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1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2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3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4页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前 言.1 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2 1.1工程概况 2 1.2编制依据 3 1.3编制原则 4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2.工程概况 7 2.1城市概况 7 2.2自然条件 7 2.3城市总体规划 8 2.4乡镇概况 10 2.5垃圾处理现状 12 2.6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3.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转运站规模 14 3.1生活垃圾的产量 14 4.厂址确定及建设条件 19 4.1厂址确定 19 4.2配套条件 20 5.转运站工艺方案论证 22 5.1国内外转运工艺的现状 22 5.2转运工艺的比较 23 6.垃圾收运系统设计26 6.1收运情况概述 26 6.2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 26 2 6.3生活垃圾收集方案确定 28 6.4垃圾收运系统设计 28 7.转运系统设计 .31 7.1压缩站工作原理 31 7.2压缩站设计 33 7.3渗滤液处理 45 7.4除尘除臭系统设计 46 8.辅助工程设计辅助工程设计 .50 8.1总平面设计 50 8.2建筑设计 51 8.3结构设计 52 8.4给排水设计 53 8.5电气设计 55 8.6监控系统 58 8.7通讯 62 8.8采暖、通风设计 62 8.9绿化 62 9.项目实施计划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与劳动定员 .64 9.1项目实施计划 64 10.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67 10.1生活垃圾无害化的要求及规定 67 10.2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 67 10.3项目运行期间对主要污染源采取的环保措施 67 11. 职业安全与卫生职业安全与卫生69 11.1设计依据 69 11.2危险因素分析 69 3 11.3安全技术措施 70 11.4卫生防疫措施 71 11.5职业病防护措施 71 11.6防护用品配备 72 12. 消防消防73 12.1消防设计依据及原则 73 12.2危险等级 73 12.3消防措施 73 12.4消防给水 74 13. 节能分析节能分析 75 13.1节能设计 75 14. 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77 14.1投资估算 77 14.2财务分析 78 15.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83 15.1结论 83 15.2建议 84 16. 设备材料表设备材料表.85 16.1压缩转运设备表 85 16.2主要电气设备表 86 16.3主要监控设备表 86 16.4空调设备表 88 16.5建构筑物一览表 88 1 前 言 xx 县位于 xx 省西南部,南阳湖和昭阳湖的西岸,地属xx 南南部, 南与江苏省丰县、沛县毗邻,西与金乡县交界,北靠济宁市任城区,东隔 南四湖与滕州、微山相望,全县东西最大横距37.5 公里,南北最大纵 距 23.5 公里。 现辖 2 个街道办事处、 8 个镇、 1 个乡,总人口46.2 万 人。 随着 xx 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 生量也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生活垃圾处置 问题, xx 县于 2010 年在县 城东北米滩村东 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其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总占地 面积 73.2 亩,总库容 65.2 万立方。 目前 xx 县城的生活垃圾 部分 依靠 敞口式垃圾车清运 ,没有任何压 缩措施,亏载严重,不适合长距离运送生活垃圾;而且没有采取密封措施, 沿途抛洒滴漏 较普遍,对沿线环境造成一定 的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和新农村建设, xx 县乡村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乡村的生活垃 圾污染问题日益突显。xx 县除了县城所在地外,别的乡镇的生活垃圾均 采用就近简易填埋,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对周围空气、地表水和地 下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必须予以彻底解决。为把 xx 县建设 成清洁、卫生、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从根本上消除生活垃圾的危害,建设 完善的、标准的生活垃圾转运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xx 省城建设计院受xx 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编制 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接收委托后,xx 省城建设计 院积极组织 技术 人员踏勘现场,与xx 县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反复沟通, 搜集有关资料,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编制工作。