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2003ppt_第1页
儿科护理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2003ppt_第2页
儿科护理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2003ppt_第3页
儿科护理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2003ppt_第4页
儿科护理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200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程浩 2016.10 翻天覆地的变更,由被动接 受到主动摄取 最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稚嫩 的消化系统 *医学课件 2 学习目标 u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生理解剖特点 u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 及预防措施 u掌握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u熟悉腹泻患儿体液紊乱的液体疗法和护 理 *医学课件 3 第一节解剖生理特点 u一、解剖特点 u 1、口腔 足月儿吞咽协调,无牙, 腔小,颊部坚厚脂肪垫利于吸吮,黏 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3-4个月后开始成熟易导致生理性流涎,小婴儿 唾液中淀粉酶低下 u 2、食管 呈漏斗状,括约肌不成熟易发生胃食管反流(9个月后消失) u 3、胃 呈水平位,贲门发育不成熟,幽门括约肌发育成熟,血管丰富, 腺体和杯状 细胞少,酸、酶的强度弱,消化功能差,易出现溢乳和呕吐, 胃的容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故年龄越小喂养次数越多 u 4、肠 相对长,为身长的57倍,肠系膜长,黏膜下组织松弛,升结 肠与后壁固定性差,容易导致肠套叠、肠扭转;屏障功能差,肠蠕动不 协调,容易导致功能性肠梗阻 u 5、肝、胆 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 新生儿占体重4%,正常婴儿肝在右 肋下缘可以触及的到,但随着年龄增长不明显,6岁后就摸不到了,肝脏 血管丰富,细胞小叶分化不全,易郁血增大和变性,胆汁分泌少,对脂肪消 化吸收功能差 u 6、胰 出生34个月胰淀粉酶分泌量增多,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酶和 胰蛋白酶活性较低 *医学课件 二、肠道菌群 u胎儿肠道无菌,出生后迅速增长 u菌群种类与摄乳相关,母乳为双歧杆菌,人工喂养 为大肠杆菌 u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内外界因素干扰而紊乱 *医学课件 5 三、正常小儿粪便 *医学课件 6 胎便母乳喂养粪便牛、羊乳喂养粪便混合喂养粪便 颜色墨绿 金黄色或微带绿 色 淡黄色暗褐色 性状粘稠 粘糊薄糊带有颗 粒状 乳凝块成形量多 气味 不臭 酸臭较臭明显臭味 次数不定 45次或更多, 或便秘 12次1次 第二节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 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 综合症。 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 乱,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 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 小儿“四病”是指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炎和腹泻四种常见病 第二节 小儿腹泻 *医学课件 9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一、病因 第二节 小儿腹泻 (一)、易感因素 1、生长发育快,需要太多,负担重 2、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少 3、胃内酸度低,排空快,杀灭细菌能力差 4、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IgA)和肠道分泌 型IgA较低 5、新生儿未建立正常菌群 6、人工喂养不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因子 *医学课件 10 第二节 小儿腹泻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细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沙门菌等)、病毒(轮状病毒、腺病 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真菌、寄生虫 2、肠道外感染:发热、毒素使消化功能紊乱 3、菌群失调:滥用抗生素 (三)、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喂养不当、成分不适宜 气候变化:受凉,肠蠕动加快;过热,消化液分 泌少,及因口渴而进食过多 其他:原发或继发消化酶缺乏,活力降低 *医学课件 11 第二节 小儿腹泻 二、发病机制 无论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 1、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受的具有渗透活 性的物质 2、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3、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4、肠道功能异常 *医学课件 12 三、分类 *医学课件 13 第二节 小儿腹泻 四、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喂养史(种类、方法 )、用药史 、伴随症状 (二)、症状和体征 1、共同的临床表现 2、不同病因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3、非病理性腹泻 *医学课件 14 第二节 小儿腹泻 1、共同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多因饮食因素、肠道外感染引起。