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_第1页
医学课件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_第2页
医学课件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_第3页
医学课件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_第4页
医学课件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医学精品 尽在医学吧 /rayshiu 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 (2012中国专家共识) 近10 多年来, 在大量大样本临床研究提供的 证据基础上,血脂异常特别是高TC血症的防治得到了 显著的加强和提高。LDL-C在AS 进展中的作用已得到 充分认识,在AS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其一直占据着主 导地位。由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得到了大幅降 低。 但在他汀治疗有效降低LDL-C 后, 仍有大量心 血管疾病病人发生各类缺血性心血管事件。 其背后的原因到底为何? 一、背 景 在对其背后的原因探求的过程中发现, 在这些发 生心血管事件的人群中的共同特征: LDL-C 和TG升高、 HDL-C降低或sLDL升高,称为“致AS性血脂异常”,伴发 疾病多为2 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 基于此发现,国际医学界提出了“心血管剩留风险 ”的概念,指出致AS性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剩留风险的 主要原因。 研究发现,仅关注LDL-C 降低并不能解决与低HDL-C 和高TG 相关的心血管剩留风险,对心血管剩留风险进行 干预和管理有望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为提高国内广大临床医生对“心血管剩留风险”的 重视,以及推动临床实践中对其的规范化管理,中华医学 会心血管病分会循证医学评论专家组,于2012年5月制定并 颁布“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中国专家共识”文 件,执笔专家瑞金医院陆国平教授 二、概 念 (1)、大血管事件风险: 指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2)、微血管事件风险: 指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等风险。 (3)、广义心血管事件剩留风险: 指目前循证为指导的治疗后(包括治疗确立的危险因 素如不健康生活方式、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以及 新的危险因素),仍然发生的大血管、微血管事件风险。 (4)、狭义心血管事件剩留风险: 指目前循证为指导的治疗后,仍然发生的与血脂异常 有关的大血管、微血管事件风险。 三、“血脂相关性剩留风险”存在的证据 高高TCTC血症是血症是ASA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一 系列大型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系列大型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LDL-CLDL-C,以,以 及抗炎、保护内皮等作用,显著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抗炎、保护内皮等作用,显著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发生 率,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率,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然而,临床试验的结果同样显示,在使用他汀的作用。然而,临床试验的结果同样显示,在使用他汀 类药物的患者中,即使类药物的患者中,即使LDL-CLDL-C达标,心血管剩留风险仍然达标,心血管剩留风险仍然 较高。较高。 1、胆固醇治疗试验(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CTT )汇萃分析显示:(包括25个他汀研究,155,613名患者。 此次分析的25个他汀研究既有安慰剂对照研究,又有活性 药物对照) (1)LDL-C每降低1mmol/L,冠脉事件可减少23(相对发 生率),但仍有77(相对发生率)的冠脉事件剩留风险。 (2)不论治疗组或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主要血管事件发生 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患者的高心血管剩 留风险更为突出 。 (3)他汀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事件的作用有限。 2、治疗新靶点研究(Treating to New Targets,TNT)显示: 与LDL-C降至101mg/dl组比较, 阿托伐他汀80mg/d 治疗,LDL-C降至77mg/dl组,其冠脉事件进一步降低 22 (相对发生率),但仍有78(相对发生率)的 冠脉事件剩留风险。就绝对发生率而言,冠脉事件由 10.9降至8.7,但仍剩留8.7的冠脉事件发生风 险。这表明即使强化他汀治疗,冠脉事件剩留风险仍 较高。 3、Steno-2研究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强化干预,包括 口服降糖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降脂药物及饮食 和生活方式改变,平均随访13.3年,与常规治疗 组比较: (1)其心血管事件降低53(相对百分率), 但仍有47(相对百分率)的心血管事件剩留风 险,且25发生肾病,55周围神经病变进展, 51视网膜病变进展; (2)强化治疗策略未能防止患者微血管病变发 生或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风险同样是巨 大挑战 四、“血脂相关性剩留风险”与“致AS性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心血管危险除了与LDL-C相关之外,还与 高TG水平,以及低HDL-C相关。这种特征的血脂异常被称为 “致AS性血脂异常”,是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后,心血管 剩留风险中的重要因素。 1、致AS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 n致AS血脂异常以TG和小而密的LDL升高及HDL-C下降为特征 ,高TG是致AS性血脂异常病理生理机制中的核心因素。 n高TG血症致AS可能与sLDL增多、VLDL残粒增加、乳糜微粒 残粒增加以及HDL-C降低,凝血纤溶系统改变等因素有关 。 n当TG1.70mmol/L时,具有较强致AS作用的sLDL水平升高 ;而大颗粒HDL含量减少,具有抗AS作用的HDL成熟代谢过 程受阻。 nsLDL难被LDL受体识别,经正常途径清除不充分,且sLDL 易被氧化成具有内皮毒性的oxLDL,优先被巨噬细胞吞噬 变为泡沫细胞,构成动脉粥样的脂质条纹和斑块的脂质核 心。因此,如果循环中的LDL主要由小而密颗粒组成,冠 心病的风险就会升高。 