933465.8523933396.675坐标 (54 坐标) 系) y19619729.39819619850.80719619746.818 x3933325.3333933416.3313933347.153坐标 (80 坐标)y19619660.83419619782.24319619678.254 井口标高 54 坐标/80 坐标 711.721/711.69702.629/702.60742.142/742.11 断 面(m2)7.073.804.00 倾角/方位角()9025/25520/13 长 度(m)4085230 断 面 形 状圆形半圆拱形半圆拱形 支 护 形 式石砌石砌石砌 二、二、xxxxxxxx 清池煤业有限公司清池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井田中部,为 xx 乡乡办集体矿山企业,始建于1979年,1980年投产。 2001年进行改造扩建,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 t/a。井田面积3.2354km,批准 开采煤层3号煤层。该矿井采用一斜一竖井综合开拓,长壁采煤,中央并列式 通风,皮带运输,罐笼提升,机械排水,属低瓦斯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如下: 1、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主扇风机号为:bdk54-6-n017,75kw2风 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矿井总进风量2275m3/min,总回风量 2321m3/min,矿井负压600pa。 2、排水系统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1 矿坑涌水主要来自3#煤顶板,井底车场西侧建有主、副水仓,主水仓容量 为600m3,正常矿井涌水量60m3/d,雨季为100m3/d;采用三台100d456型水 泵,分别作为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两趟108mm,长度为180m 的无缝钢管沿 主立井井筒敷设至地面,井下涌水经以上管路集中排至地面工业广场排水沟。 3、供电系统 该矿现采用双回路架空线路及柴油发电机供电,其中一回路来自西河10kv 开闭所1段母线10kv 线路,另一回路来自西河10kv 开闭所段母线10kv 线路, 正常时西河10kv 开闭所1段母10kv 线路运行,段母线10kv 线路备用。 地面建有10kv 变电所,入井采用10kv 高压下井,井下采用660v 低压电缆 线路供电,主要通风机、主提升绞车等一类负荷采用双线路供电,局部通风机 供电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 ,井下电气设备装设有接地、过流和漏电保 护。 地面生产系统所有动力负荷供电电压为380v,生活、照明用电电压为 220v;井下动力供电电压均为660v,信号、照明、煤电钻供电电压为127v。 4、井筒 井筒特征见表 1-2-2。 表表 1-2-21-2-2 井井 筒筒 特特 征征 名 称主立井回风斜井 x3934214.0393934110.723 坐标 (54 坐标系) y19620428.36419620428.081 x3934164.5223934061.206 坐标 (80 坐标系) y19620359.80219620359.519 井口标高 54 坐标/80 坐标 768.792/768.76755.38/755.35 断面(m2)15.98.2 倾角/方位角()9022 长度(m)170520 断面形状圆形半圆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2 支护方式石料堆砌石料堆砌 另外,2009 年在工业场地内新凿一主斜井,井筒净宽 5.0m,净断面积 18.82m3。该井筒目前已施工至 3 号煤层,但未投入使用。 三、三、xxxx 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西河石门沟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本整合区的北部,批准开采3、15号煤层,井田面积1.1336km2,核定 生产能力30万 t/a。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房柱式式采煤,放炮落煤。采用 罐笼提升,井下备有3台水泵,水泵型号为 md46-50337kw,备用水泵 md46- 30332kw,检修水泵 md46-30332kw。属突出矿井。井田特征见表1-2-3。 表表 1-2-31-2-3 井井 筒筒 特特 征征 名 称主立井副斜井 x3935762.003935360.00坐 标 (54坐标系) y19622038.0019622214.00 x3935712.4943935310.492坐标 (80 坐标) y19621969.44319622145.445 井口标高 54 坐标/80 坐标 776.625/731.122/731.09 断 面(m2) 9.65.1 倾角() 9025 长 度(m) 320609 断 面 形 状圆形半圆拱 材料料石砌碹料石砌碹 四、四、xxxx 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泽腰煤业有限公司(十关闭) 该矿为十关闭矿井。原为 xx 乡集体企业。始建于1984年4月,开采3号煤 层,1985年5月投产。矿井采用竖井箕斗提升,斜井通风,短壁一次放顶煤开 采,悬移支架,坑木支护。 