数日内可痊愈 一般症状:低热、精神尚好,无中毒症状,无水、电解质紊乱 消化道症状:大便10次以下,黄色,稀糊样便或蛋花样便,有酸 臭 味、黏液、奶瓣。镜检:脂肪球 2)、重型腹泻:肠道内感染或由轻型发展而来 一般症状:有中毒症状,如高热、嗜睡、体温不升、惊厥、昏迷 消化道症状: 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肛周发红,伴有呕吐。镜 检:白细胞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脱水、低钾、低钙、低镁、酸中毒 *医学课件 15 第二节 小儿腹泻 2、不同病因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u 秋冬季发病,6个月-2岁多见, u 潜伏期1-3天,起病急,可有发热和上感症状。 u 先呕吐,便次多、量多,蛋花汤样、水样,无腥 臭, 镜检偶见WBC, u 常伴脱水、酸中毒, u自限性,病程3-8天。 *医学课件 16 2)、大肠杆菌肠炎: u产毒性、致病性、黏附性的粪便类同轮状病毒肠 炎,但有霉臭味。 u出血性:水样转为血便,镜检大量RBC u侵袭性:起病急、高热、频泻粘冻样含脓血便。 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3)、真菌性肠炎: 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黄稀便、泡沫多带粘液,可 见豆腐渣样细块,便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和菌丝。 *医学课件 17 第二节 小儿腹泻 3、非病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有 湿疹,除大便次数增多,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 好,添加辅食后消失 饥饿型腹泻:急性腹泻恢复期,因继续限食引起 ,使患儿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粪便因缺少食物 残渣而呈粘冻状,易被误认为腹泻未愈,常因饥 饿而哭闹,只要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 常 *医学课件 18 (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血生化、 十二指肠液检查 (四)、心里社会状况:家长喂养知识、卫生习惯 、居住习惯、护理知识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 、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医学课件 19 五、护理诊断 l 1、体液不足 与丢失液体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 关 l 2、腹泻 与喂养、感染因素有关 l 3、潜在并发症 酸中毒、低血钾 l 4、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l 5、有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大便刺 激和尿布使用不当有关 l 6、知识缺乏(家长) 与家长喂养知识、卫生 知识及腹泻患儿护理知识缺乏有关 *医学课件 20 六、护理措施 u (一)腹泻的护理 u 1、消毒隔离 u 2、饮食管理:严重呕吐可禁食4-6小时,母乳喂养者可继 续哺乳,人工喂养可喂米汤或稀释奶,逐渐过渡到正常饮 食,疑似病毒性肠炎时,可改用豆制代乳品、发酵奶、去 乳糖奶粉,腹泻停止后每日加餐1次,共2周 u 3、控制感染:合理用药 u (二)预防并发症:病情观察:大便性质、皮肤弹性、尿 量补液后症状,及时发现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的发生 u (三)发热的护理 u (四)臀部皮肤护理:每次便后清洗肛周保持干燥,及时 更换尿布并用消毒软绵尿布 u (五)健康教育: 合理喂养、饮食卫生、增强体质、合理用 药 *医学课件 21 第三节 腹泻患儿体液紊乱的液体 疗法和护理 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1、体液的分布和总量:间质液变化大,故脱水症 状出现早 2、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 3、水的交换:是细胞外液的1/2 4、体液调节:功能差 *医学课件 22 细胞外液: Na+、Cl-、Hco3- 细胞内液: K + 、Mg + 、Hpo4- 、蛋白质 二、常见体液平衡紊乱 (1)腹泻合并症-脱水 u定义:因丢失过多和/或摄入不足,使体液总量尤 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 u分类: 程度:轻、中、重度 性质:低、等、高渗 *医学课件 23 1)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特点 症状和体征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失水占体重量 10% 一般状态 精神稍差 萎靡或烦躁不安 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 皮肤黏膜 弹性尚好或稍干燥 皮肤苍白、 弹性差 发灰、极度干燥、弹性极差 前囱眼窝 稍凹陷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两眼凝视 眼泪唾液 有 少 无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循环状态 正常 四肢稍冷 周围循环差、四肢厥冷 *医学课件 24 2)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点 低渗性脱水 等渗脱水 高渗脱水 精神 极度萎靡 萎靡烦躁 兴奋激惹昏迷 口渴 早期不明显 明显 早期即有、烦渴 血钠 150 mmol/L 尿量 早期不减少 减少 早期即明显减少 皮肤 弹性极差湿冷 燥弹性差 燥弹性正常 循环 衰竭早严重 重症有衰竭 一般无衰竭 血压 很低,易休克 低 正常或稍低 *医学课件 25 * 医学课件 26 腹泻脱水患儿哭之泪少 *医学课件 27 腹泻脱水患儿眼窝凹陷、口唇干燥 (二)腹泻并合症代谢性酸中毒 1)原因: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进食少,热量少,脂肪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多 血容量少,浓缩,循环慢,组织缺氧,乳酸堆积 肾血容量少,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2)表现: 轻度:症状不明显,CO2CP1318mmol/L 中度:呼吸深快,口唇樱红,心率快,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精 神萎靡,CO2CP913mmol/L 重度:心率缓慢,呼吸深快,节律不齐,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 出量减少,CO2CP9mmol/L *医学课件 28 (三)腹泻并合症低血钾 1)原因: 大量丢失肠液 钾的摄入不足 肾保留钾的功能比保留钠的功能差 2)表现: 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出现神经兴奋性肌肉减低、心 肌收缩无力,心电图改变、长期可出现肾脏改变:多饮多 尿 3)为什么在脱水纠正、酸中毒纠正后容易出现低血钾? 