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初步设计.doc_第1页
给排水初步设计.doc_第2页
给排水初步设计.doc_第3页
给排水初步设计.doc_第4页
给排水初步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na-cpdp-0003-0001中 国 石 化设 计 说 明工程建设公司 版次:00第 35页 共 35 页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 第三部分 全厂性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一节 给排水 第三部分 第一节 给排水1.0 概述 1.1 概况 1.2 设计依据 1.3 设计原则 1.4 设计基础资料 1.5 给排水的主要设计内容2.0 全厂给排水水量3.0 给水工程 3.1 给水水源概况 3.2 原水处理系统4.0 全厂给排水系统 4.1 全厂给排水系统划分 4.2 饮用水系统 4.3 低压消防及生产用水系统 4.4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4.5 循环冷却水事故水系统 4.6 循环冷却水系统 4.7 循环水补充水系统 4.8 排水设计原则 4.9 厂区排水系统 410 非污染区排水(包括雨水)系统(nc) 4.11偶然污染排水系统(adc) 4.12连续污染排水系统(ccd) 4.13 生活污水系统 4.14 排污泵站和排海管线 4.15 材料选择5.0 全厂消防系统 5.1 消防水源 5.2 设计原则 5.3 消防水系统的设计 5.4 全厂高压消防水系统 5.5 全厂低压消防及生产用水系统 5.6 固定式水喷淋灭火系统 5.7 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 5.8 泡沫灭火系统 5.9 固定式co2灭火系统 5.10 移动式灭火器的设置 5.11主要消防设备和器材6.0 主要设备一览表7.0 主要公用工程物料与动力消耗指标 8.0 存在问题 9.0 附图3. 全厂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第一节 给排水1.0 概述1.1 概况 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为全厂一体化的化工联合装置,包括:乙烯装置(8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和苯抽提装置(25万吨/年)、丁二烯装置(16.5万吨/年)、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装置(27/32.2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装置(2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装置(2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4万吨/年)、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装置(56/25万吨/年)、乙苯装置、丙二醇装置(6万吨/年)、多元醇装置(13.5万吨/年)十一套工艺装置。全厂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包括:汽电联产、空分/空压,原料罐区、产品罐区、中间罐区、循环水场、给水处理、污水及废物处理、全厂储运设施、全厂排水及预处理、排水泵站及排海管线、全厂性仓库、维修设施、中央化验室和消防站等。界外设施包括:港口码头、铁路等。1.2 设计依据详见初步设计总说明。1.3 设计原则根据我国有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并参考我国其他标准和规范;技术先进,方案经济、合理,保证连续运行;所选设备和材料经济合理,节省投资,节约用水;排水清污分流,分级处理,满足环保要求。