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ppt课件_第1页
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ppt课件_第2页
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ppt课件_第3页
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ppt课件_第4页
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士 叶*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体位概述 手术体位与 并发症预 防 正确安置手术 体位 学习内容 手术体位对 机体的影响 1 2 34 手术体位概述 手术体位 是指术中患者的位式,由患者的卧 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3部分 组成。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 显露,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 缩短手术时间。 安置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专业技术中最基本的技能 之一。病人的体位由手术的部位决定。安置手术体位 不仅要便于医生操作,同时还必须顺应重要的呼吸和 循环功能。正确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 素。不当的手术体位可造成神经损伤,严重的可影响 呼吸和循环,造成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致残、致死. 手术体位对机体的影响 l仰卧位时腹式呼吸相对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膈肌向头侧移位,近背侧的膈肌移位更明 显,使下肺的通气量增加。 l正常人俯卧位时,气体更容易分布到上侧肺 泡,而血液分布正好相反,影响气体交换。 地心引力 机械干涉 对呼吸的 影响 手术体位对机体的影响 对循环的影 响 麻醉 呼吸、心 肌、 血管代偿 减弱 体 位 静脉血液重 新分布 手术体位对机体的影响 循环影响意外好发于以下病人 血不足 容量血管 机能 尚未 完全 恢复 心 明 显 劳 损 肌 贫血虚 弱 手术体位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 神经系 统影响 对外周神 经系统的 影响 手术中外周神经损伤的五个主要原因是:牵 拉、压迫、缺血、机体代谢功能紊乱以及外 科手术损伤。研究表明,压力和压迫时间需 要达到一定阈值才有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并伴 有临床症状。此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营养性疾病如恶心贫血,酒精神经炎,动脉 硬化,药物、重金属接触史等都是发生手术 期间神经病变的常见原因。 体位改变对脑血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平均动 脉压(WAP)和脑血管阻力改变。正常人 具有自身调节能力,在体力改变时只要 WAP能维持在60mmHg以上,脑血流可维 持正常水平。研究表明,除仰卧位以外,其 他任何体位都会使颅内压升高,尤其是头低 30并向左或向右转、仰卧头屈曲时,颅内 压会显著增高。 手术体位与并发症的预防 1、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什 么? 2、什么是术中压疮? 3、术中压疮发生的机制? 4、发生术中压疮的原因? 是指在手术的特殊情况下,患 者不能自 主翻身,由手术体位导致身 体局部组织 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 持续缺血、 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 破损和坏死 术中压疮 术中压疮的 临床特点 发生的时间:术后几小时6天,13天 常见 最初的症状:受压部位在术后12 天内 出现红斑,迅速转变为瘀斑,随着组织损伤 的发展可出现皮肤水泡或皮肤剥脱。 