在可研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 县政府、 xx 县发改局、 xx 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xx 县国土资源局、 xx 县环保局 等有关 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2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项目名称 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本工程 主要内容 1、城区转运站 (1)县城北区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2)县城南区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3)县城东区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2、乡镇转运站 (1)谷亭街道 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2)滨湖街道 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3)李阁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4)清河 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5)鱼城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6)王鲁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7)张黄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8)王庙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9)唐马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10)老砦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11)罗屯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12)张黄工业园转运站设计规模 30 吨/日。 项目法人 xx 县谷亭生活垃圾处理场 转运站厂址 1、城区转运站 3 (1)县城北区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2)县城南区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3)县城东区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2、乡镇转运站 (1)谷亭街道 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2)滨湖街道 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3)李阁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4)清河 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5)鱼城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6)王鲁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7)张黄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8)王庙转运站 设计规模 60 吨/日; (9)唐马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10)老砦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11)罗屯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12)张黄工业园转运站 设计规模 30 吨/日。 建设内容 生活垃圾转运站系统:包括转运站内压缩车间、管理区、传达计量区、 除臭除尘及渗滤液 收集 系统、配电系统、监控系统、转运车辆以及其他附 属配套设施及设备。 1.2 编编制制依依据据 关于编制 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xx 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xx 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 117-2009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 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 109-2006 4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2005 垃圾转运站设备 jb/t10855-200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 200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1 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0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200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 1993 其它国家建设部有关标准、规范 1.3 编编制制原原则则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xx 县环卫事业的发展情况,贯 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方针,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的总目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在国内外有成 功工程实例的、先进的、成熟的垃圾转运工艺技术及设备,坚持技 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5 方案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及相关标准,根 据处理场的运行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情况、水文地质特征 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周围环境卫生受到的污染降低到最 低程度; 严格遵守 国家环境保护法 、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保 