1.4 设计基础资料1.4.1 气象参数 最热月平均温度29.5 最冷月平均温度10.4 相对湿度:74%86% 大气压力:年平均气压 101.1 kpa 年最低气压 95.3 kpa 年最高气压 103.5 kpa 1.4.2 降雨量: 根据bod文件 :chapter 16 时间 (min) 降雨厚度 (mm) 降雨强度(mm/h) 10 22 132 30 46 92 60 70 70 120 90 45 24 211 8.8 根据cspc基础工程设计数据:project specification:sp-8820- 0000-0001年最大降雨量:1989.4mm年平均降雨量:1646.2mm最大小时降雨量:70.0mm最大日降雨量:211.0mm 根据广东省惠阳市气象局补充气象资料: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深圳计算公式 q= 1572.098 ( t+6.0)0.577 升/秒公顷以上公式采用 p - 设计降雨重现期 (年)取p = 1 年 t - 降雨历时 (分钟) t = t1 + mt2 (分钟) t1 - 地面集水时间 (分钟) t2 - 管渠内流行时间(分钟) m - 延缓系数 暗管 m=2,明渠m=1.21.4.3 水位 设计高水位 2.27m+ 设计低水位 0.17m+1.4.4 原水水质资料 根据bod文件6.7节,原水的水质如下 组份名称 丰田水库 西支江 ph 6.6 6.9 电导率(25)s/cm 70 165 碱度 (caco3) 7.3mg/l 16.2 mg/l so4 2.0 mg/l 7.3 mg/l 氯化物(cl) 2.6 mg/l 8.2 mg/l 磷酸盐(po4) 0.0 mg/l 0.1 mg/l 硝酸盐(no3) 0.9mg/l 2.5mg/l 硅酸盐 (sio2) 9.7mg/l 15.7mg/l 钙(caco3) 4.0 mg/l 14.0mg/l 镁 2.1 mg/l 3.3 mg/l na 2.7 mg/l 8.4 mg/l 铁 0.4 mg/l 0.6 mg/l 锰 0.1 mg/l 0.1 mg/l 钾 0.6 mg/l 2.6 mg/l 总悬浮物 12.7 mg/l 26.0 mg/l 油 0.1 mg/l 0.1 mg/l 溶解性固体 22.7mg/l 55.2 mg/l cod 1.3 mg/l 2.2 mg/l 铵 0.1 mg/l 0.4 mg/l1.5 给排水的主要设计内容 主要负责全厂各给排水系统(包括消防)的设计、原水处理设计、循环水场的设计、部分生产装置内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厂区行政管理区建筑内外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罐区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不包括界外设施的设计。2.0 全厂给排水水量 饮用水水量:25 m3/h 生产用水水量 : 3432 m3/h ( 其中循环水补充水为2432m3/h,脱盐水和饮 用水为 700m3/h,其它生产用水为 150 m3/h 300 m3/h) 循环水水量 : 146000 160000 m3/h 生产污水水量: 323.5 m3/h (此值为排到污水处理厂的连续量。) 生活污水水量 65.9 m3/h 各部分水量详见 下表。 全厂给排水量表 序号装置或主项名称生产规模(万吨/年)生产水(m3/h)饮用水(m3/h)循环水(m3/h)生产污水(m3/h)生活污水(m3/h)污染区面积 (m2)初期雨水备注(m3/次)按30分钟计(m3/h)1乙烯装置801280(间断)600006259794.4102124含丁二烯和苯抽提4697.79395.42丁二烯装置16.5509432.63裂解汽油加氢和苯抽提装置75.63.02497268144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装置1.2/32.25.01.01248414016551.0401721847.93695.85乙苯装置64460.0666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装置56/252663970857093942.67885.27丙二醇63洗眼器140016806.035670260.8521.648多元醇13.53洗眼器358456278.23洗眼器21546991.11982.29低密度聚乙烯 252.00.120410045005.00.120 456662100.64201.21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装置 2010200.66395055005.00.6611聚丙烯 24 5 3500065005.05 3 