斯坦福5城市项目(The Stanford Five City Project)是一项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社区健康教育 的长期研究。应用梯度凝胶电泳测定LDL颗粒直径。结果 发现,CHD患者的LDL颗粒直径比非CHD患者的小,随着LDL 颗粒直径减小,CHD患者人数逐渐增加。LDL颗粒直径是 CHD风险的有效监测因子。 高高TGTG血症的本质是体内血症的本质是体内sLDLsLDL增加、极低密度脂蛋增加、极低密度脂蛋 白(白(VLDLVLDL)残粒和)残粒和/ /或乳糜微粒残粒增加。或乳糜微粒残粒增加。 n TG增高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 险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 n 研究表明,TG增高可能是视网膜硬性渗出和 黄斑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 且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TG水平呈正相关。 n TG和富含TG的VLDL可促进白蛋白尿进展,高 TG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MAU)和 大量白蛋白尿的风险独立相关,TG/HDL-C比值升 高与MAU进展独立相关。 n 高TG与自主神经病变也显著相关。 (1)、胆固醇和复发事件(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CARE)和普伐他汀对缺血性疾病的长期干预( Long-term Intervention with Pravastatin in Ischemic Disease,LIPID)研究显示,高TG是他汀治疗 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提示高TG是心血管剩留 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2)、PROVE IT-TIMI22研究显示,即使他汀治疗使LDL-C 得到最佳控制(150mg/dl)患者 的心梗风险明显增加。 3、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 高TG(150mg/dl或1.7mmol/l)很普遍,影响着50 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患者。 在美国,大约2/3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控制LDL-C水 平的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患者伴有低HDL-C水平( 男性5.2mmol/L吉非贝齐心梗/心脏猝死5.0 -3.4(0.02) TG2.3 mmol/L,LDL -C/HDL-C5 -71(0.005 ) BIP冠心病苯扎贝特 非致死性心梗/冠心 病死亡 6.2 -7.3(0.24)TG2.3 mmol/L -39.5(0.02 ) VA-HIT 冠心病,HDL-C1.0 mmol/L 吉非贝齐 非致死性心梗/冠心 病死亡 1.8 -22(0.06)糖尿病 -32(0.004 ) FIELD2型糖尿病非诺贝 特 非致死性心梗/冠心 病死亡 5.0 -11(0.16) TG2.3 mmol/L,HDL -C1.1 mmol/L -27(0.005 ) ACCORD 2型糖尿病 心血管病 或者2个心血 管危险因子, 他汀治疗基础 上 非诺贝 特 非致死性心梗/非致 死性中风/心 血管病死亡 4.7 -0.8(0., 32 ) TG2.3 mmol/L,HDL -C0.9 mmol/L -31(0.03 ) (5)AIM-HIGH研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对总体健康 结果的影响 )是另一个干预与血脂异常有关的心血管事 件剩留风险的终点研究。 n该研究入选3,414名确诊的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疾病伴 有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HDL-C 男性3ULN,应暂停给药,停药后 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治疗期间应询问患者有无肌痛、肌压痛、 肌无力、乏力和发热等症状,血CK升高超过 5ULN应停药。 用药期间如有其它可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 或严重情况,如败血症、创伤、大手术、低血压 和抽搐等,应暂停给药。 2、烟酸 烟酸类药物属于B族维生素,其降脂机制: (1)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解和减少肝脏中VLDL合成和分泌 (2)烟酸还可加强LPL活性,加速TG水解,并显著升高HDL-C 水平. 烟酸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潮红。若与他汀联用,需 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CK水平以及随访患者的不适症状。 缓释型制剂的不良反应轻,易耐受。 烟酸可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而升高血糖,并新发糖尿 病风险。 其他报告的不良反应包括升高肝酶、尿酸和/或痛风 发作。 3、脂肪酸 -3脂肪酸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 碳己烯酸(DHA),两者为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 -3脂肪酸通过调节VLDL和乳糜微粒代谢降低血清 TG水平,并有轻度升高HDL-C水平的作用。其效果与使用 的剂量及基础TG水平有关。当血TG正常时该药几乎没有 降脂作用,若血TG2.26mmol/L,应用-3脂肪酸(4g/d )治疗可使TG降低30。 -3脂肪酸可与贝特类或他汀类合用。该药不良反 应较少,耐受性良好,常见副反应为为恶心,腹胀等轻 微消化道反应。 降低LDL-C是调调脂治疗疗的首要目标标 降低LDL-C治疗显疗显 著降低了不同水平的总总胆固醇水平 显显著降低了心血管危险险人群的冠心病发发病率和死亡率 降低LDL-C不是调调脂治疗疗的唯一目标标 降低LDL-C仅仅使非致死性MI和死亡减少30% 使用他汀的患者仍可再发发冠脉事件 全面调调脂策略 降低LDL-C、TG、LP(a) + 升高HDL-C 降脂治疗新趋势 从强化降脂走向全面调脂 心血管剩留风险与血脂谱相关控制的共识要点 1. 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又称为狭义的心血管剩留风险,是指目 前循证为指导的治疗后与血脂异常相关的的大血管、微血管事件风险 。 2. 致AS性血脂异常(TG2.3mmol/L, , HDL-C1.04mmol/L)是血脂相 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的主要因素。 3. 致AS性血脂异常的作用机制可能与TG升高,sLDL增多、VLDL残粒和乳 糜微粒残粒增加,以及HDL-C降低等因素有关。 4. 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的干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应作为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