护环境,解决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做到近远期结合,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1.4 主主要要经经济济技技术术指指标标 表 1-1 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1占地面积 1.1县城北区转运站(60t/d)平米1664 1.2县城南区转运站(60t/d)平米1664 1.3县城东区转运站(60t/d)平米1664 1.4 谷亭转运站(30t/d)平米945 1.5滨湖转运站(30t/d)平米945 1.6李阁转运站(30t/d)平米945 1.7清河转运站(30t/d)平米945 1.8鱼城转运站(30t/d)平米945 1.9王鲁转运站(60t/d)平米1664 1.10张黄转运站(30t/d)平米945 1.11王庙转运站(60t/d)平米1664 1.12唐马转运站(30t/d)平米945 1.13老砦转运站(30t/d)平米945 1.14罗屯转运站(30t/d)平米945 1.15张黄工业园转运站(30t/d)平米945 2劳动定员人 2.1县城北区转运站(60t/d)人5 6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2.2县城南区转运站(60t/d)人5 2.3县城东区转运站(60t/d)人5 2.4 谷亭转运站(30t/d)人3 2.5滨湖转运站(30t/d)人3 2.6李阁转运站(30t/d)人3 2.7清河转运站(30t/d)人3 2.8鱼城转运站(30t/d)人3 2.9王鲁转运站(60t/d)人5 2.10张黄转运站(30t/d)人3 2.11王庙转运站(60t/d)人5 2.12唐马转运站(30t/d)人3 2.13老砦转运站(30t/d)人3 2.14罗屯转运站(30t/d)人3 2.15张黄工业园转运站(30t/d)平米3 3工程总投资万元3186.15 3.1 第一部分费用万元2434.74 3.2第二部分费用万元489.93 3.3工程预备费万元233.97 3.4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7.51 4运行成本 4.1年总成本万元/年528.59 4.2年经营成本万元/年390.29 4.3单位总成本元/吨24.14 4.4单位经营成本元/吨17.87 7 2. 工程概况 2.1 城城市市概概况况 位于 xx 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533510东经 116 2311649,东濒南阳湖、昭阳湖,西接金乡县,南连江苏省沛县、 丰县,北隔新万福河与济宁市任城区相望。南北长23.5 公里,东西宽 37.5 公里,总面积654.2 平方公里,人口46.2 万,县城区人口10 万。 县人民政府驻谷亭街道,为济宁市辖县。 2.2 自自然然条条件件 2.2.1气气象象 xx 县地处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 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回暖 较快,少雨易旱;夏季炎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一般天高气爽,但也时 而阴雨连绵;冬季严寒,雨雪稀少干燥。夏多偏南风,雨热同季,冬多偏 北风,呈明显的大陆性和季风性。年平均气温 13.6,最高气温 40.6,最低气温 -18.2,无霜期年均213 天,年均日照2350.9 小 时。常年平均地温15.7。年均降水量727.1 毫米。由于受地理、气象 因素的影响,境内常受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袭扰,尤以水灾为重。 2.2.2地地形形 地地貌貌 xx 县属华东陆台的一部分,处于尼山凸起西部凹陷区。境内无基岩显 露,新生界第四系沉积物堆积较厚,地质构造简单。 地势平坦低洼,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为 1/100001/15000。平均海拔 35 米,最高 37.5 米,最低 33.5 米,东 西高差 3.5 米左右,南北高差2.3 米左右。 2.2.3水水文文 县境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境内有17 条河流纵横交错,主要有京 8 杭运河、东鱼河、老万福河等。 2.3 城城市市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1)人口规模 2010 年底 xx 县城区人口约10 万人, 规划 2015 年城区人口 12 万人, 2020 年城区人口 15 万人。规划 2015 年 xx 县总人口 48 万人, 2020 年总人口 52 万人。 (2)村镇规模结构规划 xx 县采取集中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地域空间上呈现“一个中心、 一带三轴 ”的城镇空间基本框架。 “一个中心 ”:即 xx 县城综合性中心城区。远景可联合西北部的王 鲁镇区、北部的湖滨新区,形成一个功能复合、地域联合的组合型城市区 域。 “一带三轴 ”:一带,是指沿东侧微山湖岸线和湖滨快速路的湖滨生 态保护带;三轴,其一是济徐公路沿线发展轴,济徐公路是xx 现状 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沟通联系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清河镇、王 鲁镇、谷亭镇、老砦镇,是xx 县的一条黄金发展走廊;其二是枣曹公路 沿线发展轴,串联了县城区、唐马镇、王庙镇、鱼城镇,该轴可承接历史 脉传,依托便捷的交通联系,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其三是鱼清公路沿 线发展轴,串联了清河镇、罗屯乡、李阁镇、鱼城镇等具有丰富土地资源 和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城镇,加之在李阁镇(或罗屯乡)规划有济徐高速公 路服务区和 xx 出入口,因此该轴具有建成xx 县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 产品贸易基地的潜势。 城乡一体、网络发展。通过“一个中心、一带三轴”的城镇空间框 架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区域一体的县域发展空间。基础设施 上,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交通体系建设;经济上,打破经济壁垒,加 强中心城区与县域其他乡镇的联系;行政管理上,理顺城乡管理体制;生 态环境上,加强流域协作,共同建设良好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通过多层 9 次的发展轴线辐射城乡空间,最终形成网络化的城乡发展空间模式。 (3)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xx 城区是整个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核心,规划期内通过自身规模的不 断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 近期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以特色 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项目;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进 一步完善,侧重发展为区域服务的商业金融信息等公共设施。 表 2-1 xx 县域城镇职能规划表 城镇名称职能类型等级城镇职能 城区综合型中心城镇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以农 副产品加工为基础,发展轻工、食品和农副产 品加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区。 张黄镇能源工业型城镇 综合发展工矿业、交通运输业、渔业的工矿型 城镇。 清河镇工贸开发型城镇 xx 县西北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贸、工、农 综合发展的重镇。 鱼城镇工贸开发型城镇 xx 西南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综合发展交通 运输、建筑建材、商业服务的交通、工贸重镇。 老砦乡能源工业型城镇 xx 县东南部以发展工矿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的 工矿、交通型城镇。 王鲁镇旅游商贸型城镇 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大米、 面粉批发市场 王庙镇工贸开发型城镇 重点发展水产养殖业、建筑、建材、农副产品 加工工业。 李阁镇交通商贸型城镇 以高速公路发展为依托,发展地方农产品交易 市场。 唐马镇工贸开发型城镇 以农业为基础,渔业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 主导的农贸型城镇。 罗屯乡工贸开发型城镇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镇。 2.4 乡乡镇镇概概况况 李阁镇,位于微山湖西畔。面积74 平方公里,人口3.6 万。平均 海拔 26 米。李阁主产元葱、稻米、鱼类等,被誉为“元葱之乡 ”、 “鱼米 10 之乡 ”。辖 43 个行政村。 清河镇,清河镇位于xx 县西北部,济宁、金乡结合部,全镇总面积 77.6 平方公里,辖41 个行政村, 4.1 万人。清河镇物产丰富,农牧业发 展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水稻、棉花、大蒜、杞柳生产基地。 鱼城镇位于 xx 县西南部,南与江苏丰县接壤,西与金乡县毗邻,位 于两省三县交界处,总面积54.06 平方公里。辖40 个行政村, 87 个 自然村,人口4.1 万, 8849 户,耕地面积5 万亩。全国 500 家小城镇 建设试点镇之一。主导产业有大蒜、圆葱、蔬菜、莲藕和辣椒,建有东关 大蒜、圆葱批发市场、卜桥辣椒市场、胡阁蔬菜市场和北关莲藕市场。农 产品加工独具特色,蒜制品、蔬菜脱水加工、棉花加工纺织、粮油加工等 企业达 100 多家。 王鲁镇位于 xx 县境中部, 镇机关驻地距xx 县政府所在地7 公 里。北靠南阳湖与张黄镇接壤,西与清河镇、李阁镇交界,东与谷亭镇、 唐马乡相依,南与王庙镇相连。全镇辖51 个行政村,总人口6.6 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张黄镇位于 xx 县北部,地处xx、微山、任城三县区交界处,东濒 风光旖旎的微山湖,玉带似的新、老万福河从北、南两侧穿过。全镇总面 积 64 平方公里,辖28 个行政村、 64 个自然村,耕地5 万亩,人口 3.2 万人。拥有湖水面积2 万亩。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120 万吨的济 宁市鹿洼煤矿和年产90 万吨的临沂军城煤矿座落境内。 王庙镇,位于xx 县境中心,东邻xx 县城,西枕栖霞碧祠,北靠鲁 隐公观鱼处,南依滔滔东鱼河。全镇面积89.6 平方公里,总人口6.2 万人,辖 62 个行政村, 8.5 万亩耕地, 15000 亩天然淡水养殖水面。 唐马镇位于 xx 县南部 ,总面积 40.5 平方公里,辖28 个行政村, 61 个自然村,总人口3.1 万人,耕地面积3.2 万亩。 老砦镇 位于 xx 省 xx 县的最东端,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2.5 公里处, 是两省( xx、江苏)四县( xx、微山、沛县、丰县)的结合部。全乡总 11 面积 52.35 平方公里,总人口2.8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25 人,下 辖 28 个行政村。乡镇驻地面积1.35 平方公里。全乡2007 年完成国民 生产总值 5.72 亿元。 罗屯乡,位于xx 省济宁市 xx 县境西北部,西与金乡交界,交通便利。 东西最大距离9.7 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5 公里,总面积54.4 平方公 里,辖 34 个行政村, 79 个自然村, 29700 人,耕地面积5.3 万亩。 罗屯乡四面环河,水资源丰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发 展农业生产。近几年,罗屯乡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大蒜、棉花 为主导产业。 xx 县张黄工业园坐落于xx 县张黄镇,实行镇园合一、合署办公的 运作模式,园区以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为主,是济宁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重 点化工园区、 xx 省煤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1 平 方公里。