452762082.74165.412蒸发浓缩单元186013汽电联产60173002290014冷冻水系统166815空压站126716空分站201017循环水场2432补充水450间断18污水处理场38.68319清焦空气63920行政生活设施43.410.755421给水处理778109022碱氧化单元10923废液焚烧炉3951.76224油汽回收27625配酸/配碱系统9052416.4832.726全厂性仓库20间断27产品后处理100528消防训练场地3754172.7345.429管 清洗场地146间断8930410.8821.630全厂性主管廊928784272.48544.831罐区28.7140间断32其它10.9 9.5538(连续)300( cdb池间断量) 7.21964239035.51807133总计3432(3528) 25.0(51)152563168249取160000323.5(1139)65.9926572003023260465注:(1)上表中饮用水和生活污水的量未计洗眼器的瞬间流量。 (2)上表中生产污水的量为排到污水处理厂的连续量。 (3)上表中饮用水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已超过原bod文件中的能力。 (4)生产污水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包括间断水量的数值。 (5) 全厂废水排放量详见环保篇附图:全厂废水排放方框流程图。3.0 给水工程3.1 给水水源概况南海pmc项目界区外供水水源是从风田水库取水,取水泵站及水池设在风田水库附近,然后通过两条dn750的管道进入厂区。供水管线的设计能力为3500m3/h,正常需求量为22002750 m3/h,最大需求量为3432m3/h。进口压力为0.2mpag,每条输水管线都能通过100%的设计流量。该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847。取水泵站及厂外输水的设计和投资(厂界外1.0m)均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3.2 原水处理系统3.2.1处理流程原水通过两条输水管送到厂区,经过计量、加次氯酸钠、絮凝剂,进入砂滤池去除悬浮物,使悬浮物含量1mg/l。砂滤池出水自流到收集池内,一部分用一组水泵送到过滤水储罐t-8401a/b,一部分用另一组泵送循环冷却水塔底水池做为循环水的补充水。在过滤水储罐附近有三台低压消防及生产用水泵,该泵组从过滤水储罐中取水一部分送到厂区低压消防及生产用水管网。泵出口压力为0.6mpag。另外一部分经过活性碳过滤、超过滤处理后再分两部分:一部分送到脱盐水处理,做为脱盐水的水源。另一部分送到饮用水储罐。通过活性碳过滤,去除有机物,出水送到超过滤单元,去除胶体硅。在饮用水储罐t-8421a/b中进行氯化反应消毒,然后用生活饮用水泵送厂区饮用水管网。另设一组高压消防水泵组(消防水泵共五台,其中四台柴油机泵,一台电泵和两台稳压泵)从过滤水储罐t-8401a/b取水,送到厂区高压消防水配水管网。当循环冷却水供水不足时,为了提供苯乙烯和环氧丙烷(smpo)装置、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装置(eo/eg)的事故冷却用水,另设两种不同规格的柴油机泵从过滤水储罐t-8401a/b取水,通过事故用水管道送到以上两个装置。单个过滤水储罐容积为31000m3,设计8个小时的原水用量及6小时的消防用水量,设计高压消防用水量为2000m3/h。设计低压消防用水量为:108m3/h。3.2.2 主要处理设备描述 ( 1)原水加药和计量原水通过两条输水管送到厂区内,采用在原水管道投加方式投加次氯酸钙,作为杀菌去藻,本加药系统由混合罐t-8405a/b、混合器m-8405a/b和加药泵组成。药剂投加量为1.6m3/h,正常流量为0.32 m3/h。为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需投加絮凝剂,采用管道投加方式使药剂与生产用水混合,絮凝剂投加装置由混合罐、混合器和加药泵组成。絮凝剂的设计投加量为4.9 m3/h,正常量为3.85 m3/h。 在两条原水进水管上分别设置阿牛巴流量计,进行计量。 (2)砂滤池原水经计量加药后进入砂滤池去除悬浮物,使悬浮物含量1mg/l。进入砂滤池的设计水量为3682 m3/h,正常流量为2892 m3/h。设有砂滤池(s-8401ah)共8组,单组处理能力为460 m3/h。过滤后清净出水到过滤出水池t-8406,泵送过滤水储罐t-8401a/b。砂滤池失效后采用气水反冲洗,为了节省新鲜水反冲洗废水进入沉淀池s-8402a/b,该池出水用泵返回砂滤池进口,污泥进入污泥池。(3) 活性碳过滤罐 在过滤水储罐附近有三台低压消防及生产用水泵,该泵组从过滤水储罐中取水一部分送到厂区低压消防及生产用水管网。另外一部分经过活性碳过滤罐v-8422a/d,过滤总水量为778 m3/h。