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_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河大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_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河大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_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河大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_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河大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_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河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 鲁迅 到三味书屋 1 鲁迅名人档鲁迅名人档 姓 名 出 身 成长 历程 主要作 品 头衔 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 浙江绍兴周氏望族(18811936) 7岁启蒙 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课余喜读史笔记及民间 文学,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 后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 1902年在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小说彷徨、呐喊 杂文二心集 散文朝花夕拾 诗歌野草等。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民族魂”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 记 2 朝花夕拾是一 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 篇文章,大部分多是作 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 时代生活的。写作文章 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 花夕拾,意思是早上 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 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 的事。 3 随堂练习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 (体 裁),选自 ,作者 ,原名 (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 , 。他写的小说有 , ,杂文集 , 。散文诗集有( )。 4 今日百草园 百草园,绍兴城 内鲁迅家房屋后 面的园子。 5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 在鲁迅家附近, 鲁迅小时候(12岁 到17岁)在这里读 书。 6 鲁迅的书桌 7 读一读,写一写 攒 cun 拗o 确凿qu zo 菜畦ci q 轻捷qng ji 蟋蟀x shui 脑髓no su 相宜xing y 书塾sh sh 方正fng zhng 博学 b xu 蝉蜕chn tu 人迹罕至rn j hn zh: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人声鼎沸rn shng dng fi:形容人群的声音 吵吵嚷嚷 8 文章标题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百草园生活?哪几 节文章写三味书屋三味书屋生活?这两个部分是如 何衔接的? 作者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的生活,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画面? 9 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 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 记叙的两个地方。 “从到”表明文章是按“ 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 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10 按按“百草园百草园”在前、在前、“三味书屋三味书屋 ”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 成哪两部分?成哪两部分? 全文分成两部分。全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818)记叙在百草园记叙在百草园 的生活;的生活;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024024)记叙在三记叙在三 味书屋的生活。味书屋的生活。 第9段为过渡段。 11 局部探究 1、围绕“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写了哪些乐 事? 有趣美景 传奇故事 雪地捕鸟 n2、加一个字,使之成为对偶形式。 百 草 园 三 味 书 屋 乐 朗读第1段,概括本段内容 12 段 落 层 次段 落 层 次 一、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 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 2. 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3. 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4. 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5. 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 二、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19段) (1段) (2段) (36段) (78段) (9段) (10段结束 ) 13 阅读“百草园”部分 14 1、作者描写百草园这么多的景物, 用了一个什么句式?用这个句式写一段 话。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第2段写景有什么特点? 15 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 句式写一段话。 春节到了,不必说家家户户贴春联、换春装,满 街满巷的喜气洋洋,也不必说大街上五彩缤纷,各种 各样的年货,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单是那争奇斗艳 、多姿多彩的各色烟花爆竹就让我们这些小孩欢呼雀 跃了! 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 ,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婉转的歌唱,麻雀 在喳喳的嬉戏,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单是一株 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它是那么嫩绿, 那么坚强,迎着强劲的东风昂然挺立。 16 味觉 听觉 视觉、触觉 视觉 长吟、弹琴 声音 又酸又甜 味道 光滑、高大、肥胖形状 碧绿、紫红颜色 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排比: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1、用了哪些修辞?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景物? 百草乐园有趣美景 17 2、本段是全文精彩之笔,不仅形、声、 色、味俱全,且春、夏、秋景皆备。 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 黄”是写_,“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是写_,这两者都从_觉上写;鸣蝉 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_上写;覆盆 子“又酸又甜”写的是_,所以说它有声有色、 有滋有味。 2、这里又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 、菜花是_的,蝉鸣在_,蟋蟀到 _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 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颜色 形状 视 听觉 味觉 春末 盛夏 秋天 18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整体部分从“菜畦、皂荚树、桑葚” 到“鸣蝉、黄蜂、叫天子” 局部部分从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到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由低到高写静物 由高到低写动物 从动物写到植物 从植物写到动物 3、本段层次井然。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 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请以连线 的方式把下面的写景顺序对应起来: 19 找出美女蛇故事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发生: 经过: 结果: 先前 古庙里 读书人 美女蛇 老和尚 读书人看见一个美女朝他笑,并唤其 名而后隐去 被和尚识破机关,送给他小盒子 防身 飞蜈蚣治死了美女蛇 20 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 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21 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文章 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 写捕鸟?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 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 ”、“系”、“牵”、“看”、“拉”、“罩”。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 无穷乐趣。 22 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 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_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 便罩住了。 扫 支 撒系 牵 拉 23 他忽然看见黑板还没擦。他两步就从第 一排蹿上讲台,抓起讲桌上的板擦,一转身 ,面朝黑板,抡起膀子,用足力气,从上到 下,从左到右,“哗哗”两三下,大半个黑板 的字就消失了,只剩高处的标题,他跳起来 ,一下,两下,三下,黑板干净了。他把板 擦往讲桌上一扔,带着满身的粉尘跑下了讲 台,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练习:模仿“雪地捕鸟”,用五个以上动词描写一 种活动,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 24 过渡段分析 “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 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是 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 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 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学到了许 多知识。这是“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 25 阅读“三味书屋”部分 26 (10) 书屋陈设 (11) 先生印象 (12-16)询问怪哉 (17-20)后园寻趣 (21-23)师生读书 (24) 做戏画画 概括有关三味书屋的相关内容:概括有关三味书屋的相关内容: 三味书屋:寿镜吾说,三味指三味书屋:寿镜吾说,三味指“ “布衣暖,菜根香,布衣暖,菜根香, 诗书滋味长。诗书滋味长。” ”布衣指老百姓,布衣指老百姓,“ “布衣暖布衣暖” ”就是甘当老百就是甘当老百 姓;姓;“ “菜根香菜根香” ”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 “诗书滋味长诗书滋味长” ”就就 是认真体会诗书内容获得深长的滋味。是认真体会诗书内容获得深长的滋味。 27 默读1024段,思考: 1、三味书屋的陈设怎样?作者为 什么记得那么清? 2、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是一 个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态度如 何? 3、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 28 表明作者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1、三味书屋的陈设怎样?作者为什么记得 那么清? 29 书屋的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戴着大眼镜。(外貌 ) 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品质,由外至内) 和蔼。当孩子们向他行礼时,他也和蔼地答礼;发现孩子 们贪玩时,只不过是“瞪几眼”。 开明。有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 酷爱读书。他读书很入神,读到得意处,就微笑起来,将 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 严厉。他的书塾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不欢迎学生问课本以外的问题。当鲁迅提出“怪哉”的问题 时,答以“不知道”,还有些“怒色”了。 鲁迅很尊敬这位老先生。 30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 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 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 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 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 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 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 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 生。 31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 一回事?” 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 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 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 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 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32 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 枯燥但有乐趣 枯燥-繁琐礼仪,教学方式单调,不允许提问 趣事-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做 戏画画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 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 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 也有游戏的乐趣。 33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本 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研讨与练 习一第3题) 理解主旨 34 (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 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 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