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陕教版第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_第1页
七年级下陕教版第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_第2页
七年级下陕教版第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_第3页
七年级下陕教版第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_第4页
七年级下陕教版第十四课中华民族大家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畅想:七十年后的我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 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2000年地球 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 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 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光。 人类要想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人口增长了 城镇增多了 大气污染了 资源破坏了 环境污染了 淡水紧缺了 耕地变小了 学习目标:一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是什么? 提示: 1、先确立自己的观点; 2、再搜集和查找资料来论证自 己的观点。(推荐学习网站: 中国人口信息网/ 陕西人口网/ 3、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或者 求助。 学习成果量化表 结论论证 材料 1 2 3 (论证材料可以来自网络、教材、资料等; 形式不限,文字、图片、视频均可。) v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学习成果: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1、人口基数大; 2、新增人口多; 3、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1、农村人口多;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3、人口分布不平衡。 基本特点 一般特点 国 家 中 国 印 度 美 国 印 尼 巴 西 俄 国 日 本 法 国 英 国 人 数 12.9 10.2 2.8 2.2 1.7 1.5 1.3 0.6 0.6 2004年中外人口对照表(单位:亿) 2007我国人口为13.2亿,约占世界人 口的1/5。这就是说,世界上每5个人中, 就有一个是中国人。相当于美、英、法、 澳、意、加、日七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 2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人口 的总和。 你的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吗? 谈谈你的感受! 数一数: 1分钟内我国出生了多少人? 中国人口信息网 算一算: 2007年,我国出生的人口为1594万, 相当于澳大利亚人口的总和。 请你算一算去年: 每一秒,在我国会出生 人。 每分钟,在我国会出生 人。 每小时,在我国会出生 人。 每一天,在我国会出生 人。 每一月,在我国会出生 人。 1328333 43671 1819 30.3 0.51 一年12月365天8760小时 525600分钟31536000秒 找一找: 你身边有没有和你 同年同月生的人? 材料:(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 每10万 人口中 大学程度 者 高中程度 者 初中程度 者 小学程度者 3529108923318834888 所占百分 比 353%1089%332%3489% 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 ,文盲、半文盲有18亿,占总人口的1588%,是世界 上文盲最多的国家;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初中普及率仅为 68%,有500万适龄儿童因贫困不能入学,在校生中每年 流失小学生400多万,每年产生200万新文盲。 材料三、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 与 其他国家的比较 中 国 2000年 美 国 1994年 加拿大 1991年 日 本 1990年 阿根廷 1991年 大学程 度以上 (%) 3.646.521.420.712.0 文盲半 文盲( %) 6.720.61.00.35.7 为了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我国不断增 加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推动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落实扫除青 壮年文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力发 展高等教育等措施。 农村人口55.1% 城镇人口44.9% 2007年我国城乡人口比例 国家中国美国英国日本世界平均 比重55.1%2%7.5%9.7%44% 农村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比重比较 2006年我省城乡人口比例 (总人口数:3757万人) 农村人口61% 城镇人口36.09% 材料五、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表 (注:按照国际 通常的人口年龄 类划分标准,60 岁以上人口占总 人口10%以上的国 家和地区,称为 老年型国家和地 区。) 2000年 2010年 201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0.3%12.5%16.6%23.3%26.5%28.7%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的影响 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 10.2%,并正以每年3%的速度急剧增长。中国,不仅是 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 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我国已经在以世界3.8%的国民 生产总值,负担着世界20%的老人。“未富先老”的困境 迫使我国在经济不够发达的时期解决比发达国家还要严 重的老龄化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人口长寿所形成的老龄化挑战,不仅表 现在经济层面,还表现在政治、文化、教育、家庭结构 、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我国人口的分布 目前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 东南部,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 学习成果: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1、人口基数大; 2、新增人口多; 3、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1、农村人口多; 2、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3、人口分布不平衡。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 多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问题更 为突出,人口形势更为严峻。人口众多和新增 人口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根本问题,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接 近我们的角度来说,就影响到我们每个同学的 学习、生活。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 能解决我国如此严峻的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 学习目标:二 1、为什么要实行计 划生育? 2、计划生育的内容 和目的是什么? 3、计划生育有什么 好处?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960万 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现在已经负载了13亿 人口。而今后几十年,我国人口问题不仅 难以缓解,还将日趋严重。严峻的人口形 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增长 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 ,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目前条件下解 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途径。 计划生育的 目的 计划生育的 具体内容 提高人口质量 控制人口数量 优生 少生 晚婚、晚育 我国人口 现状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低 决定了我们必须 我国人口 现状的特点 实行计划 生育的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有什么好处? 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从国家来说,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从公民个人来讲, 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有利于个人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 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目的 晚婚、晚育 具体要求 少生、优生 计 划 生 育 好处 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法定婚龄:男-22,女-20周岁 晚婚:男-25,女-23周岁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原因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有利于个人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 有利于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 利 国 利 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人口累计少增加了3亿 多,节约了7万多亿元抚养费用。计划生育使我国 “12亿人口日”推迟了整整5年,也使世界“60亿人 口日”推迟了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从1.06持续下 降到16.57 , 有力地支持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保证 了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我国21世纪前半期的社会 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机。所以,我们 要坚定不移的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成就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成就 1、小品中的夫妇生了 几个孩子? 2、他们的行为违反了 国家的什么政策? 3、他们的行为是违法 行为吗?依据是什么? 想一想? 小品超生游击队 计划生育的 目的 计划生育的 具体内容 提高人口质量 控制人口数量 优生 少生 晚婚、晚育 我国人口 现状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低 决定了我们必须 我国人口 现状的特点 实行计划 生育的国策 1、当前,计划生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在我 省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计划 生育的目的是 ( ) 控制人口数量 晚婚晚育 少生、 优生 提高人口质量 A B C D B 2、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实现 持续和谐发展所做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 实行 ,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 ( ) A 保护资源和环境 B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C 计划生育 D 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C 、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是因为( )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年龄老龄化 人口分布不平衡 A B C D A 4、2001年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 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全国人民对此积极响应,广大农民更是提出了“要 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的口号,以上事实说明 ( ) A 在我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