水通过活性碳过滤,去除有机物,出水送到超过滤单元。 (4) 超过滤原水经过活性碳处理后去除碳氢化合物,减少粘泥进入超过滤单元。共设四组超过滤膜v-8422a/d,超过滤单元总设计水量为778 m3/h,正常流量为537 m3/h。3.2.3单个处理设备和参数详见附表:主要设备一览表3.2.4给水处理后的水质(1) 生产用水水质ph 6.9cod 2.2 mg/l硬度 18 mg/l总悬浮物 1 mg/l油脂 1 mg/l总溶解性固体(tds) 55 mg/l(2)饮用水水质ph 6.9cod 1 mg/l硬度 18 mg/l总悬浮物 1 mg/l油脂 0.20mpag冷却塔蒸发损失为:总循环水量的1.3%冷却塔漂滴损失为:总循环水量的0.02%循环冷却水排污量为:总循环水量的0.2% (320m3/h)旁流过滤水量为:总循环水量的2.5%4.6.5 冷却塔的结构形式采用大型钢筋混凝土逆流式冷却塔,每个系统配8间冷却塔,五个系统共40间冷却塔。为了节省占地,每组8间冷却塔采用背靠背双排布置。4.6.6 循环冷却水泵循环冷却水泵采用露天立式离心电动泵,共有14台循环水泵,单泵流量为16000m3/h,扬程为60m,每个系统设两台水泵,每个循环水场设两台备用泵。第一循环水场,有三个系统,共设循环水泵8台(其中2台备用)。三个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联合运行。2台备用泵可为任一系统部分或全部备用。第二循环水场,有两个系统,设循环水泵6台(其中2台备用)。两个系统可独立或联合运行。两台泵可为任一系统部分或全部备用。为确保循环水系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要求电站设独立电源供给循环水泵。4.6.7 旁流过滤水罐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旁流过滤水罐的作用是:减少化学处理的费用,减少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去除循环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浓缩倍数。旁滤罐进水取自循环水泵出水,过滤后清水送到塔底水池。旁流过滤水量为总水量的2.5%计算,每个系统处理循环水量32000m3/h,则每组塔的旁流过滤水量为800 m3/h,选单组过滤水罐处理量为250 m3/h,故每组塔设3组过滤水罐。整个循环水系统共设15组过滤水罐。旁滤罐反冲洗废水540 m3/h和循环冷却水排污320 m3/h均排到排海泵站u-9160单元。旁滤罐反冲洗废水为间断排放量,冷却塔排污为连续排放量。4.6.8 循环水加药系统每个循环水场设一个加药系统,设在加药间内。由于循环水量不同,两个加药系统的规模不同。加药系统a-8308a供第一循环水场的三个系统使用;加药系统a-8308b供第二循环水场的两个系统使用。加药系统由三个独立的药剂加药系统,即杀菌剂、缓蚀剂、阻垢剂加药系统,由药剂储存罐、计量泵、管道和控制系统组成。液氯投加有液氯钢瓶、液氯蒸发器和加氯机及配管组成。(1)缓蚀剂、阻垢剂投加rp-98100ppm ,根据蒸发损失和循环水浓缩倍数计算,加药系统a-8308a的加药量约为182吨/年;加药系统a-8308b的加药量为122吨/年。共设药剂储罐2台,计量泵4台。(2)消毒杀菌剂投加mn-20250ppm ,每月投加2次,每次2小时,加药系统a-8308a的加药量约为72吨/年;加药系统a-8308b的加药量约为48吨/年。共设药剂储罐2台,计量泵4台(3)液氯:根据循环水量,每天加2次,每次3小时。加药系统a-8308a,加药量为804吨/年,对于加药系统a-8308b,加药量为536吨/年。4.6.9 主要建构筑物冷却塔水池尺寸:1组塔(8间)约71mx32mx2m吸水渠尺寸:第一循环水场(3组塔): 210mx5mx2m第二循环水场(2组塔): 126mx5mx2m两加药间平面尺寸分别为:12mx6m(以上尺寸为初步尺寸)4.7 循环水补充水系统 砂滤池出水流到过滤水池t-8406内,用过滤水泵p-8401a/c一部分送到过滤水储罐t-8401a/b,另一部分送循环冷却水塔塔底水池作为循环水的补充水。循环水补充水水量为2432m3/h,管道压力为0.3 mpag。水温为常温。管径为dn600,埋地敷设。