张黄镇政府依托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于2004 年规划建 设,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 利用,现已形成了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园区现有年产 150 万吨的济宁鹿洼煤矿和年产150 万吨的临沂东山军城煤矿、发电能 力 17 万 kw 的金威煤电热电厂,年产100 万吨捣固焦、 6.4 亿 m3焦炉 煤气、 7 万吨煤焦油的盛发焦化有限公司,年产40 万吨烧碱、 40 万吨 聚氯乙烯( pvc)的金威煤电化工厂,年产10 万吨不锈钢带的金威煤电 不锈钢厂,年产2.6 万吨三氯氢硅的正茂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 吨 年的氯乙酸甲酯、3000 吨年的氯乙酸乙酯和2000 吨年的二氯乙 酸甲酯的济宁福顺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 万吨水泥的金威水泥厂,年 产 60 万吨水泥的枣渔工贸有限公司,年产2500 吨氧化蒽醌的圣奥化工 有限公司,年产2 万吨氯乙酸的金威华盛化工有限公司,产4 万吨塑 料助剂的济宁正鑫化工有限公司等17 个过亿元的大型工业项目和建筑面 积 9 万余平方米的塑料工业园,规模以上企业达45 家,年销 售收入达 到 80 亿元。 12 2.5 垃垃圾圾处处理理现现状状 2.5.1管管理理体体制制 xx 县谷亭生活垃圾处理场隶属xx 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承担 全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程,占地4.88 公顷,总库容65.2 万立 方,拥有各类环卫专业机械设备30 余台(部),其中垃圾收集车辆24 台,配备了专业垃圾处理机械,包括推土机、垃圾压实机、挖掘机、装载 车等车辆。 2.5.2生生活活垃垃圾圾收收运运现现状状 1、城区垃圾收运现状 xx 县城区新建的规范住宅区采用垃圾桶收集垃圾,然后通过垃圾 运输车送到生活垃圾处理场;城中村仍然是把生活垃圾倒入敞开式的垃圾 坑,然后由人工装入机动车后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道路垃圾主要由人工 清扫入人力三轮车后就近倒入垃圾坑或者垃圾桶,然后与居民区生活垃圾 一块运输。 2、乡镇垃圾收运现状 xx 县除县城区外,各乡镇生活垃圾均就近自行简易填埋,不仅占用大 量土地,而且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各镇驻地采用 垃圾桶收集和垃圾坑收集相结合的方式,然后通过垃圾运输车就近简易填 埋;乡村生活垃圾大多由村民自行到偏僻处倾倒。 2.6 项项目目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 为了保持市容市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把xx 县建设成清洁、 卫生、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从根本上消除生活垃圾的危害,建设完善的、 标准的生活收集垃圾转运设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1)彻底解决城区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问题 目前 xx 县城区日产生垃圾约100 吨,依靠 敞口式垃圾车运输 ,没 有任何压缩措施,亏载严重,不适合长距离运送生活垃圾;而且没有采取 13 密封措施,沿途抛洒滴漏很普遍,对沿线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因此, 为彻底解决城区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问题,必须建设规范化的生活垃圾转运 站。 (2)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镇区经济的发展,乡镇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日益成为严 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国家和省环卫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村镇生活垃圾 均要统一收集后 ,运送到垃圾填埋场处理。但是,乡镇距离垃圾填埋场 普遍较远,为减少亏载,节约能耗,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非常必要。 (3)保护生态、改善城市环境的需要 xx 县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目前xx 县各乡 镇的生活垃圾还没有实现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对南阳湖和昭阳湖的水污染防治造成威胁。因此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 工程的建设具有紧迫性。 总之,为保持城市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把垃圾污染尽可能的降到 最低限度,把xx 县建设成为清洁、卫生、文明的生态城市,从根本上实 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的建设是非常迫切 和必要的。 14 3.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转运站规模 3.1 生生活活垃垃圾圾的的产产量量 3.1.1预预测测模模式式 转运站收集范围内的生活垃圾产生的总量为sr(吨) sr365arri/1000(吨) 式中:ar 为每人每日产生垃圾平均量 kg/人天; ri 为所预测年收集范围内人口总数。 3.1.2收收集集范范围围内内人人口口预预测测 本次设计有 15 个转运站, 服务范围包括 xx 县中心城区、 2 个街道办事 处(中心城区除外)、8 个镇、1 个乡和张黄工业园(鹿洼工业园)。下面对 中心城区和各乡镇人口分别预测。 1、城区人口预测 xx 县城区近几年人口增长如下: 表 3-1 xx 县城区 2005-2010 人口统计表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人口6.807.307.808.308.809.1 7.0%6.8%6.8%6.2%6.0% 由上表分析可知, 2005 年至 2010 年,城区人口快速增加,这与 xx 县城市化迅速推进是一致的,人口增长率主要表现为机械增长和自然增 长的叠加增长率。 2010 年2015 年, xx 县城区人口仍将保持6.0% 的人口增长率, 2016 年2020 年, xx 县城区人口仍将保持4.0%的 人口增长率, 2020 年后,人口增长率逐渐降低。 