典型的术中压疮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 伤, 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 这些压疮好发 于骨隆突处, 术后15 天才有明显表现。 术中发生压疮的机制 1、组织受压变性毛细血管血流阻断 外加压力大于外周血管内压力 局部缺血 皮肤受牵拉阻断血流 2、皮肤摩擦和微小损害外周血管血栓形成局部 缺血 研究发现: 在70 mmHg 压力下,持续受压2 h 以上 组织不可逆损害。 缺血2小时后产生的反应性充血常伴有动静脉 出血、间隙水肿和血管内改变,形态学变化如同炎 症早期的可逆性改变。 缺血4小时后血液浓缩、血粘度增加,血栓形 成而出现水肿。 缺血性损伤学说 代谢障碍学说 毛细血管受压 完全或部分闭塞 血流灌注状态 改变 氧和营 养供应不足水 、大分子物质的 动态平衡破坏 血浆胶体渗透压 和组织液的流体 静水压改变细 胞损伤。 同时局部缺血 阻碍淋巴液和组 织间液的流动 废物堆积液体 流向组织间隙 水肿压疮。 再灌注损伤学说 缺血再灌注产生的 自由基与细胞损伤 乃至压疮的发生有 关。 研究表明: 缺血后恢复氧 供的肌肉产生超 氧阴离子毛细血 管损伤和中性粒细 胞浸润 细胞变形学说 压疮病因研究局 限于真皮层,强 调血管和血流因 素。但表皮层无 血管分布又能适 应无氧环境,无 法用血管学说解 释压疮的发生。 Bouten等首先提 出细胞变性、细 胞损伤与压疮产 生有关。 发生术中压疮的原因 手术因素 基本因素 体重 体温 潮湿 物理力的联合 作用 营养状况 年龄 基本因素 年龄 研究表明 -40岁以上患者压疮发病率高于40 岁以下患者67倍 -老年人运动及神经活力较低,感觉 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新陈代谢率 低 -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组织 萎缩变薄,易损性增加。 -体温增高,耗氧增加 -体温降低,末梢血循环障碍,组织缺血 缺氧 营养状 况 体温 -营养摄入不足,蛋白质合成减少 负氮平衡皮下 脂肪减少,肌肉萎 缩 -受压处皮肤承受外界的压力 骨隆突处对皮肤的压力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垂直压力 -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血供减少或停止 组织坏死 -压力超过毛细血管界面压(23-32mmHg) 血管闭塞、组织缺血 -仰卧位时,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的压力值 枕部 20-40mmHg 脊柱 30mmHg 骶尾部 40-60mmHg 足跟 30- 45mmHg 物理力的联合作用 潮湿 摩擦力、剪切力 -床单位不平 整,拖、拉、扯 、拽均可产生摩 擦力 -摩擦力去除 保护性角化皮肤 ,增加皮肤对压 疮的敏感性 -剪切力产生 于坐位或半坐位 时 体重 大于 75Kg, 局部压 力增加 麻醉因素 手术时间 血液灌注损伤 手术体位 应激 情绪紧张 其它 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 压疮发生与手术时间呈正比 Hoshowsky 等人认为: 大于2.5h是压疮的危险指 数 Schoomhoven等人认为: 大于4h,每延长30min, 压疮发生率增加33% 麻醉因素 麻醉期间,55%患者发生低氧血症 麻醉药物影响 1、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失去 正常的血液循环 2、骨骼肌松弛,知觉消失,肌 张力减弱,暂时丧失对不适的反应 手术因素 应激 肾上腺素释放胰岛素抵抗糖 代谢紊乱内环境稳定性破坏 情绪紧张 肾上腺素分泌糖皮质激 素生成、蛋白质合成抑制组织分解 其它 消毒液灼伤 床垫的因素 备皮的损伤 移动患者时动作粗暴 五种常用手术体位五种常用手术体位 仰卧位仰卧位 侧卧位侧卧位 截石位截石位 甲状腺体位甲状腺体位 俯卧位 侧卧位侧卧位 仰卧位仰卧位 俯卧位 其他手术体位都在标准 体位上演变而来 手术医生 手术室护士 麻醉医生 共同参与 -根据生理、解剖知识 -选择良好体位附件 -考虑病人舒适度 -借鉴国外体位专家经验 1、在摆放体位时,标准体位更安 全,可为正常手术提供保障。 2、标准体位便于学习和接受。 3、在安置相同体位时,标准体位 更容易摆放。 4、在变换体位时,标准体位能更 快实现。 