4.8 排水设计原则 (1)清污分流,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分开排放,层层把关; (2)根据国家、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和技术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原则,不 同水质分别排放; (3)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分开; (4)贯彻分级控制,分质处理,有些生产污水在装置就近预处理后排入厂 区的污水系统。4.9 厂区排水系统厂区污水根据污染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系统非污染区排水(包括雨水)系统(nc);偶然污染排水系统(adc);连续污染排水系统(ccd);生活污水系统。4.10 非污染区排水(包括雨水)系统(nc)该系统收集厂区道路和装置的非污染区排水、雨水。该系统采用排水沟收集,重力流排到海岸边进海。4.11 偶然污染排水系统(adc)该系统收集偶然被油污染的露天设备操作区的初期雨水,用管道收集后,重力流送到厂区南侧污水处理单元附近的控制排放池(cdb池)。adc偶然污染排水系统分以下两个系统:4.11.1直接排放系统 如装置区、公用工程等区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cdb池,这部分流量为60465 m3/h。直接排放系统污染区面积为657000m2。4.11.2间接排放系统 罐区的雨水、消防训练场地的排水被称为间接排放系统。在罐区围堰外设切断阀,平时阀门关闭,暴雨过后,再打开此阀把围堤内的水排到adc系统,进入cdb池,这样可以减少暴雨高峰流量。间接设计流量为19500 m3/h。根据bod文件,取暴雨重现期为1年,并取30分钟的降雨深度46mm,污染区的总面积为657000m2。cdb池的容积为30000m3, cdb池由进水通道、废水收集池、第一溢流池、第二溢流池和岸边排放的渠道组成。在cdb进水口设有格栅和管式撇油器,以去除大的悬浮物和部分浮油。在废水收集池、第一溢流池、第二溢流池和岸边排放的渠道分别设有依次升高的溢流堰,当废水由通道首先进入废水收集池后,此时水质较差。然后废水充满废水收集池后,废水依次充满第一溢流池、第二溢流池。当第二溢流池充满后,废水溢流到岸边排放的渠道,此时由于下雨时间较长,水质较好,可以排入雨水排放系统,岸边排放。废水收集池、第一溢流池、第二溢流池分别设有排污泵,排水去向由阀门控制,可分别排放到排海泵站或污水处理场,其水质通过设在排海泵站或污水处理场的仪表检测得到。废水收集池、第一溢流池、第二溢流池中的废水经一段时间的停留后,浮油与水分离,所以在这三个池中设有撇油器,撇出的油排入cpi中进行处理。在cdb池上还设置了螺杆泵,在水质允许的情况下,螺杆泵可在7.5小时可将池中的水分别排空,排放去向是经岸边排放渠进入雨水系统。4.12 连续污染排水系统(ccd)该系统主要收集工艺装置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污水和工艺装置中被污染的非敞开区域的污水,如泵及压缩区的排水。在每个工艺装置内根据生产废水的含油量设cpi油水分离器或废水收集池,经过除油后泵送到厂区ccd压力排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场处理。在辅助设施建筑区如:食堂生活污水系统设油水分离器cpi,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油脂,通过厂区生活污水管道和提升泵送到污水处理场。某些消防废水与管束清洗站的污水,直接排到污水处理场。罐区内罐底排水分别收集到就近的几个cpi油水分离器中。所有cpi的废油用油泵送到污油罐中,cpi分离器底部沉泥用卡车外运。cpi油水分离器设置在以下几个区域,设计流量分别为为:各工艺装置cpi分离器设计流量146m3/h公路装卸站cpi分离器设计流量20m3/h铁路装卸站cpi分离器设计流量20m3/h罐区罐底排水cpi分离器设计流量40m3/h消防训练场地cpi分离器设计流量50m3/h4.13 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主要收集室内卫生器具排出的污水。用地下重力流污水管道收集到生活污水池,然后用污水泵送污水处理场,生活污水量为:69.5m3/h。4.14 排污泵站和排海管线u9160 排海泵站设在污水处理场的一角。 排污泵站组成:废水池、排水提升泵、排海管道、控制系统等。 排污泵站收集的水量:污水处理厂的连续排水 500m3/h。 cdb池间断排水300m3/h(单泵的能力,共3台 泵)。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间断排水790m3/h(不进 cdb池)。