表 3-2 xx 县主城区人口预测表 年份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人口(万)9.19.510.1 10.7 11.4 12.0 增长率0.060.060.060.060.06 年份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人口(万)12.5 13.013.5 14.114.615.2 增长率0.040.040.040.040.040.035 15 从上表预测出, xx 县城区 2015 年人口约 12 万, 2020 年人口约 15 万,与 xx 县总体规划基本一致。 2、乡镇人口预测 xx 县乡镇人口增长率以自然增长率为主,人口增长率约0.5%, 各乡镇人口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表 3-3 xx 县乡镇 人口预测表 年份 乡镇 2010 年2015 年2020 年 谷亭街道(不包括城区) 2.802.872.94 滨湖街道(不包括城区) 2.402.462.52 李阁镇3.60 3.69 3.78 清河镇4.12 4.22 4.33 鱼城镇3.60 3.69 3.78 王鲁镇6.60 6.77 6.94 张黄镇3.20 3.28 3.36 王庙镇6.20 6.36 6.52 唐马镇3.10 3.18 3.26 老砦镇2.89 2.96 3.04 罗屯乡2.97 3.04 3.12 张黄工业园2.02.5 3.0 注:张黄工业园人口参考工业园规划 3.1.3垃垃圾圾量量预预测测 根据 xx 县谷亭生活垃圾处理场提供的数据, xx 县城区人均垃圾产量 约 0.95kg/人.d,预测 2015 年人均垃圾产量 1.00 kg/人.d,2020 年人均垃 圾产量 1.05 kg/人.d;乡镇人均垃圾产量约 0.55kg/人.d,预测 2015 年人均 垃圾产量 0.60 kg/人.d,2020 年人均垃圾产量 0.65 kg/人.d。其中城区建设 3 个转运站,各自服务半径约3 公里。 16 表 3-4 服务范围内垃圾量预测表 年份2015 年2020 年 项目 人口 (万人) 人均垃圾产 量(kg/人. d) 垃圾产 量(t/d) 人口 (万人) 人均垃圾产量 (kg/人.d) 垃圾产 量(t/d) 县城北区4.01.0040.05.01.0552.5 县城南区4.01.0040.05.01.0552.5 县城东区 4.01.0040.05.01.0552.5 谷亭街道 (不包括城区) 2.870.6017.222.940.6519.13 滨湖街道 (不包括城区) 2.460.6014.762.520.6516.40 李阁镇 3.69 0.6022.15 3.78 0.6524.60 清河镇 4.22 0.6025.34 4.33 0.6528.15 鱼城镇 3.69 0.6022.15 3.78 0.6524.60 王鲁镇 6.77 0.6040.60 6.94 0.6545.09 张黄镇 3.28 0.6019.68 3.36 0.6521.86 王庙镇 6.36 0.6038.14 6.52 0.6542.36 唐马镇 3.18 0.6019.07 3.26 0.6521.18 老砦镇 2.96 0.6017.78 3.04 0.6519.75 罗屯乡 3.04 0.6018.27 3.12 0.6520.29 张黄工业园 2.50 0.6015.00 3.00 0.6519.50 3.1.4生生活活垃垃圾圾的的成成分分 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和特性的变化因素很多,例如人口结构、人民生 活水平、居民生活习惯、燃料结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等。 xx 县为农业县城,目前的垃圾成分较为复杂,属于混合型,主要组成 部分:居民生活垃圾、贸易市场垃圾、饮食服务垃圾。以居民生活垃圾为 主,而居民生活垃圾又以厨余物和炉煤灰为主要成分,尽管近几年县城煤 气、液化气得到普及,集中供热逐年扩大,改善了居民的燃料结构,但仍 有相当部分居民以煤为燃料,煤渣仍然是垃圾主要成分。其次居民产生的 食品弃物也有相当数量,是城市垃圾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 17 根据 xx 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所提供的城市垃圾成份的资料,城市 生活垃圾的成分较为复杂,生活垃圾的基本组成如下: 表 3-5 xx 县城区生活垃圾基本组成表 有机物类无机物类废品类其它 植物 动物 小计 砖瓦 其它 小计 纸类 织物 塑料 金属 玻璃 小计 32436339422560.22.8166 3.2 转转运运站站设设计计规规模模 本次转运站设计按2015 年进行设计, 兼顾 2020 年的要求 。 依据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2006) ,转运站规模计算 如下: qd=ksqc。 式中: qd转运站设计规模, t/d; qc服务区垃圾收集量,t/d; k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取1.31.5。 根据表 3-6 转运站服务范围内垃圾量预测表,计算确定转运站规模。 表 3-6 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规模表 年份2015 年2020 年 项目垃圾产量(t/d) 转运站规模 (t/d) 垃圾产量(t/d) 转运站规模 (t/d) 县城北区转运站40.052.052.568.3 县城南区转运站40.052.052.568.3 县城东区转运站 40.052.052.568.3 谷亭街道转运站 (不包括城区) 17.2 22.4 19.1 24.9 滨湖街道转运站 (不包括城区) 14.8 19.2 16.4 21.3 李阁转运站 22.1 28.8 24.6 32.0 清河转运站 25.3 32.9 28.1 36.6 鱼城转运站 22.1 28.8 24.6 32.0 18 年份2015 年2020 年 项目垃圾产量(t/d) 转运站规模 (t/d) 垃圾产量(t/d) 转运站规模 (t/d) 王鲁转运站 40.6 52.8 45.1 58.6 张黄转运站 19.7 25.6 21.9 28.4 王庙转运站 38.1 49.6 42.4 55.1 唐马转运站 19.1 24.8 21.2 27.5 老砦转运站 17.8 23.1 19.7 25.7 罗屯转运站 18.3 23.8 20.3 26.4 张黄工业园转运站 15.0 19.5 19.5 25.4 根据上表的预测,按照2015 年的规模及兼顾2020 年的转运量, 同时考虑到设备之间的互通性,确定县城北区转运站、县城南区转运站、 县城东区转运站、王鲁转运站、王庙转运站按照60 吨/日进行设计 ; 谷亭转运站、 滨湖 转运站 、李阁 转运站 、清河 转运站 、鱼城 转运站 、 张黄 转运站 、唐马 转运站 、老砦 转运站 、罗屯 转运站 和张黄工业园 转 运站 按照 30 吨/日进行设计 。 19 4. 