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要点解读 目 录 2006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产生 新指南的要点 新指南的特色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产生背景 u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正 在升高 u血脂异常控制状况都远没有达到要求 血脂控制的达标率只有26.5%, 冠心病患者的达标率仅16.6% u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明显差异于西方 人群 u制定中国特色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条件成熟 新指南的要点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检测 血脂分层切点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血脂检测项目 u基本检测项目:TC,TG,HDL-C,LDL-C 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 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这四项检测 u其他检测项目 非HDL-C 小而密的LDL 脂蛋白(a) 载脂蛋白AI 载脂蛋白B 血脂异常的检出 u建议一般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血脂测定) u应该包括前来医院就诊的所有血脂异常和心血管 病易患人群 u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 。 u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 定血脂。 u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 24小时内检测血脂。 血脂分层切点比较(中国) 血脂项目 (mg/dL) TC LDL-C HDL-C TG 合适范围 40 150 150 240 160 200 减 低 200 240 160-189 200 减 低 10%)极高危(15%)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低HDL-C、肥胖 危险:括号内百分数指1名50岁人今后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 冠心病的分类及危险分层 u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u高危:稳定型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死 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后患者。 极高危仅包 括 心血管疾病+ 1)急性冠脉综合 征病人 2)糖尿病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u最主要目的是为防治冠心病 u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 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 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 u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 改善生活方式。 u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其治疗需要达到目的选择合 适的调脂药物。 u需要定期地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u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 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极高危病人心血管疾病+ 1)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2)糖尿病 TC160 LDL-C 100 TC160 LDL- C100 极高危:CHD加下 列任一种情况 TC 160 LDL-C 100 TC 160 LDL-C 100 高危: CHD或 CHD等危症, 或10 年危险性10-15% TC 240 LDL-C 160 TC200 LDL- C130 中危:(10年危险 性5%-10%) TC270 LDL- C190 TC240 LDL- C160 低危:(10年危险 性3x ALT 3x 正常值上限正常值上限 p0.001p0.001 Pedersen TR et al. JAMA 2005; 294:2437-2445. 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 v 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肌病, v 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并伴有肌酸磷酸激酶升 高至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的 症状,并可测得增高的血清他汀类药物浓度; v 发生率大约是0.1%,且与剂量相关; v 危害:肌病未能及时被发现,仍旧继续用药,则 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v半数以上的肌毒性与合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与他汀代谢有关的肝酶P450系统及 其诱导剂和抑制剂 CYP3A4CYP2C9 他汀诱导剂诱导剂抑制剂剂他汀诱导剂诱导剂抑制剂剂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苯妥英 苯巴比妥 巴比妥类 利福平 地塞米松 环磷酰胺 卡马西平 曲格列酮 金丝桃 酮康唑 ,伊曲康唑 氟康唑,红霉素 克拉霉素,阿齐霉素 三环抗抑郁药 奈法唑酮 ,万拉法辛 氟苯氧丙胺,氟西汀 舍曲林,环孢 霉素A 他克莫司,硫氮草酮 维拉帕米,胺碘酮 咪达唑仑 , 皮质类 固醇激素 西柚汁,他莫西芬 蛋白酶抑制剂 氟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利福平 苯巴比妥 苯妥英 曲格列酮 酮康唑 氟康唑 磺胺苯吡唑 与氟伐他汀相互作用的药物较少 P-糖蛋白水平上的相互作用 uP糖蛋白是参与药物吸收和分布的蛋白转运体,负责从肠 道,肾脏和肝细胞中主动转运药物。 地高辛是P糖蛋白的底物和抑制物 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是p 糖蛋白的 底物 u环孢素可以竞争性抑制普伐他汀转运,从而抑制其从胆 汁排泄。 u氟伐他汀主要在CYP2C9代谢而不是 CYP3A4,同时 也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因此和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 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危险性低。 1. Corsini. Int J Clin Pract 2004;58:494503 2. Corsini. Cardiovasc Drugs and Ther 2003;17:26585 药物间相互作用 无药物间相互作用 * 基于标签 环孢素 烟酸 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 唑类抗真菌药 药物种类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罗苏伐他汀* 维拉帕米 选自 Corsini A.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3;17:257277. Thompson PD et al. JAMA 2003;289:16811690 FDA: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数据 氟伐他汀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危险最低 FDA:氟伐他汀发发生肌毒性事件最少 8.0 0.6 0.5 1.2 88.7 7.55.82.716.446.3 肌痛 1.31.00.23.911.5肌炎 1.61.20.64.2 6.5 肌病 3.61.40.6 1.2横纹肌溶解 阿托伐 他汀 辛伐 他汀 普伐 他汀 氟伐 他汀 洛伐 他汀 西立伐 他汀 他汀类 FDA不良事件报告数据(1997.112000.3) 他汀类临床应用安全性的 “高危险”患者 u老年患者 u体型瘦小 u酗酒 u多系统疾病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 u合并多种药物的人群 移植后患者 HIV患者 神经肌肉疾病 心律失常 高血压 PCI术后 u严重感染,休克或围手 术期 应用他汀时要关注安全性 u关注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u关注伴发疾病和合并用药 u氟伐他汀在临床上可以放心地用于多种病理情况下( 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