1.通风系统 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配有风机两台,型号为 bk54-4-n012,一台工作, 一台 备用,功率37kw。矿井总进风量1265m/min,总出风量1309 m/min,有 效风率71.8%。 2.排水系统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3 在安全出口井底及风井井底各设有一个主水仓。配有型号为3da89水泵 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功率22kw。另备有水泵型号为3da86的一台。 历年矿井平均涌水量为50m/d。 3.供电系统 本矿电源有10kv 电压输入本矿一个280kv 变压器供井下用电,另外购置了 360kv 发电机组。 4.提升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竖井箕斗提升,斜井通风。短壁一次性放顶煤开采, 悬移支架。绞车型号 jt0.8a 型,功率为30kw。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4 第二章第二章 兼并重组的条件兼并重组的条件 第一节第一节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 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 1958-1959 年,xx 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在 xx 矿区 1000km2进行了普查勘 探,并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1962 年经 xx 省煤管局复审降为概查,该次报告 利用以上普查地质报告中原清池煤矿西部边界外献义村西北 28 号钻孔资料, 该钻孔进尺 290.05m,该钻孔质量成果可靠,本井田位于 xx 矿区的西北部; 19721975 年,xx 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在 xx 矿区町店勘探区进行了详查,并 提交了详查地质报告;本次报告利用以上详查地质报告中井田内及周边钻孔 (158 号、154 号) ,钻孔进尺 830.78m,验收等级为乙级,钻孔质量成果可靠, 本井田位于町店详查区的西南部;1976 年,xx 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在上黄崖 井田内进行了精查勘探工作,并提交了相应精查地质报告,本次报告利用以上 精查地质报告中两个钻孔(2128、2167 号孔) ,钻孔总进尺 952.34m,验收等 级为丙级,本次 3 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参考测井资料,本井田位于上黄崖精 查区的西南部;1976 年,在上述精查勘探的同时,xx 省煤田地质勘探一队地 测队完成精查区 1/10000 精查度航片外业地形地质调绘,次年由西安航测大队 内业转绘成图,并出版 1:10000 分幅式地形地质图,成为此后地质勘探工作 最新基础图件;1986 年,xx 省地质矿产局二一二地质队对 xx 县水村苏村一 带进行过硫铁矿普查,提交有xx 县水村苏村硫铁矿初步普查地质报告 , 井田位于普查区的北中部,施工有 zk5,本次报告中估算 15 号煤层资源/储量 利用了该钻孔;2006 年,114 地质队在本井田南部施工钻孔 7 个,未见煤钻孔 3 个,见煤钻孔 4 个,本次报告利用以上见煤钻孔 4 个。钻孔分别为 zk1- 1、zk1-2、zk2-2、zk3-2,总进尺 347.36m,验收等级为甲级,钻孔质量成果 可靠。 2010 年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收集利用以往地质资料和矿井生产地质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5 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次报告。3 号煤层达到了勘察程度。2010 年 9 月 16 日, xx 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1035 号文件批复。 根据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批复,本次地质报告查明了井田构造,正 确评价了井田构造复杂程度;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 评价了煤层可采性及稳定程度;详细查明了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 划分了煤类,评价了煤的工业利用方向;查明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 因素分析合理,预算了矿井涌水量。并详细查明了 3 号煤层采空区积水范围, 估算了积水量;查明了 3 号煤层的瓦斯,详细评价了 3、15 号煤层的煤尘爆炸 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估算了 3、15 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正确,选取 参数合理,资源/储量分类正确,估算结果可靠;评述了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工 程地质特征;报告编制符合要求,文图标齐全,评价结果正确。 