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与测评 岳麓版_第1页
高中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与测评 岳麓版_第2页
高中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与测评 岳麓版_第3页
高中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与测评 岳麓版_第4页
高中历史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复习与测评 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 元复习与测评元复习与测评 岳麓版必修岳麓版必修 1 1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 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解析: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原 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福州、上海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因此英国选择这 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掠夺原料,倾销商品。A、B 均不是主要目的,而 C 主要出现在马 关条约之后。 答案: D 21861 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 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故信中的“文明人”指英法联军。 答案: C 3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目的,即两次鸦片战争的根 本原因。工业革命完成后,英、法等国为了取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积极对外殖 民扩张。 答案: A 4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 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 B 2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 限性与时代的局限性,大兴土木只是其阶级局限性的一个表现。 答案: A 5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严重 解析: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 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是比较完整的反封建革命纲领,故 C 是正确 答案。 答案: C 6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 D适合中国国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资政新篇不是实践的产物,纲领性文件是天 朝田亩制度而不是资政新篇 , 资政新篇适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但与当时中国的经 济基础和战争环境不符。 答案: B 7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了 马关条约 ,大大刺激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1897 年冬,从德国侵占胶州湾开始,帝 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 答案: C 8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 ”该诗反 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抓住关键信息“扶清灭洋” “瓜分豆剖燃眉急” 说明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可知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答案: B 9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 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 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列强瓜分中国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义和团运动 D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解析: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 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样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 救民族的危亡。 答案: D 10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也有 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还曾说过,中国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 ) 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反对封建统治 C主张向西方学习 D反对外来侵略 解析: 林则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洪秀全代表农民阶级利益、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 利益,因此 A 项错误;林则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清朝统治,因此 B 项错误;C 项不 符合题干要求;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答案: D 11在 20 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 阶级政党,因为它( ) A成立时间最早 4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解析: 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是公认的革命领袖,因此,同盟会具备资产阶级政党的 条件。 答案: D 12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参议院 C总理 D国民全体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教材重要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对临时约 法内容和实质的认识。 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既然“民主” ,国家的主 权当属国民全体。 答案: D 13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 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属于组合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所 给备选项,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使民 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均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答案: A 14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副对联 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B义和团运动兴起 C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 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把握能力。由材料中“青岛” “国贼罢黜” “复课” 可判断该对联是庆祝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答案: A 15在五四运动期间,进步青年的特点和优点是( ) 5 爱国精神突出表现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上 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影响 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 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 A B C D 解析: 爱国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队,为中国民主革命 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选 A 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4 年,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1843 年,洪秀全第四次参加 科举考试,又名落孙山,精神受到很大刺激。他翻阅从前在广州偶然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 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 ,受到启发。他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宣传自己的扫封建思想,以 推翻清朝统治。为此创立了“拜上帝会” 。洪仁玕是最早的成员之一。金田起义时,洪仁玕 在教书。1852 年,他和洪秀全派到广东的使者发动起义,没有成功。洪仁玕被清朝官府逮 捕,但很快逃脱,辗转到了香港。在香港,洪仁玕以教书为业,同时学习和研究西方的政 治、经济、社会等学说。天京事变后,提出了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资政新篇 材料二 既占台湾,又割上海;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 今日者。 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三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恶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 势,肆虏同群。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材料四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及义和团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 (10 分) (2)据材料一、三,分析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7 分) (3)据材料四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实际反帝效果。(3 分) 答案: (1)主要原因:太平天国运动: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 激化。义和团运动:19 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实行卖国政策,民 6 族危机严重。(10 分) (2)态度:太平天国:向西方学习,尤其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义和团:盲目排外。(7 分) (3)效果: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3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绳说: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 步。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 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摘中国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请回答: (1)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6 分)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6 分)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创造了哪些条件?(8 分)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指出了辛 亥革命的局限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