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 l1、保证患者的舒 适与安全 l2、顺应患者的呼 吸与循环 l3、不过度牵拉肢 体,防止神经、肌 肉的损伤 l4、保护受压部位 ,防止体位不当所 致的并发症 l5、妥善固定,防止 术中移动 6、充分显露术野 、便于手术操作 7、保护患者的隐 私和尊严,不过 度暴露患者的身 体 8、体位摆放完成 、变化、恢复时 应进行复查,保 证患者的安全 手术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执行体位摆放的原则 体位摆放前再次查对手术部位,特别是左右侧手术 根据病情,对受压部位采取防压疮措施 体位完成后应由术者证实其正确性 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 麻醉后进行体位的摆放,摆放时麻醉医生应 在场,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手术体位由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摆放 体位摆放过程中不过度暴露患者,并注意保暖 KEY PRESSURE POINTS / NERVES 主要的压迫点 Ear & Napex 耳廓及颈部 Scapula 肩胛骨 Calcaneus 跟骨 Head of fibula 腓骨头 Trochanter major 股骨粗隆 Elbow 肘 Shoulder 肩 Sacrum 骶骨 Plexus Brachialis 血管 Ulnar Nerve 尺神经 Pudendal Nerve 会阴神经 Peroneal Nerve 腓神经 胸部手术 颈部手术 腹部手术 仰卧位 头部手术 下肢手术 上肢手术 仰卧位操作流程 1. 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 2 .双上肢 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中单固定。 3 . 双下肢伸直,双膝下放一软垫,防止 双下肢伸直时间过长引起神经损伤 4 .约束带轻轻固定膝部 头部 抬高 3- 5cm 肩部适当抬高 ,使颈椎处于 水平位置 压腿带固 定于病人 膝关节上3- 5cm 上肢外展不得 超过90 双下肢屈髋 屈膝70,呈 跑步状 头、颈、胸下方放 置整体侧卧位垫 双上肢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 节托手架上,外展不超过90 度,双手臂呈抱球状。 骨盆处用 前后挡板 固定 1、在健侧上肢建立静 脉通道 2、安装支手架,头部 垫于一头圈,注意保护 耳、眼。根据手术需要 安置病人左侧或右侧 3、下侧手臂前伸固定 于支架上,腋窝下垫一 软垫,以防止手臂、腋 神经、血管受压 4、在腰部垫于一窄薄软垫,防止压伤皮肤 5、两侧用进口挡板或沙袋固定,下腿伸直,上腿屈膝,两膝间 垫一软垫,压腿带固定 6、再用体位胶布过髂嵴固定(或使用挡板固定) 侧卧位操作流程 1.摆体位前,告知麻醉医师做好相应的准备。 2.术侧向上,身体呈半卧位(45或60)。 3.腋下垫距腋窝。 4.下腿伸直,上腿屈曲70,自然放松,两膝间 放一大软枕。 5.双上肢向前方在双层托收架上,束臂带固定 。 6.骨盆固定架放于患者腹侧的下腹部与骶尾部 ,腹侧胸腹部、背部各垫一长垫。 双髋双膝关节屈曲 20,双下肢远端关 节低于近端关节。 膝关节及小腿下垫 软垫。头部置于有 槽啫喱头垫上,踝 部背曲,足趾悬空 。胸腹部用模块式 俯卧垫支撑,双下 臂置于有软垫的可 调节托架上,肩肘 呈90,双上肢远端 关节低于近端关节 1、胸、腹部用进口模 块式俯卧垫支撑,使 胸腹部悬空,以免影 响呼吸。 2、头转向一侧或用俯 卧专用头枕、支架。 3、两小腿下垫软垫, 使膝关节微屈,下肢 用压腿带固定。 4、双手自然屈曲放于 头两侧,颈部手术俯 卧位时,可用护手板 固定双手和身体两侧 5、男性病人注意悬空会阴部,避免压迫阴囊。 6、非头颈部手术科将头部垫高,并垫一头圈。使头部 自然偏向一侧 温馨提示 手术前认真评估病人全身情况;手术中仔细观察,及时 处理,及时汇报,及时记录 病人骨隆突处衬软垫,以防压伤;在摩擦较大的部位,衬 于棉垫、油纱以减小剪切力,特别注意年老体弱病人。 摆放各种体位前应通知麻醉医生,以保护病人头部及各种管道,防止管 道脱落、颈椎脱位等意外发生。 体位安置完成后再次确认床单是否平整、清洁、干燥,病人身体与床面是否 呈点状接触,防止病人局部受压导致压疮的发生。 体位安置完成后检查病人身体间、身体与手术床、身体与金属物品等是否 接触,防止意外烧伤发生。 手术中注意保持病人皮肤干燥,防止消毒液、渗液、冲洗液、汗液等浸湿 床单,避免压伤及意外烧伤。 温馨提示 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每两小时适当调整体位,如左右倾斜手术床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