二、地层及构造二、地层及构造 (一)地层 本井田位于上黄崖精查区的西南部,地表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二 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xx 组、xx 组地层,现根据地表 出露及钻孔揭露情况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 为含煤地层之基底,井田内钻孔未揭露完全。岩性以深灰色、青灰色厚层 状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和泥灰岩,质纯、性脆、 节理发育,多为方解石充填。厚度一般 100m 左右。根据相邻矿井 xx 煤炭运销 集团 xx 四侯煤业有限公司井田内 ss1 号水文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为 105.70m。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岩性主要为菱铁矿、黄铁矿、鲕状结构铁铝岩、灰色粘土岩,底部常见窝 状褐铁矿层。一般厚 3.916.26m,平均 4.88m。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呈 平行不整合接触。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6 3、石炭系上统 xx 组(c3t)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内有部分出露。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 砂质泥岩、泥岩、煤层(线)和石灰岩等。本组厚 52.6998.42m,厚 75.29m。 与下伏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呈平行整合接触。 本组属半咸水、三角洲一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共有 5 个较大沉积旋回, 根据岩性、化石组合及区域对比,自下而上分为三段。 一段(c3t1) k1砂岩底至 k2灰岩底,由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15 号煤层位于该段顶 部,煤层顶有一薄层黑色泥岩伪顶。15 号煤层底部为泥岩,k1砂岩较发育, 与底部本溪组分界,本段厚 2.786.16m,平均 4.51m。 二段(c3t2) k2灰岩底至 k4灰岩顶,岩性由石灰岩、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和 34 层薄煤线组成。本段厚 11.9433.96m,平均 22.95m。 k2灰岩:厚 6.2310.29m,平均 8.26m,厚层状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 灰色泥岩:厚 0.505.10m,平均厚 2.80m,顶部为不稳定的 13 号煤层, 厚 00.35m,平均 0.23m,属不可采煤层。 k3灰岩:厚 0.006.40m,平均厚 3.20m,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 灰色砂质泥岩:厚 5.2110.29m,平均 7.75m,顶部为 11 号煤层(线) 厚 0.44m,中部夹 12 号煤,厚 0.000.25m,平均 0.23m。煤层不稳定不可采。 k4灰岩:厚 0.001.88m,平均 0.94m,灰色生物碎屑灰岩。 三段(c3t3): k4灰岩顶至 k7砂岩底。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及灰岩组成,中上部 夹 5、7、8 号煤,下部为 9 号煤,煤厚 00.73m,平均 0.45m,为不可采煤层。 本段厚 38.1258.30m,平均 47.91m。 砂质泥岩和砂岩:厚 22.0332.89m,平均厚 27.46m,本层砂岩发育,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7 煤层较多,中上部夹 7、8、9、10 号煤,均为不稳定不可采。 k5灰岩:厚 1.713.83m,平均 2.47m,为灰色生物碎屑灰岩。 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和泥岩:厚 14.3821.58m,平均厚 17.98m,中 部 5 号煤厚 0.000.40m,平均 0.33m,不稳定不可采。 k6灰岩:厚 5.869.10m,平均厚 7.48m。 4、二叠系下统 xx 组(p1s) 是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杂砂岩、细砂岩、泥岩 和不可采的 1、2 号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有二叠枝脉蕨、华北蕉羽叶、 星轮叶等。其中 3 号煤位于本组下部,厚 3.004.49m,平均厚 3.74m,全区 稳定可采。本组地层厚 32.8553.00m,一般厚 43.08m,底部以 k7砂岩底与 xx 组地层分界,呈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连续沉积于 xx 组地层之上,k8砂岩底至 k10砂岩底,为陆相沉积。