纠正脱水之前血液浓缩,同时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转移到 细胞外,以及随着尿排出的钾少,故血钾浓度正常。当被 纠正后,以上作用相反,血钾迅速减低 *医学课件 29 (四)腹泻合并症低钙血证和低镁血证 1)原因: 进食少,吸收不良 从大便中丢失 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 2)表现: 低钙:手足抽搐或惊厥 低镁:易激惹,烦躁不安,手足震颤,舞蹈样不 随意运动, 严重者可致惊厥 *医学课件 30 三、液体疗法 (一)目的 *医学课件 31 纠正体内已经存在 的水、电解质紊乱 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 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 恢复正常的 生理功能 三、液体疗法 (二)途径 : *医学课件 32 口服静脉 (三)液体疗法常用的溶液及配制 1)非电解质:5%葡萄糖(等渗)、10%葡萄糖(高渗) ,不能维持渗透压 2)电解质液: 生理盐水(9%氯化钠溶液):等渗 3%氯化钠溶液:高渗 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高渗)、 1.4%碳酸氢钠 溶液(等渗) 11.2%乳酸钠溶液(高渗)、1.87%乳酸钠溶 液(等渗) *医学课件 33 3)混合液 1:1液:即1/2张,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2:1液:即等渗,用于低渗性脱水或重度脱水 2:3:1液:即1/2张 4:3:2液:即2/3张,用于低渗性脱水 1:4液:1/5张,用于高渗性脱水或生理需要量 (一般指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与正常血浆渗透压相 等为1个张力,即等张。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 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计算时取 平均值300 mosm /)相比所得的比值, ) 口服补液盐ORS:NaCl 3.5g、NaHCO3 2.5g、枸 橼酸钾1.5g、GS 20g水加稀释1000ml为2/3张,新 ORS张力减低为近于1/2张 *医学课件 34 液体疗法-口服补液(ORT) u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 u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8 -12小时补足累积损失 u脱水纠正后,余量等量稀释服用 u新生儿、明显呕吐、腹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不 用 *医学课件 35 液体疗法-静脉补液 u适应对象:中度以上脱水、吐泻重或腹胀 u补液原则:三先: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 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痉补钙 u补液分步: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u补液三定:定量(脱水程度)、定性(脱水性质)、 定速 ( 补液速度) *医学课件 36 补液总量 *医学课件 37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1、累积损失量 定量:轻度脱水50mg/kg,中度脱水50mg/kg 100mg/kg,重度脱水100mg/kg120mg/kg 定性: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 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5张含钠液 定速:812小时补足,每小时812mg/kg,Kcl每日 总量滴注时间不少于8小时 休克扩容: 定量:20ml/kg(为累积损失一部分) 定性:2:1等张含钠液( 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 钠),但总量不超过300ml 定时:30-60分钟输入 *医学课件 38 2、继续损失量 l 定量:每天1040 ml/kg l 定性:1/21/3张 l 定速:1216小时,一般每小时 5ml/kg *医学课件 39 3、生理需要量 l 定量:6080ml/kg l 定性:1/41/5张 l 定速:1216小时,一般每小时5ml/kg 所以第一天,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 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第二天补充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医学课件 40 静脉补液的护理 1、按输液原则科学安排补液总量、性质和速度。 2、认真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 1)认真观察生命体征 2)观察输液反应及输液局部情况,有条件用输液泵 3)观察脱水纠正情况:注意脱水的症状和体征,若出现以 下情况要及时调整: l 补液合理34小时排尿,说明血容量恢复 l 补液24小时皮肤弹性恢复,眼窝凹陷消失说明脱水已被纠 正 l 补液眼睑浮肿,可能是钠盐过多 l 补液后尿多而脱水情况为纠正,则可能是葡萄糖液过多 4)观察酸中毒的表现 *医学课件 41 5)观察低血钾的表现:注意补钾原则 u 脱水酸中毒未纠正前不补钾(见尿加钾) u 6小时内有尿,可按有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