厂址确定及建设条件 4.1 厂厂址址确确定定 4.1.1厂厂址址确确定定原原则则 根据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2006)的要求,转运站 厂址选择原则如下: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 3、设在交通便利,满足转运车辆运载要求; 4、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5、转运站不应设在下列地区:立交桥或平交路口旁;大型商场、影剧 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 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善;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4.1.2厂厂址址比比选选 为选择合适的转运站厂址,xx 县组织国土、规划、环卫等相关部门 多次现场踏勘及调研,确定建设位置如下(详见附图 1 中转运站厂址 位置 图) 。 1、城区转运站 (1)县城北区转运站,位于湖陵三路与建设路交叉口西北角; (2)县城南区转运站,位于湖陵二路与鱼新三路交叉口东南角; (3)县城东区转运站,位于文昌路东、运河南。 2、乡镇转运站 (1)谷亭转运站,位于谷亭街道原姜庄村小学; (2)滨湖转运站,位于滨湖街道原孟楼村小学; (3)张黄转运站,位于张黄镇原面粉厂; (4)清河转运站,位于清河镇原石集卫生院; 20 (5)罗屯转运站,位于罗屯乡原粮所; (6)鱼城转运站,位于鱼城镇北关市场; (7)王庙转运站,位于王庙镇原镇政府; (8)唐马转运站,位于唐马镇原宗庄小学; (9)王鲁转运站,位于王鲁镇原陈堂小学; (10)老砦转运站,位于老砦镇原第二中学; (11)李阁转运站,位于李阁镇原废弃李阁排灌站; (12)张黄工业园转运站,位于张黄镇原郭庙粮站。 以上转运站厂址均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 2006)的厂址选择要求,转运站产生的废水、臭气、噪声和灰尘等,通过 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 4.2 配配套套条条件件 4.2.1供供电电 各转运站附近均有380v 电线,方便接入; 4.2.2供供水水 转运站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车间地面、道路、车辆清洗用水,各转运 站附近均有给水管网,方便接入; 4.2.3交交通通 各转运站都交通便利,便于垃圾收集车辆和转运车辆的进出。 4.2.4排排水水 转运站排水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包括冲洗废水和 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 对于城区转运站,生活污水收集后直接排入城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 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垃圾渗滤液和冲洗废水排入集水池中暂存,然后定期 用罐车运送到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 21 对于乡镇转运站,近期内,因为镇区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不完 善,生活污水、冲洗废水和垃圾渗滤液均排入集水池中暂存,然后定期用 罐车运送到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下一步镇区的污水处理厂及 污水收集管网建成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污水收集管网,减少罐车的运输 量。 22 5. 转运站工艺方案论证 5.1 国国内内外外转转运运工工艺艺的的现现状状 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工 艺流程、主要转运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对垃圾的压实效果(减容压实程度) 、环保性等因素的不同。 5.1.1国国内内转转运运工工艺艺现现状状 国内大型转运站的转运工艺主要为分选转运和直接转运两种工艺。 分选转运工艺在国内应用较少,主要应用在由综合处理厂作依托的转运 站。垃圾分选将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部分、有机物含量较高部分及热值较 高的部分。可回收部分主要为铁质金属、玻璃和塑料,铁质金属和玻璃不 用压缩,塑料经压缩打包后送回收站。有机物含量较高部分不用压缩,直 接送生化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后的营养土,可以用于绿化或改 良土壤。热值较高的部分需压缩后,再转运到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 直接转运工艺是生活垃圾由收集车集中卸到压缩设备的受料斗中,经压 缩机直接压缩到转运车的集装箱中,再由转运车将压缩后的垃圾送往垃圾 处理厂。 转运车一般为汽车、火车和船。 压缩转运工艺一般分为水平压缩和垂直压缩。 5.1.2国国外外转转运运工工艺艺现现状状 由于我国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工作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的生活垃圾 的转运工艺基本上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上生活垃圾的转运也主要为分选 转运和直接转运两种工艺。 我国采用分选转运工艺的转运站,设备主要为国外进口 ,目前,我 国已经可以国产化。直接转运工艺的主要设备最初为进口,目前已经国产 化。 23 5.2 转转运运工工艺艺的的比比较较 5.2.1转转运运模模式式的的比比较较 根据工艺流程和转运设备对垃圾压实程度的不同,转运站可分为非压缩 转运和压缩转运。其中,非压缩转运对垃圾的减容压实程度最低,压缩转 运则最高,两种转运方式的比较详见表5-1。 表 5-1 各种模式转运站的综合评价表 不同模式转运站的评价结果 评价参数 非压缩转运压缩转运 挤压垃圾推力无较高 箱内垃圾密实度低较高 对转运垃圾性能的适应性好好 运输封闭程度较差较好 设备投资、运行费低较高 转运作业效率较低较高 根据 xx 县的垃圾特性,其容重比较小,如不采用压缩转运,则运输 车辆 “亏载 ”很大,造成垃圾运输成本的浪费。同时转运站的垃圾运往垃圾 填埋场,垃圾经过压缩转运后,可以降低垃圾中的水分,减少垃圾运输过 程中渗滤液滴漏,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 xx 县转运宜采用压缩转运工艺,以提高垃圾的容重,减少车辆 的“亏载 ”。 