出露 于井田中部,主要由灰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铝土质泥岩组成。 下部泥岩颜色为灰黑色,向上渐变为黄绿色,到顶部为紫红色含铁质鲕粒铝土 质泥岩,其层位俗称“桃花泥岩” ,稳定而特征明显,为本区上、下石盒子组 地层分界的辅助标志。本组厚度 78.0084.98m,平均 73.49m,与下伏 xx 组 地层呈整合接触。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主要岩性为黄色、紫色泥岩与中粗粒砂岩互层,底部以一层灰白黄绿色 厚层含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k10)与下石盒子组分界,本组残留厚 187.70246.90m,平均 217.3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7、第四系中更新统(q2) 浅红色亚粘土于山坡广泛出露。厚 020m,平均 7.11m,与下伏地层呈角 度不整合接触。 8、第四系全新统(q4) 出露于井田内沟谷中,厚 010m,平均 5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8 触。 (二)地质构造 井田位于晋东南“山字形”构造西侧的马蹄形盾地,受区域构造的影响, 井田南部地层抬升,3 号煤层被剥蚀掉。井田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 为具次级波状起伏的单斜构造,倾角 412。断裂构造发育,井田内外发育 大小七条正断层,其中 5 条落差 1760m 的正断层有 4 条贯穿全井田。界内未 发现陷落柱和岩浆岩活动,根据 dz/to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 井田构造总体属中等类型。 f334 正断层:贯穿整个井田,为区域性大断层,走向为 ne48,倾向 312,在井田北部断层倾角 75,落差 60m,在井田中部原清池煤矿地段该 断层倾角 70,落差 30m。在井田内延伸长度达 4400m,由井田南部 3 号煤层 露头和井巷工程揭露,控制可靠。 f314 正断层:位于原清池煤矿井田北部边界附近,呈近东西向延伸,北 盘(上盘)下降,南盘(下盘)上升的正断层。在井田范围延伸长度达 2650m,该断层在土门腰村北侧沟头和胡凹沟南侧沟心均有断点出露,断层走 向近东西,倾向正北,倾角 70,落差 17m。推测该断层为 f334 的派生断层。 f351 正断层:发育于井田中部,亦呈近东西延伸,为南盘(上盘)下降, 北盘(下盘)上升的正断层。该断层由西界外延入井田,延伸长度 1700m。在 井田东部石门沟山梁南侧可见此断层地面痕迹,断层走向近东西,倾角 70, 倾向正南,落差 17m 左右。推测该断层为 f334 的派生断层。 f1:展布于井田的西南部,原梁庄煤矿的西北部,井田内走向由南向北为 nne 向,断层倾向北西,为正断层,倾角约 70,落差约 30m。据xx 县上黄 崖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构造纲要图,本断层为区域断层 f334 在井田内的 次级构造。井田内延伸大约 1500m,在井田原梁庄煤矿北部边界附近尖灭。 f2:展布于井田南部,走向约为 60,倾向约 320,为正断层,倾角约 70,落差约 30m。据xx 县上黄崖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构造纲要图,本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19 断层相当于区域断层 f359。井田内延伸大约 2600m。 f314 正断层与 f351 正断层相背而断,形成地垒;f334 正断层与 f1、f2 正断层向相同方向断裂,形成阶梯状。给矿井采掘工程带来一定的难度。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演礼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20 表表 2-1-12-1-1 断层综合成果表断层综合成果表 断 层 面 产 状 编号位 置走 向 () 倾 向 () 倾 角 () 落 差 (m) 延伸长 度 (m) 断层 性质 备 注 f334 贯穿整个井田 4831870 306 0 4400正断层 地表、井 下 f314 原清池煤矿井田北部边 界附近 90070172650正断层 地表、井 下 f351 原清池煤矿井田中部 90070171700正断层 地表 f1 原梁庄煤矿西南部 4031070301500正断层 地表、井 下 f2 原梁庄煤矿井田中南部 6033070302600正断层 地表、井 下 三、煤层及煤质三、煤层及煤质 (一)含煤性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 xx 组和二叠系下统 xx 组,含煤地层总厚为 118.37m,共含煤 9 层,煤层总厚度为 7.73m,含煤系数为 6.53,含稳定可 采煤层 2 层,总厚 5.70m,含煤系数 4.81。 xx 组煤层平均总厚度 3.41m,本组地层平均总厚度 75.29m,含煤系数 4.52。其中可采的 15 号煤层厚度 1.96m,可采含煤系数 2.60。 xx 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含煤总平均厚度 3.85m,本组地层平均总厚度 43.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