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1-药理学总论—绪言_第1页
【最新精选】1-药理学总论—绪言_第2页
【最新精选】1-药理学总论—绪言_第3页
【最新精选】1-药理学总论—绪言_第4页
【最新精选】1-药理学总论—绪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药理学 第一章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药理学总论 Chapter One General PrinciplesChapter One General Principles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l l1掌握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 代谢动力学的定义和组成。 2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 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新药的开发与研 究。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l 本章的主要重点是通过生动的临床 用药事例以及药理学的发展史的讲解 ,培养和建立学生对药理学的浓厚兴 趣,以有利于今后药理学的教学。 药物(drug) 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 代谢的物质 Pharmacology A drug may broadly refer to any chemical substance which is able to affect the functions or morphology of an organism and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diagnosis or prevention of diseases. 药理学药理学(Pharmacology)(Pharmacology) :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作用,作用原理 (不良反应, 适应症)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 药物药物 机体机体 药 物机 体 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效学 药动学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学科性质 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提高疗效 新药的开发研制 探索细胞生理、生化病理过程 Pharmacology may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drugs and organisms and consists of two basic aspects n pharmacodynamics n pharmacokinetics. 学科任务 药药理学理学发发展展历历程程 金鸡纳树皮奎宁 鸦片中吗啡 从植物药中 分离提取纯 化有效成分 现代药理学 19世纪初期 颠茄阿托品 药药理学理学发发展展历历程程 金鸡纳树皮奎宁 鸦片中吗啡 从植物药中 分离提取纯 化有效成分 现代药理学 19世纪初期 颠茄阿托品 药药理学理学发发展展历历程程 金鸡纳树皮奎宁 鸦片中吗啡 从植物药中 分离提取纯 化有效成分 现代药理学 19世纪初期 颠茄阿托品 早期 医药学 知识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 应用环境中 的动植物和 矿物质 李时珍本草纲目 19世纪末期 1878年 JN Langley 为受体学说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实验药理学 实验研究 药药理学理学发发展展历历程程 20世纪 初 期 发明了磺胺类药、 抗生素等化疗药物 和许多新药 人工化学合成 及化学修饰、 生物活性筛选 乙酰胆碱受体亚基 DNA 双螺旋结构 Watson和 Crick Numa 20世纪 中叶起 20世纪90年 代初至今 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基因治疗方法的研究奠 定了基础 基因工程药物面世 人类基因组计 划和后基因组 研究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 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84种 本草纲目(1596)全书约190 万字,共52卷,系统分类收载药 物1 892种,方剂11 000余条,插 图1 160幅。 药物的发现 现代pharmacology: 研究水平: 器官药理学 分子药理学 分支学科 交叉学科的形成 在化学和实验生理学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了实验药理学的整体动物和 离体器官研究方法、来源。大量人 工合成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模型上 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导致了很多新 药的发明。 Return 现代pharmacology 1878年Langley出了受体(receptor)概念,为受 体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人工化学合成 的化合物和化学修饰天然有效成分的产物被视为 发展新药的重要来源。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新药发展的鼎 盛时期:磺胺类和几种抗生素的发现是 药理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从而 创立了化学疗法(chemotherapy)的新概 念。 1953年Wast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大厦决定性的基石。 Waston DNA双螺旋结构 l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的研究成果提供了 许多关于基因变异与药物个体效应之间 存在相互关系的证据。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组药理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基因组药理学 n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的关 系的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的药理学分支 学科,即基因组药理学(genomic pharmacology)。 l应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 (genetic engineering drugs)正以极快的 速度推向临床,已经上市的产品有重组 链激酶、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 类及白介素类等。 l展望未来,pharmacology将面临前所未有 的机遇,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前所未 有的贡献。 基因工程药物 新药研究程序新药研究程序 一、临床前研究 药学研究: 工艺路线、理化性质、质量 标准、稳定性 药效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 二、临床研究 一期临床 二期临床 三期临床 实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理学的学习方法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l1.提倡适当复习和浏览相关学科的书籍。 l2.应用“对比学习法”,以“代表药”为纲要,相 互比较同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异同。 l3.机体功能动态平衡调节的整体性以及双重性 。 l4.对不良反应的学习,按分类理解与把握分寸 。 l5.培养学习兴趣,尽量提高自学能力、阅读速 度和学习效率。 l6.善于应用各种资源和早期接触接临床。 教材和参考书教材和参考书 l教材: 实用药理基础,张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 l参考书: 1The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9th edition,edited by Katzung,2001。 2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0th edition, edited by Goodman &Gilman,2001。 3Pharmacology,4th edition,edited by Rang and Dale,1999。 4药理学七年制教材,杨世杰主编,人民卫生 出版社。 5 药理学五年制教材(第6版),杨宝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l1什么是药物? l2 什么是Pharmacology?其组成部分有 那些? 3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定义? 复习思考题 以下为附加内容以下为附加内容 l以 下 为 附 加 内 容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愈 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举家外出农户 20% 留守农户 转移比例平均60%,高的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业”“ 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 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 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 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 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 聚焦“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不是 没人种地,而是这地由什么人来种”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是 种不过来,而是怎么种得更好”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历史使命 回答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 题,历史性地落在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 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 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 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 力完善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生产 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 业培训。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现代)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 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 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 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 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 的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 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 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 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 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 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在加大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 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 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 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 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 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 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 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 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激 活农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 力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和 新农村建设者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 ”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挑战 ,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 上,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 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 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世界性课题 比如在英国,农场主平均年龄达到59岁。 欧盟一直关注农民老龄化和培养 青年农民问题,在CAP新一轮改革议案中 提出,将2%的直接支付专门用于支持40岁 以下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 世界性课题 法国经验 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留 加强农业后继者培养 重视农业劳动力教育培训 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 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 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 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已进入总量 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 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 人力问题日显普遍,“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事关13亿人的饭碗。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 民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积极争 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 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 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 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