5.2.2转转运运工工艺艺的的比比较较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日益重视,我国生活垃圾转运系 统也在逐步发展壮大。今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技术将朝着更高效率 (高压缩比、大容量、转运集装箱)、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更优美的建筑 景观和大面积绿化配套的方向发展,一些简单落后的垃圾转运形式,将最 终在国内被淘汰,而重点倾向于压缩转运模式。 24 压缩转运模式按物料被装载并压缩时的移动方向,分为垂直压缩和水平 压缩两大类: a、水平压缩工艺是世界上通用的垃圾压缩处理工艺,需先将垃圾容器 与压缩机水平对接,再将垃圾通过卸料装置卸入压缩机的压缩腔内,然后 利用压缩机产生的机械力将垃圾压入垃圾容器内。 b、垂直压缩工艺是先将垃圾容器垂直放置在压缩头下端,垃圾直接卸 入垃圾容积中,利用压缩头的重力及机械力将垃圾压实。 表 5-2 垂直压缩与水平压缩工艺技术比较表 序号项目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垂直式垃圾压缩设备备注 1设备功率5.5kw/单台11kw 2压缩比1:0.31:0.3 3操作人员数量1 人2-3 人 4平均处理能力15t/h15t/h 5单位面积压强38.46 吨/33.78 吨/ 6基建成本投入基建灵活,规模较小基建规模较大 7设备占地面积较小较大 8设备成本投入中等中等 9设备机动性机动性好,可以移动机动性差,不能移动 10 设备的密封性能 比较 压缩、转运中全程密 闭 压缩中敞开,密闭性差 11智能化程度比较高低 12设备操作性能简单较复杂 13站内环境比较干净比较脏 从上表比较, 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规模较小(60 吨/日) ,因此 本次设计采用投资较少、运行费用较低、适应性较强的水平压缩工艺。 水平压缩转运模式按装运容器内的垃圾是否被压实及其压实程度,分为 预压实和直接压缩式两大类: a、预压缩式是指垃圾进入压缩机后,在压缩机的预压仓内先进行压缩, 25 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密实的垃圾包,然后被一次性推入垃圾集装箱中。此种 压缩方式具有压缩比率高,压缩时不需要转运车集装箱配合等特点。但该 种形式的压缩机造价较高,消耗功率大,占地面积大,转运站建设一次投 入较多,运行费用较高。该种压缩方式适合于处理量在800 t/d 以上 的转运站采用。 b、直接压缩式即压缩机将进入其中的垃圾直接推入垃圾集装箱内,边 装边压实。此种压缩方式工艺成熟,操作方便可靠,维修简易,成本较低, 压缩机设备造价相对较低,占地面积小,转运站建设投资较少,运行成本 较低,虽然压缩机工作时需要转运集装箱的配合,但对于处理量 800t/d 以下的垃圾转运站较为适宜。 表 5-3 预压缩式、直接压缩式比较表 预压缩式直接压缩式 挤压垃圾推力高较低 箱内垃圾密度高较高 设备接口匹配要求复杂简单 对转运垃圾组成的适应性差好 封闭运输程度较好较好 工程投资、运行费高较低 专业作业效率高较高 因为 xx 县生活垃圾转运站规模较小(60 吨/日) ,最终确定本工 程采用 直直接接压压缩缩中中的的水水平平压压缩缩方方案案,压压缩缩机机采采用用水水平平垃垃圾圾压压缩缩机机。 26 6. 垃圾收运系统设计 6.1 收收运运情情况况概概述述 xx 县城区现代化的住宅区采用垃圾桶收集垃圾,然后通过敞开式 式运输车送到生活垃圾处理场;城中村仍然是把生活垃圾倒入敞开式的垃 圾坑,然后由人工装入机动车后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道路垃圾主要由人 工清扫入人力三轮车后就近倒入垃圾坑或者垃圾桶,然后与居民区生活垃 圾一块运输。 xx 县目前的垃圾收集处于未密闭化的收集运输阶段,环卫 作业过程半机械化阶段。 6.2 生生活活垃垃圾圾收收集集方方式式选选择择 国内外对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都以方便居民为主要目的,设置的垃圾收集 设施或应用的工具都是居民进出住宅或在其经常活动范围内必须经过的道 路附近,以便将垃圾随时方便的投入垃圾收集容器内。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城市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收集城市生活垃圾,居民 将各种垃圾混合装入袋中送到垃圾收集点的垃圾桶内,由环卫清运部门用 垃圾车定时运走。 (1)垃圾管道收集方式 生活垃圾由居民从设置在每层楼内的垃圾倾倒口投入垃圾管道内,垃圾 依靠自重下落到垃圾管道底部,由工人装上垃圾收集车,送往垃圾处置场 或垃圾转运站。 垃圾管道收集方式是我国过去广泛采用的高层及多层住宅垃圾收集设施, 清运垃圾时,清洁工人将垃圾出口闸门打开后,垃圾直接进入垃圾收集车 内,在这种垃圾收集过程中,轻物质和灰尘四处飘扬,由于没有垃圾渗沥 液收集导排系统,垃圾道出口附近污水聚集,臭气扩散,容易成为蚊蝇滋 生地和虫鼠的藏身地。由于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近年来 兴建的住宅楼大都取消了垃圾管道,采用其他垃圾收集方式。 (2)固定式垃圾箱收集方式 27 固定式垃圾箱收集方式是一种以固定式水泥垃圾箱和箱内垃圾定时收集 为基本特征的非密闭化垃圾收集方式。生活垃圾袋装后由居民送入水泥垃 圾箱,在指定时间内由垃圾车将箱内垃圾清运送往垃圾处理场或垃圾转运 站。 早期建成的水泥垃圾箱常是无顶的简易垃圾箱,刮风时,塑料、废纸等 轻质物四处飘散,下雨时垃圾受雨水浸泡,渗沥液四溢;近年来,许多城 市将固定式垃圾箱加上顶棚,改造成封闭式水泥垃圾箱,解决了垃圾受水 浸泡的问题,但给垃圾清运人员作业带来困难,目前该收集方式正逐渐被 淘汰。 (3)定时垃圾收集方式 定时垃圾收集方式是一种以垃圾定时收集为基本特征的垃圾收集方式。 生活垃圾袋装后由居民送入放置于住宅楼下的垃圾桶内,或者保洁人员在 指定的时间上门收集垃圾,送到垃圾收集站,然后定时由垃圾收集车运往 垃圾处理场或垃圾转运站。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于早期建成的住宅区,其特 点是取消固定式垃圾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但由于垃圾必须在指定时间收集并装入垃圾收集车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常出现垃圾排队等待装车,甚至收集不及时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4)垃圾箱房收集方式 垃圾箱房收集方式是一种非密闭化垃圾收集方式。生活垃圾袋装后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