连续排水量为379.1475.2 m3/h (该连续排水量包括循环冷却水排污320 m3/h) 排污泵站水池容积:200 m3 排水泵及排海管道: 排水提升泵,单泵能力q=600m3/h,共3台泵,排海管道正常流量为 1200m3/h,管道最大设计流量为1800m3/h,管径为dn750。管材为碳钢管加防腐。该管道陆地上长度为2公里,海下长22公里。4.15管道材料选择根据管路等级规定pr-8820-0000-0023和管道材料选择规定sp-8230-0000-0002给排水管道材料选择如下:(1)循环水管道dn30的地上及地下管道,均用grp管材(加强玻璃钢塑料管)2dn30的地上及地下管道,均用cs管材dn2的地上及地下管道,用不锈钢管材(2)消防水管道 消防水地上管道用cs管,水喷淋系统用镀锌钢管18101n,消防水地下管道采用grp管或碳钢管,管路等级代号17120n或11042n(3)生产用水管道 生产用水管道采用grp管材,管路等级代号17120n(4)饮用水管道 饮用水管道采用grp管材,管路等级代号17070n(5) adc排水管道 采用碳钢管或grp管材,管路等级代号11042n 或17120n(6) ccd排水管道 采用碳钢管材,管路等级代号:11042n(7) 生活污水管道 生活污水管道采用grp管材,管路等级代号:17120n5.0 全厂消防系统5.1 消防水源 进厂原水经过加药、絮凝、过滤等处理后贮存在过滤水罐中。处理后的水既做为生产用水、消防用水、也做为饮用水和脱盐水处理的水源,再用不同的水泵组分别送到高、低压消防水管网。5.2 设计原则5.2.1 满足中国强制性消防设计规范要求,同时参照美国nfpa和业主dep文件的有关规定。5.2.2 南海石化项目厂区占地面积约426公顷,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规定,消防水量计算按同一时间两处着火考虑:一处为厂区消防用水量最大处;另一处为居住区或厂区辅助生产设施中消防用水量较大的一处。5.2.3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有关规定,在工艺装置区、罐区、汽电联产、全厂仓库、全厂行政管理区的某些建筑设有独立的稳高压消防水系统。在全厂行政管理区、原水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蒸发浓缩单元、废液焚烧单元、污泥焚烧单元等设低压消防水系统。5.2.4 在工艺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区域,除了采用水消防外,还要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设置固定或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固定式水喷淋灭火系统、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式co2灭火系统及移动式灭火器。5.3 消防水系统的设计全厂的水消防系统有:高压消防水系统、低压消防水系统。高压消防水作为高压消防水炮、固定水喷淋灭火系统、固定水喷雾灭火系统、固定泡沫灭火系统、高压消火栓的水源;低压消防水为消防车取水及低压消火栓使用。5.4 全厂高压消防水系统5.4.1高压消防水量的确定 根据我国规范要求,本工程消防水最大用水量计算按两处同时着火考虑:一处为厂区消防用水量最大处;另一处为辅助生产设施消防用水量最大处。两处用水量之和为本工程消防水的最大设计水量。其中厂区消防用水量按高压消防水设计,辅助生产设施消防用水量按低压消防水设计。 高压消防用水量计算: 经分别对液化烃罐区、原料罐区等进行计算,液化烃罐区发生火灾时,需消防用水量为1800 m3/h,是本工程所有罐区消防用水量最大处,且消防供水时间为6小时。在工艺生产装置中,根据外商bdep提供的资料,乙烯装置的消防用水量为2000 m3/h以下(该水量待核实),乙烯装置是消防用水量最大的生产装置。因此,本工程的所需的最大高压消防设计用水量为2000 m3/h,高压消防水泵的总设计能力为2000 m3/h。5.4.2高压消防水系统的组成 高压消防水系统由消防水储罐、高压消防水泵、稳压泵、高压消防水配水管网、高压消火栓及消防水炮、联锁控制和报警系统等组成。5.4.3高压消防水泵及消防水储罐 高压消防水泵设在原水处理场内,共5台,单台泵能力为568 m3/h,其中四台为柴油机泵,一台为电泵,电泵为备用泵。泵出口压力为1.2mpag,并设稳压泵2台,一用一备。稳压泵能力为12 m3/h,泵出口压力为1.2mpag。高压消防水管网压力为0.7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